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两门大炮,20名炮兵和100多名步骑兵,愣是夺回了由近千名日军防守的一处叫三台子的村落,一共打死日军八百多人,解救了数千没有来得及撤退的百姓,这是甲午战争中很少见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功劳后来好象还算到别人头上了),因为规模不大,所以并没有引起孙纲太多的注意,可当他知道这场战斗的指挥者居然是段祺瑞时,确实十分吃惊。

“段兄快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孙纲吃惊地问道,一百多残兵败将一下子消灭了八百多敌人,这仗是怎么才能打出这种结果的?这也太强了吧?

“说穿了也没什么,”段祺瑞一边用桌子上的茶碗给他演示,一边对他说道,“就是交叉前进攻击,一门炮前进时,另一门炮进行掩护,当两门炮都靠近后,全都开始以最大射速轰击,步队和马队借着炮火掩护。这时候开始发起攻击,日本人当时立足未稳。根本没法子抵挡,人又都聚在一起,被我们一打死一大片,又被步队和马队用刀砍翻了不少,那天我都亲手剁了一个日本兵呢,现在想起来,这手还哆嗦呢。”

孙纲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一丝苦笑。听他这么一说,他也能想象到当时是怎么样一种场面,到底人家是“炮兵专家”“职业军人”,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半吊子军人弄的那个敌后登陆作战可就没法子和人家比了,人家打死了数倍于几的敌人而自己毫发未伤。而且战术十分简单有效。测试文字水印1。自已那回越想简单越弄得复杂无比,死了不少人不说,最后差点没把自己也陷入绝境,还美其名曰“获取战场经验值”,如果不是韩版美女秘书舍身相救,他自己说不定就不能在这儿坐着了。

“敬茗老弟何故发笑?”段祺瑞看着他一脸苦笑。不由得奇怪地问道,两人现在已经亲热得以兄弟相称了。

“早见到芝泉兄就好了,我也不会损失了那么多弟兄,自个儿还差点丢了性命。”孙纲对段祺瑞讲了自己“深入敌后去战斗”的“光辉经历”,并向他请教了一些战斗方面的细节,段祺瑞听得两眼放光,淫浸于炮兵战术中的他对这种敌后袭扰作战还不是太懂。但他从自己所了解的层面给孙纲分析了一下。说得却也极有道理。

段祺瑞认为,孙纲率军登陆时虽然遭到了日军地阻击。但因为有巡洋舰和炮舰舰炮的支援和掩护,成功地压制了日军地炮火,所以没受什么损失,但是一旦脱离了舰炮的掩护,情况立刻就变得危机四伏,好在部队行动迅速,因而没有遇到太大的危险,但日军最后终于追了上来围攻他们,而且也是先用炮轰他们,这就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是孙纲想法子炸掉了那两门炮,可能他们的牺牲还会更大。

“老弟的特攻队如果能带上两门炮的话,局面应该就不一样了,”段祺瑞说道,“不过,炮又太沉了,带炮走地话,再加上弹药,部队的行进速度肯定会放慢,又容易被日本人追上,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要是能有一种轻快些的炮就好了。”

段祺瑞这一句话让孙纲激灵打了一个冷战,轻点的炮?可以迅速带着走的轻型火炮?

孙纲在脑子里快速“搜索”着自己从后世带来地各种军事知识,自己以前总在船身上打主意,怎么把“陆战之王”地火炮给忘了!

符合这种条件的,应该是无后座力炮和迫击炮!

单兵用的火箭筒也很好用!

怎么没想起来这个!

自己的北洋船政局下面就有法国加纳公司帮着建立的制造和维护火炮的工厂车间,再集中一下天津机器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地技术力量,不行再想法子从克虏伯弄些技术过来,能不能把这些武器弄出来?

段祺瑞看着他一脸兴奋的样子,也很高兴,又说道,“不过,老弟的敌后快速运动作战也给我提了个醒,在陆战战场上,如果能够做到象海军战舰一样,让火炮快速移动并集中使用,伴随着步骑兵作战,才是最重要的。”

孙纲赞许地点了点头,段祺瑞的这个总结说的非常深刻,道出了近代陆战战场克敌制胜的准则,这个准则即使到了坦克装甲兵主宰战场地时代,也还是适用地。

两个人不知不觉的谈了好久,孙纲发现,这个“段大海龟”不但对炮兵战术十分精通,对国家政略也颇有见解,他说,中国传统地士大夫“自宋明至今,尚空谈而不顾实践,为祸极大”,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他没有指明说的是谁,孙纲心里却是明白的很,段祺瑞作为一个“海龟”,对世界大势和中国政情的认识要比一般国人清醒得多,和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在思想上其实是极为接近的,怪不得两个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如果将来有可能,芝泉兄可愿意与我携手,干一番经世济民的大业?”孙纲看着段祺瑞,笑着问道,虽说是试探,但他也是真心希望段祺瑞能够帮助他的,毕竟,他现在已经感觉到了,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要面面俱到,太难了。

“早知敬茗老弟志不在小,”段祺瑞笑着答道,“愚兄敢不从命。”

孙纲在心里松了一口气,“段大海龟”就这么上了他的“贼船”。

第二天,刘铭传会同众将在商议以后如何向汉城进兵,一个军官来报,说“龙扬”号战列舰发来信号,请孙纲马上回舰。

“又出什么事了?”孙纲暗暗心惊,不由得问道,攻击平壤时叶祖圭已经先回舰上协调指挥去了,有什么新情况他处理不了需要自己回去?

“不知道,可据气球队查探说,海面上又来了一艘铁甲巨舰,看旗子好象是德国的。”来报告的军官有些惊慌地说道,

刘铭传和孙纲及吴大成左宝贵等将领全都大吃一惊,德国人要来干什么?

不会是来帮日本人的吧?

“孙大人赶紧回舰,咱们这边也得预作防备。”刘铭传当机立断,对大家说道,

“是啊,倘若海军铁甲巨舰有失,光靠咱们陆军是顶不住的。”吴大成一脸忧色地说道,他见识过了“龙扬”号巨型舰炮的炮火威力,一听德国人派来一条差不多的船,难免心惊肉跳。

“众位放心,一对一,咱们大清海军根本不惧他们。”孙纲满不在乎地说着,狠狠地给大家打了下气,德国远东舰队在胶洲湾的战列舰没有一艘比得上“龙扬”号,来的要只是一艘的话,干倒是没什么问题的。

孙纲带着林文昊和戴雄飞等人出了城,来到大同江边上了鱼雷艇,和“金元”号装甲炮舰向“龙扬”号战列舰的驻泊处驶去。

很快,“龙扬”号巍峨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孙纲注意到在她不远处,的确停着一艘大舰,他拿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辨认了一下,看清楚了,确实是德国军舰,七千多吨的大型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不过德国人在甲板上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看样子没有想打的意思。

“奥古斯塔”号的主炮是152毫米,和“龙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绝对不是“龙扬”的对手,孙纲的心略略放了下来。

来到了“龙扬”号上,萨镇冰告诉他,德国人要求上“龙扬”号上来参观,并说他们是来助战的。

助战的?孙纲吓了一大跳,德国人这是从何说起?叶大人说未接到朝廷谕旨,不敢擅专,”萨镇冰对他说道,“德国人好象并不在意,他们说朝廷的谕旨应该很快就会到了,并要求面见大人您,说要当面致谢,还说什么要给您授勋。”

孙纲听得一头雾水,助战?授勋?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一百八十三)美国船和德国船一齐玩爆炸

在“龙扬”号的客厅里,孙纲见到了来访的德国海军上校马克西米利安。冯。霍夫曼,他带来了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奥托。冯。迪特里希赠送给孙纲本人的德国政府颁发给这位司令的勋章(居然是二级铁十字勋章,一式两枚,一枚用于收藏,一枚用于佩带,孙纲这还是头一次看见真品的铁十字勋章,他原还以为这玩意儿是二战纳粹的“专利”呢),还有几瓶名酒和一把名贵的短剑,对孙纲采取断然措施拯救了众多德国海军将士的生命表示真挚的谢意(这是怎么说呢?),德国政府已经对日本宣战,并说德国远东舰队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命令,对日本采取报复行动,大清朝廷已经同意德国海军可以和中国海军采取联合行动,为了回报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奥古斯塔”号奉命前来协助中国海军在朝鲜的军事行动。

听完了翻译的说明,尽管他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本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先把场面应付下来再说。

孙纲“笑逐颜开”地接受了德国人的“礼物”,并答应了德国人的请求,让“奥古斯塔”号上的德国海军官兵来“龙扬”号上“参观访问”,并暗中吩咐下去让“龙扬”号的官兵们同时戒备,别让德国人把船给动劫了,但他的担心好象是多余的了,德国人带着极为赞叹的表情参观了“龙扬”号,还和舰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举行了“友谊掰腕子比赛”,孙纲还给获胜者颁了奖,好容易把这帮爷打发回他们自己的船上,孙纲立刻召集大家“开会”,想弄明白倒底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也都是对这个“敌人变朋友”的事情十分的“不适应”,舰上的好多官兵都参加过孙纲同德国人交涉青岛问题的那次行动,青岛父老乡亲伤心的泪水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还没有消散,他们还准备打完了日本人就把德国人从青岛轰跑呢,这才几天功夫德国人就成了朋友。还说来帮着打日本人!日本人现在已经这个熊样了,还用得着他们来打吗?明显是捡现成便宜来了!

“德国人说是来帮咱们,可咱们未接到朝廷谕旨。能相信他们吗?”叶祖圭问道,

叶祖圭的担心不无道理,自从入朝作战以来,电报线都被日军破坏掉了,朝廷地电报发不到这里,刘铭传的军用电话线起的作用是协调各军作战。测试文字水印7。没办法指望这种电话传递重要消息,电报需要快马专人递送,他们现在和国内其实是处于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