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巫道杀神-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五章 莫问天

哪怕他洪水滔天,我自巍然不动!
恢宏的考场内,人人震动。看着外面围得水泄不通,步步逼近的边疆大军,八千书生齐齐变色,连守在门外的学宫卫士也没有例外。然而,当事人沐风却坐在位置上执笔一动不动,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在他眼里,只剩下了眼前这张考卷。
风、风、风
尚书台外,十万边军一边大吼,一边踏着整齐的步伐逼近。每踏前一步就一声怒吼,手里的长枪重重地砸到坚硬的地面上。远远看去,身上的盔甲明亮得耀眼,黑压压的人头,明亮沉重的盔甲,整齐一致的步伐,无不让人感觉一股滔天的杀气扑面而来。
感觉到这股实质般的杀气,看着从四面八方重重逼过来的边疆大军,考场内的书生们脸色苍白,甚至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
看这十万大军的气势,似乎不仅要找沐风报仇雪恨,还要血洗整座尚书台,把里面的人全都杀了!
随着十万大军的逼近,近距离看着他们冰冷的双眼和锋利的刀枪弩箭,不少书生四肢冰冷,四肢发抖,牙齿情不自禁地格格作响。这个时候,别说执笔写字,就连动动手指头的勇气都没有,一个个面无人色。
建宁城地处边陲,与南蛮的疆域相邻。驻扎在这里的十万边军,每一个都是在和蛮人的厮杀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手持刀剑齐刷刷往前一逼,那股浓重的威压和杀气,就连一个凡人境巅峰强者都不由得为之变色。
不过,害怕归害怕,有了之前那几个倒霉鬼的前车之鉴,没有一个书生敢大声喧哗,唯恐被高台上面无表情的士大夫拿来立威。随着外面十万大军越来越近,一个个手足无措,外面的学宫卫士也慢慢地骚乱起来。
最后,一个统领模样的卫士终于忍不住了,冲进来跪下禀报,“大人,建宁边军的前锋,已经踏过尚书台大门的门槛,我们”
“杀,带上陛下亲赐的尚方宝剑,所有违例闯入尚书台的,无论是谁,一律格杀勿论!”高台上,身材瘦削的士大夫面无表情,冷然取出一直带在身上的尚方宝剑。即使外面有着千军万马,也不为所动。
“喏!”
卫士统领躬身领命,接过尚方宝剑后转身匆匆而去,下一刻,外面就传来了一声怒吼,“放箭,放箭,尚方宝剑在此,奉士大夫诏令,格杀勿论,格杀勿论”
咻、咻、咻
随着卫士统领一声令下,外面的学宫卫士毫不犹豫地射出了一波波密集的箭雨。所有闯进尚书台的,无论仓促之下躲进来避难的摊贩,还是气势汹汹的边军前锋,全都遭到了致命的攻击。一队边军自持身披重甲,不仅没有退出去,反而加速向考场闯过来。身上的重甲,把一支支锋利的弩箭震飞出去;然而,还没等他们靠近,腹部突然一阵剧痛,被一根根手臂般粗细的弩箭洞穿。
巨弩!
见机不对,学宫卫士们毫不犹豫地把在战场上令人闻之色变的巨弩都推了出来,密集地排在一起,箭头森然地瞄准尚书台的大门。看看悬挂在尚书台大门上方的尚方宝剑,外面的大军不得不停下了步伐。
“继续,时间还有半个时辰,所有喧哗闹事者,一律斩立决!”
居高临下的士大夫面无表情,冷冷地扫台下的八千书生一眼,最后,冰冷的目光有意无意地多看了沐风一眼。见他头也不抬,一直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眉毛一扬,似乎也有些意外。
通天律例,果然森严!
看看高台上面无表情,严守原则的士大夫,再看看外面尸横遍野的尸体和冷冰冰的卫士,沐风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通天王朝的律法有多森严。缓缓地吸一口气,恢复了老僧入定的样子,执笔看着眼前的考卷一动不动。
“文以通天,什么是文,什么是天?”
沐风眉头轻皱,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进考场前,在外面广场上无意遇到的麻衣老人,想起了他对命运的解说。一个千百丈高的身影昂首挺胸,大手虚空一抓,无数仙人和古佛就纷纷堕落,化作一枚枚血珠的情景,突然浮上脑海,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澎湃的战役。下一刻,突然执笔书写起来,一气呵成,越写越快。
生不怨,
死不悔;
生而为男,自应顶天立地,奋勇拼搏,
不求死得轰轰烈烈,流芳百世,
但求死而无憾;
命中有时自然有,
命中无时需强求;
我脚踩大地,
我抬头看天;
不祭天,
不拜地,
我的命运我做主!
沐风体内满腔热血,不屈的战意越来越浓,执笔在白纸上一挥而就。最后,写上‘莫问天’三个大字。
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与其问天问地,问鬼问神,不如问心!
每个人真正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就在这古老恢宏的尚书台考场内,就在这十万大军步步进逼之际,沐风突然豁然开朗,对所谓的‘道’有了更深的认识。‘莫问天’三个大字的最后一划刚刚落笔,古老的尚书台内突然钟鼓齐鸣。
咚、咚、咚
悬挂在钟楼上的一口千年大钟,突然无声自动,接连响了九声。一声比一声响,响彻九天,传遍了整座建宁城的每一个角落,传遍了沐府后绵延万里的十万大山。恢宏的考场内,一座座上古圣贤的浮雕似乎活了过来,金光闪闪。尚书台内外,人人耳中都隐隐传来一阵神圣的颂唱,仿佛上古圣贤们的教诲,余音久久未竭,绕梁三日!
“传,把这个考生的考卷给我呈上来!”
高台上,即使面对十万大军也面不改色的士大夫霍然站起来,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坐在最后一排的沐风。很快,就有侍卫把后者的考卷呈到了他面前。
“不祭天,不拜地,莫问天!好,好一个莫问天!”
士大夫从上往下,高声朗读,越看越震撼,突然沉声喝令,“如此风骨,如此才华,连浮雕中的上古圣贤们的意志都为之震动,当封‘建宁秀才’!来人,请九五至尊令!”
随着士大夫一声令下,几个侍卫就抬着一个紫金箱子出来。打开后,是一面锦绣,再一层层打开后,赫然是一尊象征着通天大帝无上权威的镇国玉玺。在沐风的考卷上写下‘建宁秀才’四个大字,再拿着镇国玉玺用力一按,就代表着通天大帝亲赐。
建宁秀才?
看着士大夫手中抖开的考卷,在场的八千书生莫不震动。
建宁秀才和建宁的秀才,少了一个字,意义却截然不同。建宁的秀才多了去了,每年都有几百个,但能号称建宁秀才的人却数千年都没一个。能在秀才前面冠以一个州府地名,那是何等的荣光?
“奉天承运,如陛亲至,封,沐府弟子沐风,为建宁秀才”
在几个侍卫的簇拥下,年老的士大夫亲自爬上尚书台内高耸入云的钟楼,一边擂响古老的大钟,一边当众宣布对沐风的封赏。悠扬的钟声,再次传遍全城。

第五十六章 敌虽千万吾往兮

“奉天承运,如陛亲至”
“封,沐府弟子沐风”
“为建宁秀才”
高高的钟楼上,士大夫的声音回荡,经久不息,远远地传了出去。
“什么,建宁秀才?”
“大喜,大喜啊,这是老天对我们建宁城的眷顾,这是我们建宁城将要出现一个文圣人的征兆,大喜!”
“沐府弟子沐风,天啊,我没听错吧,就是刚才那个反败为胜,废了那两个恶少的书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厉害,这个沐府弟子,到底是什么人?”
尚书台内,八千书生齐齐动容,尚书台外,更是一片哗然。
建宁秀才啊!
一个担当得起如此称号的书生,对所有建宁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光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了一个这样的书生,说明什么,不正说明自己所在的建宁这片土地肥沃,是一块风水宝地?
一场前所未有的轰动,迅速席卷整座建宁城。
尚书台外,别说蜂拥而来,企图一睹风采的普通人,就连原本杀气滔天的十万大军也出现了一阵骚动,窃窃私语。在统领的强行镇压下,这才慢慢平静下来。数十万军民齐齐抬着脑袋,静待沐风的出现。
“门生沐风,参见大人!”
尚书台内,沐风在八千书生的注视下,迈着从容的步伐来到年老瘦削的士大夫面前,躬身行礼。
根据约定俗成的规矩,凡是在考试中最后胜出,顺利被学宫录取的书生,都自称考试当天的主考官的门生。从此,互相依附,多了一层亲密的关系。书生们多了一个靠山,多了一个可以指点学问或做人的师长;而主考官则得以广招门徒,迅速扩大实力并培养自己在官场上的亲信,甚至进而成为一个门阀。为此,许多高官对每一次的考试都极为重视,踊跃成为主管一方的主考官,为此常常不惜奔波千里。
士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帝国的中流砥柱,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而在士族中能称为士大夫的,更是难得。能拜入一个士大夫门下,对每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和机遇。
“快快请起!年轻人,老夫可担不起这个虚名啊!”
一直板着脸的士大夫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上下打量沐风一眼,赞赏地点了点头,“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年轻人,老夫姓何,名恒,字玄高,暂居江陵郡守参事一职,也许半年后就要启程返回京城了。记得,入秋后,到江陵府的香山学宫报到前,一定要到江陵衙门找我!”
“好,学生谨记!”沐风点点头,在士大夫何玄高的搀扶下站起来。
“沐风,现在外面似乎不太平静,要不,我亲自带一队护卫用我的马车送你回去吧。”士大夫何玄高边说边扫一眼外面黑压压的十万大军,脸上一抹冷笑一闪而过。转身拍拍手掌,一队剽悍的卫士就雄赳赳地大步走了过来,躬身听命。
亲自护送?
听士大夫何玄高这么一说,八千书生再次动容,齐齐羡慕地看着沐风。
能让一个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亲自护送,这是何等的光荣?
“不用了!”
出乎人们的意料,沐风一口拒绝了士大夫的好意,脸上没有一丝犹豫,“谢谢大人,不过,这里离沐府不远,门生自己一个人走回去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