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立诚也急忙表态,而且这话里头的意思也是再也明白不过的    “你是指外蒙古那边吧?你认为现在是中枢派军队进入外蒙古的最好时机么?”

赵北听明白了张立诚的潜台词,不过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试探了一下对方。

张立诚一个立正,朗声说道:“总统钧鉴。外蒙古形势之所以特殊。完全是因为俄罗斯帝国对我国边疆的蚕食与鲸吞,过去,忌惮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力量,中枢政府不得不采取容忍策略,但是现在,俄罗斯帝国爆发革命,内战一触即发,此时俄罗斯帝国已无暇顾及外蒙古之形势,在职部看来,此时正是中枢进军外蒙古之最佳时机,如果等俄国局势平静下来,则外蒙古之形势变数就不在中枢政府掌握之中了。”

“张师长,你这话说得也对也不对。你对外蒙古形势的分析是对的,但是你的幕述却有些不妥,我国从未失去外蒙古之主权,何来“收复。之说呢?虽然前几年,俄国确实在外蒙古那边占了些便宜,可是终究承认主权在我,所以,即使我国中枢政府派遣军队进入外蒙古,也只是中枢政府恢复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措施而已,自然是不必使用“收复国土,这个称呼。”

赵北一本正经的纠正着张立诚话里的不妥之处,不过从国际形势上看,他也是赞同张立诚的看法的。只是他觉得派军队去外蒙古之事根本用不着装甲师,如果派统帅堂第一师过去,未免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味道。那帮外蒙古王公也不配享受这种“待遇

“是。职部说话欠妥,总统教的是。”

一听赵北这么说,张立诚顿时兴奋起来,军人最渴望的是什么?是为国家出力,哪怕是上战场。

“职部愿率部前往外蒙古,协助中枢政府恢复对外蒙古地方政府之有效控制张立诚赶紧表态。主动请战。

“张师长,关于进军外蒙古的这件事,咱们先放在一边,等演习结束之后,咱们再来讨论这事。现在,你下达命令吧。我看那边将士们已经在摩拳擦掌了

“是!职部立刻下令开始演习。”

张立诚急忙下达了命令,坦克部队的军事对抗演习就此开始,很快。那演习场上就是枪炮声响成一片了,此次演习根本就没有步兵部队参加,只有坦克和装甲车在演习场上来回奔驰,放眼望去,但见戈壁滩上沙尘滚滚,铁甲铿锵,攻守双方你来我往。上演了一幕精彩的装甲对抗,让人大呼过瘾。

赵北在一众随从的陪再下坐在检阅台上,拿着望远镜观看军事演习。不时的与坐在身边的张立诚交谈几句,说的也多半是关于装甲部队的练情况以及技术人员和技术军官的培刮情况,并对炮兵在装甲进攻战术中所扮演的角色交换了看法小而且也对空军与装甲兵的协同战术进行了探讨。

这次军事对抗演习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军事演习,持续了不到一个时就结束了,参演部队在接受了总统的检阅之后,立即返回了驻地。只有少数高级军官被留下来,与总统说话。

稍后,赵北先行赶回统帅堂第一师师部,在师部的作战室里接见了部分装甲师的高级参谋,与众人进行了一场小小型军事会议,主要议题就是讨论俄国目前的形势,以及俄国政局变化将对中国西北边疆地区造成的影响,既是群策群力,也是吹吹风。让军官们多少了解一下目前中枢最关心的重点方向。

会议临近结束时,赵北才对张立诚说出了他的安排。

“张师长,刚才你向中枢主动请缨上阵,要求率军前往外蒙古草原。弹压当地局势,对于你的忠诚,我非常欣慰,中枢对你也是外甲谆任。不过现在我必须告诉你。外蒙古那边用不着你们统“孑第一师。那边自有别人去处理,至于你们统帅堂第一师么,另有任务。

“请总统下令!”

张立诚一听,急忙起立,立正。其他军官见状,也急忙站了起来。

“坐下,坐下。其实你们的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中枢的意思是,过段时间,将你们统帅堂第一师调往新疆,先驻迪化,然后视情况再决定最终驻地,一日俄国形势恶化。影响到我国的战略安全的时候,或许就轮到你们出手了。”

赵北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回去。

其他军官先坐了回去,张立诚最后一个坐了回去,而且坐回去之后还问了一句。

“我部离开玉门之后,由哪支部队接防?”

“现在陆军部尚未确定由哪支部队到玉门油矿这边接防,一旦陆军部调来接防部队,你们就该出发了。所以,现在你们就必须立即着手准备,换防令一到,你们立即乘火车出发,先去迫化,那边的营房目前仍在建设,你们赶去的时候,或许还没有完工,所以,赶去之后,你们先住一段时间的帐篷。”    “请总统放心,有我部驻扎,西北边疆就稳如磐石,只要中枢命令下达,莫说是越过国境,便是直扑莫斯科也不成问题。”

张立诚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这心里也非常兴奋,原本以为能够率军进军外蒙古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是现在,中枢却叫他带领部队前往西北边陲,而且听总统话里意思,颇有让装甲师干涉俄国内战的意思,这么一来,他这个坚定的“大中华主义”分子当然是跃跃欲试,甚至已打定主意,一旦西进,立刻将陆军部许诺已久的那个陆军航空团调过去,加强装甲部队的空中力量,并利用这支空中力量对俄国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侦察。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赵北在张立诚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统帅堂第一师的营房、食堂、仓库、弹药库、阅览室,以及那座战史馆,让赵北惊讶的是,他在战史馆里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有些残破,但是上头却亥着“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几个笔力道劲的大字。

仔细一问,这才得知,这块石碑是张立诚当年率领 羽步兵师赶到嘉峪关驻扎时在路边捡到的,参谋们估计这块石碑可能是古代的戍边将领或者文人骚客留下的,很有些历史的沧桑,于是众人便决定将这块石碑嵌在嘉峪关的关城之上,后来奉命移防玉门之后,便将这块石碑也一同搬了过来,陈列在战史馆里,每当有新的军官和士兵入伍的时候。张立诚就会带着官兵们到这块石碑前驻足片刻,叫官兵们抚今追昔。增强部队的荣誉感与历史使命感。以此进行思想熏陶。

对于张立诚的这个鼓舞士气的办法,赵北比较赞同,不过他同时也认为,仅有精神上的鼓励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辅以物质鼓励,于是,在结束了对战史馆的参观之后,赵北在师部礼堂亲自为百余名在练中表现出色的官兵颁发了勋章和奖金。而这些人员名单都是由部队政宣委拟定的,这几年里,赵北从来也没有放松过对政宣委职能的加强,现在的政宣委,已经渗透到了部队的每一个角落,而政宣委只对总统负责,其工作完全自主,陆军部和总参谋部无权干涉。

勋章颁发完毕,已是中午时分。这午饭就在统帅堂第一师的食堂里吃,与以前一样,部队的食堂不分军官食堂和士兵食堂,所有的官兵都在同样的食堂里吃着同样的饭菜。西域苦寒,本就不利于蔬菜种植,虽然玉门油矿那边确实建立起了一些蔬菜温室大棚,但是一来玻璃大棚太贵,二来蔬菜产量甚至还不够油矿职工消费,因此,这统帅堂第一师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个办法是用火车从陕西那边直接购买新鲜蔬菜。另一个办法则是部队自行种植蔬菜,建立温室大棚,所以,现在的部队食堂里偶尔还是能够看见蔬菜的。相比之下,该师的官兵平时吃的牛羊肉反倒多些,不过也就只比普通部队多一点点而已,毕竟,军费还是不够宽裕啊。

赵北于当天下午五点钟结束了对统帅堂第一师的视察,返回玉门之后。没吃晚饭,直接就率领队伍上了火车,然后一声令下,专列继续西行,他是打定主意要去天山脚下看看西域风景了。

夜幕很快统治了大地,风沙漫漫。千里荒凉,晚风吹来,与那列车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每一个陪同总统西行的人都对这西北的粗扩印象深刻。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第854章 乱中取胜

,乙从南边吹来。扬起船旗。轻抚人面。清凉而惬意

站在轮船的前甲板上,熊成基享受着这清凉而惬意的南风,这心情也是舒畅,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舒畅的心情了。

“味根,这几日以来,你终于不愁眉苦脸了,这心情想必好了许多。”

一名身穿洋装的中年男子似乎看出了熊成基的心思,于是半开玩笑似的对他说了几句,熊成基也笑了笑。

“是啊,就快到苏门达腊了。等见到了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同志。我的心情会更好。在南美各国流浪了这两年多的时间,我是一事无成,原先是打算著书立说的,可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块料,又丧气起来,忙来忙去,只忙了一些不着调的游记、散文,论文采,还不如国内那帮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论思想,甚至不及赵振华的那介,“四有主义。更贴近民生。”

说到这里,熊成基话锋一转,问那中年男子:“展堂兄,你在督政处干过一年多的时间,那督政处算是赵振华手里最为得心应手的政治工具之一,说起来,你也是给他当过爪牙的,在你看来,赵振华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说完,熊成基盯住了那中年男子的脸,等他回答。

那中年男子名叫胡汉民,原名胡衍鸿,字展堂,广东番易县人氏,原籍江西,祖上世代务弄,家境贫寒。为维持生计,胡汉民很早就开始了教书生涯,边教书边自修,在学识上很有长进,并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正是通过这些朋友的介绍,他熟悉了孙中山先生的为人与性格,赞同革命主张,并于 啦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宏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准备以教育的手段救国。未及毕业便归国主持新式教育,但是由于地方守旧势力的阻挠,最终发现所谓“教育救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革新政治”也正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