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顷,贺拔楚岳入账禀报:“根据探子回报,此番严庄奉安庆绪之命率军东征,幕后指挥其实是崔乾佑。十日前,崔乾佑率领七万燕军主力,裹挟着三万陕县百姓前往峡石一线,挖壕筑垒,修建工事。”

郭子仪看过地图,叹道:“好个崔乾佑!”

李俶:“郭公曾在河东痛击崔乾佑,此人不过如此。”

郭子仪:“亲王不可轻敌,河东一战崔乾佑失败皆因骄傲自满。”

浑释之:“既然叛军主力不在陕县,请亲王、大帅立刻下令,铁骑出击迎敌。”

郭子仪向李俶点了点头。

李俶站起身,拿起令箭说:“浑释之、仆固怀恩、马重英听令,命尔等立刻率军突袭石子坂。”

浑释之、仆固怀恩、马重英率领朔方铁骑和西凉狼骑出现在石子坂,很快打破了敌我势均力敌的平衡,徐璜玉不敌,率军东撤。

孙孝哲、安守忠接到严庄命令,放弃太原仓,率军东撤。李抱玉、程千里占领太原仓。

阿史那承庆、李归仁率骑兵掩护严庄、张通儒放弃陕县东走。李晟、马燧、韩游瑰收复陕县。

李俶、郭子仪率军入城,命令各部停止追击。陕县已然是一座空城,城内没有一个百姓。陕县一战打了整整一天一夜,唐军伤亡八千,燕军伤亡一万五千。

第百二十六章 会战陕郡(下)

唐军在陕县稍作休整,李俶、郭子仪率军来到峡石谷口,与燕军列阵相对。

燕军阵前,孙孝哲、安守忠、李归仁三员大将横刀立马,注视着唐军。

孙孝哲策马上前,对李俶、郭子仪等唐将大笑道:“你等攻克陕县,不过是噩梦的开始,接下来的二十里,定让你军填尸山谷。”孙孝哲说完,举起左手。

李俶听到燕军阵后传出响声,天空中突然出现一片黑压压的东西,朝唐军阵地袭来。

“骑兵下马,盾牌列阵!”郭子仪从容不迫的下达命令。箭矢如雨点般打在唐军的盾牌上,并没有造成有效杀伤力。

唐军立刻回以弩箭,同样难以给燕军造成实质性损伤,两军的第一次对垒就这样结束了,燕军主动撤进谷口,唐军面前出现一道两丈宽的壕沟。

站在谷口难以看清燕军工事分布,李俶、郭子仪登上南面的崤山山顶,手持“眺远”查看峡石一线的敌情。

峡石一线道路穿行于山谷中,燕军利用十天时间,组织十万兵士民夫,在谷底开挖九道壕沟,截断道路。燕军占据有利地形,依山布阵,在谷底两边的山坡上修筑工事。唐军想要通过燕军在峡石一线布下的九道防线,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

唐军众将商议后决定,再艰难也得通过。李抱玉、戴休颜率军进攻燕军一道防线。

戴休颜指挥一千骑兵冲过燕军弓弩手的箭雨,被阻于两丈宽的壕沟前,部分骑兵纵马越过壕沟,正好撞上燕军的枪阵。人和马都被长枪刺穿,其状惨不忍睹。戴休颜见状,果断下令骑兵后撤。

李抱玉见状,命步兵军阵进攻。三千唐军步兵向燕军防线发起冲锋,安守忠下令弓弩手放箭阻击,数百唐军中箭倒地。

郭子仪命令唐军弓弩手向燕军军阵发起齐射,燕军步兵举盾牌抵挡。唐军弓弩齐射虽然伤不到燕军,却起到了掩护步兵进攻的作用。

唐军步兵冲到壕沟前,利用之前准备的竹梯搭桥,通过壕沟与对面的燕军展开了近身肉搏,但见血肉横飞,战况异常惨烈。第一梯队的三千步军很快死伤殆尽,第二梯队三千步兵继续跟上,很快唐军和燕军士兵的尸体堆满了战壕。

李抱玉手持“眺远”看到前方战况,没有退缩,下令第三梯队三千步兵发起进攻,戴休颜率领骑兵掩护,唐军弓弩手再次向燕军军阵发起齐射。

第三梯队的唐军兵士冲到壕沟前,已经用不着竹梯,直接踩着同伴和燕军的尸体通过战壕,与燕军的长枪阵展开激战,戴休颜率领骑兵突破燕军防线,唐军以伤亡六千人的代价艰难获胜。

峡石首战,唐军虽然得胜,但中军大帐内却没有丝毫喜悦气氛。

照这样打下去,唐军攻破燕军的峡石防线,至少要付出五万人的惨重代价。

“好个崔乾佑!”李俶握紧拳头砸在案上,已然忘却疼痛。

马璘对众将说:“我们不能把朔方、陇右、河西、北庭的主力全部损失于此地,这样的结果正是叛军和朝中某些人乐意看到的。”

郭子仪阻止马璘:“目前敌我两军短兵相接,不可以朝中之事动摇军心。”

马璘抱拳道:“末将失言。”

李抱玉:“我军确实应该考虑战术,把精锐主力放在后面,与叛军阵前厮杀。”

众将明白李抱玉的意思,把老弱残兵先派上去填燕军的战壕。

李俶没有说话,命众将各自回营休息。

李俶回到自己帐中,想起在北庭遭遇大食骑兵时的情景,立刻找来程千里、马璘、李元谅,说出以骑兵投掷长矛的战法。现代奥运会的标枪项目,起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中投掷长矛。单靠人力投矛,距离有限,就是奥运冠军也不过投百步远。骑兵可以借助战马的爆发力,投掷长矛时获得更大的动量。正好安西唐军骑兵曾经训练过马上投矛。

李俶下令集中各军装备的长矛,两天时间共得三万支。

程千里、马璘、李元谅率五千唐军骑兵,来到燕军第二道防线前。

守卫防线的燕军主将安守忠见唐军派遣骑兵来攻,笑着对手下副将说:“这帮不长脑子的东西,前几日刚吃完亏,今日又送上门来,命令弓弩手、长枪阵做好准备。”

“末将领命!”一员副将转身离去。

另一员副将对安守忠谄媚道:“将军英明,前日命兵士在战壕前挖的几十个陷马坑,今日一战正好用上。”

安守忠得意的大笑。

程千里、马璘、李元谅将唐军骑兵分成五队,逐波向燕军第二道防线投掷长矛。

数千只长矛划过天空,呼啸着冲向燕军阵地,发出的声音比箭矢大得多。

“这是什么声音?”安守忠突然有种不祥的感觉。

副将见空中有东西来袭,下令燕军兵士举盾牌防御。长矛比箭矢重量大许多,从天而降威力巨大,盾牌对于其毫无作用。长矛轻易贯穿盾牌,将上百燕军“钉在”地上。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长矛雨”倾泻而下,转眼间又有数百燕军被长矛“钉在”地上,侥幸逃过一劫的燕军见状,吓得扔掉盾牌四散奔逃。

程千里、马璘、李元谅率唐军骑兵继续投掷两万支长矛,燕军阵地前的景象犹如地狱一般,惨烈无比。

安守忠面前正好“钉着”一员偏将,长矛刺穿盾牌,从偏将后背贯穿前胸,最后插进地面泥土中。安守忠惊惧万分,慌忙爬上坐骑,向东逃去。燕军的防御阵地很快乱成一团。

唐军趁势出击,步兵在前铺路,骑兵紧随其后,很快占领燕军第二道防线。

郭子仪见叛军向东溃逃,不等请示李俶,命令浑释之、仆固怀恩率朔方铁骑追击。

向东溃逃的燕军,被阻于第三道壕沟前,上万燕军前推后攘,争相通过木桥,不少人被挤下木桥,身体被壕沟沟底设置的竹筒尖穿透。木桥两边壕沟中的燕军尸体越堆越多,无法过桥的燕军干脆下到战壕中,从同伴的尸体上踩过。后来的燕军纷纷效仿,涌进壕沟,很快演变成活人踩着活人,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

守卫第三道壕沟的燕军兵士不知道前方出了什么事,只看到满身血迹、神色惊惶的同伴向东逃窜。很快,第三道防线的燕军也加入了逃跑队伍。

安守忠跑到孙孝哲面前,喘着气禀告:“将军,快撤吧!唐军马上就到了。”

孙孝哲怒道:“我军防线固若金汤,你!你怎么败得如此之惨?”

安守忠拉着孙孝哲:“将军,此时逃命要紧!详细情况等咱们安全了,末将再向您禀报。”

东逃的燕军犹如多米诺骨牌,从第三道防线一路推倒到第九道防线前。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数万大军一旦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谁也无力阻止。

崔乾佑修筑峡石防线,本意是想让唐军填尸山谷。谁也没有料到最终填满战壕的,却是燕军的尸体。峡石一役,唐军歼敌近十万人。大多数阵亡的燕军不是死于唐军之手,而是死在自相践踏和自己修筑的战壕工事上。

浑释之、仆固怀恩、马重英奉命率军追击燕军。领兵追在最前面的仆固怀恩突然发现,燕军第九道防线处挤满了服色杂乱,包括老少妇孺在内的陕郡百姓。

朔方铁骑想要继续追击燕军,必然得从这些百姓身上踏过。仆固怀恩勒住马缰,命令全军停止前进。

仆固怀恩的副将范志诚见状,急切的对仆固怀恩说:“将军,咱们前面是叛军最后一道防线,严庄、崔乾佑、孙孝哲等贼首已近在咫尺。请将军即刻下令,末将率军驱赶这些贱民,填平叛军的战壕。”

仆固怀恩断然回答:“不可,如此我军与叛军有何区别!”

危急时刻,崔乾佑命阿史那承庆率领骑兵,驱赶三万陕县百姓进入第九道防线阵地,堵住唐军进军道路。严庄、崔乾佑、孙孝哲、张通儒等人率领五万燕军,安全撤回洛阳。

第百二十七章 浴血睢阳

东都洛阳沦陷后,燕军按照安禄山的部署兵分三路,崔乾佑、孙孝哲部西叩潼关,武令珣部南下荆襄,尹子奇部东进江淮。

西线战场方面,驻扎西北边塞的各路唐军,听从新皇帝李亨的诏令,在李俶、郭子仪的统一指挥下,与燕军先后在长安、潼关、陕郡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役。唐军击溃燕军孙孝哲、崔乾佑两大主力,歼敌十五万。

在南线战场,山南东道节度使、南阳太守鲁炅,颍川太守来瑱,襄阳太守魏仲犀同心协力,燕军武令珣部受阻于南阳城下。

此时在东线战场,情况却完全不同。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在陈留兵败殉国后,河南道各路唐军群龙无首,陈留、荥阳、济阴、濮阳等郡相继被燕军攻陷。唐廷新任命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率军驻守于河南道与淮南道交界处的泗州临淮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