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将十四阿哥封为大将军王领兵西北,是康熙对十四阿哥的荣宠与偏爱,还是在大阿哥与八阿哥后,再树个靶子出来……

西北的战况,比曹想象的糟糕许多。

已经是得了确切消息,策妄阿喇布坦的兵马,总计四万。

朝廷三路出兵,集结西北的兵马不过万余,这就是为何现下只能防御,无法追击进攻地缘故了。

不仅兵少,而且粮草攻击勉强。

虽然没有断粮,但是这边的钱粮储备也不宽裕。

还有一条,就是马匹匮乏。去岁的大雪,使得八旗马场损失惨重,受灾最厉害的地方,马匹倒毙了十之。

这边中军帐下,虽有两千五百骑兵,本应追击敌踪,但是因马匹匮乏的缘故,至今不能成行。

两千五百骑兵,要是出去追敌的话,双马加上后勤所需的,需要五千多匹马,如今这边却只有两千余匹。

太仆寺马场那边五月时虽是送了一群马到归化,但都归到了费扬固将军那边。

缺乏马匹。是西北三路兵马都要应对的难题。

如今,从各省运米的骡马都已经集中饲养驯化,要驯满五十天后充当军马使唤,以弥补军马不足。

听说,朝廷已经有旨意下来,正从太仆寺两翼牧场调骒马与马驹过来。

“骒马”是留着生息地母马。连母马都调出来,可见太仆寺牧场可用之马匹已经都调干净了。

曹闻言,不由皱眉。

到底是做了两年太仆寺长官,对于那边的消息也颇为关注。

听说连母马都调出来,曹的心里颇为不赞同。

因去年雪灾的缘故,口外牧场牲畜都损失严重,其中以马匹损耗最为严重。

要是想过几年出动大军,这母马正应该留着繁殖才对。如今都调出来,以后大战。就要全国收马,到时候所费银钱,比现下不知更要多出多少。

不知是人马匮乏。西北地形势颇为复杂。

朝廷的本意,原是想要以八旗军联合喀尔喀诸王的蒙古兵与青海台吉们的兵马一起追绞策妄阿喇布坦乱军。

喀尔喀诸王还算是恭顺,多方集结,在杭爱山下驻扎了一万五千兵马待命;青海诸台吉,却有阳奉阴违之嫌疑。

几位小台吉愿意听从朝廷号令,带领本部人马到西宁口内防御策妄阿喇布坦,等候朝廷调令;其他三位部众最多的台吉,却托词“胡必尔汗”年幼,未出疹痘。今年不宜出行,不尊朝廷调令。

这个“胡必尔汗”,是青海诸台吉寻到地六世仓央嘉措地“转世灵童”。

拉藏汗以“护教”名义入藏,又向朝廷请旨废掉仓央嘉措,令立了一个六世。

虽说朝廷为了边疆安定,顺了拉藏汗的请求,承认了新地身份。

但是青海与西藏的其他僧侣贵族,却不承认拉藏汗立的这个新活佛。自打康熙四十六年,仓央嘉措在青海湖“圆寂”后。就开始有僧侣联合起来,寻找他的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是位才华横溢的活佛,留下了大量地诗作。这些僧侣从他的诗里,寻找其“转世”的线索,结果发现一首诗。

“云间白色地仙鹤啊,请把翅膀借给我,我不会往很远的地方飞,到理塘转转我就会回来……”

根据这个暗示,他们就在理塘地区寻了个小灵童。请求朝廷册封正名。

朝廷既是已经册封了拉藏汗扶持的新。怎么会自打耳光,再册封一位出来?所以就册封了小灵童其他地封号。将其留在青海。

“胡必尔”是蒙语“转世者”、“化身”的意思,胡必尔汗是青海贵族与僧侣对小灵童的尊称。

虽说朝廷还不承认小灵童才是真是的喇嘛,但是在他们心中,却是将小灵童当成了政教领袖。

策妄阿喇布坦也是高举着“护教”的名义,朝廷这边自然要防备他从青海入藏,利用小灵童蛊惑藏人。因此,朝廷下了旨意,由御前侍卫亲付青海传旨,要求青海诸台吉将小灵童送到西宁军中。

没想到,这几位青海台吉却是如此推诿不前。

如此一来,朝廷想要三路包抄策妄阿喇布坦的计策就泡汤了,而且还要抽出兵力到青海,震慑那些首尾两端的台吉,防止他们里应外合,勾结策妄阿喇布坦。

曹通过各种渠道,晓得了西北的实情后,却是无语。

不是策妄阿喇布坦给了朝廷台阶,行了缓兵之计什么的,而且朝廷这边没有钱粮、没有人马,只是摆出了姿态,却是迟迟无法开战。

军情已经是这般不乐观,西北地民生也是令人担忧。

入夏以来大旱,已经有十多个县粮食绝收,其他的地方,有些收成,却还不到熟年的半数。

别说是军粮,就是赈济粮,也当多往这边运些,否则要是民生不稳,那西北就危险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不止适用个人,也适用一个国家。

虽是没有见过策妄阿喇布坦,但是曹对其却是没有半分好感。

西藏、新疆是中原屏障,不容有失,策妄阿喇布坦身上虽背负着抗击鄂罗斯的光环。但是也有同鄂罗斯不清不楚的地方。

别的不说,那些火器的来路,想想就让人侧目。

以自己私欲,枉动干戈,不顾百姓生死,这样地人如何大家信服?

既是无信之人,自己陪大喇嘛过去,说不定就要受到策妄阿喇布坦的凌辱与杀害。

想到此处,曹却是不得不思量起自己的安危来。

这军队都不敢追踪。自己却是跟着大喇嘛,往吐鲁番进发了。

依旧是浩浩荡荡的队伍,随行僧侣侍者也还是之前的悠哉愉快。

曹面上虽是不显。心里已经开始想着,要寻个法子在中途留下来。他可是不想去吐鲁番闯鬼门关。

身边有十位侍卫,这一般的法子都保不齐有纰漏。

谁都不是傻子,要耽搁下来,还不能做地太刻意,否则的话,以后说不得会引出什么样的麻烦来。

许是曹运气好,这想了几日,没想出头绪后。已经有人快马追来,带着康熙地旨意。

策妄阿喇布坦已经退回吐鲁番,大喇嘛可继续前往,曹与十员御前侍卫则往乌里雅苏台等候圣驾北巡……

康熙正在为往西北运米之事头疼,刚收到直隶巡抚与河南巡抚地折子,奏称牲口已如数起解,但是因今夏雨水过多。道路泥泞不堪,怕是不能即到,路上许由耽搁。

这样的马匹就算是到了西北军中,也是疲瘦不堪,无法驱使。

但是,从河朔军前,到吐鲁番前路遥远,要是大兵出征,这些马匹如何能负担辎重?

大学士李光地如今请假丧亲。温达则是在五月中病故。如今随扈地大学士不过两三人。

因是军情要事,三阿哥与四阿哥等皇子也在御前。

这马匹既是不堪驱使。就只能用骆驼。官驼的数目却是有限,还得在民间购买,才能够运米所需。

这其中,又是得动用正项钱粮。

想到此处,康熙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发抖。

做了五十多年帝王,从来没有这么窘迫过。

就算是昔日三藩之乱,使得南边数省糜烂,朝廷大军倾巢而出,也没有这么紧巴过。

这前后所差的,不过是个得用地户部尚书。

康熙想到像个摆设似的户部尚书穆和伦,脸色就有些难看起来。

三阿哥在御前,却是悄悄地看了眼康熙的右手。

近日御批下来地折子,字迹不与过去相同,就有不少传言从行宫里传出来。有说是侍读学士代笔的,有说是圣体有佯,右手无法卧病,换了左手写的。

皇父六十二了,自己个儿是长子。

想到此处,三阿哥的手心不由地出汗。

对西北战事,他关注的却是不多,不过是疥癣之乱罢了。朝廷不过是顾及蒙古人,不好行雷霆手段。

四阿哥站在旁边,却是眉头微皱,心里倍感沉重。

对于国库那边,四阿哥最是清楚不多的,虽然账面上看着还有些余资,已备后用,但是实际上只是账面罢了,真正能调出来的银子委实少的可怜。

不仅国库如此,就是各省的藩库,也是名副其实地少。

朝廷既拿不出银子供应西北军用,这各项花费都归到各省藩库,这想来地方百姓的火耗银又要翻倍了。

真是国之硕鼠,想到这库银多是被贪官污吏用各种名目纳入腰包,四阿哥的眼中就多了怒意。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倾国之力,却是连万余兵马的后勤供应都如此吃力,想想如何能不让人倍感恼怒。

但凡有一日,但凡有一日,四阿哥心里自言自语,接下来的,却是想到就已经让人发怔了……

李氏换了装扮,面色带着几分拘谨,看了看旁边站着的丫鬟绣莺,道:“看着还好吧,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绣莺笑着说道:“瞧太太说的,哪儿还能有不妥当的地方,这个色儿地意思,最是衬肤色,显得太太越发贵气富态。”

李氏如同在见江宁时,没有穿旗装,而是换了汉服。

上身是石青缎地三蓝平针绣折枝牡丹褂子,下着酱色缎地暗花牡丹侧褶裙,头上只插了几支玉簪。

听了丫鬟的话,李氏忙摆摆手,道:“不是说这个,是……瞧着……能遮住些么……”绣莺听了,点点头,道:“嗯,许是颜色儿深的缘故,看着倒是不如平日着眼。”

李氏闻言,摸了摸自己个儿的肚子,却是也晓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毕竟已经是七个月的身子,就算再遮掩,这一眼也是能瞧出身子不对来。

“哎!”她叹了口气,神色却是颇感无奈。

就听廊下有人道:“太太,大奶奶打发回禀,道是老太太已经过了善村了,就要到这边园子。”

李氏闻言,连忙起身,急匆匆地往外走。

绣莺见了,忙带着丫鬟婆子们跟上,左右护着,怕她有不稳当的时候。

待走到花园二门,李氏的额上已经星星点点,都是汗滴。

却是有些走不动了,她听了脚步,有些粗喘气。

就见前面的大门进来几辆马车,李氏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泛酸,眼圈已经红了。

马车停了,李氏走上前,嘴唇动了动,眼泪已经出来了。

初瑜地马车地后头,已是先下来,走到婆母身边,一起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