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沈家长女-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饿不着就成了。”

青玉跑回来,后面跟着沈四海。石氏道:“他爹,快,帮我把车推下去吧。”

沈四海推着手扶车,石氏在一旁扶着,一家四口就下了南上坎。石氏再检查一遍竹篓是否扎紧了,又看秤是不是也带上,这才嘱咐着:“你们姐儿两个好好看家……”

青玉却拿了个小水壶,跑过来道:“娘,我跟你一起去。”

“你?”石氏有点吃惊。青玉还从来没有主动过要干什么呢。

青玉把水挂在扶手上,道:“是啊,娘我跟你一起去,你上次不是说算错帐了吗?我帮你算算帐。”

石氏带青玉倒是带对了。青玉人生的玉雪可爱,又懂礼貌,嘴又甜,说话好听,一口一个大爷、大娘、叔叔、婶子,更兼声音清脆,把自家的菜夸的天上难寻,地上难觅,就差说吃了她家的菜能长生不老,得道升仙了。

她算帐也快,往往石氏才报出斤两,她这边帐目就算清楚了,还经常擅自替石氏做主,把零头抹掉。

许多婶子大娘买完了菜,都要忍不住朝着石氏夸上一句:“这是你家闺女吧?真是个可人疼的好孩子,还这么小呢,又聪明又会算帐,还孝顺体贴……”

石氏既欣慰,又高兴,同时还有点气闷。辛苦种出来的菜,一根藤,一片叶都是好的,她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都拣着卖相最好的菜拿出来卖,每一文钱她都舍不得。

若她自己卖菜,那是锱铢必较,跟人争到脸红脖子粗的时候都有。持家不易,一文都难能可贵。

可青玉倒好,一张嘴,说抹零头就抹。别人不容易,她们自己也不容易啊。体谅别人,可也得有人体谅她们才是。这一路辛苦,少说走也得走上五里地,来回就是十多里,光这份辛苦钱不呢……

卖完了菜,太阳还老高呢,母女两个一前一后相跟着回去,石氏推着空车,不免抱怨了一路。青玉却只是一笑,道:“娘,你别嫌我跟我爹似的手太松,这里面有个道理,你听我给你讲你就明白了……”

…………………………………………………………

今天眼眶疼,大概是风吹着了。

047、不比

047、不比

石氏不曾听青玉讲什么道理,先气的笑起来,道:“真真跟你爹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连这讲道理都一模一样,动不动就给我上一课,给我讲大道理。”

做娘的,动不动就被闺女教训,换谁谁也受不了。

青玉不禁娇嗔:“娘你别打岔,对的就听,错的你就当我童言无忌不就成了?”

“行行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石氏笑起来。跟沈四海在一起惯了,说话也动辄就是成语,习语。

青玉笑道:“咱这叫做买卖赚吆喝,你今天吃点小亏,可是名声扬出去了,到时候回头客不就多了嘛。来买咱们菜的人多,去买别家菜的就少,无形之中不就卖的多了?”

理虽是这个理,石氏还是心疼:“咱家不过是卖应季的菜,又不比市面上的菜摊菜铺,他们可都是趸来的,有成本在里边,一年四季,几乎风雨无阻。咱们今儿来了,明或许忙了就不来了……”

说也奇怪,青玉的脾气那是有名的好,在村里也好,在村外也罢,跟谁都是不笑不说话,又通情又达理,那是人见人夸。

只有对着石氏,娘俩个三句话不到,一准吵起来。

听着石氏又是抱怨消极之词,青玉便道:“娘你别光看眼前这点利益好不好,得往长远了看。你这会儿觉得你是损失了,可是你就没想将来能赚回来的更多呢?”

石氏虽不敢再抱怨,想了想还是说:“将来,将来,你就跟你爹一样,最惯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回到家,沈四海已经吃完了饭,剩下的在锅里热着,青璧早就去私塾了。

青玉自打过了年,就没再去。一来是女孩子年纪大了,私塾里小的不算,大的男孩子都有十六七岁的,再在一起,终是不大好,因此朱燕一提出说不去了,青玉也就没再去。

况且家里家外,也着实需要个帮手。青玉虽然不爱干,但也不是不会干,多个她,总是好过前些年。

娘俩个洗手吃饭,石氏一边同沈四海唠叨今天卖菜如何如何。

青玉倦了,推开饭碗道:“娘,我今天跑了一天,又累又热,我先去躺会儿。”

青玉这点好,只要是累了,躺下就能着。

石氏收拾完碗筷,进来悄悄看了一眼,见她还在睡,也就没打扰,跟沈四海出门去了地里拔草,将门虚掩上。

一路上就同沈四海商量:“姑娘大了,虽说能帮上忙,可是地里的活毕竟太辛苦了,她一个女孩子家,我觉得没必要,你说呢?”

沈四海嗯嗯的,问:“不在家,她能去做什么?”

要说起这个,石氏也叹气。一是她太忙,真心疏于管教青玉和青璧。再则她本身针织女红就不是强项,因此并没能教出两个女儿一手好针线来。现在就是想让青玉出去找点活计,都没有余地。

石氏在心里掂量来掂量去,终是商量的说出了口:“我今儿瞧着,青玉做买卖倒还有一手,不如给她在城里盘个铺子得了,你说呢?横竖家里的菜啊,水果啊,一些土特产也是要卖的,再让她卖些小点心什么的……她会说话,嘴又甜,来来往往,人们都要多看她两眼,因此买东西的也就比别家多些……一来不累,二来也能帮着贴补家用。”

沈四海只习惯性的说了句:“再说。”

石氏有点急:“行倒是不行,就一句话的事,你又再说,再说,究竟再到什么时候才说?”

沈四海被抢白的下不来台,只好解释:“这事没那么容易,说是盘个铺子,钱从哪儿来?再说她终究是个小姑娘家,你就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面?”

石氏是急脾气,凡事都要说开了,不管成不成,先商量了再说。可沈四海是个慢性子,又是个谨慎的人,凡事没有十成十的把握,他是不会下定论的。

下了定论,这两人还不一样。石氏往往考虑负因消极因素多,一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往往就打了退堂鼓。倒也不是真的打,只是口头未免反复。心里忐忑,面上,语言上就会带出来,常有反复无常的嫌疑。

沈四海则又不一样,只要他思来想去,完全可行,一旦拿定了主意,他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非要一干到底,弄出点名堂来不可。

像这些年,几乎沈家所有的地都被他种上了树。开始满村的人都笑话:“沈大哥,都说爷爷栽树,孙子乘凉,您这栽的都是树,又没个儿子孙子的,给谁留着呢?”

可随便他们取笑,说怪话,任凭石氏气的跟他吵,沈四海也没退缩过,一头是跟石氏无言的对抗,把她的急怒斥骂当成了耳旁风。惹的石氏急了,罢工不做了,他又软磨硬泡,非拉着她下地不可。另一头则是一会儿都没闲着,如今三四年过去,种下的树苗子都长成了大树,甚至已经开花结果了。

所以他一说话,就堵的石氏开不了口。

石氏琢磨了半天,才道:“是得再想,可你得当成个事,不能敷衍了事。总之得给青玉找个事做,你没瞧着朱实宽家的把朱燕送到镇里去给人帮工,三天两头上咱家来炫耀?话里话外都说咱家青玉在私塾里学的再好也没用,都不如她家朱燕如今赚的多……”

朱燕于学习上也还算佼佼者,只是终究有青玉一鸣惊人在前,村子里的人竟只知青玉,不知朱燕。

朱实宽是个善于和人结交的,这些年四处给人做饭帮工,也认识了许多朋友,一等朱燕回了家,他就托人靠友,替朱燕找了个活计,倒是继承了他的衣钵:给有体面的人家做厨娘。

沈四海自然也看不惯朱实宽小人得志的作派,不过人后,他从来不论别人的是非,因此并不附和石氏,只道:“人家出息是人家的,赚的钱再多也是人家的钱,咱家青玉自有她自己的好处和优点,自然也就有她自己的福气,咱们不跟她们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求收藏,求收藏啊。

048、好话

048、好话

以后专心更文,求收藏。

…………………………………………………………………………

沈家晚饭吃的简单,不过是一人一个玉米面馍馍,一人一碗鸡蛋汤。

青玉看了一眼馍馍,实在没胃口。石氏看她一眼,道:“不爱吃就换换,还有一块饼呢。”日子不像从前那样捉襟见肘,但天天吃面还是不太现实,像这样,偶尔几天吃一顿白面饼子就不错了。

因为青玉今天有功劳,石氏格外“开恩”。

青玉嗯了一声,等石氏把饼拿过来,便一小条一小条撕了泡进了汤里。别人都不说什么,只青璧瞄了她一眼,却是一声都没吭。

青玉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见她安生,便忍不住要刺她:“你也要?”

青璧早就不是小时候的性子,行事做事都非常有主见,也越来越沉着冷静,轻易不动怒不发脾气,连话都懒的回,匆匆吃了饭放了碗,道:“快吃,我有东西给你。”

青玉眼睛往上一挑,想要说话,却见青璧一掀帘子已经进了屋,那一头油黑的长发,就像一瀑黑玉也似,看的青玉不无心动。

同是姐妹,可青璧却生的一头又黑又亮的长发,她自己的头发却又黄又干,总是那么没精神。

石氏只瞄了青璧的背影一眼,笑道:“这孩子,话是越发的少了,到底有什么东西要给你?”问的却是青玉。

青玉垂了头,用筷子慢慢的拨着碗里的饼,道:“谁知道,年纪不大,越发会故弄玄虚了。”

话虽是这么说,可青玉心里还是不免一跳。她生怕自己会露出端倪,被石氏看出什么来,便垂下头专心致志的吃饭。

石氏并没往心里去,只是把白天同沈四海说的话又重新拾起来,问青玉:“我跟你爹说了,你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家里的活你也帮不上多少忙,想着给你也找份工,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青玉愣了下,抬起头道:“你们嫌我在家添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