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眼中光点一闪,轻嗤道:“果然有几分与众不同。”

李归鸿拉住我的手,“妹妹,这位便是我师姐蔚霓裳,”暗地捏捏我的手,我知道他是怕我介意,侧头对他一笑,嘿嘿,放心,我就是介意也不会在她面前表现出来……咦?蔚霓裳?让人联想起“练霓裳”呢!

于是越发笑得无懈可击。

他又对蔚霓裳说了我的名字,腹诽,非要弄个英国式的正式介绍吗,好象并不是什么愉悦的相逢呢。

她对我略一点头,算是招呼,而后蹙眉对李归鸿道:“师弟未免太……”瞥我一眼,语气带了嗔怪,“这岂不是又要惹师傅她老人家生气!师傅问起时你待如何解说?难道就说是为了她……”

“师傅怪罪我自去解释,有劳师姐费心了。”

微微勾起嘴角,原来是这样啊……

她面上果然有些不好看,“师弟怎还是这般散漫!倒是我等旁人更急切上心!此番不过是进宫取个……只为遇到她就违了师命,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心思转转,她说的到底是什么事呢?

李归鸿伸手给我整理好衣襟,系上腰带,纵是他涵养功夫好,眉宇间也隐约现出不耐,但他还是极力压下,温言道:“蔚师姐,这山风有些凉了,沉烟身子弱,有甚么话,何妨改日再说,至于师尊的责罚,我一人领受便是。”语气虽还算客气,但其中的意味已是很明显了。

蔚霓裳勃然变色,我但觉周围空气一窒,只听她怒道:“你这般说……简直好歹不分!平素便不把大事放在心上,一味任性怠纵!这回又为她公然违抗师命,当真令人寒心!!大家这般用命竟是为了谁?!你、你切莫忘了自己姓甚么!身上流着谁的血!!”忿而转身,身形一晃,眨眼不见。

他姓甚么??身上流着谁的血??

我转头盯着他,他望着蔚霓裳消失的方向有些出神,片刻转过脸,对我安抚的一笑,温润如玉。

他面上轮廓有着雕塑般的隽朗美感,我记得,他的眼珠,在阳光下会透出迷魅的墨绿色泽……

宫里的东西……

谋反……

他姓什么……

一个念头轰然闯进脑海,我只觉心脏激烈狂跳,那是无意中窥探到别人秘密的慌乱与亢奋!我牢牢盯住他,疑惑冲口而出,“你……祖上……是不是姓朱邪?!”

注释:

(1)《诗经》: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终于,埋了这么久的雷终于可以踩爆了忍得好辛苦(呐喊发泄)

胭脂四 第5章 凉回翠簟冰人冷

本是猜测,并无十足把握,只是就近从后唐问起,没猜李唐(1)是因为毕竟远了些,却不想他听了我的发问,只一怔,便舒展开一个俊美无俦的笑容,他眼中光华流转,和煦笑赞道:“妹妹当真聪明得紧,任是什么都瞒妹妹不过呢……”

我直愣愣盯住他,一时思绪万千……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朝代,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为与历史上其他相同国号的政权区分,史家通常在这五个朝代的国号前加个“后”字。而比较特别的是,在这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

沙陀原是突厥的一支,是唐代突厥族别部,又作沙陀突厥,源于西突厥处月部。唐朝初年,处月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号“沙陀突厥”。

唐高宗时,西突厥首领乘太宗新丧,叛唐,为唐军所灭,处月部亦被击败。武则天时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沙陀部首领“朱邪金山”因战功被册封,受北庭都护管辖,安史之乱后回纥占领今新疆地区,而吐蕃则趁乱占据河西、陇右。沙陀人受回纥欺压,一度投靠吐蕃。

到了唐宪宗时,当时的沙陀首领,“朱邪金山”之孙“朱邪尽忠”,率全体部众投奔唐朝。赞普大怒,派兵追杀,沙陀人且战且走,三万人中仅剩下两千人到达灵州,“朱邪尽忠”亦战死,其子“朱邪执宜”继位,被唐任命为阴山都督府兵马使,招纳流散各处的沙陀旧部。势力逐渐增强。

后沙陀部自灵州迁往代北(2)地区居住,成为唐军重要的兵员来源。唐懿宗时,“朱邪执宜”子“朱邪赤心”率骑兵助唐政府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赐姓名为“李国昌”,自此沙陀人改朱邪氏为李姓。

《资治通鉴》载“沙陀人素骁勇,为九姓、六州胡所畏伏”,尤其自朱邪执宜出任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更是对沙陀征服代北各族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渐次形成了所谓“代北集团”。

至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招李国昌之子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军勤王。李克用领兵击败黄巢,唐朝封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后封晋王。

黄巢死后,其旧将朱全忠势力日盛。朱全忠本名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称帝后又改名为晃。(如果有同学记不住他的名字,请联想谐音“猪瘟”,决没个记不住的。)

黄巢乱唐使得中央政府益发势微。朱温得汴州,李克用得太原,形成朱李纷争的局面。经过长期攻战,朱温削弱李克用,于907年灭唐称帝,建立后梁,中国进入黑暗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当然,唐朝中晚期也是黑暗混乱地……)。

李克用与夙敌朱温对峙达四十年之久,不仅因为瞧不起朱温的人品,还有个原因。朱温曾因为酒宴上的些许口角就想干掉李克用,他趁李克用酒醉,派人在驿馆放火,想把他烧死,后多亏一仆从相救。并且适逢天降大雨(史家们又可以写“玄幻小说”了……)李克用才逃得一劫,但几百名随行侍卫却全部遇难。

所以待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拒不承认,仍袭用唐“天佑”年号,以示与朱温抗衡到底,他与朱温斗了一辈子,毕竟略逊一筹(否则以他对朱温的仇恨程度,早就将其灭了),但他的儿子却是朱温的儿子们远远不及的,朱温曾有句名言:“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意思是说:“生子当如…………(大家不要想到孙仲谋)……李亚子(即李克用长子李存勖),克用虽死犹生,至于我地儿子,简直就是猪狗!”

顺便插一句,朱温的儿子确实如他所说,其实他自己也是……朱温此人朝秦暮楚,反复无常,阴险狡诈,人品极差,不过在五代这种乱世,变节之行并不鲜见,但他晚年残暴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历代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奸淫臣下妻女都算不得什么,史书上说他“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他与众儿媳均有**关系,而他的儿子们不仅不觉羞耻,反而鼓励老婆去朱温跟前争宠,博取欢心,以助自己争夺储位!他病危时想传位给次养子………因为这个养子的老婆最为美貌得宠……被另一儿媳得知内情,终于酿成宫廷政变,朱温为亲子所弑,他的儿子们自相残杀,开五代兵变拥立皇帝之先例,最终淫乱地后梁为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再说朱邪家族,沙陀部到李克用时势力发展空前,乱世出将,李克用本人就是武艺高强,尤善骑射,他极是爱将,遇到功夫好的年轻人就喜欢收为螟蛉义子,他之所以能成就霸业,诸养子的功劳很大,而李克用对他们也极好,平素衣服礼秩如同嫡出一般。他的亲子义子各个功夫了得,亲生儿子李存勖、养子李嗣源、以及民间传说中打虎地义子李存孝等,都是一时之名将。

李克用的长子李存勖,承袭了沙陀人骁勇善战的血统,是五代前期最杰出地军事统帅之一。他继承其父李克用的遗志,不但打败契丹,攻破燕地,消灭刘守光与刘仁恭父子的割据,更是于923年灭后梁,统一北方,称帝自立,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定都洛阳。这是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李存勖(庙号庄宗)还收降了李茂贞建立的岐,并灭了王建所建立的前蜀。

李存勖用兵刚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是员勇将,而且他在与后梁对峙时期的内政措施也很得当,他息兵行赏,任用贤才,惩治贪官恶吏。宽刑减赋,于是河东大治。

但是当他在灭后梁、前蜀后却骄于骤胜,与之前简直判若两人,不仅大兴宫室,充实后宫,沉溺声色,疏忌宿将。而且宠信重用伶人、宦官。他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地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把宦官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又是用太监做监军啊)。将领们饱受宦官地侮辱、监视。同时,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强抢民女入宫,有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众叛亲离。将士哗变。终于,在内忧外患中,他死于伶人出身地从马直指挥使之手。

欧阳修曾评价庄宗李存勖为:“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李存勖死后,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继承了帝位,史称后唐明宗。明宗死后皇位在他地儿子间短暂的传了两代,就被明宗的女婿石敬瑭所篡。石敬瑭改国号为晋,后唐就此灭亡。

庄宗在位时,曾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庙号太祖,这三人地排序是:太祖李克用……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明宗比庄宗年长两岁)。

“你的先人是……庄宗还是明宗?或者……”也有可能是李克用的其他儿子吧。“是太祖武皇帝?”

“皇祖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明宗乃是我皇考的假子……”

果然啊。在世人眼里李存勖的血统才纯正……

李嗣源也是沙陀人,他父亲李霓是李国昌地爱将,他自幼随其父长于军中,因为勇武且冒死救过李克用性命,为李克用所爱重,收为养子,赐名李嗣源。

虽然并非皇族骨血,但不得不说,明宗李嗣源比起庄宗李存勖,当皇上可是称职多了。李嗣源同样也是勇惯三军,为庄宗打天下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只是到底逃不脱功高震主的命运,他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