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钟山军旅系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八一一走进门诊部就看到杨五月,杨五月手握一个水淋淋的拖把正在擦地,王长贵带着他走进门诊部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杨五月,杨五月很积极很勤劳的样子,脸上的汗珠在太阳的照耀下正晶莹闪烁。

杨五月抬起头来一眼就看见了站在王长贵身后的马八一,她“呀”了一声,把水淋淋的拖把放在了一旁,张着手一副要扑过来的样子。她叫了一声:马八一,真的是你?

马八一在那一会心跳如鼓,就是过了挺长时间,军医给他听心听肺什么的,军医以为他紧张,因为他的心跳已经超过了一百六十次,好在医生没听出别的什么来。

5

从那以后,马八一幸福的日子就来到了,他站在师部门口的哨位上,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望见门诊部。杨五月经常从门诊部里走出来在门诊部门前的铁丝上晾晒纱布、口罩以及白床单什么的,杨五月在一片白色的衬托下,像鲜花一样盛开绽放,美丽青春得让人眼晕。马八一就幸福地站在哨位上享受着这一切。

马八一没事找事地在业余时间里经常去找杨五月,杨五月就住在门诊部后边那栋女兵的小楼里,马八一每次去找杨五月,都是有理由的,比如扣子掉了,到杨五月那儿去找针线,其实他的针线包里是有针线的,还比如借个信纸、信封、邮票什么的,总之,这一切都是借口。马八一每次去找杨五月,发现杨五月都没有虚度时光,不是在读部队卫生兵手册,就是在读“毛泽东选集”,杨五月已经把毛泽东选集读到第四卷了,杨五月对马八一的到来说不上热情也谈不上冷漠,微笑加热情,还有礼有矩的,让马八一既看到了希望又不敢再过分的奢望。

从马八一来到二十一师才知道杨五月自从入伍以来就是五好战士,每年都会受到几次嘉奖,更让人钦佩的是,杨五月默默无闻地当了两年无名英雄。事情是这样的,杨五月所在的门诊部有一名来自山东老区的战友,是个男战士,家里的情况很不好,这个战士当兵后,父亲推着小车去送公粮,连车带人翻下山崖摔死了,家里剩下母亲还有一个妹妹,生活很艰难。在这两年时间里,杨五月在每个月发放津贴的日子里都要把津贴费全部寄给这位战士的母亲,当然是以这位战士的名义。整整两年,直到这位战士在两年后探了一次亲,谜底才被揭开,杨五月无名英雄的身份才水落石出。不仅这些,这两年的时间里,杨五月每年都会被评为学习业务的标兵,还有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有那四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为证,这是马八一亲眼所见的,那四卷本的“红宝书”差不多都被杨五月翻烂了。没有毅力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么?不能。

马八一了解了这一切后,深感汗颜。杨五月这两年的时间里出落得美若天仙,起码在马八一的眼里,已经让马八一够汗颜的了,再加上杨五月这些光辉业绩,显得马八一几乎睁不开眼睛了。其实在马八一最初的想法里,当兵来到二十一师能和杨五月在一起,他就知足了,如有可能和杨五月发展恋情,当满三年兵后复员回去,然后和杨五月成个家,那也是别样的一种日子了。一到部队,马八一从前的鼠目寸光就被彻底粉碎了。他觉得杨五月离自己遥远得很,杨五月像灯塔似的在他前进的道路上照耀着。马八一要赶上杨五月,只有到那时,两人才会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也只有到那时,他才敢有权利也有勇气向杨五月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6

马八一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决定把对杨五月的爱暂时埋在心里,待自己经过努力之后,能和杨五月比翼齐飞了,他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马八一要卧薪尝胆了。是爱情改变了马八一,可以说马八一这份对杨五月的爱情是纯洁伟大的。

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情来想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好在马八一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比如他们的排长王长贵同志。王长贵同志的老家也叫靠山屯,不过王长贵的靠山屯,不是父亲那个靠山屯,在北方农村,凡是有山又有村落的地方,十有八九这个村子就叫靠山屯。王长贵同志只有初中文化,当满了五年兵后提升为排长。在这五年时间里,四次受师机关嘉奖,一次三等功。王长贵当战士期间,每天晚上都是抱着扫把睡觉,连里的扫把有限,一大早做好事的人很多,经常抱不到扫把。这样一来,王长贵为了做好事只能和扫把同睡了。你做好事,我做好事,大家都做好事,就没什么了,王长贵的好事做绝了,别人五点起床,他就四点起床,别人四点,他就三点,总之,他要比别人强,有一段时间,两点多一点,王长贵就抱着扫把起床了,一直到天亮,别人都起床的时候,他已经把整个师机关大院扫得一尘不染了。

王长贵同志正站在路灯下,倚着电线杆子学习《毛主席著作》,那是怎样感人的场景呀。毛主席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这五年做战士时间里,我们的王长贵同志一直坚持下来了,风雨无阻,有几次感冒,发着三十九度的高烧王长贵仍然做好事,雷打不动。不仅如此,他学习毛主席著作已经炉火纯青了,只要你点出任何一篇来,王长贵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王长贵每年都是全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每年都要到军里、部队里学习讲用。在这五年做时间里,二十一师师长都换了两茬,最后王长贵的事迹终于感动了师党委,经过研究决定,王长贵被破格提干,任命为警卫排的排长,把警卫师部大门的光荣任务交给了王长贵。

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里,马八一怎么能不积极要求进步呢?从远到近他都有学习的样板和标兵。

7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马八一被爱情所改变着,马八一开始在做好人好事了。

马八一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人,警卫排共有三十二人,除了排长王长贵外,另有三十一名战士,马八一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全排的人大致情况都了解了一遍,这三十一人中,有二十五人都是农村入伍的,不是出自这个屯就是那个庄,剩下的六人当然包括马八一在内,是城市入伍的,马八一又进行了一番了解,他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说,另外五名城镇入伍的战士,都是来自小城市,只有一人来自于地级市,其他的都是出生于县城,又都是初中毕业,马八一在这些人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只有自己来自省城,可以说是大城市了,又高中毕业,况且又有着良好的背景,父亲是军区作战部部长,也可以算得上是高干子弟了。也就是说,马八一觉得自己的层次在那儿摆着呢,他要进步,要上进,起点应该是很高的。别人的进步都是学《毛泽东选集》抱着扫把睡觉什么的,他不,他看出来门道了。在每周两次的排务会上,他总是积极发言,别的战士发言,虽然是老兵了,但还是有些打怵,结结巴巴的,脸红心跳的,发言的时候,你谦我让的。马八一不这样,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睁眼闭眼的都是军人,面前的排长王长贵算什么?一个小排长。在军区大院的时候,他随便就能见到部长、参谋长什么的。马八一总是抢着发言,脸不红心不跳的,从国外说到国内,又说到自己的警卫排,每次开排务会都能听到马八一朗朗的声音。

马八一每次发言的时候,排长王长贵总是眯着眼,样子似半睡半醒状态。马八一说完之后,过了半晌,王长贵才睁开眼冲马八一说:完了?马八一说:完了,我先说到这,一会儿想起什么再补充。

王长贵就把目光冲向别人,有了马八一带头发言,别的战士也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别的战士发言的时候,马八一感到了一种前所没有的满足,因为别人发言的声音都没有他洪亮,更没有他那样引经据典,显得灰溜溜的。几次之后,王长贵在排务会上总结发言时,他把目光落在马八一身上,然后说:以后开排务会大家都要踊跃发言,这一点要向马八一学习。马八一还希望排长更加隆重地说自己一点什么,可排长点到为止,说到这儿,排务会就结束了。马八一觉得意犹未尽的样子。

这种情形只是开始,几次之后,虽然马八一仍抢着发言,声音也越来越洪亮,每次结束之后,排长不再表扬他了,甚至连看他一眼也不看了,把笔记本合上,很沉闷地说:今天就到这吧。就到这了,这种结局是马八一没有想过的,他如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8

后来马八一又找到了一项表现自己的机会,排里每周都要出一次板报,把上周的旧人旧事擦去,换上这周的新人新事。这一点是马八一的强项,他把这个活抢到手了。马八一知道黑板报不仅写好人好事,更重要的是点缀,上面一定要花红柳绿。

于是经过马八一精心编排的板报隆重登场了,有鲜花有松柏,还有五角星钢枪什么的。在这之前,王长贵是给过马八一文字稿的,那上面有好人好事,还有一些时髦的标语口号什么的,这一切都被马八一忽略了。他要重形势,二个字:“热闹”。

让马八一没想到的是,他前脚出的板报,后脚就让排长王长贵给擦去了,排长亲自出板报。换上了许多好人好事,新出的一期板报,总是能吸引众多的人前来围观,当然大都是那些上了黑板报名字的人,没上到黑板报上的人,脸红脖子粗地在心里发誓,下期一定要让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也就是说,黑板报成了一块表扬板,那是一块竞争的舞台。

有一次,马八一发现住在自己下铺的一个战士,给家里写信,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爸爸,这个星期我的名字又上了排里的黑板报了,是排长亲自写上去的……

马八一这种投机取巧的努力终于化为泡影了,在这次挫折中,他终于明白,想进步,想表现,不来点实的是不行了。

每天清早,离吹起床号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战士们就起床了,他们要做好人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