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琵琶三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子为了找我拙荆,这些日子夜不交睫,终日里四处奔忙,食不甘味,怎会不关切呢?”
“可是贫尼告诉施主卜相结果时,施主好像并无欣喜之状,似乎十分冷漠。”
韩宏叹道:
“不瞒师太说,弟子这几天来,把长安四城的寺院都跑遍了,馨香祝祷以求指示,每次都是差不多的指示。”
老师太肃然道:“这就是了,你想,庙中的神签诗条不下千百条,回答各种疑难,指示迷津,何以在千百条指示偈句中,会每次都有相同的回答?这证明了天心虽渺,却是无微不至,无信不徵的。”
“可是弟子始终未得有一句确讯,老是这些空洞的希望,弟子望眼欲穿。”
老师太点点头道:
“这是你期盼之心太切,不要怀疑神示,占卜虽是抽象的东西,却颇有些道理,而且贫尼的卜卦不轻易而为,每当心血来潮之际才作一卜,从昨夜开始,贫尼就有预感到你会来,因此这一卜的结果必有信徵。”︶
才说到这里,忽闻檐前一阵呢喃,却是一双燕子飞舞,在那个泥巢前迥翔。
老师太神色一动道:“这是去年的一对雏燕儿,今年又从南方过完冬回来了,居然还认得旧巢。”
起身走到门口,望著檐下,但见那对飞燕不住地啾呜、飞翔,却没有进巢,而且颇有忧急。
老师太倒是诧然地道:“燕归旧巢,重返故居,为什麽又绕梁迥翔,不一月进巢呢?难道它们远渡关山,还不感到疲累不肯休息吗?”
正说之间,忽听梁上一阵窗窗之声,从燕巢中探出一颗黑黑的圆头,口中伸出两枝唁唁

的红舌,却是一条蛇儿盘踞其中,老师太倒是吓了一跳,退後几步道:“难怪燕儿们不肯进去,原来巢中有凶险,啊!这条蛇儿可真不乖,本来梁上有好几只燕子的,叫它给咬死了两只老的,现在又想来加害这一对新长成的,啊!阿弥陀佛!”

韩宏道:“容弟子来替师太杀死那条蛇。”
他是由於看到那一对归来的乳燕,被蛇儿占据旧巢,变成有家归不得,心中十分愤怒,而柳青儿被胡人掳去,同样是因为强梁所侵,不得团圆,所以对蛇表示了万分的痛恨。
但老师太却道:
“阿弥陀佛!蛇儿虽不该,到底也是另一条生命,佛前不可杀生,把它赶走就行了。”
韩宏道:“赶走了它还会再来的,若是它在晚上前来,那两只燕儿正在睡眠中,岂不害了它们?”
老师太轻叹一声道:“天心虽渺,却是无微不至,一饮一啄,俱有安排的。”
那一对燕儿忽而回头迎空飞出墙外而去,韩宏道:“老师太,您看,那对燕儿弃巢而去了。”
老师太摇头道:
“不会的。它们去年也遭到蛇扰,而且它们的父母还死於蛇口,它们都没有放弃旧巢,今年又怎会放弃呢?燕子是不会轻易放弃旧巢的。”
“那麽它们何以离去?”
“也许是出去绕一绕,等蛇儿离开再回来吧!韩施主,你快把蛇儿赶走了吧!”
韩宏在院子里找到了一根晾衣的竹竿,伸出去打蛇,那知蛇儿竟缩进巢里去了。
那巢筑在梁间,为了便於燕子空中出入,巢口略向上偏,韩宏在地下举著竹竿,倒是伸不到巢中去,又不能把燕巢给捣毁,空呼奈何,放下竹竽道。
“我今天才知道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这蛇儿的确把我给难住了,师太!你庵中的梯子在那儿,我去搬来。”
老师太道:
“梯子还在後面菜园中放著,只是搬来也没有用,太矮了,仍是够不著。”
“那该怎度办?”
老师太忽而笑道:“不忙!不忙!天助仍须自助,天心虽无微不至,但人仍应当自助自强。”
她手指天空,却是那对燕子去而复返,雄燕口中衔著一样东西,飞行极速,而空中却仍追著一团东西,飞得临近,才看清是一群野蜂,而燕子口中衔著的是一个蜂巢,韩宏道:“这燕子忒也无赖,自家的窝叫人占了,它却去夺了蜂儿的巢来,自己又不能住。”

才说著,却见燕儿将蜂巢投入燕巢之中,那蛇儿只当是燕子进窝,一口咬住了,发觉不对,忙吐出来,而蜂群已至,把蛇儿当作夺巢的敌人,嗡然齐聚而上,一阵猛刺乱叮,痛得蛇儿跌出窝外。
从几丈高的屋梁上掉下来,摔得自然不轻,何况那群蜂子还紧追著不放,继续地在攻击著,而且那蜂窝也跟著落了下来,滚在一边。
蛇儿终於在蜂群的攻击下,寂然不动了。那麽多的蜂毒,就是叮咬在人的身上,也会死的,何况是一条蛇!
蜂子也放弃攻击,嗡嗡地围在蜂巢上不断地翻绕,显然束手无策,这个地方不适合筑巢,但它们又无力把蜂巢移走。
这时黑影一掠,又是那头燕子飞了下来,衔起了蜂巢,展翅向墙外飞去,蜂群又嗡嗡地追著走了。没多久,燕子再度回来。却已无蜂群追随,想是已将蜂巢置放回原来的地方了。
两只燕儿终於投入它们的旧巢,从里面探出头来,向老师太唧唧啾啾地叫著,似乎在细诉阔别後的情形。
韩宏却为这一幕情事看得呆了,他没想到两只燕子会有这麽高的智慧,懂得利用蜂群来剪除强敌,现了这一手漂亮的驱虎吞狼之计。
老师太却直念阿弥陀佛,最後才笑道:“韩施主,你该相信贫尼所说的话了,这就是天心微妙,自有安排。”
韩宏摇头叹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
老师太道:“贫尼的卦象中测得的是燕归窝巢之象,现在正是南燕北归之际,而小庵的燕儿恰好在今日归来,这说明了你与尊夫人重逢之期,必在目前,说不定就是今天,你再到那里去找找看。”
韩栩也为之心动,因为老师太的预言很少有失灵的,看来他果真是快找到柳青儿了。
因此他谢了老师太一声,告辞出庵,慢慢向城里走去,来到灞桥附近,却见桥头柳色正青。




  

  


 司马紫烟 》》 《琵琶三绝》

二十四

这个地方是长安最伤感的所在,因为相送行人,多半在此告别,就是官府中人,要到远处赴任,亲友送行,也是到此为止。
有些小女摘了柳条,编成花冠,卖给送行的人,让他们带在远行人的头上,盈盈告别後,行人将柳冠在桥上抛下河里,随著悠悠的流水漂回长安,这表示自己不久即将回来。
此地灞陵,是古时帝王的陵寝所在,景色很优美,也是长安人仕踏青郊游的所在。
韩宏站在桥头上,有个女孩子上前向他兜卖柳冠,他并不要送谁,却也糊里糊涂地买了一顶,走到桥中央,靠著桥栏,望著河中的春水绿波,鹅儿优游,以及两漫的柳丝飘拂,想这是他跟柳青儿以前偕游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把手中的柳冠抛落到桥下波心中,然後悲声长吟道: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是他跟柳青儿结缡之夕的催妆诗,当时是侯希逸与李存信二人作伐,把柳青儿替他娶了来,却不告诉他,到了新房,还骗他说是别人迎妇,请他捉刀代撰催妆诗。
他正在为失去柳青儿而伤感,不问就里,提笔就作了这麽一首诗,完全是抒发他的心中痛苦,不似催妆。
假如真是代人家作的催妆诗,恐怕会给人家一顿棒子打出来,但新娘是柳青儿,他自己是不知情的新郎,一首抒怀诗倒也颇为切景。
这件事传遍长安,蔚成佳话,差不多大家都会唱了,因此韩宏在桥头悲歌,立刻引起了两边年轻男女的和声,因为好久没人唱这首情诗了,突然有人高歌,引起了大家对往日繁华的回忆。
韩宏一遍唱完,两条泪痕爬满了双颊,不意远处和声已起,使他又忘情地唱了起来。
忽然,一个悠细而美妙的声音从桥西飘来,唱的是这首诗的下半阙,也是柳青儿当年的和诗。
“杨柳枝,芳菲节。
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声音哀婉凄恻,然而却十分清晰将大家的声音都压了下来,而且唱到第二遍时,更是哀伤有如断肠声,把一群人都唱得侧然泪下。
韩宏越听越熟悉,忽而忘情地叫著:“青娘!青娘!你在那里?你在那里?”
他循著声音来的方向,忘情地追奔过去。
不错,这正是柳青儿的声音,这歌声太熟悉了,叫他怎不欣喜若狂呢?可是追到前方一看,却又怔住了。
原来在前面柳荫深处,却并排立著十来骑骏马,马上是一列雄赳赳的骑士,浓眉大眼,衣采鲜明,却是胡人的装束,在那些骑士的後面,则是一辆碧油香车,车廉垂下,大概是什麽王公的家眷出来游玩,而在长安,只有胡人才会携带家将游春,做出那种煞风景的事。

可是韩宏明明听的歌声来自这个方向,因此他仍然想不顾一切的去看个究竟,才走了两步,就听得一声闷雷似的大喝:“站住!没长眼的混帐东西,你不看看是谁在那儿,随随便便的乱闯!”
韩宏一怔道:“是谁在那儿?”
“是我家汗爷的七夫人在此游春,闲杂人等不得前去骚扰,你趁早滚远点。”
韩宏一听火就大了,他因为柳青儿被胡人抢去不知下落,好不容易听到声音,而这几个胡人却不让他过去,因此他大声叫道:“这是我大唐的地方,可不是你家汗家的,你凭什麽不让我过去?”
那些胡人横行已惯,那里受得人如此顶撞,一个胡人伸手就是一鞭,将韩宏击倒在地,口中还怒喝道:
“大胆的狗才,你在找死!”
韩宏被抽得倒在地下,亏得旁边有人扶了起来,那人低声劝他道:“先生!你是个斯文相公,怎么跟他们顶上了呢?这还是侯司马大人来了,他们才收敛著点,若是在前两天,他们怕不一刀砍了你。”
韩宏却不在乎自己挨了打,他挣著要过去,口中道:“我的妻子在那边,我一定要找她去。”
那胡人这时才注意韩宏的服装,他穿的是文士打扮的便装,但服饰很新,质地很好,显见得是有功名的倒是未敢再使凶了,只是凶狠狠地道:
“你睁开眼睛看看清楚,那边只有一辆车子,车中坐的是我家七夫人,再也没有别的女子,那里会有你的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