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口当年:码头帮风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俗话说大人说话小孩听,可从见面的时候,我就不敢把你当小孩,既然这样,咱们应该平等相待,你也不能拿我这个老头开心啊!”刘歆生总是以这种轻松的姿态在说话,看来,他是喜欢上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了。

“岂敢岂敢。”

“小伙子,那你说怎么个交换法?我现在就要听一听。”刘歆生终于一本正经地说。

“20平方公里地皮换一个码头,而且是堂堂的接驾嘴码头,刘公你看怎么样?”

“啊,汉成头佬,你要把接驾嘴码头换出去?这可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啊。”前面已经说过,小耗子最了解吴汉成了,他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候说出吴汉成最想听到的话。

吴汉成当然知道这是小耗子在耍花枪,可老五却当了真,他皱着眉头,非常不满地说:

“四哥,你这么做,我们以后怎么活啊,之前你怎么没跟我们提起过。”

“别插嘴,我自有分寸。”

刘歆生毕竟是个老江湖,不可能看不透吴汉成的这点小伎俩,于是,他又以玩笑的口吻说:

“如果你们还没有商量好,就请回吧,哈哈,等着我去处理的生意和远道而来要见我的人已经有几节火车皮那么长了!你们都是年轻人,也一定比我更忙吧,时间当然比我更宝贵。不过,你们今天既然来了,就要尽力把买卖谈成,小伙子,你也是汉口本地人,我看这样吧,做生意讲究各让一步,接驾嘴码头虽然有名,但也顶不上20平方公里地皮,棍子从中间一截,对开怎么样?”

“这个——”吴汉成假装迟疑着。

“汉成头佬,你真的要这样做?”

“四哥,万万不可呀!”

吴汉成假装不答应又磨蹭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以10平方公里地皮换接驾嘴码头的条件成交。谈妥了之后,吴汉成又赶忙向日本人汇报,说刘歆生已经答应了他,10平方公里地皮换两个码头。日本人非常高兴,拍了拍吴汉成的肩膀说:

“吴先生,你真是好样的,不愧是日本大帝国的朋友,而且是日本大帝国的大功臣。”

随后,日本人又责令吴汉成一个月之内办妥一切手续。

可没等到吴汉成再次和刘歆生接洽,汉口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最多的一次码头帮大战暴发了,吴汉成和刘歆生之间的买卖于是被迫告吹。但是通过这件没有谈成的买卖,使得日本人更加信任和依赖吴汉成。不得不说,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具有依赖性的国家,古时候他们依赖中国,现在他们依赖美国。总之,他们一天不依赖谁,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似的。依赖性也是日本至今仍是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最主要原因。

第十六章 发洋财泡洋妞(1。

1918年底,在吴汉成当上徒有虚名的码头帮头佬之后,有一个国家非常不高兴,那就是美国。为此,美国还以王家巷码头为根据地发动了一场汉口码头帮大战。读者们或许觉得奇怪,美国佬为什么要因为吴汉成发动一场码头帮大战呢,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其实,美国佬发动码头帮大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是要让小日本看看,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无视美国的存在随时都会遭殃的。直到90年后的今天美国依然如此,他们容不得世界上有一个异己存在,对于异己,他们不是直接派兵,就是施加经济制裁,再或者,就是启动多方谈判,给异己施压。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既害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大起来的美国,不愿和美国公开为敌,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失去码头方面的常规优势,于是不得不利用在中国的代理人来和美国争夺汉口码头。在那个年代,日本人可以依赖的汉口人有哪些,不用多说,那就是吴汉成以及他背后的接驾嘴码头帮了。

当时,由于湖北的民主自治运动正在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表面上支持湖北的自治运动,暗地里又怂恿军阀打内仗,使得湖北的民主进程一再受阻。在码头帮方面,日益强大起来的美国已经对汉口码头的至要地位有了清醒认识,迫切希望形成对汉口码头的控制力,于是他们采取银元加棒子的策略怂恿码头帮打内战。

1918年12月的一天深夜,王家巷码头和接驾嘴码头灯火通明,两大码头的200多个码头夫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头佬下达作战的命令。

可是,接驾嘴码头帮有两个头佬,该听谁的指挥呢?一方面,李大汉急欲通过这次码头帮大战巩固自己的地位,达到排斥吴汉成的目的;另一方面,吴汉成也迫切需要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来确立自己的头佬地位→文·冇·人·冇·书·冇·屋←。所以,在码头帮大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接驾嘴码头帮的内战就打响了,不过不是真枪实弹的内战,而只是一场唇舌之战。

“这么多年,李头佬带着我们打码头,赢多输少,虽然王家巷不是什么大码头,但有美国佬撑腰,不能够小看他们,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由李头佬指挥作战。”

“吴头佬是日本人任命的,全汉口人都知道接驾嘴码头帮只有一个头佬,他就是吴汉成,万一让日本人知道李头佬还在码头上该怎么办,由李头佬出面万万不可。”

“可是,吴汉成还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头佬,并且也没有指挥上百个码头夫作战的经验,让他来指挥我们,不丢掉性命才怪呢!你们不怕死,我是怕死的。”

“那你们忍心李头佬被日本人抓去?”

就在码头夫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已经好久不问帮内事的马志向说话了。

“想当年,我和李大汉、张小钱三个人还是这么争过来争过去,这是没有意义的,我看这样好了,你们也不要争了,由李大汉和吴汉成各带领一部分弟兄,分头迎战王家巷码头帮,弟兄们愿意跟谁就跟着谁,愿意跟李大汉的站左手边,愿意跟吴汉成的站右手边,这样公平吧。”马志向还是老姿态,两边讨好,都不得罪。

可是,马志向的话音刚落,两三百个弟兄几乎想都没想,就一边倒地站到了马志向的左手边。

当时,吴汉成真是尴尬极了,脸胀得通红,他真恨不得一头扎进长江,游到对岸的武昌,然后爬上黄鹤楼对着汉口的方向大哭一场。机灵的小耗子马上就发觉吴汉成的情绪有些不对,于是赶忙跑到另一边,在接驾嘴码头帮,小耗子毕竟是有一些号召力的,于是,几十个弟兄也跟着小耗子到马志向的右手边来了。这样一来,场面才算好看了一些,吴汉成的脸面也算是有了着落。不过,吴汉成仍然觉得十分窝囊。

每当吴汉成感到不愉快的时候,他总习惯一个人坐在货场里的麻袋上,每当他藏着心思的时候,老朱总是慢腾腾地挪到他身旁,娓娓道来。

毫无疑问,这个老人是吴汉成成长的航标。

“汉成啦,又觉得难过了?听朱伯伯说,别太介意了,对你来说,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又被李叔叔抢走了风头,我看我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您也对我说过,上天给每个人的机会只有一次,我的机会已经被我错过了。”

“我的儿啊,你听朱伯伯说,你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做李大汉干不了的事情,只有李大汉不成功,你却成功了,你就算出头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由你和李大汉分头打王家巷码头这是最好不过的结果啦,如果李大汉被打败了,你却打胜了,弟兄们不就佩服你了吗?”

“可李叔叔经验丰富,像王家巷这样的小码头哪里是他的对手?”

“不对。这次大战王家巷码头有美国佬撑腰,就一定会有美国佬的武器,而李大汉就凭那两个百赤手空拳的码头夫,是打不过他们的。而你,就算只有小耗子带过来的几十个弟兄,可你可以到日本人那里讨武器,即使你不找日本人,日本人也会把武器送到你手上来的,到时候,你虽然只有几十个弟兄,但绝对比李大汉和王家巷码头帮都要强,朱伯伯说的没错的。还有,你绝对不能急着出战,你让李大汉打先锋,你来断后,这样一来,谁才是这场胜仗的主导者就一目了然了。”

吴汉成这才茅塞顿开。

果然,就在李大汉率领着两百多个码头夫扛着榔头、举着步枪到长江面上迎战王家巷码头帮,并且被身背美式武器的王家巷码头帮的弟兄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日本兵把武器送来了。据说,日本人不光送来了几十挺机关枪,而且还有大量手雷。

吴汉成真是喜出望外。

就在李大汉的弟兄死的死,逃的逃,李大汉觉得孤立无援的时候,吴汉成率领着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弟兄出战了。只见吴汉成昂首挺胸地站在船头上,其它弟兄站在他身后,向长江中心挺进。那场面,有气势极了。

“弟兄们,接驾嘴码头帮不是好欺负的,杀啊,杀啊!”

“弟兄们,跟着汉成冲上去。”

只见吴汉成带头拉响手雷,朝对方的船上扔去。早在幼年的时候,吴汉成就练就了一身好手艺,那就是他扔石子比谁都要扔得远,据说,他站在汉口能够轻而易举的把石头扔到汉水对面的汉阳铁厂,汉阳铁厂厂房上的瓦就是被吴汉成给砸的。十多年后,他的这一好身手终于派上用场了。

虽然同样是手雷,但吴汉成的射程远,所以就具备了无穷的优势,王家巷码头帮的手雷顶多只能扔到吴汉成前方的水中,可吴汉成的手雷却可以扔到对手的船舱里。一阵手雷战过后,王家巷码头帮于是死伤不少,士气为之大减,而吴汉成这边呢,随着对手的不断倒下和退缩,士气暴涨,就连李大汉那边原本准备逃跑的弟兄也被吴汉成的神通吸引过来了。

初战告捷,令码头夫们对吴汉成刮目相看。

可是,争强好胜的王家巷码头,不,应该是争强好胜的美国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败在吴汉成,不,应该是败在日本人的手下。于是,半个时辰过后,王家巷码头的码头夫们扛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勃朗宁自动步枪 (BAR)。据史料记载,1918年9月12日,美军第79步兵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BAR,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