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倒是深入简出,真有几分做学问的模样。旁人见状,也说什么,只有到蒙古送亲回来的九阿哥见状,冷笑几声,难掩鄙视之意。

见了九阿哥这别扭模样阿哥又气又恼。他也不晓得为何九阿哥就跟疯狗似的,咬上了自己。要说八阿哥之死引得九阿哥迁怒,也应该是去年在京城理事的四阿哥与内务府当差的十六阿哥才是。

他却是不知道阿哥心,有资格登上那把椅子的只有八阿哥一人,其他兄弟都是没资格的。

谁惦记那把子,就是八阿哥的仇人,也是他九阿哥的仇人。

像三阿哥这样以“皇长子”自居,感良好的,如何能不引得九阿哥心头火起。

御帐中,康熙看着马齐来的折子,不禁皱眉。

折子是西北领兵的富宁送来的,往西北进征一次,尚未临阵,就需要借支俸禄钱粮二十五万六千余两。

哪里有银子,这银子少不得也要从内库支出。

康熙看罢折子,将折子递给一边侍立的张廷玉,半了半晌方道:“传朕的旨意,此次官兵虽未临阵,克取地方,然同心效力,甚属可嘉。将朕内库银两出二十六万,令其整理马匹器械。如恐路远不能即达,将附近地方所有钱粮,着户部速行料理。现将内库银两,照数交与户部。此项钱粮系朕特恩,其另造档案,务令清楚。”

张廷玉口中应着“臣承旨”,拿起边上炕桌上放着的笔墨,站着撰写了一份圣旨,双手奉到康熙面前。

康熙冲边上的魏珠点了点头,魏珠上前,将旨意收了,留下加盖玺印。

康熙拿起另外一份折子,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一边看,一边笑骂道:“曹这小子,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走到哪儿都想着银子。”

魏珠在康熙身后,抿了抿嘴。别的不说,这半个月,皇帝就在四阿哥面前提了两次曹,其中不乏责怪之意,像是嗔怪他不尽心为上分忧。

连着魏珠,都有些担心,又不好给曹送信。

正如曹所料,看着这洋洋洒洒的“农耕”篇,康熙也是觉得他纸上谈兵,并不十分尽信,但是其中“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康熙时支持的。使得他笑的,是曹信誓旦旦地说烟草之事,“以十万白银”获“数倍之利”。

这些年,曹在敛财上的招,还没有失利过,康熙对他也有信心。

只是打仗太过耗费银子,出兵一次,一个敌人没遇到,就要几十万两银子。这十万的数倍之利,还不能让康熙满足。

岂止是河南不能乱,这陕甘四川也是重中之重。

这湖广推行双季稻,就是康熙早年亲自过问的,这些年又李煦、孙文起等人在江南试种新稻种。

苞谷与番薯真要是适合山地生长,那不止是河南,陕甘等地,也可以一试。

曹生于富贵,长于富贵,却能有这番见识,康熙颇为欣慰。他才露出笑模样,就看到折子尾处,是曹代堂弟求恩典,想要他辞官回京参加会试的。

想到,曹去河南,也是为了这个堂弟,康熙不由摇头。

他实不知道该不该惋惜,这个孙女婿,太重人情,不够练达,有才华,却没有功利心,难成大器……

*

西直门外,官道上。

看着前面的城门,几位侍卫都不由地雀跃。总算是熬到头了,原本在京城时,都觉得厌倦,盼着出外差。等到真的出外差了,才现京城的好。

就是在京城的沙子,也比外头的亲。

曹颂这边,也跟着欢喜,笑着对曹道:“大哥,总算回来了,中秋节没在家里,总算能给陪着大伯、伯娘过重阳!”

“嗯!”总算回来了,曹应着,心中松了口气。

河南的事,只算是开头,其中千丝万缕,还要以后才能做计较。除了河南吏治,官场烂,不得重惩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就是白莲教在河南盛行。

这是关系到地方稳定的大问题,少不得又要血雨腥风。

将河南做成个“试验地”,将内务府势利引入河南,也能给河南百姓多条生路。

康熙五十六年,过去大半了,朝廷还没有大军西征的消息。看来,最早要明年。

圣驾快回京吧,要不然十四阿哥再歪缠下去,曹就不得不得罪人了……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六十七章 财路(上)

虽然有“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老话,但是曹这位年来却没少折腾。

好在一直有家书回来,李氏稍稍心安。饶是如此,见他平安归来,也是引得曹寅与李氏夫妻两个欢喜不已。

曹寅身为老父,还能克制,李氏已经拉着儿子,摩挲他略显清减的脸庞,红了眼圈。

还是曹寅“咳”了一声,同来请安的曹颂说了两句话,打发他先回东府去。

初瑜在旁,看着丈夫,眼里尽是缠绵之意。碍于婆婆在旁,也不好上前。

曹寅看在眼里,对曹道:“先回去更衣,稍后再过来说话。”

曹应了一声,同妻子一道回了梧桐苑。

“天慧呢,怎么没瞧见?”曹没有见到闺女,开口问道。

“大姐姐使人接过王府”初瑜回道。

之前家书中,初瑜也提过,七月里曹佳氏又添了一个小阿哥,名字叫福瑞,这是平郡王夫妇成亲十一里,生的第五个孩子,尤其可见夫妻两个多么恩爱,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恩爱夫妻。

这世之事。不如意者十有**。

就是平郡王与曹佳氏这恩爱夫妻。也有不如意地地方。

他们原本有一嫡女福敏。正月里没了。夫妻两个悲痛欲绝。曹佳氏当时肚子里正怀着孩子。也差点流了。还是李氏过去。陪着姑娘。好生宽慰。才好些。

夫妻两个已经有了三个嫡子。大阿哥福彭已经十岁。四阿哥喜福秀八岁阿哥福靖三岁。

寻常百姓人家。多是“重男轻女”;平郡王却是倒了一个个儿。“重女轻男”。京城宗亲。谁不晓得讷尔苏最宝贝王府地大格格。

好好地一个女儿。小小地就夭折了。岂不是让做父母地肉疼。

从那时前曹佳氏与平郡王就盼着再添个嫡女,没想到生出来的还是小阿哥。

已故大格格福敏与天慧是亲表姊妹貌自然有几分相似。这份对女儿的宠爱之情,就让曹佳氏转到侄女天慧身上了。

起这个,夫妻两个都有些缄默。

过了半晌,曹叹了口气道:“生个小阿哥也好,总比生个格格宝贝十多年送到蒙古强。”

初瑜听到这话,想起上个月出嫁的二格格里也有些沉重。

“听额娘的意思,宫里提起五妹妹了,怕是指婚的旨意也要下了。”初瑜说道。

听到这个,曹只觉得头疼。

宗室格格要抚蒙古不假,这八旗贵女的婚配权也不在父母手中。天慧之前眼盲时,还能由曹夫妇照拂安排终身。这眼疾好了,反而以后要受宫里制约。

“等太后回来母亲去求个恩典,看看咱们家闺女能不能免选。当宝贝疙瘩养大的往后配个混账男人,我这当爹的要气死了。”曹说道。

看着丈夫脸上愤愤的模样,初瑜不禁失笑,道:“瞧额驸说的,天慧才多丁点儿大,就操心这个。”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狼。以后定要挑个放心的女婿,才舍得将天慧嫁出去,要不然宁愿让她做老姑娘,也不能到别人家受气。”曹说道。

见丈夫这般认真,初瑜想起女儿,也添了忧心。她刚出嫁时,五格格还是孩子,这转眼的功夫,不是也开始议亲么?

曹说完,将初瑜上心,有些后悔。这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无论何时,母亲对孩子的惦记永远比父亲多。

就像初瑜说的,左右天慧还小,求恩典的事慢慢筹划就是。

想到这里,他岔开话道:“对了,方才在前院看到曹方领着稻香村的掌柜们出去,他们怎么到府里来?好像还带着孩子,有个小的,比天佑、恒生大不了几岁。”

他刚才急着进内院,给父母请安,所以在众人请安后,只是点点头,叫众人起了,就回到内院,还没来得及问。

初瑜将中秋前韩江氏所说的话讲述一遍,还有这些日子的事儿,听得曹直皱眉。

“她的意思,是想将铺子都交还到咱们手中?”曹稍加思量,道。

初瑜点点头,道:“她提了两遭,想要携女回扬州,依附母族。大爷不在京里,我也不好说什么,就含糊着。这捐前程的事,我开始还动心,后来见她有归意,也想拖的,但是耐不住她央磨。”

“除了程梦星,她几个亲舅舅都是同她不亲。听说当初韩、江两家要同她打官司,其中还有她舅舅在里头。身后万贯家财,却无自保之力,到哪里都是块大肥肉罢了。”曹摇摇头,道:“等过两日请她过来说话,看能不能劝她熄了这个心思。”

韩江氏此举,曹倒是有些意外。稻香村的买卖正红火,四成的利,一年也是不少进项。韩江氏虽然有百万家财,但是稻香村这块牌子,如今也价值不菲。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有脚步声。

原来是天佑、恒生两个听说父亲回来了,过来给父亲请安。

曹看了初瑜一眼,道:“恒生记事了么?会不会忘了我这个老爹。”

初瑜笑道:“天慧许是会忘,恒生平素最粘额驸的,才两个多月的功夫,怎么会忘?”

待小哥俩进来,规规矩矩地给曹请了安。曹一看,兄弟两个都长了一截,天佑有些

彬的模样,天佑小身子骨越发结实,已经同天佑个着像是同龄。

看来还好,两个孩子都记事了,对曹这个父亲除了恭敬,眼中就剩下信赖。

曹问了天佑几句课业,又摸了摸恒生的脑门,才叫人带他们下去。

待儿子们出去,曹才对初瑜道:“天佑越发像小书呆了。是不是夫子的缘故?”

天慧笑着摇头:“老爷念叨许多说了,说天佑像老爷小时候,还像大爷小时候,只是不像大爷那样爱骑射。听太太说,大爷小时候在武事上极为用心,当时太太与老爷还以为大爷要考武进士。”

听及考进士曹想起钱陈群。他算是名儒,想要科举晋身。这现下离明年春+》到半年功夫,他该预备应考了。

“钱夫子这些日子有没有说别的?”曹问道。

初瑜想了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