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7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准开火!不准挑衅!”

伊登伯格瞪了那名不识好歹的海军中校一眼,然后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子,并神经质的反复念叨着几句话。

“中国人应该不会主动开炮的。这可能只是一个误会,中国的海军指挥官可能使用了一份错误的海图。也可能是他们没有领悟我们的要求。一旦领事先生过来,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误会。”

“如果中国人主动开炮了呢?我们还击么?”海军中校又问。

伊登伯格愣住了,是啊,如果中国舰队主动开炮挑衅,巴达维亚的海岸要塞还击么?

不还击的话,无疑等于是在示弱,可是如果还击的话,就靠那几门老掉牙的架退炮,根本就无法与那两艘最新式的战舰对抗,反而会使中国人找到开战的借口。

自从与英国达成协议之后,荷兰东印度殖民地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严重的危机呢,虽然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荷兰政府中确实有人提出过防备来自日本的海上威胁问题。但是随着日本势力进入南满地区,荷兰政府意识到日本的扩张方向将是东亚大陆,因此而放松了对东印度殖民地的海军建设,直到这支中国海军袭击舰队出现在巴达维亚的海面上。荷兰人才真正意识到了亚洲力量的崛起。

没人比伊登伯格更清楚东印度殖民地防卫的虚弱,由于长期以来的主要敌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荷兰殖民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这从“婆罗洲危松”中荷兰殖民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这支军队对付一下手持弓箭的土著部落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当真面对一帮用现代化武器武装起来的武装团伙的话,恐怕就不会轻松取胜了。

当年日本军队击败了俄国军队,而现在,中国军队又击败了日本军队。这么分析下去的高,中国军队击败荷兰军队恐怕不是总督先生的妄自菲薄,所以,伊登伯格总督之所以如此谨慎,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总督先生!电报!海牙的电报!”

一名总督府的秘书匆匆跑了过来。递给伊登伯格一封电报,这是一封回电,是从荷兰政府拍过来的。刚才,伊登伯格已经向荷兰政府通报了这支中国海军袭击舰队在巴达维亚港外挑衅的事情,请示如何处置。现在,荷兰政府的回答过来了。

“伊登伯格先生,王国政府对于东印度殖民地的形势非常关心,对于你目前所面对的棘手局面也非常理解,但是鉴于欧洲已经开战,海上航线已经变得非常危险,这种局面之下。王国政府不可能给予足够的军事援助与支持,现在,只能依靠殖民地自己的力量了,至于中国政府那边。王国政府已经决定进行外交交涉,希望能够和平的解决问题。

实际上或许中国人并不是打算进攻东印度群岛,因此,王国政府强烈建议您保持克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开炮,以避免给中国人战争借口,您可以同意军舰入港维修,但是不能允许这些军舰利用巴达维昼为补给基地进行海上袭击。”

电报的内容不多,但是意思很明确。那就是绝不能开第一炮。

伊登伯格看着这封电报,阴郁多时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只要王国政府明确了立场,那么,他这个总督自然可以按照王国政府的指示行动。

“好吧,请转告中国领事馆。我同意让那两艘中国军舰进入巴达维亚港内修理。”    伊登伯格很快就下达了命令,有荷兰政府的电报在他手里,将来万一有人追究起来,他也可以完全的推卸责任,反正王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不能给他实际的支持了。

第794章 巴达维亚(下)

四机的铿锵声中,沉重的船锚,“呼啦啦”的落向海面,贻世奴公尺高的浪花,然后沉进海底,陷进淤泥之中。

站在舰桥上,鲁平静静的看着锚链滑落入海,直到钴链最终绷紧,他的目光才收了回来,向站在他身边的施肇基笑了笑。

“施领事,我说得没错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到底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施肇基也笑了笑,说道:“鲁司令,你也别卖关子了,还是直接告诉我吧,是不是海军部在给你撑腰?或者干脆就是统帅堂那边在给他撑腰?。

鲁平摇了摇头,说道:“施领事,你也别打听了,我是无可奉告,反正我们的军舰已经在这巴达维亚的港口码头平钴停机了,这一次交锋,算是咱们中国胜了一局。”

施肇基叹道:“险招啊,险招。现在是欧洲打仗,荷兰人才无所凭恃,这要是搁在以前,只怕当场就打起来了

“所以啊,咱们才敢到这里来啊。欧洲的战争最好打上几年,欧洲那边打得越久,亚洲这边的欧洲力量也就越虚弱。”

鲁平点了点头,然后举起望远镜,向码头上望去,看见一辆竖着国旗的四轮马车停在码头边上,于是询问施肇基。

“施领事,那是你的马车?。

“正是。我就是坐那辆马车过来的,如果不是你拉着我坐你的军舰的话,我可能早就坐那辆马车回领事馆了,你这么一闹腾,荷兰总督肯定要约见我,可是我现在又不在领事馆,只怕那位总督先生是有点心急火燎了,我呀,还是赶紧回领事馆,一来安排华侨登舰参观,二来也是去跟那位总督先生解释拜释刚才的“误会”免得影响两国邦交

施肇基说走就走,等他走上跳板的时候,鲁平跟了过去,站在船舷边上喊了几声。

“施领事,别忘了,今晚军舰上举行宴会,你务必过来参加

“知道了!到时候我再请些当地的华商首脑,一起过来,让他们到咱们中国自己的军舰上坐坐,只可惜这军舰不是咱们中国人制造的,什么时候你再把中国制造的大型军舰开过来,什么时候咱们华人才算是真正扬眉吐气了

施肇基冲着鲁平挥了挥手,然后走下跳板,向那辆等在码头边的四轮马车走了过去。

马车边站着几位领事馆的工作人员,看见施肇基带着助手赶了过来,便迎了上去,其中一人将那位荷兰东印度殖民地总督的请柬递给了施举基。

“先生,这是刚才荷兰总督派人送过来的请柬,请您参加明天的宴会,也请舰队司令同去。刚才荷兰总督还想约见您,可是我们告诉他,您正在军舰上,所以总督那边也就没再派人催促

施窜基接过请束,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问道:“刚才城里情况如何?气氛是否紧张?”

“有些紧张。刚才荷兰总督下令鸣响礼炮的时候,城里的居民还以为是爆发了海战,有些胆小的人都跑到山上去了,还有一些无赖试图趁机抢劫华商,好在华商早有准备,并未遭受损失,听说咱们中国的舰队过来了,城里的华侨商会都在准备欢迎仪式呢

众人边说边登上马车,施窜基将荷兰总督的请柬交给助手保管,然后看了看时间。

“咱们先不回领事馆,咱们先去总督府。    马车很快就离开了码头,向荷兰东印度殖民地总督府驶去,这一路之上,市面颇为萧条,街上行人也是不多,这多少让施肇基体会到了一点紧张的气氛。

“到底是实力决定一切啊。”

施肇基叹了口气,回想起当初被外务部派到巴达维亚时的悄形,他多少也是有些感慨的。

施窜基祖籍淅江杭州,九岁入同文馆学习外语,十六岁随清廷驻美公使杨儒赴美,任驻美公使馆翻泽生,二十岁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文学,期间曾般学一年随杨儒赴俄出使,后来在美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回国内,从此之后正式踏上仕途,从留学生监督一直做到兵备道,可谓仕途平坦,“戊申革命”爆发的时候,施肇基就在吉林担任兵备道,袁世凯发动对清廷的兵谏之后,由于国内政局混乱,日本趁机提出对东三省的交涉问题,袁世凯遂命施肇基专门负责此事,对日交涉,交涉完成之后,便将他调回北京,在外务部供职。

袁世凯死后,联合阵线最终入主中枢,掌握了最高权力,之后,必要的人事调整也随之展开,一番你争我夺之后,权力分配完成,而施肇基也正因此被一脚踢出了外务部,先是坐了半年的冷板凳,然后被“发配。到了驻俄公使馆担任参赞,直到唐绍仪接任驻俄公使,才向中枢推荐了施肇基,于是大总统赵北一纸调令,施肇基就从冰天雪地的俄罗斯来到了这烈日炎炎的东印度群岛,担任驻巴达维亚领事。

在调令里,赵大总统还特意叮嘱过,吩咐施肇基在南下巴达维亚之前务必先回一趟北京,总统有要紧的话交代,也正是在总统府统帅真里。总统先生明确指示施羊芬。一旦去了只达维亚。必须立即着手搜集一切关于爪哇勾默典附近岛屿的情报,军事、政治、社会、民俗、资源,所有的情报都必须仔细整理。并尽快向中枢转交情报。

从那时起。施举基就明白,总统的野心不止在东亚大陆,作为一位“远东狂人”总统似乎是一个“泛亚细亚主义”者,他对欧洲殖民者长久统治着亚洲而深感不满。随时随地都在琢磨着如何驱逐那些贪婪的欧洲殖民分子。

如果说以前施肇基还认为总统有些过于狂妄的话,那么现在,施肇基的想法已经改变了。在他看来,总统这不是狂妄,这是未雨绸缪,或许总统早就预见到了欧洲列强必将因为殖民地的分配冉题而爆发武装冲突,所以从几年前开始。总统就布置好了一切,就等欧洲爆发战争了。

现在,欧洲已经爆发战争。德国、英国、法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都已被卷入欧洲的战争,它们已无暇东顾,现在,对于“泛亚细亚主义。者而言,确实是一个实现驱逐欧渊势力梦想的大好机会,或许,“狂人总统”已经做好准备。打算接管一切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至少施肇基现在还不是非常肯定,毕竟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吞下东印度群岛,虽然欧洲列强确实已被战争分散了精力,但是作为后起的工业强国。美国仍在冷静的旁观,再加上一个仍拥有相当海军实力的日本,这远东地区的格局却也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这一点施肇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