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华夏-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幅油画上,描绘的景象则和开始的几幅大不相同,画面当中,只有一艘接一艘的鱼雷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海面上穿梭的身影,她们没有钢铁的保护,没有安静的躲在主力舰队的背后,而是英勇无畏的向海面上正在燃烧着的敌舰冲去,火光和硝烟中,这些雷击舰纤巧细小的身影显得那样的坚定,执着,仿佛她们才是这场海战真正的主力。

她们一个个冒着敌舰飞射而来的炮弹和汹涌的浪涛,靠近,靠近,直到接近敌人的主力舰,几乎快要和敌舰相撞的时候,才释放出自己的鱼雷。然后转身,机动,躲避着敌舰疯狂的炮火打击。

燃烧下沉的舰体残骸,漂浮着的碎片,战死者的尸体,共同构成了这铁与火的海洋的壮美场面。

丹青难写是精神。

正是这斤,“鱼雷之夜”成就了中国雷击舰队的不朽丰碑。

从那一夜起,直到后世,中国雷击舰队那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坐在会议桌旁的四个人也都一致的注视着这幅名家巨作,尽管他们都不是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海战的参加者。

他们注视着这幅画,不仅仅是因为画面的传神,更重要的是那一夜的海战,真正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命运。

华夏民族在炮火中成长,正是炮火和硝烟,才使得这个国家的海军成长壮大了起来,而正是因为那天中国海军所有将士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如今华夏中国的大国地个被西方列强所接受个矗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国,一个黄种人的国家,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和文明而再次强盛起来的亚洲国家。

“看得出来,敬茗非常喜欢这些画,好象还有几幅没画完。”张之洞看着孙纲,笑了笑,说道,“这么多海军将士的鲜血,总算是没有白流啊

“是啊,没有与前敌将士同生共死。总是憾事。”孙纲点了点打手;头。他看了看会议桌旁的四个人,来到自己的个置上坐下,将军帽放在了桌子上。

“少茶今日宿疾发作,是以未至。”张之洞看见孙纲对李鸿章不在有些奇怪,解释道,“老王和老谭也偶感风寒,今天就不来了。”

“噢。”孙纲点了点头,似乎没有在意会议大厅里的气氛有些不对。“香帅想必已经知道俄国人开始借着英法美德四国调停之机要挟我们的消息了。”

“不错,伍文爵网刘从美国朴茨茅斯发来电报,俄国人要我军退还铁路,交出海参葳。”张之洞有些光火地吹着胡子说道,“他们都让咱们打成这样了,居然还敢这么倡狂,真是岂

“我军同朝鲜军队于停战协定签订前已经歼灭北海道俄军,他们现在是无论如何也翻不了盘子的。”孙纲淡淡一笑,说道,“俄国人现在是想借着英法美德四国压迫我国。少付出一些战败的代价,如此而已。”

“可一旦英法美德皿国联兵干涉,当如何是好?”陈宝葳看了看孙,纲,小心地问道。

“德国人不会。”孙们说道。

“那敬茗是说,英法美三国有可能了?”张之洞问道。

“有这个可能,但并不是很大。”孙纲平静地答道,“英国从南非抽身不久,想同我国大战,力有未逮;法国在远东兵力薄弱。不值一提;美国身陷菲律宾不能自拔。也没有多少力量替俄国人说

张之洞和陈宝筏林绍年对望了一眼,张之洞问道,“德俄两国素来亲善,德国又有兵驻于我国,为什么说不会干涉呢?”

“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不讲道义。德国处法俄之间,易受夹击。俄国战败,军力大减,正合德人之意,他们嘴上说着要调停,做做姿态而已”孙纲说道,“如果英法美真要联兵干涉,德人或可为我国强助,亦未可知。”

张之洞听了孙纲的话,不以为然的笑着摇了摇头。

“敬茗以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四国干涉之局?”林绍年向孙纲问道。

“可以相应的做出一定的让步,如果俄人仍然不肯就范,就再打他们一下子,被打疼了,他们就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孙纲说道,“俄国目前民穷财尽,军民疲惫不堪。国内厌战情绪极高,他们是无法和我们久持的。”

“可要是再打下去,我们是不是也好民穷财尽了?”张之洞看着孙纲问道。

“我军比起他们的情况要好得多,再战之力还是有的。”孙纲答道。

“可打完以后呢?如果英法美德联兵犯我,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再战之力了?”张之洞紧接着说道,“到那一步,我们恐怕就真的危险了,不但保不住到手的胜利,恐悄国家也好灭亡了。”

孙纲似乎从张之洞的话里听出来了什么,他看了看白发苍苍的老人。轻轻叹息了一声,既象是在为张之洞叹息,也象是在为自己叹息。

“没有不付出代价的胜利。”孙纲象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胜利从来就不是廉价的。”

“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的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以此观之,辄胜负见矣。”张之洞说道,“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香帅所言不错。”孙纲点了点头,“可惜我现在达不到先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现下我国虽然战胜俄国,但总体看来,还不如不要这样的胜利”张之洞看着孙纲,诚恳地说道,“如今国家大祸就在眼前,不知敬茗肯不肯牺牲一身之名利,为天下万民消除一场弥天大患?”

“晚辈心中只有“强国。二字,凡于国家百姓有利者,敢不从命。”孙纲平静地答道,“就是牺牲晚辈这一条性命,也无所谓。

“那我替天下万民,谢过敬茗了。”张之洞肃然起身,郑重其事的向孙纲拜了一拜。

孙纲笑了笑,起身抱拳回礼。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这时,他已经看到,几名戎装的卫士走了进来,站在了自己的



孙纲拿过自己的军帽,戴在了头上。转身冲张之洞等四人点了点打手;头。转身离开。

看着孙纲的身影在会议大厅门口消失,林绍年有些惶急的看了看张之洞等人,说道,“难道非得“必杀飞?始可和,吗?”

至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刘坤一这时摇了摇头。

“那我们岂不是成了万人唾骂的秦擒了?传出去的话,如何向天下万民及前线将士交待?”张之洞苦笑了一声,冲他摇了摇头,“等事情过后,还是得放了他,可能的话。让他管些别的事,别再执掌军权就可以了。”

“少茶那里我们怎么说?”陈宝筏看了看门口小心地问道。

“少茶病势垂危,还是先别告诉他吧。”张之洞想了想,说道。

狂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未完待续)

(八百一十四)朴茨茅斯的谈判

“我们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孟浪了刘坤,叹息了,旦出现暴乱,局面将不可收拾了,他手中的那支内务部队是军中精锐,还有近卫军多数将士也都听命于他,要是知道统帅被禁,后果将不堪设想。”

“内务军和近卫军大部皆在前线。京中所剩无多,湖北新军已经到京。不会有事的张之洞说道。“再说了,内务军和近卫军没有他本人的命令,是不会动的。”

“可海军那里呢?总参谋部呢?军情处和安全署呢?”刘坤一看着张之洞说道,“难道要把这些人也全都关起来或者是杀掉不成?。

“他现在只是因病解职,各部办事一体照旧,是不会发觉的”张之洞自信的说道,“等到事情过去之后,他们是会承认这个事实的。”

“他其实是因为不想咱们之间出现内斗让西洋人钻了空子,才放弃抵抗的”陈宝蔑叹息了一声,“不然,手握重兵的他没有这么容易就范。”

“人中之龙,可惜走错了路。”张之洞听了陈宝葳的话,点了点小头。“希望我们现在改正他的错误还来得及。

两天后,华夏共和国政务院参政张之洞发表公告,称参政及军务部长孙纲因病不能视事,解除全**事指挥全权,华夏共和国执政李鸿章因病重不能视事,暂由参政刘坤一代行执政职权,特此通告天下。

“我觉得这里面好象有问题。”在美国朴茨茅斯军港接到国内电报后的中国全权谈判代表团团长外务部副部长伍廷芳对唐绍仪说道,

“目前我们和俄国虽已停战,但和约未定,未必不会重开战端,敬茗既然病重不能视事,为何不象坤翁接替李执政那样,选出接替统率全**队之人选?一旦战事再起,谁来指挥?”

“不错,敬茗身体一向很好。这事来的有些蹊跷。”唐绍仪点了点头。“那样的话,你我的担子就更重了。最好能和俄国尽快谈成和议。

“京里并没有给我们新的指示。我们就按照当初离京时李执政吩咐的来吧,最后的底线就是以外兴安岭为界,将我国疆域恢复到尼布楚条约以前,中段边界仍以两**队实际控制线为准伍廷芳说道,“俄国人想要赤塔和海参葳,作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敬茗说过。只要铁路在手。整个西伯利亚就是咱们的,俄国人的国界只存在于地图上,没什么实际意义。”唐绍仪笑道,“白捡了这么长的铁路,嘿嘿,咱们这回可是赚大发了他说着象是想起来了什么,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敬茗得的什么病这么重?唉,真是好生让人牵挂。”

“时间到了,团长。”一位随员进来对伍廷芳说道。

“走吧,少川。”伍廷芳收拾了一下公文,笑道,“今天你我少不得又要好好折辱一下俄国人工”

而此时,在会议大厅的桌子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有些不耐烦的看了看座钟,暗暗摇了摇头。

而不远处的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和副手穆拉维约夫则阴沉着脸坐在那里。盘算着今天的议题。

这两天同中国代表团的谈判对拉姆斯多夫来说,简直就是幕活受罪。

“地狱容纳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