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华夏-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戏剧演员们表演地虚构的孙纲向妻儿诀别的那一段。孙纲虽然明知道不是真的,但仍然被这些戏剧演员们那情真意切的表演感动了。

中国地老百姓。在用属于他们自己地艺术表现手法。向战斗在保家卫国地战场上地英雄们表达他们心中地崇敬!也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已逝英雄地纪念。

从这些戏剧带给人们精神面貌地变化来看。中国人多少年被压抑着地思想意识。正一点点地被唤醒。

人们思想意识地转变。也将会给这个古老地国家。带来翻天覆地地变化。

望着观剧地人们欢呼喝彩地情景。孙纲感觉到了自己肩头地责任更重了。

从戏场出来。孙纲这才想起来。马刚才付帐和打赏地时候用地居然是铜钱和银元。而不是象后世地好多辫子戏里演地那样。甩出大锭大锭地银子或者是银票。

他好奇地向爱妻问起这件事。她听了微微一愣。接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孙纲一下子让她笑懵了,不明白自己问错了什么。

“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她好容易止住笑,说道,“你整天光顾着造船打仗,这些家务事你是甩手掌柜一概不管。还银行出身的呢,你对一两银子的价值到底有没有概念?”

“确实没有。”孙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马告诉他,在这个时代,一两银子的价值是相当高的。一两银子兑换成铜钱的话应该可以换到3000多文,而这个时代一斤(后世地一斤二两)猪肉也就二十文钱,一亩良田也就七到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就可以拿下。几两银子,几十个银元就是相当大的数目了,能有一百两银子的家当按后世的标准就可以算是大款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都是铜钱,银子主要用于大额交易,日常交易很少能见到,许多贫穷点的老百姓可能到死都没有能存够一两银子,更别说见到大锭银子是什么样子了。

“那些人戏唱得好,我刚才打赏给他们几个鹰洋,他们已经非常高兴了。”马笑道。

孙纲让她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

孙纲想了起来,记得自己曾经在后世看过一个笑话。有人给金庸大师的名著《射雕英雄传》挑错。说到里面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这顿饭的价钱属实是太“过分”了,要知道,在清代,一个六品官员地“年薪”也就四十五两银子,在白银流通量远低于清代地宋代,尤其是郭靖黄蓉所处的南宋中晚期,白银地价值只能更高才对,无论郭靖第一次在黄蓉面前怎么装大方,也不管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这个价钱都太离谱了。

孙纲还注意到,爱妻说她刚才打赏时用的是“鹰洋”,让他感觉非常奇怪,中国这时候不是有自已铸造的“龙洋”了吗?为什么还要用被称为“鹰洋”的墨西哥银元呢?

马告诉他,中国现在的货币制度其实很混乱,大宗交易用银两每次都要计重,验成色,非常麻烦,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一般都用银元,因为银元制作精巧,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计数论枚,比称量白银要方便很多,所以,人们都愿意用十足成色的白银兑换含银九成多一点的银元使用,这样一来,外国的银元就大量的流入中国,在中国广泛使用,她用墨西哥银元打赏也就不奇怪了。

马说,其实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的远不只这一种,她见过最多的除了鹰洋,还有西班牙银元“本洋”,以及俄国、法国、英国甚至是日本的都有。许多人看到了货币制度混乱带来的危害,提出中国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奏准朝廷在广东购买外国机器,聘用外国技师,自铸机制银元“龙洋”,与“鹰洋”并行流通,后来各省仿造,但因为质量没有统一标准,版别混乱,在民间流通并不顺畅,有时候甚至于只能按重量计值。所以现在中国的货币制度,仍然是“两元并行”的混乱状态。

“你要是能和老头子们商量个办法,改变中国货币制度的这种混乱状态,对国家和老百姓的好处可是大大的。”马一本正经地对孙纲说道,

爱妻的话提醒了孙纲,当对俄和谈结束,中国进入和平发展建设时期,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有这个货币制度在里面。

“钱”的问题,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孙纲想起来了,现在因为自己的关系,袁世凯已经死了,他弄的那个著名的“袁大头”银元,也就没有出现的可能了。现在,弄一种新货币,改变中国混乱的货币制度的“重担”,已经历史地落在了他这只“小小蝴蝶”的身上。

改革中国的货币制度,扫除商业流通领域的障碍,让中国的商业繁荣起来,一种新的货币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

这件事,自己现在就应该留心了。

“逛街”结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孙纲让北洋军情处“驻京办”收集一些关于“钱”的信息,并让马利用她的关系,征求一下各省商会和部分主管官员的意见,准备想办法把这个问题尽快解决。

1900年1月8日,中国和俄国的谈判终于结束了,双方在北京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正式结束了这场两国之间的“非正式战争”。

《中俄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一)俄国归还中国新疆伊犁斋桑湖东南、霍尔果斯河以西、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东南和阿赛克河源等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二)俄国将库页岛及其周围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

三)俄国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等黑龙江东岸土地归还给中国。

四)俄国向中国赔偿军费3000万卢布(折合白银1500万两)。

五)俄国在“虾夷共和国”的一切权益,中国都享有同样的权益。

六)俄国在美国订购的战列舰将不再作为“军用船只”建造,具体改造事宜同美国商定,俄国保证不再将万吨以上的军舰从欧洲调往东方。

七)海参崴将在三年内改为不设防的商港。

八)乌苏里江以东为中俄两国居民的共同渔猎场,两国居民拥有平等的权益。

九)中国交还从伯力到海参崴的铁路给俄国,由俄国另付500万卢布“赎回”。

十)为了保证俄国“履约”,中国军队将“暂时”占领伯力。

这个条约比起以前清廷和俄国签订的那个《北京条约》,中国收回了大量的主权,并从俄国取得了赔款,带给中国人民的利益,要远大于对日本所取得的胜利。

(三百八十八)以点带面

签约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因为北京的天很冷,孙纲没有去参加签约仪式,而是在自己的居处,和妻儿一起共享这片刻的休闲时光。

天气如此的寒冷,但北京老百姓乃至全中国人民,这一天在心里,应该不是冷的。

毕竟,这是步入近代的中国少有的扬眉吐气的时刻。

孙纲可以肯定的是,俄国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和北京的天气一样,冰冷冰冷的吧?

孙纲没有多想俄国人的反应,也没有去管俄国人这时可能对他的咬牙切齿,他的心思,其实已经转到即使要开始的国家建设方面去了。

如果按中国只有五年的和平时光来算,需要完成的事情还是很多,他不想象康有为那样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决定有重点的,先把最紧要的工作做好,剩下的,可以一步步的循序渐进。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而最紧要的,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先把海陆军的实力进一步提升起来,在下一次战争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因为他知道,俄国人这次虽然输了,但绝不会就此善罢干休的。

在俄国人向东方的扩张中,他们从来就没有遭受过如此严重的失败。

按孙纲的估计,他们在这段以屈辱的条件换回的和平时间当中,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和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并且会加紧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旦俄国人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一定会迫不及待的向中国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那时。如果中国没有准备好地话。恐怕就不仅仅是无法守住夺回地国土地问题了。

俄国人这次肯这么大方地“退一步海阔天空”。打地就是这种算盘。

这一次俄国人地“军事冒险”之所以失败。一是对中国国内形势估计不足(他们根本没想到有一只“中国蝴蝶”会“变”出一支强大地陆军出来);二是战前准备不充分。在欧洲地舰队无法东来。西伯利亚铁路没有完工。欧洲地陆军也无法东调;三是同时和中国及日本作战。两线同时用兵。犯了兵家大忌。

孙纲不敢想象。如果西伯利亚铁路全线贯通。俄国陆军主力打了过来。以及在欧洲地舰队全都开到东方来。光凭他手中现在地力量。能够挺多久。

一旦和俄国人打一场全面战争地话。面对俄国人地庞大陆军和舰队。中国现有地海陆军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还真是不好说。

孙纲和爱妻马说地。五年内拉起50万新式陆军(海军地实力也得增加一倍)。并不是在和她开玩笑。其实。把陆军地队伍拉起来。相对于海军来说。还算容易地。

海军想要扩充,人先不说。船地问题就很难解决。

中国的造船工业规模有限,想要一下子造出他想要的足够数目地各类战舰,目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孙纲能够选择的途径,除了国内全力自制以外,就是向海外订购了。

一开始孙纲还担心钱的问题,但是从李鸿章要他拟一个扩建海陆军的条陈的样子来看,象是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他的心能略略放了下来。

后来是聂士成来拜会他,从聂士成的话里了解地。他才知道,原先户部的国库虽然经过“己亥之乱”被乱民哄抢损失了一部分库银,但聂士成部武毅军进驻北京之后,查点户部库房,还有库银6000万两,如果想要扩军的话,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