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舰队在偷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后,除了受伤的“俾斯麦”号和“沙恩霍斯特”号留在布雷斯特外,其余的舰艇都顺利的进入了地中海,来到了意大利。在圣维森特角海战当中受损的德国舰艇(主要是两艘航空母舰)都在意大利海军造船厂得到了修复,恢复了战斗力。德国主力舰队的到来使得英国地中海舰队和H舰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甚至此前一惯消极避战的意大利海军也开始跃跃欲试。

“东方舰队已经并入地中海舰队,在坎宁安爵士的统一指挥下,一定能够战胜敌人。”伊斯梅将军想增加首相的信心,说道。

“意大利人的舰队还在那里,有了德国人的加入,坎宁安还是非常危险,”邱吉尔象是想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过,我想我们的舰队能够顶住这次挑战。”

意大利,塔兰托港。

在“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舰桥上,西里阿科斯上将(因为海峡穿越行动升官了)看着已经修葺一新的“齐柏林”号和“魏森堡”号航空母舰,脸上现出了一丝轻松的表情。

而此时,站在他身边的意大利皇家海军司令安吉洛。伊亚金诺上将的脸上,也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由于意大利自参战以来屡战屡败,墨索里“泥”的无能严重拖了希特勒的大战略的步伐,希特勒无奈之下只能出手帮助无能的意大利人稳定战局,不但派出由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进入北非,直接cha手希腊战事,还让由凯塞林元帅指挥的精锐的德国空军第10航空军进驻意大利,加强对英国海上航线和海军基地的空中攻势。

本来希特勒不想过多的cha手地中海战事,因为意大利一直把地中海看成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墨索里“泥”不止一次的在演讲当中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但如果要保证到北非的海上补给线和阻止英国在地中海的航运和兵力调动,就必须要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权,本来希特勒将这一希望寄托在墨索里“泥”一直引以为傲的意大利皇家海军身上,但意大利海军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海军可以说是意大利武装力量中唯一值得墨索里“泥”骄傲的部分,意大利人的空军飞机数量不足,性能不佳,陆军装备落后,士气低落,但耗费大量国帑建造完成4艘“维内托”级战列舰之后的意大利海军却号称排名世界第四,排名还在德国和法国的前面。在战争爆发之前,意大利海军一直被视为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武装力量,对地中海地区的战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意大利海军的新舰较多,意大利水兵在航海和舰炮射击上训练较好,而且在战争初期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受某些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意大利海军其实并不象纸面上所体现的那样强大。

尽管在1943年4艘新式的“维内托”级战列舰全部建成,但意大利水兵缺乏夜战方面的训练,燃油储备虽然有所增加,但并不充足。更为要命的是,意大利海军的航空力量不足,不但没有航空母舰,也没有归海军指挥的岸基航空部队。由于墨索里“泥”一直声称意大利本身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他认为仅凭意大利空军的支持,意大利舰队就可以在地中海任意行动,建造航空母舰没有必要,因此他武断地下令不建造航空母舰。但不给面子的是,意大利空军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意大利海军本来是以法国海军为假想敌的,对同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对抗缺少精神准备,这些因素都极大的限制了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力发挥。

在意大利正式参战后,意大利海军和英国海军进行了几场小海战,全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英国海军航空母舰对塔兰托港的夜袭,使1艘意大利战列舰遭受重创(新式的“维内托”号战列舰),2艘旧战列舰几乎报废(龙骨损伤),意大利海军至此完全丧胆,龟缩在北部港内,将地中海的制海权拱手交给了英国人。

在知道意大利海军已经不足以期待之后,行事果决的希特勒毅然决定自己出手解决这个麻烦,因此才有了德国海军“英吉利海峡大穿越”的行动。尽管这一冒险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德国海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受了重伤,被迫留在了布雷斯特,“齐柏林”号和“魏森堡”号航空母舰也遭到重创,另有数艘轻型舰艇和船只被击沉。但好在意大利人虽然打仗不行,却有着众多的良好港口和船厂设备,所有受损的德国舰艇在意大利工人的抢修下,都在很短的时间里“康复”,已经能够出海作战了。

有了德国“生力军”的支持,原本萎靡不振的意大利海军这一次也底气十足,一反常态的变得活跃了起来,气势汹汹地准备同英国海军决一死战,夺回地中海的制海权,一雪前耻。

在希特勒的建议下,德意两国海军主力舰队准备进行一次联合作战行动,通过一场海上决战,一举歼灭英国地中海舰队,将地中海变成轴心国的内湖。

“从今天起,地中海将是我们的了。”西里阿科斯上将看着远处战旗飘扬的“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深吸了一口海风,对伊亚金诺上将说道。

“卑鄙的英国人这一次必须付出血的代价。”伊亚金诺上将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艘坐沉在那里的意大利战列舰上,脸上的肌肉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

西里阿科斯上将顺着意大利海军司令的目光望去,看见了那艘炮歪船斜的战列舰,点了点头。

坐沉在那里的,便是在塔兰托之战中,被英国飞机用鱼雷重创的“加富尔伯爵”号战列舰。

“您会有这样的机会的,阁下。”西里阿科斯充满信心的说着,目光又重新转回到了“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上来。

尽管和许多信仰大舰巨炮的德国海军将领一样,西里阿科斯对航空母舰的认识比他们的东方盟友中国人仍然要差得多,但好在英吉利海峡的冒险行动和圣维森特角海战现在已经让他改变了对航空母舰的看法。

而这一次,西里阿科斯正是要用这两艘德国海军新锐的航空母舰,给英国海军以致命的一击。

为了能让德意两国海军协同作战,希特勒建议成立两国海军联合参谋部,墨索里“泥”对此本来没什么意见,但当他发现这个联合参谋部很可能是德国人说了算时,不甘心自己的强大舰队成为德国海军附庸的他又改变了主意,惹得老大希特勒很不高兴,但出于大局为重,希特勒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要求意大利人给德国海军以全面的后勤保障支援,他决心让德国舰队自己完成歼灭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任务。

西里阿科斯和许多德国海军将士本来就对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力存有怀疑,元首的决定正中下怀,但这一次墨索里“泥”又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认为德国舰队的力量不足,应该由意大利舰队作为消灭英国人的主力,坚持要由意大利舰队打头阵。

西里阿科斯上将和第10航空军的凯塞林元帅让墨索里“泥”的胡乱干涉弄得很是恼火,但为照顾意大利领袖的面子和虚荣心,也为了对意大利舰队的实力有一个总体上的“清楚认识”,西里阿科斯中将还是同意了墨索里“泥”的要求,在参谋人员的帮助下,他制定出了一个“引蛇出洞”式的作战方案。

根据西里阿科斯制订的“一箭双雕”作战方案,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意大利海军将主力尽出来打头阵,护送陆军前往马耳他岛,发动一场强袭登陆战,拔掉这颗“地中海的毒刺”,德国舰队则跟随在意大利海军30海里之后,以航空母舰为意大利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伞。届时由巡洋舰负责提供登陆的火力支援和护航,意德双方的战列舰舰队负责远程掩护,并伺机歼灭可能出现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主力舰队。所谓“攻敌之所必救”,面对攻击马耳他岛的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英国人很可能也会倾巢出动,同意大利舰队决战,如果意大利人打赢了,还则罢了。如果打不赢,德国舰队便可从侧翼迂回出现在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屁股后面,和意大利人一起对英国人进行合围,然后聚而歼之。

对于这个明显带有日德兰风格的作战计划,墨索里“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强大舰队和登陆船队是用来钓金鳖的“香饵”,而是乐颠颠的接受了这个方案,并亲自给这个作战计划制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枪”。

对于“投枪”计划,意大利海军司令伊亚金诺上将也没有什么疑义,此前他一直让意大利海军采取“避战保船”的存在舰队战略,并不完全是被塔兰托的空袭打破了胆,而是因为无能的意大利空军的缘故。

在他看来,对意大利海军威胁最大的不是英国人的水面舰艇,而是舰载机的空袭,而由于墨索里“泥”的“‘意大利’号不沉航母理论”,意大利海军没有航空力量,伊亚金诺又没有权力指挥空军,在需要空中掩护的时候只能由海军司令部向空军发出请求,而其间的手续又非常繁杂,往往等到空军的飞机赶到却已经错失了战机,加上意大利空军的飞机性能落后,飞行员作战素质极低,时间一长意大利海军不但根本得不到空中掩护和支援,意大利空军也厌烦了海军的麻烦,有时候接到海军的请求甚至根本不加理会!

而塔兰托之战的结果,同样也是对意大利空军作战能力的一次诛心拷问。

但现在,意大利海军不但有了德国精锐的第10航空军的保护,还有了德国航空母舰的支援,这使得伊亚金诺有胆子将自己的主力舰队拉出来同英国人放手一搏了。

这一次的“投枪”行动,是意大利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击行动,伊亚金诺上将这一次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亮了出来,其中包括了4艘最新式的“维内托”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0724吨,最大航速30节,装备有3座3联装381毫米50倍径炮,弹头重5公斤,初速850米每秒,射速1。3发每分钟,4座3联装152毫米55倍径副炮炮塔,12门单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