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临时工-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懵懵懂懂的冯全跟着沈醉来到南京,先见了戴笠。此时的戴笠才30多岁,深得老蒋信任。他也能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逐步飞黄腾达。蒋介石也很欣赏他的政治头脑、才干和善于揣摩自己心理的长处。最后官居军统局局长,军统局在他的领导下,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虽然军衔不高,死后才追认中将,但绝对是位高权重。
  戴笠的悼念活动,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的。其规模、声势,大的吓人。
  1946年4月1日,军统在重庆隆重举行了追悼会。蒋介石亲自到会主祭,并在讲话中流下眼泪。在祭礼完成后。蒋介石开慰问军统烈士家属,大概是想起戴笠又再次含泪以泣。蒋介石很少流眼泪,这很可以反映他的心情。
  随后,蒋介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为戴笠举行公祭。
  戴笠16岁到了上海,精于心计的戴笠竟与杜月笙成了结拜兄弟,由此他结识了蒋介石。于是南下入了黄埔军校。
  戴笠的身材中等壮实,外表粗犷强硬,有军人的干练。他的脸轮廓分明,尖锐的目光咄咄逼人,还有一张坚毅的嘴。他在情报界可说是少有的天才,在无师自通下一手建立军统局这以他为核心的庞大情报机关,在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的敌后谍报侦搜以及中美情报合作对于战争的胜利有着无可抹灭的贡献。号称“蒋介石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中国最神秘人物”、“特工王戴笠”。
  最辉煌的成绩就是手下军用无线电总台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池步洲,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戴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甚至在政府官员里,都很少有人认识他;很少有他的照片。
  现在的戴笠地位不算太高,也没后期那么神秘。再说他正着手发展复兴社特务处,倒是经常外出。
  在戴笠面前,冯全表示了足够的尊重,这位可是大牛,除了对戴笠迫害**有些反感以外,冯全很是崇拜这位。 戴笠也很疑惑,自己从没见过冯全,为何他看自己,满眼都是小星星呢,但马上心中一喜。
  “子公,有没有兴趣,来特务处工作呢,特务处正需要你们这种军事素养高的人才?”
  “雨农兄不要笑话小弟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很清楚,哪能和你们这些党国干将相提并论呢?我呢,只想做个闲云野鹤,不大喜欢正式工作。呵呵,见笑了。”
  冯全有点害怕戴笠,这家伙生性多疑,又不想参与国共两党间的纠纷。加入复兴社,就没这么自由了,要是命令自己除去几个开国元勋,自己肯定不干。不听命令又这么麻烦,完全可以以违抗军令的借口暂立决的哦。
  “不过,我想跟戴长官要个人,不知能否成全在下?以后肯定会有很多惊喜给戴长官的。”冯全抛出了诱饵。
  “谁?你想要谁?你为党国立下如此贡献,雨农不会拒绝的。”
  “池步洲,我想要池步洲,请戴长官成全。”听到戴笠同意了,冯全兴高采烈,急不可耐。
  “池步洲,总务组机密二股池步洲,你要他干嘛,你要他干吗?他只会破译密码。”戴笠更加疑惑了,这小子所说不是真正的土匪,用不到电报啊?破译密码,破译电报密码,破译谁的?这家伙人在奉天,听说在黑龙江和马占山还有一腿。东北,奉天,黑龙江,对了,这家伙很讨厌日本人,难道是对付他们?
  “子公莫非要对付日本人?”聪明绝顶的戴笠马上豁然开朗。
  “雨农兄不愧为蒋公的得意弟子,党国干将,在下佩服,佩服,一点就透。不知雨农兄能否将你们的密电本给我一本,以后有了日本人的消息,我可以电报给戴长官。”冯全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
  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负责军事谍报与电讯侦测从事情报暗杀活动,目标除了**外主要就是日本人了。每个从政从军的人有个共同点,在没成为老大以前,都想拼命表现,获得功勋,得到赏识,从而获得提拔。戴笠有点例外。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狂热地效忠于蒋介石,到了“有公无我,有我无公”的地步,倒不完全是为了升官发财。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与蒋介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见面的人物。戴笠靠蒋发家,报蒋知遇之恩,是绝对拥蒋、忠实于蒋的。
  “戴长官,小弟不才,比较擅长看人,我认为你日后必将飞黄腾达。有一句话,可惜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小弟不知当讲不当讲?”冯全委婉的说,想让戴笠去除这个不多的缺点,从而获得更多地权利,为日后抗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子公但说无妨,雨农会虚心接受。”戴笠不以为然。
  “戴处长可以说是最受蒋主席信任的手下,但凡事要多考虑,下级的重要任命最好要通过蒋公,功劳多了,功高震主啊!希望雨农兄千万不要介意,就当子公没说过。”冯全看着戴笠,态度很诚恳。
  “刚才戴长官要在下去特务处工作,我也正有此意。我想先负责东北那边。不过我觉得最好通知蒋公一声,雨农兄以为如何?还有我这次我来南京,带了一些军火,黄金,我想先交给蒋公。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最终还会转交给特务处,雨农兄以为如何?”
  “高,实在是高,愚兄看走眼了。子公年纪轻轻,办事这么沉稳,像一个官场老手,不过我喜欢。走,咱们去见蒋公,他今天不忙。”
  戴笠急忙中拉着冯全的手就要去,但冯全拒绝了。戴笠又一次的呆住了,这家伙不会变卦了吧,刚才明明说要跟我混的啊,这么快就变了。六月天,孩儿脸也不过如此吧。
  “嗯嗯嗯嗯,我想先去理个发,洗个澡。听到戴长官的命令,我风尘仆仆马不停蹄的从东北赶来。听说蒋公对部下特别是军人要求极严,要求军人要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特别是着装 方面很是看中,我怕。。。。。”


'正文 第二十章 第一次见蒋公'

  南京 ,汉府街旁,夫子庙金陵路1号,南京国民政府。道旁树木林立,没有多少高大建筑物。后世总统府四周;许多高楼拔地而起;真是今非昔比。
  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1人,委员10~12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当选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政府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从此蒋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直到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
  12月29日,张学良在奉天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得到国际承认、代表中国的合法的中央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洋军阀势力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上各个地方军阀势力依旧盘根错节,心怀鬼胎,蠢蠢欲动
  老实说老蒋比起老毛,无论是政治工作还是关心民生都要勤勉,但是他失败就失败在没有老毛会收买人心,太孤高了。当时老蒋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统帅,但是他没有奢侈挥霍,生活简朴,勤于政务。
  国民政府居于大院中部;东花园里有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有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这么多机构挤在这个院子里;一方面说明院子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机构比较精简;吃皇粮的官员不多。如今政府机构臃肿;恐怕连其中的一个乡镇机构也放不下。
  走进国民政府的西式正门,眼前是数十米的笔直走廊;两侧有礼堂、外宾接待室、总统休息厅及参事处、文官处等。走廊尽头;后院里有栋西式楼房,以林森的号命名为“子超楼”。别看貌不起眼;确是国民政府的中枢;总统办公室就在楼内。行政院、参谋本部和主计处也在这里办公。
  蒋介石上班的“子超楼”办公楼只有一部老掉牙的电梯;嘎嘎作响;恐怕很少有人敢乘坐。20世纪20年代末期;上海国际饭店的电梯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说;蒋介石从来不坐电梯;走上走下。电梯是给来访的老先生们准备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侍卫长懒得更新电梯。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二楼119,在戴笠的带领下,冯全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兴奋。戴笠看在眼里,轻声说,“别紧张,只要不犯错误,蒋公还是很和蔼的。你为党国立下这么大功劳,蒋公很满意,不要怕。”
  也许戴笠看来自己的安慰起了作用,实际上冯全也想开了,我又不真的是蒋的部下,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合作关系,怕他干嘛,又不会吃了我。
  来到门口,侍卫长看了看戴笠,点了点头,示意两人稍等。“噔噔”,轻敲了两下,马上,带有一点奉化及上海方言,不太标准的国语声音传来,
  “ 请进!”
  侍卫长除了负责“总统”安全,领导武官,协调宪兵、警察和部队外,还得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包括“总统”的吃、喝等问题。“总统”的安全保护,包括吃喝在内,必须提防有人从此处下手。蒋介石回家吃饭,有专门的厨师帮他打点,就连饮用水都是从家里带,有专人为他准备。
  在蒋介石时期,因为“总统”的秘书编制在侍卫室,所以“行政院”和国民党的公文,都要先送到侍卫室。因此,传递公文也就成了侍卫室例行的工作之一。尤其是情报系统的公文,历来都是由侍卫长亲自送到“总统”办公室,绝不假手他人。
  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靠墙几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所用家具极为普通;远没有当前一些乡镇领导的办公室阔气。墙上交叉挂着国民党的党旗。孙中山先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