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俶想要辩解,却说不出话。

王震一把抓住王霆的右手,喝斥到:“放手!”

王霆松开手。

李俶一阵咳嗽,满脸憋得通红。

王震拖着王霆跪在李俶面前:“臣弟无知,冒犯郡王,请郡王处置。”

李俶忍着疼痛说:“两位起来。痛失亲人,其情可悯。王公罹难,俶痛心疾首。”

王震:“郡王宽仁厚义,震带二郎谢过郡王。”

王震训斥王霆:“郡王与父帅乃是忘年之交,郡王曾经再三劝阻父帅,可惜父帅心意已决。郡王深谋远虑,所言之事不过是依理推测。父帅那晚嘱咐你我,尽心竭力辅佐郡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可有半点异心。战场上,郡王与我等出生入死,情同手足。你怎么能怀疑郡王与李贼暗通?”

王霆冷静下来,跪地认错:“霆一时激动,冒犯郡王,甘愿受罚。”

李俶扶起王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勿要再提。”

李俶命王霆接替马重英戍卫都督府,改任马重英为大斗军越骑郎将。李俶的用意很明确,将王霆放在自己眼皮下,避免他一时冲动做出傻事。

第四十五章 整肃甘凉(上)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这日上午,李俶正在房中读书,郭旰怒气冲冲的押来一名都督府亲兵。此人姓韩名松,张掖郡删丹县人。

李俶见韩松身上伤痕累累,质问郭旰:“二郎,你干什么?为何把人打成这样?”

郭旰放开韩松,对李俶说:“让他自己说。”

韩松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小人有罪,请郡王发落。”

李俶扶起韩松,不解地问:“你有何罪?为何如此?”

韩松泣不成声的哭了起来。

李俶对韩松说:“男儿流血不流泪。有什么委屈说出来,俶为你做主。”

韩松:“小人趁昨晚当值,盗窃了府中银钱。”

平日里,李俶对王府上下都非常客气,但赏罚分明、恩威并重的道理李俶还是知道的,犯了错必须给予惩治。李俶严肃地问韩松:“你为何要偷盗府中财物?”

韩松回答:“小人早年父母双亡,由老家的姑父姑母带大。前日,老家托人传来口信说庄稼被蝗虫吃光了,颗粒无收。姑父身染重病,无钱医治。全家老小没有吃的,眼看就要饿死。”

李俶怒道:“赈灾粮早已按户下发到河西各县,百姓怎会没有饭吃?”

韩松战战兢兢的回答:“松说的都是实话。松实在是被逼无奈,求郡王饶命。”

李俶心想:难道是当地官员贪污了赈灾粮?删丹离武威不远,不如亲自去探个究竟,要是真有官吏胆敢贪墨百姓的救命粮,立斩不饶。李俶问韩松:“你拿了多少钱?”

韩松回答:“两缗。”

李俶平和地说:“以后再遇到这类事,直接来找俶。二郎,带他去治伤吧。”

韩松跪地拜谢:“小人愧对郡王!”

第二天清晨,李俶与郭旰、哥舒曜、王霆骑马出城,奔删丹方向而去。途中经过武威郡治下的嘉麟、番禾两县,李俶暗访农户,得知赈灾粮已经足额下发,农户度过春荒应无大碍。进入张掖郡删丹县境内,只见道路两旁农田荒芜,农舍荒废,数十里不见人烟,与武威郡的景象迥然两异。

韩松的老家韩家堡位于删丹县境内的弱水河畔。弱水河源自祁连雪山,水质清冽,终年不绝。当下正值春播时节,河两岸尽是荒芜的田地,看不到一个耕种的农户。

李俶四人骑马来到一个凋敝破败的村庄外,见村口大树下坐着一位骨肉如柴的老者。

李俶下马上前询问:“老人家,这里是韩家堡吗?请问韩松家怎么走?”

老者点了点头,指着前方说:“沿着这条路走,前面拐弯就是。”

李俶好奇的问:“当下正是春播时节,为何农田荒芜,无人耕作?”

老者叹了口气:“四位是外乡来的吧。去年秋天我们这儿遭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可县里却逼我们缴税,家家户户本来就无米开锅,哪里缴得出。这不,抓的抓,跑的跑,村里就剩下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

李俶吃惊的问:“圣人不是下令免去张掖郡全年的赋税,谁这么大胆子,竟敢违抗圣命?”

老者愤愤不平的说:“还不是皇帝宠爱的亲孙子,那个广什么王,除了他谁有这胆子。”

李俶听了哭笑不得,想给自己挽回点声誉,对老者说:“在下听说去年蝗灾,广平王倾尽全力救灾,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

老者听了不住的摇头:“那不过是市井传言,如今哪个当官的不把自个儿吹得天花乱坠。”

一旁的郭旰听得咬牙切齿,要不是被哥舒曜拽走,怕是要出人命。

李俶四人按照老者的指引,来到的一户农舍门外,低矮的院墙围着两间破烂的土房,可有可无的院门半掩着。

李俶站在门外大声说:“请问这里可是韩松家?”

“谁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屋里走出来,身边跟着两个小孩。老妇人诧异的看着李俶、郭旰、哥舒曜、王霆四人,目光中透出几丝惶恐:“你…你们是?”

李俶连忙对老妇人说:“老人家别怕,我们是韩松的朋友,去删丹办事路过这里。”

老妇人连忙将李俶四人请进屋。这位老妇人就是韩松姑母姚氏,两个小孩是韩松表哥的儿子。李俶看了看四周,屋子十分简陋,右边一座土炕,几块大石头被当作凳子。土炕上躺着一位老人,不时喘气咳嗽。

“大娘,这些钱是韩松托我等带来的。”哥舒曜拿出五缗钱交给姚氏。

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姚氏的手有些发抖,问:“松儿他好吗?”

李俶看了看郭旰,回答:“有我们照顾,老人家放心吧。”

刚刚开春,屋内依然寒冷,姚氏叫两个小孩去外面拿些柴草添到炕下。两个小孩大的不过十岁,小的只有六、七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学会承担家庭的重担。李俶从姚氏口中得知,韩松的姑父因为交不出税,被县衙差役抓走了,表哥、表嫂跟着村里的年轻人躲进山里。说到这里,姚氏痛哭流涕。

郭旰性情刚直,站起身对李俶说:“郡王,咱们现在就去删丹县衙,找那狗官要人!”

姚氏没见过世面,不知道郡王的含义,擦了擦眼泪说:“你们千万别去招惹县大老爷,上个月邻村的石秀才去县衙理论,结果被打断一条腿抬回来。”

“一个小小的县令,如此飞扬跋扈,欺凌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郭旰一拳打在身旁石凳上,石凳裂成数块。

姚氏见状劝道:“四位远道而来,一定饿了。我去给你们弄些吃的。”

李俶再三推辞,姚氏执意留四人吃饭。

半个时辰后,姚氏端来一碗黄褐色、类似窝窝头的东西。李俶的肚子早饿了,顺手拿了一个塞进嘴里,刚一咀嚼,感到一股强烈的酸腐味,令人作呕。看着两个小孩兴高采烈的吃着,李俶强忍着咽下,再看郭旰、哥舒曜、王霆,表情和自己一样。郭旰、哥舒曜、王霆见李俶吞了,只好跟着囫囵下肚。四人不敢再吃,只好假装不饿。看到治下百姓生活如此穷苦,李俶心中十分难受,暗下决心要努力改变这一状况。

第四十六章 整肃甘凉(下)

第二天上午,李俶四人来到删丹县衙,只见大门紧闭。“咚,咚,咚”郭旰快步上前敲响登闻鼓。删丹城不大,鼓声响彻整个县城,百姓们闻声围拢过来。

县衙大门打开,出来几名衙役,走在前面的班头训斥道:“谁这么大胆子,竟敢在县衙门口击鼓闹事,不知道王法吗?”

李俶反问:“这县衙门口的鼓,不就是给人敲的?”

“我看你是讨打!”班头正要动手,手腕被郭旰抓住,痛得哇哇直叫。一名衙役拔刀上前,被王霆两下制服。其他衙役见状,不敢上前。

县令来到堂上,猛拍惊堂木:“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敢扰乱公堂,给本官带上来!”

李俶缓步走上大堂,对县令说:“某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县令。”

县令板着脸问:“何事?”

李俶:“堂上所坐可是我大唐的县令?”

县令:“本官当然是大唐的县令。”

李俶:“即是我大唐的县令,就应该知道体恤大唐百姓,为何横征暴敛,滥抓无辜?”

县令不屑的说:“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辖下刁民拒纳税赋,理当依律严惩。”

李俶质问道:“陛下早已颁诏,免去张掖今年的赋税,你身为一县之长难道不知?”

县令振振有词的回答:“你懂什么,免缴的是皇粮。本官征收的是河西节度使、广平郡王下令征收的抗蕃税。”

李俶听了差点没晕倒,定了定神说:“荒唐!广平王何时下过这样的命令?”

县令再拍惊堂木,不耐烦的喝道:“国家大事,岂容你等草民妄议。来人,把这四人拿下,各打四十大板,赶出城去。”

众衙役正要动手,郭旰亮出官凭:“且慢,河西节度使亲事府校尉郭旰在此,谁敢放肆!”

节度使亲事府校尉官居六品,是节度使身边的近臣。县令看过官凭,连忙让衙役停手,起身走到郭旰面前,拱手行礼:“郭校尉驾临敝县,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郭旰回答:“那得看郡王恕不恕你的罪。”

“什么郡王?”县令显然没听明白。

郭旰看着李俶:“河西、陇右、朔方节度使,广平郡王。”

县令顿时懵了,目光呆滞,两腿发软,瘫倒在地。

王霆一把提起县令:“别以为装傻充愣就能蒙混过关。”

李俶坐到堂上,一拍惊堂木,义正言辞的问道:“删丹县,你可知罪?”

县令回答:“郡王息怒,下官冤枉!”

李俶怒道:“假借本王名义,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残害治下百姓,你还有何话说!”

县令辩解道:“郡王容禀,抗蕃税是张掖太守下令征收的,下官只是遵从命令。”

李俶正在气头上:“抗蕃税暂且不论。本王问你,下拨的赈灾粮为何没有发放给灾民,可是被你贪没了?”

县令:“下官冤枉!请郡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