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重英丝毫不乱,平静的解释道:“重英此行,已经过陛下恩准,何谓投敌。”

李抱玉不信马重英之言,问:“有何为证?”

马重英无言以对。马重英为了尽快返回吐蕃,日夜兼程。此时,兵部发出的公文尚未到达鄯州。

李抱玉:“既然将军拿不出凭证,那就只有委屈一下。拿下!”

“且慢!”马重英从怀中掏出临行前李豫赠予的玉牌,那是李豫身为太子时的玉碟,如今李豫已是大唐皇帝,见此玉牌如皇帝亲临。

李抱玉见到玉牌,跪地行礼:“臣见过陛下。”

马重英率领手下兵士离开鄯州,途径石堡城,进入吐蕃境内。一个月后,马重英到达逻些城,秘密拜见赞普赤松德赞。赤松德赞见到马重英,十分高兴,与其密谈了一整夜。马重英向赤松德赞献上对付郎氏和末氏的计策。

三个月后,马重英协助赤松德赞,成功平定了郎氏和末氏之乱,郎季多吉、末郂二人被杀。十七岁的赤松德赞正式接管了吐蕃王国的最高权力,任命马重英为右将军,赐予金银珠宝无数,美女奴隶数百人。马重英推辞不受,并向赤松德赞提出辞行。赤松德赞再三挽留,马重英不应。赤松德赞派卫队前往马重英的家乡彭域,扣押其族人以为人质。马重英被逼无奈,只得留了下来。

第百八十二章 回京主政

一连十余日,李豫一直呆在远离长安的麟游九成宫陪伴沈媛。时间一长,长安城中的官员都知道皇帝身在九成宫,却只有极少数人明白其中原因。九成宫本是皇家避暑的离宫,眼下正值深秋,天气寒冷,就算皇帝不在京师坐镇,也应该去骊山华清宫,享受温泉。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逐渐流传开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关于皇帝的秘闻轶事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一日,李豫与沈媛在九成宫碧城殿,哥舒曜前来禀告:“左羽林卫大将军马燧有急事禀奏,现在殿外候见。”

李豫猜到马燧前来所谓何事,对哥舒曜说:“有请。”

沈媛正要起身离去,李豫抓住沈媛的手说:“媛儿,没关系。”

马燧走进碧城殿,见到李豫,跪地奏道:“时下战乱初定,陛下滞留麟游多日,京城官员和百姓多有议论。末将恳请陛下立刻返回长安,以安人心。”

“洵美请起,豫知道轻重缓急。”李豫上前,准备扶起马燧。

马燧跪地不起:“陛下不下令回京,臣就跪在这里不起来。”

“你,你放肆!”李豫心烦意乱,带着沈媛准备离开。

马燧跪在上拦住李豫。

李豫质问道:“你要挟朕吗?!”

马燧无奈,只得让开路。

马燧走后,沈媛对李豫说:“陛下,忠言逆耳,马将军说得对。眼下朝中局势多变,您应该尽快回长安。”

李豫握着沈媛的手说:“我们一起回去。从今日起,你就是大明宫的女主人。”

沈媛低着头,欲哭无泪,默然无声。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从小受三从四德教育,自然把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李豫突然激动地说:“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朕即刻下诏,谁敢议论皇后,诛灭九族!”

沈媛:“陛下,求您别再逼媛儿。您不能为了媛儿一人,祸乱整个国家!”

李豫沉默片刻,抱着沈媛说:“那好,你答应我,好好呆在这里。我让二郎和明山留下,有什么事你尽管跟他们说。”

沈媛点头应诺。

李豫把九成宫的事务安排妥当,带着哥舒曜骑快马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清晨,李豫在延英殿主持早朝,听取众臣汇报军政要务。从李豫前往东都算起,时隔四个月,朝臣们终于见到皇帝,先前的各种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因为积压的事务太多,早朝足足进行两个时辰,临近中午时分才结束。李豫请众臣一起用过午膳,朝臣们返回各自衙门办公,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恢复了正常运转。

-------

京兆尹段秀实素以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闻名。段秀实上任伊始,将京师长安治理得井井有条,战乱后的长安很快恢复了安定和繁荣,百姓无不称颂,而朝中权贵却非议颇多,弹劾段秀实的奏章堆了厚厚一叠。

李豫心里清楚段秀实是位难得的清官,力排众议,公开支持段秀实。直到有一天,事情落到自己身上。

一日,独孤雪两眼通红,哭着来见李豫,状告京兆尹段秀实怂恿鄠县南村村民,强占伯父独孤峻家百亩良田。独孤峻是独孤云的父亲。

村民强占大户的田地?!李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可没有下令打土豪分田地。京兆尹段秀实是出了名的奉公执法,怎么可能怂恿百姓强占独孤家的良田。

李豫再次独孤雪向询问确认:“此事非同儿戏,雪儿说的可是实情?”

独孤雪哭泣着说:“奴婢不敢欺骗陛下。这一百多亩良田,是陛下半个多月前下诏,赐予伯父家的。”

李豫很快回忆起来,自己登基后的第二天,为了表彰独孤云阵前救主,曾命程元振拟诏,赐予独孤云的父亲独孤峻,关中良田千亩。李豫拍案而起,对身边的王霆说:“立刻集合两百羽林侍卫,把独孤家田地夺回来。”

“末将领命!”王霆与独孤云原本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为兄弟家里办事自然义不容辞。

独孤雪似乎觉得哪里不妥,跪在地上没有回应。

程元振在一旁提醒道:“雪儿姑娘,还不赶快谢恩,难道想抗命不成。”

就这样,鄠县南村的村民刚领回土地不过一日,又被羽林军夺走。几十户土地得而复失的村民,只得再次聚集到京兆府门前,喊冤告状。

段秀实派遣府衙差役前往鄠县执法,被王霆手下的羽林兵士打得头破血流的赶了回来。段秀实得知是李豫下的命令,有意放纵堵聚集在京兆府门前的村民,任凭他们喊冤叫屈,事情很快传遍整个长安城。

御史中丞严郢奉诏从岭南返回长安赴任,刚进长安城便听闻此事,不待回家休息,径直入宫面见李豫。

大明宫宣徽殿,严郢见到李豫,跪地行礼:“臣严郢拜见陛下。”

李豫起身上前,扶起严郢:“爱卿受委屈了,走了这么远的路,先回去休息。千言万语,待明日豫再与爱卿详谈。”

严郢:“臣有要事面奏陛下。”

李豫:“爱卿请讲。”

严郢:“陛下恣意妄为,唆使北衙禁军干涉京城地方事务,有悖我朝律法。请陛下立刻下令,将土地交还村民。”

李豫一时愣住,惊讶得不出话来。

一旁的程元振喝道:“放肆!竟敢这样跟陛下说话。”

李豫示意程元振少安毋躁,对严郢说:“爱卿先回去休息,此事待豫调查清楚,自然会有决断。”

严郢跪地请命:“臣身为御史中丞,纠正陛下过失是臣的责任,请陛下立刻收回成命。”

“你!”李豫气得说不出话来,任凭严郢跪在地上,离开了宣徽殿。

走在路上,程元振对李豫说:“严郢的性命是陛下救的。陛下为他洗清罪名,由流放之人破格提升为御史中丞。严郢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参劾陛下,此等忘恩负义之徒,决不可姑息。”

李豫听信程元振之言,敕令免去严郢御史中丞之职,贬为白水县令。

第百八十三章 早朝之争

次日早朝,右相李麟,左相裴遵庆,吏部尚书颜真卿纷纷上奏为严郢鸣冤,请求李豫收回成命。李麟、颜真卿二人言语尖锐,丝毫不给李豫这个新皇面子。

李豫见中书令崔圆默不作声,问:“严郢之事,中书令以为如何?”

崔圆恭敬的回答:“陛下贬黜严中丞,自有陛下的道理,下官不便评论。”

李麟指责崔圆道:“中书令为三省长官,怎可尸位素餐,敷衍陛下!”

崔圆:“右相,这里是延英殿,你还把陛下放在眼里吗?”

礼部尚书崔光远见状劝道:“两位少安毋躁,和为贵,和为贵!”

户部尚书元载出列禀奏道:“陛下,严中丞进谏也是职责所在,只是方法欠妥。陛下此番敲打敲打他并不为过,过些时日再把他调回京师就是。”

李豫:“元尚书所言正是豫心中所想。李相、裴相、颜公,三位以为如何?”

李麟、裴遵庆、颜真卿回禀道:“臣等附议。”

李豫无意中发现殿内众臣中似乎少了谁,李豫问程元振:“今日早朝可有谁请假?”

程元振回禀:“无人请假。”

正在这时,李豫和殿内众臣听到丹凤门方向传来阵阵鼓声。

李豫对当值的侍卫统领郝廷玉说:“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没过多久,郝廷玉回来禀告:“京兆尹段秀实带着数十名村民,在丹凤门外击鼓喊冤。末将已将一干人等带到殿外候命。”

李豫大概猜到段秀实前来所谓何事,心中不快,对郝廷玉说:“传!”

段秀实得知严郢因为直言进谏被贬,脱下朝服,身穿布衣,领着南村村民来到丹凤门外,拿起鼓槌,敲响登闻鼓。

十多位村民见到皇帝,纷纷下跪行礼,低着头不敢说话。唯有段秀实,一身布衣,站在村民中间,见了李豫也不行礼。

李豫觉得奇怪,问段秀实:“段爱卿,为何如此穿戴?”

段秀实回答:“段某身为京兆尹,不能为民做主,愧对陛下所托。今日卸去朝服,以草民身份向陛下请命。请陛下发还原本属于这些村民的田地,并向他们赔礼道歉。”

程元振低声对李豫说:“段秀实胆大包天,先是缺席早朝,现在又身穿布衣上殿,公然藐视陛下。”

李豫厉声问段秀实:“这些村民可有地契?”

“没有。”段秀实语出惊人,殿内众臣无不惊骇。

李豫怒道:“没有地契,你凭什么判定独孤家的田地是他们的!”

村民们吓得跪在地上发抖。

段秀实面无畏惧,义正言辞的回答:“陛下应该清楚,两年前叛军攻陷长安,地契大多被毁。下官查阅旧档,发现这一百多亩良田确实属于这些村民。”

李豫命户部尚书元载,立刻派人翻查户部档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