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笑道:“小姜呀,你要学会多多揣摩人的心思。这司马懿,他统兵在此,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打还是不打,这用得着千里迢迢的请示洛阳吗?只是因为如果他不打,就会被人家笑话,所以他向洛阳求助,要求曹睿给他一个借口。都怪咱们上一次打他打得太狠,让他长了心眼。”

诸葛亮的病情严重了,就派了使者去司马懿的阵营。司马懿详细的追问使者诸葛亮的生活细节:“他一天睡多长时间的觉啊?他每顿饭吃多少啊?他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啊。”使者回答:“丞相睡眠时间很短,每天晚睡早起,工作上的事情非常细心,有士兵犯错,二十杖以上的刑罚,都要仔细的复审。再就是丞相的饭量越来越少,每天只吃一点点。”

司马懿听了,摇头说:身“体是打架的本钱啊,诸葛亮这么不爱惜自己,能活长久吗?”

还有一句话,司马懿应该说了,但没有记在史书上:“我跟诸葛亮啊,比的是什么呢?比智力只是低层次的,真正要比的,是寿命。”

就看谁活得更长!如果我死在诸葛亮前面,魏国岂不悲摧?铁定就被诸葛亮弄哗啦了。可诸葛亮如果死在我的前面,等我发威的时候,谁替你们保卫蜀国呢?所以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几天之后,诸葛亮病情加重,阿斗派了尚书仆射李福来探望诸葛亮,李福和诸葛亮谈过之后,就回去了,没几天又回来了。诸葛亮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回来,你上次问我的事情,我跟你说了一整天还没有说完,这次我可以告诉你了,蒋琬合适。”

李福问:“真的很抱歉,虽然我心里不情愿,可我必须要问,蒋琬而后,谁可继任?”

诸葛亮说:“费袆可以继任。”

李福:“费祎而后呢?”

诸葛亮不再回答。

这段问答,是李福来问诸葛亮身后之后的安排。第一次的时候,诸葛亮可能是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能够撑得住,所以拒绝回答。几天之后,李福再回来,诸葛亮知道已经是回天无力了,所以事先安排下丞相的继任人选。

就在这个月,诸葛亮殁于军中。

他死了,标志着三国分裂时代的结束,从此再也无人能与司马家族的智力相抗衡,三分的天下,势力将由这个后起的势力所取代。

这也是三国时代最迷人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完全是靠了强者的智力优势所推动。当智者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人世,这世界,终究要回复它惯常的平庸轨迹。

尾声 黯淡的落幕

【1。姜维九伐中原】

诸葛亮死了,但历史的聚光灯,仍然是打在蜀汉的舞台上。因为还有个姜维。他在,西蜀仍将他的活力,以特有的折腾方法,坚持下去。

《三国演义》说姜维九伐中原,这四个字,错了三个,只有一个九字是对的。历史上,姜维确曾有九次用兵,但地点都跟中原不贴边。

第一次,是延熙十一年,姜维申请对魏用兵,大将军费祎不乐意。费祎这个人,他的名字竟然出现在历史上,委实古怪离奇。他可能是史上最不称职的大将军,他那别开生面的死法,可以做为这个结论的一个注角。

当时有个叫郭修的人,是西平郡人氏,曾被姜维占领了西平郡,将当地的老百姓全都绑了肥肉票,绑到了蜀国纳税。这个郭修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被掳来的。到了蜀国之后,他积极表态,说我热爱蜀国,并很快脱颖而出,受到了大将军费祎的信任。

一天,大将军费祎招呼朋友喝酒,酒桌上就有这位郭修,等大家喝得五迷三道时,郭修起身,将赫赫的大将军费祎,一刀捅了个透心凉。大将军费祎就这么死了,如此可知此人的水平,实在是有点不靠谱。更不靠谱的是郭修,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和费祎同归于尽,理由呢?动机呢?好象都没有。

现在,这个不靠谱的大将军费祎,正领导着蜀国人民奔小康,他当然不会支持姜维的军事行动,甚至当面对姜维说:“你能不能歇歇,啊?我说你能不能别闹事?连丞相都弄不明白的事儿,我们又怎么可能平灭魏国?”

最后费祎只给了姜维一万人,结果姜维出马,行至陇西,就被魏将邓艾给打回来了。

次年,费祎还是只给姜维一万兵,让姜维去打。姜维可不敢去上邽或五丈原,诸葛亮去这种地方,照例是要带十万兵马的,姜维以如此少的兵力,只能绕到青海一带,溜挞了一段时间,就回来了。这是姜维第二次用兵。

终于等到费祎被郭修莫名其妙的搞死了,姜维趁机组织第三次用兵,带了三四万人马,气势汹汹杀奔南安。但这个破南安,却说什么也攻不下来,不久魏国援兵抵达,姜维只好撤退。

次年,姜维再战狄道襄武,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抓获了三个县的老百姓,把这些老百姓强行绑了肥肉票。蜀国战事太频繁,老百姓不够用,只能够去别的国家抢。这是姜维第四次用兵。

第五次,姜维终于打出了水平。这一次,因为魏国的夏候霸跑来入伙,姜维的实力一下子增强了。夏候霸跳槽来蜀国,是因为魏国那边,司马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势,曹操一家已经没法混了,只能往西蜀这边跑。这一次姜维与夏候霸联手,大战雍州,杀魏兵数万,战果直逼诸葛丞相时代。迫得魏国出动大军来对打,姜维趁机收兵,把魏兵气得半死。

第六次姜维又有点郁闷。因为第五次出兵表现较好,所以他晋职为大将军,原来的镇西大将军,他分给了胡济,并与胡济分兵而行,合击段谷。姜维是在指定时间抵达了指定地点,可是胡济迟到了,结果姜维被魏将邓艾打得好惨。回来后姜维仿效诸葛丞相的做法,把自己降职,并严厉的批评了自己。

第七次用兵,是被诸葛亮的堂弟勾出来的。诸葛这一家,是极为诡异的,诸葛亮在西蜀做丞相,他大哥在东吴吃饭,还有个堂弟诸葛诞,在魏国那边打工。起初诸葛诞在魏国那边混得也不错,人前人后风风光光,但随着司马家族势力的扩张,尤其是司马昭的谋篡之心,路人皆知的时候,诸葛诞越来越难混,最后终于闹翻了。于是诸葛诞引兵投东吴,从此与魏国叫板。

姜维抓住这个机会,集合了几万人马,从骆谷的小路通过,抵达魏国修筑的一座小长城之下,向司马望挑战。魏将邓艾超喜欢扁姜维,闻讯起来加入,此后邓艾与司马望闭门不战,存心把姜维拖跨。最终姜维粮草被拖光,只好撤退。蜀后主刘禅闻知,大喜,恢复姜维的大将军职务。

这次恢复职务,是姜维和阿斗最后的蜜月了。此后姜维因为劝说阿斗远离坏宦官黄皓。阿斗也是好心,把这事告诉了黄皓,还让黄皓去姜维那联络感情。但姜维却知道自己危险了,黄皓这种小人,肯定会暗算他的。从此姜维不敢再踏近成都半步,带兵去洮水北岸避难。魏将邓艾闻知此事,大喜,就跑来砍姜维,砍得姜维撒腿逃到甘肃西南。这一次虽非是姜维主动出兵,但被砍也证明了他是国之栋梁,不栋梁才懒得砍你。所以这一次,就算是姜维第八次用兵。

第九次是姜维人生最郁闷的时候,那天他正在甘肃西南的沓中认真耕田,魏将邓艾带了三万兵来了,牛烘烘的冲姜维叫板。姜维就和邓艾对砍,正砍得如火如荼,邓艾突然说:“老姜,我有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姜维狐疑的问:“啥消息啊,你先说好消息吧。”

邓艾说:“好消息就是,那个坏太监黄皓,他再也不可能暗算你了,我们替你把他搞死了。”

姜维:“你们怎么可能把黄皓搞死?那坏消息是啥?”

邓艾:“坏消息就是,你们蜀国已经灭亡了。”

姜维:“你骗人,骗人……”

然而邓艾真的没骗姜维。这一次是司马昭亲自带队,兵分三路,第一路就是邓艾,率三万人马牵扯姜维。第二路是个叫诸葛绪的,也带三万人,攻打祁山,切断姜维的后路。第三路是由钟会,带十几万人翻越秦岭,进取汉中。

姜维一听就急了,撇下邓艾,急忙回军,途中遭遇诸葛绪拦截,被姜维成功脱走。不曾想邓艾却趁机从阴平翻山而过,穿越七百里五人之境,抵达成都。

蜀汉后主阿斗闻邓艾军到,出城投降。刘备苦心开创的基业,就这么江湖除名了。

【2。先灭刘备,再灭曹操】

西蜀帝国灭亡,下一个就轮到了魏国。

西蜀地盘太小,国土面积只占天下的十分之一。所以小小的西蜀,是被人从外部攻破。而攻破西蜀的魏国占了天下五分之四的面积,比较的强势。所以这个堡垒,必须要从内部攻破。

实际上,正是因为西蜀的灭亡,才导致了魏国除名江湖。这是因为司马氏在灭亡了西蜀之后,以此为因由,认为自己理应升官。可这时候司马氏已经称王了,再晋升,曹操家族就得给人家把龙椅腾出来,不腾还能怎么办?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所以司马氏的人生理想,就是先灭刘备,再灭曹操,唯我司马,一家发飙。但这事也不能怪人家司马氏,怪只怪曹操的后人,犹如耗子下豆鼠,一代更比一代糟。《|wRsHu。CoM》

曹操的儿子,就是魏明帝曹丕。这个曹丕很有型,他当皇帝的时候,有个名士王粲,他死了,曹丕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会上,曹丕悲痛的说:“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王粲,为了表达我们沉痛的心情,我提议,停止奏哀乐,让我们每人学一声驴叫,以慰籍王粲的在天之灵。”于是参加追悼会的各级领导,齐齐的伸长了颈子,发出了“咴呜、哇咴、乌哇”的驴鸣之声。这种风格,硬是麻辣,连驴都表示郁闷。

曹丕另一件史册留名的事情,就是强行占有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但是曹丕的弟弟曹植也在暗恋甄氏,遂有《洛神赋》的千古绝响,至今被文人品读。只有甄氏比较悲摧,后来曹丕不爱她了,就逼她自杀了。

曹丕死后,儿子曹睿即位,史称魏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