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5年第2期-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文学,它专注的是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是对已经清晰的历史 的质疑。对历史的重新编码、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叙述都是在以天门口为背景的历 史叙述中完成的。
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魅力
梁红鹰(中宣部文艺局文学处处长):《圣天门口》是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难得的 收获。与作家过去的作品相比,《圣天门口》表现出由当下到民间、由现实到历史 的一种转变,作家通过100万字的篇幅,描绘了中国近现代乡村变迁的历史。这部作 品对文学创作的启示与价值在于:作家对历史的理解有独特的视角和追求,在文化 探索上,对所写地域的地域文化以及方言的百科全书式的把握、对《黑暗传》的引 用,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力量。
李敬泽(《人民文学》副主编):《圣天门口》这部鸿篇巨制让我们对作家的耐心 感到惊叹。对此我有两方面的思考。十几二十年来的小说都很不习惯在小说中追求 求证我们的所信——我们对生活、对历史、对我们自身的判断。这是长期以来我们 不习惯的姿态。我们习惯的是告诉读者我们不信什么或者我们怀疑什么。作家面对 的困难是论证他信什么。《圣天门口》对历史生活有很复杂的想法,打动我的是作 家在百感交集的历史中雄辩地求证我信什么,即我们生活中高贵的具有普遍性的大 爱以及使人之成为人的高贵的信念,这是很重要的启示。总的来说《圣天门口》很 有创造性,对阅读与研究都有挑战。
陈美兰(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圣天门口》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但怎么给 它的价值定位是要认真思考的。是史诗吗?是现实主义吗?我认为这是一部悲剧性 的历史寓言叙事。因此不在于人物是否丰满、是否把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更 重要的是要把历史寓言化。比如梅外婆和雪家女人的命运就是寓言化的一个案例。 因此,我不同意有人说作家是站在基督教文化立场描写泛爱。另外,这部作品虽然 是寓言化叙事,但作家并没有说教,而是用浓郁的生活、在世俗生活的碎片中思考 历史,并且做得非常好。这是这部作品的经验与启示。
王强(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处长):对《圣天门口》我看重的是它对地域文化多角 度全方位的展示。作家对大别山地区的建筑、风俗、传说故事、节日、民间工艺和 生活方式等的挖掘与梳理既显示出作家对历史与生活的深厚积累,也流露出作家对 历史与生活的饱满热情。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与竞争中,如何挖掘 与梳理我们的地域文化,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为建设先进文化做出贡 献是当代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圣天门口》通过天门口想象历史的走向,它使 我们想到李劼人的《大波》和《死水微澜》。历史往往有它不可思议之处。《圣天 门口》同样是要探讨对20世纪历史的认识。从家庭到国家、从家族到民族、从敌人 到朋友,都有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的发展也是现代国家兴起和建立的过程 。《圣天门口》用超越性的眼光、通过历史生活的生动描写完成了这个过程,在天 门口的绝望之处正是新的时代、新的民族诞生之处。天门口预示了历史的新的开始 ,这就是和平建设和和平崛起的一个新的时代。
开创了历史书写的第三个阶段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2004年以来中国的长篇小说有些奇特的地方,比 如写《狼图腾》《藏獒》,现在又出了写一个村庄的《圣天门口》,但它写的是一 条“龙”。《圣天门口》有几个特点,一是这部作品的小说性很强烈,避开当下写 历史需要沉淀,不然就写成了问题小说。刘醒龙是有充分的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的 ,他能够在历史之中从容地把握历史,通过一个小村庄写了大历史。二是小说的构 思和行文是非常严密的,看不出明显的历史阶段,历史不是夸大地无限进入,而是 通过对生活的描写、通过细节悄然进入文本、进入人物的命运、进入小村庄的变迁 的。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圣天门口》是一部有多种蕴涵的作品。90 年代以来,文学一直在寻找精神力量。在怀疑、拒绝、颠覆之外,一批作品转向了 宗教。《圣天门口》让我想起雨果的《九三年》和《悲惨世界》,写出了新的东西 。从巴黎公社开始的一条线索出现得晚了些,但丰富了这部作品,增加了新的思想 线索。
汪政(江苏省文联):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多卷本作品的。我认为《圣天门口》开创 了历史书写的第三个阶段,与传统的历史叙事相比,新历史主义是第二个阶段。但 新历史主义没有对认识历史提供新的东西。新历史主义只是对历史进行消解,在对 历史重新编码后新历史主义并没有回答历史是什么的问题,《花腔》是这方面的代 表。刘醒龙是有勇气的,他不是停留在编码上,而是通过繁复的人物和结构,通过 对历史中的家族、个人到历史动机、历史理想与选择等回答了历史是什么。这就是 超越。
胡平(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关于历史有一种写法,就是你都能读明白,但不知道 作者要写什么。这种写法很安全,但读者不会满意。但如果要对所写的加以判断就 要冒风险,这需要勇气。刘醒龙是有勇气的,这样写作让人肯定和敬畏。他有自己 的信念和判断,他从不回避历史与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能够直面社会与人生。刘醒 龙通过几个家族的男人女人在历史变化中的恩怨情仇把历史的、生活的、政治的等 等都表现出来,概括反映了20世纪的中国社会。并且由于他把握得比较稳,所以作 品达到了一定的永恒。
牛玉秋(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写长篇小说是要气力的,之所以有半部长篇的说 法,正是因为有的长篇气力不够,《圣天门口》读到最后一页给人的感觉是气力贯 底的。作家不仅有气力、耐力,同样也有胆识和智慧。我认为这部作品是三糠值挠 谢岷希蠢贰⒃⒀院退凳椤0颜馊侄鹘岷显谝黄鹗且恢痔粽剑绾问迪肿骷业拿蜗胧且 桓鼍窠ㄉ栉侍猓唤鍪亲骷伊跣蚜桓鋈说脑鹑危钦鑫幕绲闹厝巍?/DIV》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对长篇小说惯常的认识是“市民社会的史诗” ,20世纪最好的小说都是家族小说,那么醒龙写的是什么?我认为《圣天门口》写 的是乡绅文化,不是农耕文化。市民社会在中国没有形成,在西方也已经碎片化, 因此,中国家族颓败是因为乡绅文化不能应对外来文化,当它不能应对时,天门口 的那些悲剧就会发生。《圣天门口》为认识和理解中国家族颓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圣天门口》是对作家实力的考验,即对作家对 方言、民俗、风情的把握的考验。没有这种把握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应该说刘醒龙 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从作品中看不出来作家是站在梅外婆的立场上或者说基督 教文化的立场上来进入历史叙述,对历史的把握是很难的,用历史理性把握都不容 易,更不用说用其他的方式。因此,作家事实上写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本体或者说是 呈现心灵。我不赞成把历史加在作家或作品身上,要一个作家对百年中国历史做出 条分缕析是很困难的,也是过分的,当然我们不能回避历史。
洪治纲(浙江省作家协会):我也不赞成把《圣天门口》与基督文化联系在一起。 《圣天门口》所强调的扶弱济困、友爱互助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传统,我也 感觉不出作者是要用基督文化解决暴力问题。作者实际上要解决的是暴力之后应该 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这部作品的一个很大的 跨越。
对史诗品格的追求
吴义勤(山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圣天门口》是一部能够满足我们对于 长篇小说这个巨型文体的传统期待而又在艺术上有耳目一新之感的作品。作家在思 想艺术领域进行的大胆探索,既表征了当下长篇小说写作的某种高度,又似乎代表 了长篇小说的又一次重新苏醒,代表了当代中国作家重回长篇小说“正途”并再现 长篇小说文体魅力的一种自觉努力。《圣天门口》对史诗品格的追求可以说毫不隐 讳。作家的艺术理想是建立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并对之进行阐释。《圣天门口》还 是一部在艺术格调上极其大气的长篇小说。思想的大胆,艺术的敏锐,才气的奇诡 ,以及生活和文化底蕴的厚实,都使小说呈现出难得的大作品才有的魅力。
施战军(山东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圣天门口》的贡献是对中国式叙事的贡献 。这部煞费苦心的作品试图通过对历史的综合、反思和重建某种信念,表现了中国 精神支柱建构的过程及艰难。
吴秉杰(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圣天门口》里面有许多超越性的东西,这种东 西如善良、仁慈、友爱等不能理解为是宗教文化,这是人类美好的品质,是人类的 理想。准确地说这是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怀。
王春林(山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我看来,《圣天门口》如同《秦腔》《平原 》一样,不仅是2005年度具有年度标高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也可视为新世纪 以来出现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与“革命历史小说”相比较,《圣天门口》值 得肯定的是它摆脱了一种狭隘的叙事立场,与“新历史小说”相比较,《圣天门口 》没有走向历史虚无主义,而是积极地进行着一种艰难的建设工作,作家通过自己 对于历史的个性化叙述过程而最终确立了一种终极的精神价值立场。因此,《圣天 门口》实际上是一部含纳、融会了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艺术优势,然而同 时又突出体现着刘醒龙巨大创造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