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帝内径-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 
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 
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 
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 
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 
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 
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 
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大意】 

     本篇阐述了四时不同,百病由生,灸刺之亦应以四时为定的道理,也讨论了某些杂病的刺法和 

必先察色、按脉和意义所在。 

… 页面 70…

                                    癫狂篇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 
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散其右,右 
强者散其左,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 
变为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 
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 
也。 
     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 
泄,不治。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 
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 
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 
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 
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 
阳、太阴。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 
阳明、足太阴、头两顑。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 
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 
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 
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苦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 
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厥逆腹胀满,肠 
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 
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音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 
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大意】 

     本篇阐论癫病和狂病的多种证候及针灸治法,兼论风逆、厥逆等病之证治要领。 

… 页面 71…

                                    病本篇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 
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 
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 
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 
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大 
小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大意】 

     本篇专论治本与治标的辩证法则。 

… 页面 72…

                                    周痹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 
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 
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 
其故。 
     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 
     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 
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 
     黄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 
     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 
     黄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一作遏不同)之,后刺其上以 
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 
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 
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 
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 
之。 
     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 
阴阳之病也。 

      【大意】 

     本篇论述了周痹与众痹的证候特点和针刺方法。 

… 页面 73…

                                    决气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 
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 
泽,是谓液。 
     保谓血? 
     岐伯曰:中焦受所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 
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 
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 
大海也。 

      【大意】 

     本篇论述人体精、气、津、液、血、脉等六气的定义和化生原理及其在人体生理上的重要作用。 

… 页面 74…

                                 平人绝谷篇 

     黄帝曰:原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 
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 
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 
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 
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 
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 
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 
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 
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 
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大意】 

     本篇从胃肠的大小及容量分析人不食七日而死的道理。 

… 页面 75…

                                    五乱篇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 
     岐伯曰:经脉十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 
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