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来大大咧咧地曹颂,竟然有这般扭捏的时候,曹有些诧异。

见曹不再追问,曹颂倒是有些忍不住。他犹豫了一下,皱眉道:“哥哥,现下已经冬月了,弟弟还有九个月脱孝!”

曹听了,心里默算了一下。

曹荃是去年六月没的,曹颂要服二十七个月,原是应到明年九月。因今年赶上闰五月,所以明年八月初除孝。这算下来,可不正是九个月。

因再过五日,是武举会试之期,曹见他提起孝期,还以为他想着前程的事,便道:“明年乡试在九、十月,正可好赶上!你也别太着急,咱们家也不是非要你赚功名不可!”

会试三年一次,今年的恩科不算,上次是康熙五十一年,下次是康熙五十四年。乡试在会试头年,按照省份到京城的距离远近,从八月到十月不等。

曹颂涨红脸了,道:“哥哥,弟弟说得不是乡试之事。那个弟弟是不愁的,担心的是其他事……”说到这里,苦了脸。不再言语。

曹喝了口茶,笑着说道:“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使你为难地?”

曹颂小心翼翼地看了曹一眼,道:“哥哥,能不能央求嫂子一件事!”

曹见他这般正经的模样,放下茶盏道:“你怎么还见外起来?有什么。直说就是!”

曹颂犹豫了一下,可怜巴巴地看着曹,带着几分恳切道:“那个,能不能求嫂子同母亲说说,别给弟弟定舅舅家的表妹!”

兆佳氏相中了她娘家侄女的事,曹也听初瑜提过,只晓得对方是个性子爽利地姑娘。

见曹这般神情,显然是不喜的。曹不由好笑,问道:“怎么?不是说这姑娘长得俊么,不合你的意?”

曹颂皱着眉说道:“母老虎一般,哪个会喜欢她?也就母亲瞧着好罢了,反正弟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娶她地!”说到这里,像是要浇灭心中的火气一般,端了茶盏牛饮着。

曹见曹颂说得决绝。心下一动,望着他道:“不娶这个,你要娶哪个?二弟,你可是看上了谁家的姑娘?”

曹颂闻言,险些呛着,脸憋得通红,口中嘟囔着“没有”,但是目光却是闪烁异常。

曹活了两辈子,见这傻小子地模样,还哪里有不晓得的?见他不承认。也不揭破,“嘿嘿”笑了两声,道:“刚巧你嫂子有个表妹,也到了出阁的岁数,若是你不喜欢舅舅家的,就让你嫂子给你说这个得了!”

“别!”曹颂忙摆手,磕磕巴巴道:“还是……还是别劳烦嫂子了!”

或许他也觉得自己扭捏得可笑,犹豫了片刻,像是心里拿定了主意,抬起头来。看着曹道:“哥哥,弟弟这些日子去京中各处寺庙了!听说每月的初一十五,董鄂府的老太太都到寺庙里礼佛。查来查去后,晓得她们家最常去的是妙应寺。原是以为前儿会去地,不想却赶上宫里老太妃薨了。官眷都进宫!”

这东一句、西一句地。是哪儿跟哪儿?曹想着平素晓得的人家,这姓董鄂的……姓董鄂的却只有一家。

“静惠?”曹脑子里想起一人来。

曹颂使劲地点点头。带着几分期盼道:“哥哥,去年春里她回京时,弟弟就说过到京了去瞧她的!”

曹的心中有些不自在,这董鄂静惠是李鼎第一个未婚妻。虽说这些日子同李鼐也见过几遭,但是曹心里实不愿意同李家牵扯太多。

瞧曹颂这傻模样,怕是瞧上董鄂静惠了。曹心里叹了口气,对曹颂说道:“二叔没得早,二婶就惦记着给你结门好亲事,好让你多个倚仗。董鄂姑娘虽说不错,但是她无父无母,伯父又是问罪官员,二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曹颂皱着眉,央求道:“哥哥,您同嫂子对母亲好好说说呢!”

曹想着兆佳氏地为人行事,对曹颂道:“好像是听你嫂子说起过,二婶那头连给你表妹的小定都预备下了。你觉得,她可是能改主意地?”

曹颂想想自己的母亲,实在是没什么指望。他侧过头去,梗着脖子道:“要是那样,弟弟就入伍去!反正,弟弟就是不娶!”

这哪里是“不娶”,明明是“非她不娶”,曹见他这般坚定的模样,不禁有些愕然。

在这个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自己心甘情愿地洞房见新娘,这小子竟然玩起“自由恋爱”来。到底,谁是穿来的啊?

他地心里倒是有一份感动,笑着道:“行了,行了,别苦着脸了!就算你看上董鄂姑娘,总要看看董鄂姑娘那边地状况才好,说不定她已经许人家了!”

曹颂见曹松口,眼中露出希翼来,忙道:“她没说亲,弟弟已经打探仔细了!”

兄弟两个正说着话,曹就觉得有些不对,有种被人窥视的感觉。

他不动声色地往四下里扫了一遭,斜对过地干果铺子边却是有个行踪诡异的家伙往茶馆这边眺望。

因不晓得对方来意如何,曹有些不放心两个小的,便对曹颂道:“这个事情不急,左右你还要九个月后才议亲,咱们先去瞧瞧三弟与四弟去!”

曹颂应了,跟着曹起身。

魏黑也觉有人窥探之事,低声同曹说过,去反跟踪那人去了。

曹硕与曹项两个正迎头过来,连带着他们身边的长随小厮,各个手里都提溜了书。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这小哥俩买了好几十本书。

小哥俩儿看到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曹硕将剩下的银钱递还过来,道:“大哥,弟弟们花了四两三钱银子!”

曹硕与曹项每人的月例是二两银子,这买次书就花费了四两多,所以他们两个都觉得花多了。

曹不愿意培养他们大手花钱的习惯,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正经过日子还是应勤俭持家才好。

早先他没想到这点,因此曹颂就有些大手大脚的习惯,如今大了些,晓得银钱来之不易,才算花费仔细些。

曹点点头,将剩下的银钱收回,带着弟弟们一道回府。

魏黑暗中跟着那行迹鬼祟之人,那人一直跟着曹他们到西城。待曹他们回府后,他便一路往北,最后进了雍亲王府……

第九卷 谒金门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头绪(上)

安定门内,雍亲王府,书房。

四阿哥心腹幕僚戴锦与傅鼐两个都在,四阿哥坐在书案后,听一粘杆处之人回报今日曹行踪。

待听他带着几个弟弟往西华门觉罗府走了一遭,又去了隆福寺,接着便回府后,四阿哥摆了摆手,打发那人退下。

傅鼐在旁,听提到曹,心中一动,道:“四爷使人盯着曹,可是想要查李鼎失踪之事?”

四阿哥穿着素服,揉了揉眉间,脸色难掩乏色。这几日他在宫里当差,委实劳乏了些,现下才算得空歇一歇。

听了傅鼐的话,他道:“也不尽是如此,前些日子被皇阿玛召见进园子的那个布衣老者,已经使人查过,应就是曹府的那个西席。瞧着那几日礼部与内务府的档,皇阿玛赏了那人爵位。若是所料不差,那应该是皇阿玛用过的老人,要不怎会如此优容!”

戴锦点头道:“那个叫庄席的老者,奴才也使人查过。他是四十八年四月随同曹寅之妻李氏一道进京的,对外说是曹寅给曹聘请的西席。在山东时如何不知晓,在京城时却是喜欢喝茶听戏的主儿。他有一个兄长,叫庄常,早年曾在江宁织造府做幕僚,康熙四十九年去了苏州李煦处,年余后又回到江宁!”

四阿哥思量了一回,道:“这庄常在江宁与苏州的时间,却是同曹寅卧病、李煦张扬的时间同。看来,那位也是皇阿玛的人了!”

曹寅身边有人,或许还有监视之意;曹前几年还是个弱冠少年,少不经事的年岁,哪里有需要提防的?这其中,倒是辅佐照应的目的更多些。

四阿哥想起皇父与曹的关系,心里不禁有些不自在,随即却释然。怨不得曹与十三、十六甚是投缘。这其中亦是血脉使然。

如今,李鼎在京城失踪多日,九阿哥使人在四九城暗中访查,没头苍蝇似地乱转,恨不得要到每个府里搜一遭似地。四阿哥这边,不禁也动容。

李家投靠了老八那边。他是晓得的。

李家给老八采买了五名苏州女子送到热河的事,四阿哥这边已经将前后探查清楚。至今没揭开来,只是因他不想招摇,不愿意同八阿哥那边公开为敌罢了。将那些证据留在手中,只当是把柄,保不齐什么时候用得上。

目前看来,李鼎想来已经凶多吉少,出手的到底是哪一个?

三阿哥那边。整日里卖弄文章,又从皇父手中接下编撰数书的差事,会这般行事?

若是不是三阿哥那边,难道真同七月间烧陶然居的是一伙人?既是老八地死敌,那要是能拉拢过来,实是大善。

要不然的话,就只是李家的私怨。对方敢在京畿闹事。委实胆子大了些。

戴锦沉吟了一回,道:“曹寅与李煦关系虽近,曹与李鼎走动却不多。春日间,就因李鼎在内务府说错话,使得曹的处境有些尴尬。会不会是他们表兄弟两个起了嫌隙什么的……”

他话音未落,傅鼐已经摇头道:“绝不会是曹,我见过他几遭,他不是那般心狠手辣之人!”

四阿哥点点头道:“嗯,应不是他。他有佛心,就是往蒙古去办皇差。也能捡回个孤儿,千里迢迢地带回来。虽说有些妇人之仁,但是他这份善心也难得。”

戴锦见连四阿哥都为曹说话,笑道:“奴才只是这么一说罢了!李鼎不过是个三等侍卫,奴才实想不到他会与何人结怨!”

四阿哥道:“使人看着曹,也是有保全他之意。曹李两家在江南多年,得罪的人应不少。若是算计李鼎之人并不是冲老八来的,那保不齐还会打曹的主意!”

不过是说得好听,他心中担心地却是另有其事。

连带老九自己个儿,都以为李鼎是受了池鱼之祸。他们这么迫不及待地想探明原由。除了不愿意被算计外,也是为了安李煦之心万一真因这个缘故,老八与李家起了嫌隙,说不定又要打曹家的主意。

曹家已经抬旗好几年,按照章程。曹寅早应卸了内务府织造的差事。但是至今仍没有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