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1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瑜到底心软.已是流下泪来.哽咽道:“侄女不怕.侄女额娘走时.也是侄女给梳的头。”

小殓就是“衣殓”.要给亡者穿寿衣。

在衣殓时.还要净面、梳头、剪指甲,将亡者收拾得利利索索才穿寿衣。

十六阿哥没有打发人去买红白铺子里现成的寿衣,而是吩咐人回寅宾馆去取了他没上身的一身新衣服。

曹颙料理过丧事.亲自为庄先生与曹寅衣殓过.晓得寿衣不分四季.里面都要穿棉袄、棉裤。

十六阿哥衣服再多,也都是夏天的衣服。

趁着初瑜打发人回上房去取梳头匣子时,曹颙道:“记得去年我新添的两套棉衣.都没有上身.使人翻出一套这边使。周全些.十六爷心里也能好受些……”

过了半个时辰.该谁备的东西都预备齐当。

在这间小屋子,举行了一场看似寒酸、又堪称盛大的小殓礼。

进行小殓的.只有四人。

却包括一个亲王、一个皇子、一个郡主、一个天下首督。

十六阿哥坐在炕上,为九阿哥剃头刮胡子.初瑜站在一边剪脂甲.曹颙将“寿衣”翻过来套在一起.随后弘历接过,给九阿哥穿上。

收拾完这些后,九阿哥总算是没了先前肮脏邋遢的模样.露出点贵气来。

初瑜从荷包里摸出一个已经穿孔的珍珠.用红线穿了.将珠子塞进九阿哥口中.而后将红线绑在九阿哥衣襟前。

礼成。

十六阿哥从炕上下地时.身子一趔趄.己是站不稳

他扶墙走了两步,而后对曹颙道:“使人张罗些冰过来…等吧”

话音未落.他人已经软软的、顺着墙边滑下去。再看他脸色青白.双眼洼陷.看来是这几日照看九阿哥.将自己累着了。

曹颙忙一把搀着.道:“十六爷.你当好好歇歇…”

十六阿哥点点头.被人扶着,回寅宾馆去了……

端午节的安排.最终不了了之。曹颙与初瑜的借口.只说是十六阿哥不舒坦,才取消了这般热闹。

李氏到是没有多想.本来这般安排.大半都是为十六阿哥高兴。既是十六阿哥现下身体不好.没那个心情听曲儿看戏,取消之前的安排也是情理之中。

端午节次日.皇上的第二道旨意.与姗姗来迟的两位太医一起到了清苑。

皇上下旨.十六阿哥送九阿哥灵柩回京……

圆明园,御田旁。

雍正站在田边.看着御田里收割后留下的麦茬.半响不说话。

十三阿哥站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并不说话。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雍正转过头,道:“去恒亲王府传旨,命他全权料理允禟后事。”

十三阿哥闻言.心中一送,忙躬身应了。

他今日陛见.就是为了九阿哥后事如何安排而来。

皇上先前旨意,只说让十六阿哥回京,并没有提及回京后的后续。

十三阿哥不愿意看到九阿哥身后太凄凉.也不愿皇上做得太过;背负骂名…”

清苑.总督府

随着十六阿哥离开.弘历也坐不住.急匆匆带着人寻唐执玉.继续他的“差事”去。

总督府这边.除了初瑜难过了几日.其他人都不晓得此事.大家日子依旧在继续。

十六阿哥的匆忙离去.使得李氏有些难过.抱怨了好几遭:“早知十六爷这么早就回京,就应早作淮备.也能给太妃娘娘捎带些东西去。这么仓促.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预备。”

曹颙劝道:“等到了八月十五,太妃娘娘就能出宫。到那个时候送几车就是,还比往宫里送东西便宜。,

李氏听了.这才不再提及。

曹颙现下.有些盼着回京。

原本还想着带着家人到外头来.都(原文如此)几分悠哉自在。其他人都好,

孩子们结实(原文如此)了新同窗、新朋友.初瑜应付官场女眷,如鱼得水。

只有李氏.能说得上话的人少.还不如在京里.亲朋故旧多.有同辈或是年岁多的亲眷往来应酬。

若非如此,李氏也不会对密太妃念念不忘。

不过.还好.端午节后没几日,曹颙便收到曹颂的信。

今年是选秀之年.四姐在秀女名册上.要进京阅选。

兆佳氏不放心女儿.要同女儿一道回京。

因选秀之期还有数月.所以兆佳氏决定回京前.带女儿先到清苑小住。

母子二人,端午节后启程.算算日子.约模十五前后到沧州下船改陆路。

李氏听了.果然欢喜。

沧州离清苑的距离.同清苑到京城的距离差不多。

曹颙接到信次日,便使张义带了几个人前往沧州接人。

过了五月十五.李氏便开始念叼兆佳氏母女到何处.几日能到。

这一等.就等到五月二十一.兆佳氏与四姐才随着张义,到抵清苑……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娇客

两年没见.老妯娌两个.都有无数的话要说。

“瞧着你现下的精神.比在京里足许多,脸色也白皙不少。倒像是年轻了几岁,可见江南的水土这是养人。”李氏看着满面红光的兆佳氏,笑眯眯地说道。

兆佳氏美滋滋地点头道:“确实好,早年在江宁时.只盼着京里。回京待了十来年.再回江宁.才体会到江南的好。要不是四姐阅选之事.我还真舍不得回来。.

比起兆佳氏.李氏更是在江南出生.在江南长大。

提起江南,她脸上也带了怀念之色。

就听兆佳氏接着说道:“就是有一样不好,每次路过织造府,心里总是不对味儿。虽晓得那是内务府的衙门.不是咱们曹家府邸.可想着几辈子住了那些年.总是有些不舍。”

虽说感伤.可现下说这个也没意思.李氏便又问起四姐阅选之事。

四姐已经十七岁,上次选秀时耽搁了阅选.这次选秀后.不管结国如何.终身大事都不能再耽搁。

“年后就往京里去了信,求了十三福晋。只求早早地撂牌子,自家做主婚配。十三福晋已经回了信.说一定尽力。只盼着别出现变故.要不然指到哪个府里做偏房.我这个当娘的.岂不是要哭死?.兆佳氏道。

兆佳氏有这担心.也不是无的放矢。

曹家二房的当家人曹颂,现下已经是二品总兵.可四姐是他妹子.不是他女儿。秀女牌子上.会标明祖上三代。

四姐家祖上三代.都是官宦不假.父亲却只是正五品。她要是选秀.撂牌子还罢.要是留了牌子,也不过是指到哪个府里为侧室。

哪有自家婚配好。

自家婚配.借几个兄长之力,却是能挑个匹配的好姻缘。

十三福晋不仅是尊贵的亲王福晋,还与皇后私交甚好。既是她答应帮忙,那就八九不离十。

李氏原本悬着的心,也跟着踏实下来.心里却是想起在宫里的五儿。

四阿哥与五阿哥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京里早有风声出来.说起这次选秀,要给两位皇子选福晋、侧福晋。

等到皇子福晋、侧福晋抬进宫.五儿的身份就要越加尴尬。

如今只盼着五儿能生下小阿哥.才能母以子贵再加上曹家现下的势.升上侧福晋。可真要生了庶长子,就要成为靶子,能不能抵住四方攻讦.也是个问题。

要是五儿颜色再寻常下,被撂了牌子.就好了。

兆佳氏这边.哪里会将庶女记在心上.已经开始喋喋不休地跟李氏显摆在江南淘换的几车好木料。

己经使人送到京里.只等四姐亲事定了.就能开始打家具…”

即便兆佳氏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曹颙与初瑜依旧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不为旁的.就为了有她作伴.让李氏减几分冷清。

过了几日,便是天慧生日。虽说不是及笄.却是她的本命年,自是与平素不同,算是平生第一个大生日。

民间的旧说法,本说本命年难过。

天慧打小经灾历难的.初瑜自是格外小心。从今年初一开始.天慧就一直系着红腰带.每双袜子下都绣了小人.寓意“踩小人”。

将要到天慧生辰.初瑜便又使人往济恩堂与育婴院舍了米面.只求为天慧积福。

兆佳氏与四姐都给天慧预备了礼物.兆佳氏预备的是一尊由江宁古寺高僧开过光的玉弥勒。核桃大小.玉质细腻.雕工精细,一看就是好物件。

四姐送的.则是她亲自缝得荷包上面绣着如意纹.后边绣的是六字大明咒。荷包里装着一串十八子的手串.也是在寺里开过光的。

总督府诸人,也都给天慧预备了贺礼不提。

天慧虽感激家人疼爱.却是多少觉得不足,因为二哥恒生就在直隶.却因身上有差事.不再清苑.不能来给她过生日。

也不知在忙什么.不仅人没回来.连个口信都不送回来.更别说贺礼。

在长辈面前.天慧什么也没说。

无人时,天慧却跟妞妞道“姑姑.二哥向来最疼我.现下这是怎么了?会不会在外头遇到麻烦,抽不开身?还是其他的?要不要跟父亲说此事.使人去看看二哥?”

恒生身边,可跟着皇子。

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其他的麻烦.当也难不住他。

想到这里.妞妞心中大定.劝天慧道:“不用担心.说不定恒生早打发人送信回来,只是这送信的人耽搁.才没赶在你生辰前到清苑。说不定到了下午.就有恒生的消息回来……”

就在姑侄两个说话的时候.被念叼许久了的恒生.已经在总督府门外下马。

本是兴致勃勃,为了给妹妹过生辰寻四阿哥告假,可眼下。。。

恒生将马僵扔给小厮.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马车.脸上露出苦笑。

人是奉命带回来了.可没有与父亲通气.他可没胆子贸然带人进总督府。

那位,只能让她在马车里先候着。

恒生亲自提溜着亲自给妹妹预备的贺礼.同马车旁的一个侍卫说了两句.便疾步进了总督府.并往官邸见父亲。

曹颙此时.正见河道衙门遣来的属官。

对方四十来岁.说话热络.一张口便是一连串的赞誉之词。

曹颙只是笑着听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河道总督所辖.与地方督抚重叠.平素里多有打交道的时候。

可眼下.曹颙很不耐烦应付来人。

河道总督衙门使人来.无非是瞄上直隶藩库。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