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月刊的《奋进中国》中《旗鞑入关屠杀汉人逾万万人!》一文的内容几乎让看者为之惊厥,被国人的选择性遗忘的悲惨的历史再一次涌上了人们的心头。大屠杀、文字狱林林总总地悲惨的历史全部回涌到了人们的心头,读者无不涕流旗面。“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焦土掩红颜,孤孩尚探娘怀乳。”

尽管国人们并没有经历文中描述的那个时代,但是短短几百字的描述已经足够的触目惊心,原本在清末共和初期兴起现在已经开始渐斩淡去仇旗心理,开始得新地回到到了人们的心间,国人们似乎再一次听到了那位十九岁的四川青年在他的遗著中开头的那句话来。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旗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

而与此同时,在西北司马的住处书房内,却弥漫着一些同样异样的气氛,调查部部长石磊和西北舆论咨询委员会主任张默两人静站在司马的办公桌前,看那模样显然是在遭受着训斥。

“四石、慎言,你们告诉我,这期的《奋进中国》是谁地主意!”

指着桌上的五月刊的《奋进中国》司马问前眼前地两人,眼睛的余光望向这期的《奋进中国》封面上的那八国联军在故宫阅兵的照片,眉头跟着皱紧了起来。

“老板,您前些天在吃饭的时候,提到要把小皇帝赶出去,所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慎言,舆论咨询委员会便开始行动了,调查部也向慎言那里提供了一些资料,大都是他们盗卖国宝的资料。”

作为主导者的石磊立即承认道,只不过石磊的话只说了一小半。

“嗯!”

石磊地话让司马想起到前些天当自己在报纸上看到大批国宝流出皇宫的报道后。自己激动的说着要把那个末代皇帝还有他的那帮子杂碎都赶出皇宫和京城的王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石磊就在餐桌上,石磊像过去一样,主动的帮自己排忧解难了。这时司马才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随便便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现在发表的任何看法已经代表着一种态度,自己表明了态度,那么周围总会有人去做,就像这次一样。

“不要再有下次,慎言,你那边可以在适当地时候收手了。当前国内需要的是稳定!这件事到此为止!”

尽管打心眼里并不喜欢那些懒惰成性的游民。但是在司马看来当前的大局是保持稳定,一切等过几年再说,尽管司马的心中同样迫切的想要把那些个封建余孽赶出皇宫和王府。一想到他们占着那些地方,司马就觉得恶心。如果现在是辛亥年间地话,否则司马绝对不介意支持搞个大清算!

“主任,故宫是属于咱们全中国的!而不是他爱新觉罗一家的。再说现在都共和了,一个四百万银元地经费供给,那都是咱们汉人地血汉钱!拿咱们汉人的血汗钱养着一帮子封建余孽,这些值得吗?。还有那些个王爷们占地王府、还有一府里的一切,都是咱们汉人的。当初咱们没像他们对待明朝皇族一样,把他们杀尽杀绝,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现在是时候把这一切都收回来了!而且现在全国都支持这么做!我们只不过是点了个火而……”

在读书时思想深受章太炎种族革命以及邹容《革命军》一书影响地张默,并不愿意停下这个任务,石磊之前和张默商量此事时。张默才会没做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张默在回答时并没像石磊一样称呼司马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在西北是少数人的特权,对于张默而言并没有这个资格。

“慎言。你说的这一切,我都明白。但是你要明白一点,现在我们需要地是稳定,京城有六十余万旗人,一但发生不稳,后果就不堪设想!你明白吗?现在立即给我停下来!”

司马立即打断了张默的话用不容质疑的口气说道。在司马看来当前维持稳定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至于皇宫之类的问题可以以后慢慢的解决,反正都是在中国他们还能飞了,以后大不了像历史上一样生般硬套也就行了。

“但……是。主任!”

张默原本想再争辩什么,但是话还未出口,想到来时石部长告诉自己的事情,张默面色有些勉强的选择了服从。

“慎言,老板就是个菩萨心肠,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这些当下属的帮他下决心!你那边地动作可以放缓一些。现在导火索已经点燃了。老板那里只让舆论咨询委员会停止煽风,可没让你们灭火,火烧起来了!不上灭火器是灭不掉的!”

在离开司马的住处后。石磊的上车离开前对身边的张默笑说道,脸上带着些许神秘莫测的味道。

“石部长,您是说……”

从石磊的话中张默多少明白了什么,面带着惊喜的问道。

“呵呵!佛曰:不可能说!”

关上车门时,石磊的脸上不见了先前地笑意,眉头都皱到了一起,在犹豫着是不是应该极早收手,石磊明白如果再一次惹得老板不快的话,恐怕调查部真的会迎来一场清洗。山西的事情已经让老板非常恼火。但是却不得不接受事实,现在若是按照原计划的话。老板肯定不会接受。

“要不……”

一时间石磊也变得有些犹豫不决起来!石磊知道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老板取得的回报无疑会是最大的,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老板再也不会偏安于西北。但是老板会接受那种方式带来地回报吗?

“我欧洲人以平异种为功;未闻以残戮同胞为功。”

从车内地书夹中取出一本已经有些发黄的《革命军》一书,石磊默默翻到了其中一页,轻声念着上面地这一句,这或许正是老板对待国人总会心软的缘由吧!心软是老板身上唯一的欠缺,至少在石磊看来就是如此,以至于尽管石磊明白自己的安排会让老板取得最大的回报,仍然不敢将其告知老板,甚至于现在都在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尽早收手。

“哎!……”

石磊长叹了口气,合上了手中的这本《革命军》把视线投向了车外。这里才是一切的根本。

顺治五年(48年)八月,又以减少旗汉冲突为由,重申前令。勒令尚未迁出内城的民人限时迁出。内城民人“限以来年终搬尽”,居住寺院之外的僧道也要限时搬移。这种以强权手段所实行地带有强烈民族压制与歧视色彩的迁徙,前后经历了大约五至六年。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清理,原来居住内城的汉族官员、商人、百姓除投充旗下者之外,全部被迁至外城,北京内城的田地房屋。“赐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内城由此成了旗人的聚居地,有记载曰:“内城即正阳门内四隅也,多满洲贵家。”以故号称“满城”、“鞑靼城”。

异族强占了属汉人地财产,而汉人中除了僧人外,只有少数事清的高级官僚蒙“皇帝恩旨”赐宅者方得居住于内城。而外城由于全部居住着汉人,所以被称作“汉人城”,又称“中国城”,从而形成了京城汉旗分城而居的格局,而随后又由京城扩至举国。举国各地内城皆被辟为满城。

尽管在之后的两百多年中,随着“鞑靼城”里的那些个自幼就食着供奉靠吸食着汉人血髓而生的旗人迫于人口压力,而向外城迁居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几百年来。除了那些依靠数恩卖祖事清而得“皇帝恩旨”的汉族大员们之外,汉人自顺治起就再也未能进入内城,这是民族的压制和歧视,是耻辱的象征。

这一切随着地武昌起义的枪声而宣告终结。共和初定南北议和,共和中国定都京城,原本为旗清鞑靼禁锢、汉人禁地的内城。终于在被异族占据263年后重新向他真正地主人开放了大门,北方政府的各部均设于内城各王公贵族之宅,就像1860年后的使馆区一样。

但是大量的所谓的“旗洲贵家”他们仍然居住在267年前靠着烧杀掠夺而来的居所之中,甚至于包括那个已经退位的“酋首”末代皇帝溥仪。按照共和政府给的清皇室《清室优待条件》;继续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后廷中,并沿用宣统年号,称为小朝廷,依旧被那些个遗老遗少们高呼万岁,跪拜请安,依然靠着共和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地400万元和盗卖着皇宫里的国宝过着奢侈的生活,甚至于一些遗老遗少们还做着复辟的梦想。

京城在清朝末年京旗总人口达634925人,正上因为这里如此的集中着太多的旗人,同样集中了太多的遗老遗少。自共和初年。那些失去往日权势、地位的遗老在各地组织了“诗会”、“酒会”、“读经会”,以联络感情、组织力量。他们公开发泄对共和中国的仇恨,半秘密地图谋“匡扶”。

这或许就是未进行清算地结果,而共和中国舆论自由的环境又给他们的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国人在宽宏大量的原谅他们的同时,显然忘记了267年中多少汉人以言获罪。不过随着五月刊的《奋进中国》杂志在时融七年后再一次提到了旗人入关时在中国欠下的血债,发出了让“旗鞑皇帝滚出皇宫”的呼吁,那些旗人和遗老遗少门地日子也就不再像先前那般好过了。

“昨个,在西直门路有一个警员问一个路人:“你是什么人?”对方说:“我是旗人。”你们猜怎么着。那名警员立马动了火。举起警棍就打:“什么?我们老爷才只是骑马,你竟敢骑人!”那个胡儿赶紧辩解:“我不是骑人。我是在旗呀。”那警员更加得理,高声呵斥:“你还敢再骑,我还得揍你!”嘿!那场面打地痛快啊!大快人心!搁过去那帮子胡儿嘛时候拿咱们汉人当过人看!”

在一家茶馆里,几名茶客笑说着。这几天来,报纸杂志上长篇累牍的宣扬着满清给国人带来地灾难和痛苦,只要是稍有那么些良心的人,自然不会放过那些满清余孽,再说那些懒散成性的旗人也根本不值得同情。

他们说话的时候,一个提着鸟笼里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