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极品富商-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保护太子爷,给我杀。”

但是李瑛却是反应过来了,对方可是羽林军,要是真跟羽林军打起来,那可就百口莫辩了,李瑛想拦着自己的人,但是确拦不住对方的人,眼看着陈玄礼打过来了,李瑛的这些人也只好被动开战,但是他的这些人跟羽林军想必拿可谓是大巫见小巫,三下五除二就没剩下多少人了。

而这一切都尽在李隆基的眼中,现在透过李隆基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种凄凉,是那种晚景凄凉的感觉。昨天自己的十八子跟自己闹掰,今日自己的太子要来弑君弑父,尽管李隆基得尽天下,但是面对这样不孝的儿子,那种父亲的感觉让他只有凄凉的感觉。

但是结果仍然需要李隆基过来圣裁,因为他是皇帝,为国为民,太子谋反都是一件大事,尽管太子口生生的说自己是被冤枉的,但是谁信呢?可以说太子是皇宫之中势力最弱的一拨人,武惠妃是最强的一拨,中等的就是这高力士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满朝文武根本没有一人帮太子。

陈玄礼毫不费力的将李瑛就给捉拿了,李静忠爬到一边又一次被高力士叫来的太医救了。深更半夜,皇宫里面依然是灯火通明,直接就在寿山脚下的一个小广场上面举行了太子的审判大会,所有听到风声的达官显贵全部都过来了,周围也满是看热闹的宫女太监,某些后宫妃嫔也都过来了。

面对要杀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心凉,只有心凉,但是他不得不说做出圣裁,因为他是皇帝,因为他要为国为民,虽然他多多少少也相信太子是被冤枉的,但是现在明面上看到的事情是太子持毒剑进宫,而且还砍杀自己的宫人。

这时候武惠妃也敢了过来,而且还口口声声的哭了起来,担心自己的瑁儿有没有惨遭太子的毒手,其实武惠妃刚才看到李瑛过去之后,就离开了皇宫,回到寿王府直接将寿王府给弄的乱七八糟的,这样刚好就制造了李瑛灭了寿王府的事情,而李瑁显然是安然无恙。

而陈玄礼更是直接找到了寿王府墙上的那个洞,当然陈玄礼并没有参加这件事情,不过各种迹象都表明这洞是太子破开的,所以陈玄礼也只好这样认为了。而且李静忠被太医救醒过后,也来过来说是太子威胁他让他带太子进宫,种种之类的脏水全部都泼到了太子的身上。

李隆基没有办法了,看着三个儿子,他虽然无比心痛,但是他依然是深深吸了口气,道:“太子李瑛,五王李瑶,八王李琚,披甲入宫,图谋不轨,剥去爵位,贬为庶人,赐死长安东驿,钦此。”

说完这道圣旨之后,李隆基仿佛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眼中的那种悲伤之情毫不掩盖,额头上面全都是汗水,这并不是冷汗,这是那种做决定时候犹豫不决的汗水,说完圣旨之后,李隆基就一下子瘫软到了龙椅之上。眼睛之中饱含泪水,但是李隆基不让泪水流出来,他闭上了眼睛。

看到这一幕,高力士不禁也是心中哀叹不已,虽然李瑛倒台了,但是作为一个奴才看着自己的主子这么难过,高力士那里能不难过。不过似乎有人欢喜有人愁,武惠妃回到寿王府的时候,直接颁布谕旨说:“寿王府全体宫人,宫女,危难时刻忠心耿耿,护持王府,护持王爷,护持本宫,每次赏赐绸缎一匹,新谷十粜,银币千铢。”

通过这个赏赐,可以看的出来武惠妃这次是真的高兴了,要知道武惠妃的这个赏赐完全可以顶平时五年的赏赐。不过这也难怪,这武惠妃前前后后演了这么多出戏,总算是把李瑛扳倒了,她怎能不开心,所以这多赏赐一点也不过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钱不是她的,这钱是那些纳税人的,她花起来也不心疼。

……

太子李瑛死了,全部都翘辫子了。不过当李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依然是非常的震惊,毕竟他被关起来这段时间什么都没接触,放出来之后竟然听到李瑛死了这个消息。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李瑛死于武惠妃陷害,这个消息可以说是举国震惊,就连王一飞的那个杂志对此事也进行了艺术加工描写,当然王一飞不可能直接写出来事情的真像,而且现在皇帝专门设置了一个人管理王一飞的杂志内容,防止出现过于紊乱的东西,比如说让社会不和谐的东西是不会出现的。

不过这篇文章可不是王一飞想写的,是皇帝让王一飞发表的,而且死因跟真正的死因也不一样,死因是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请李瑛去宫中捉贼,但是李瑛却是看中了李隆基的皇位,所以就用捉贼的方法抢夺李隆基的皇位。所以这个杨洄捉贼的说法一下子在民间流传开来了,真正的李静忠的版本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也只有一些大臣们和一些高官们知道,而且他们也不会说,因为李瑛死后掌权最大的就是武惠妃了。

就在李瑛死的其间,武惠妃的府上可谓是走马观花,每天迎来送往好不热闹,收到的东西那简直都快堆满了整个王府,那可是把武惠妃乐的嘴都合不拢,不过现在惠妃睡觉却是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太子临终前的话语,夜夜做噩梦。

弄的李瑁都要夜夜守候在床边,防止母后做噩梦,而且杨玉环已经几个月没有去梨园了,李隆基也不下旨惩罚李瑁,所以李瑁对于陪床也没什么,显然这个乖乖儿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不过对于李瑁来说,只要能给他杨玉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不过就在同年的秋季,也就是大唐开元二十五年秋季,武惠妃因梦见李瑛三兄弟的鬼魂向她索命,怖而成疾,当年去世,享年三十九岁。据说,武惠妃去世的之后,她家池子里面的龙鱼也直接消失了。

而且民间还流传这几个关于武惠妃去世的版本,最出名的就是说武惠妃梦到了李瑛三兄弟的鬼魂向她索命,武惠妃就跟着出来了,但是到了院子里面的时候三个鬼魂却消失了,而池子里面的龙鱼却是变成了李瑁出来了,而且那变成李瑁的龙鱼还穿了一身的龙袍,武惠妃看到自己的儿子穿着龙袍,然后就伸手过去摸,不料直接掉进了水塘里面,死于非命,当然这只是传说,真正的正史里面根本就没有记载武惠妃去世的事情,只说了是怖而成疾,太子死后没几个月就死了。

……

武惠妃死了不打紧,但是这一下子寿王那可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寿王那是什么人,明显就是一个小白脸,要不是有武惠妃,恐怕根本就不会有人搭理他,果然武惠妃去世之后,寿王府门庭冷落,一个人都没有。

但是这对于寿王来说,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杨玉环,但是现在武惠妃不在了,李隆基难道就会那么容易放过杨玉环?显然这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然而李隆基向杨玉环发起攻势的动机就是从贞顺皇后的赐名可以看的出来,李隆基要是对武惠妃没感情的话,根本不会宠幸武惠妃,但是现在武惠妃尸骨未寒李隆基就想收了杨玉环,自然感觉有点对不起武惠妃,所以就赐了一道谕旨,给武惠妃添加后名,为贞顺皇后。

说起来这也是个笑话,死前追求后位,郁郁不得志,死后却落到一个后位,如若要是武惠妃泉下有知的话,估计也该瞑目了。

圣谕之上云:“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姑惠妃武氏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贵而不恃,谦而益光,四德粲其兼备,六宫咨而是则,夙有奇表,将加正位。前后固让辞而不受,奄至沦殁,载深敢悼,遂使玉衣之庆不及于生前,象服之荣徒增于身后,可赠贞顺皇后宜令所司,择日册命,钦此。”

圣旨下到了寿王府,自然是杨玉环和寿王接旨,虽然李隆基想快点把杨玉环弄进宫,但是毕竟杨玉环现在还是自己的儿媳妇,而且武惠妃尸骨未寒,现在要是把杨玉环度成自己的人,那李瑁非跟自己翻脸不可,所以李隆基也只好等着了。

……

如果说太子的死是因为太子太笨了,那武惠妃的死显然就是亏心事做多了。其实太子的死也可以说是太子太嚣张的,别的不说从最开始的时候太子想将楚留香据为己有的想法,到后来想杀死武惠妃的想法,都是非常不切实际,所以他死了。

但是武惠妃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得逞,得逞,一路过来可谓是根本没有受到屈辱,但是她也死了,而且还是在太子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死显然就是因为亏心事做多了,她一辈子都在想怎么样算计别人,怎么样才能更得宠,不过在她将死的那一刻,不知道她明白了没有,人的一辈子其实最重要的只是这沿途的风景罢了,而她甚至根本就没有顾忌到这些风景,都在争名夺利之中。

但是这两个人死了,并不代表其他的人就可以安生了,杨玉环和李瑁以及李隆基之间的事情那才是刚刚开始,以前那是有武惠妃的阻碍,现在李瑁根本什么都不算,他敢跟李隆基叫板,可以说李隆基就敢直接灭了寿王,直接让寿王去大街上讨饭,当然李隆基也没有那么心狠手辣,要不然当初废掉太子的时候,李隆基也不至于那么难过。

但是这难过之后,李隆基的内心就开始寂寞起来,武惠妃死了,杨玉环不来梨园,他实在是没什么玩,这没什么玩之后,李隆基就想在后宫之中先找点乐子,当然这些事情在常人眼中是非常荒唐的。

比方说:百花盛开的时候,他就让那些妃子们,每个人在鬓边插一支鲜花,都插好了,在院子里站好,唐玄宗自己站在台阶上,手捏一支粉蝶,然后一撒手,粉蝶放了。粉蝶翻飞,落在哪个妃子头上,他就去临幸哪个妃子。

不过并不是每个时候都有鲜花,但是这唐玄宗的损招可不光这一个,没有鲜花的季节,唐玄宗就让妃子之间赌金钱,谁赌赢了,他就临幸谁。

不过这个事情看上去挺有趣,虽然很多男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这种荒唐的做法,只能起一时的麻痹作用,它是不能真的,填补那种空虚的感觉的。相反有的时候,生活越喧闹,他的内心会越寂寞。

不堪忍受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