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田桐也知道,刘须是有后台的人,但这一次刘须实在是做得太过份了,本来代郡的使团在半路遭劫,齐国就己经很没面子了,而在临淄城里,一个小小的馆驿官吏居然也敢对使团无礼,这要是传出去的话,齐国肯定会成为各国的笑柄,因此这回就是齐王建也不会对刘须开恩。把刘须拿下,就是刘须的后台也没有办法。
  把刘须押下去之后,田桐才又对高原道:“上卿大人,这样处置,可能平息上卿大人之怒了吗?”
  其实高原并不是那么殊毫必争的人,但对刘须不依不饶,硬逼着田桐处置刘须,并不是只要出一口恶气那么简单,因为刘须这样刁难自己,显然是受人指使,而自己初到齐国人生地不熟,那么指使刘须刁难自己的人,不用问也想得到,只有是后胜。他现在不好出面来亲自对付自已,只好指使这样一些小爪牙,在一些不疼不痒的地方,给自己制造一些小麻烦。
  常言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别看这些人的官职不高,但却是掌握着基层的实际权力,而且对一些利害关糸并不清楚,拿着一根鸡毛就可以当令箭,如果真的那给自己捣闹,确实会让自己十分为难,因此才逼着田桐立刻抓住了刘须,也是给这小些小鬼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他们可以轻易遭惹的,把自己惹急了,连后胜也保不住他们。
  因此见田桐下令,将刘须抓了起来,高原这才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如此,在下留下来也就是了。”
  田桐也松了一口气,赶忙道:“那就请上卿大人先进馆驿休息。”
  高原这才随田桐一起进了馆驿,由其的馆驿官吏给安排房间住下,因为蔺文清还没有联系上先期到达临淄的刘弘,因此也暂时随高原一起住进馆驿里。其实刚才这一闹,整个馆驿也都被惊动了,因此也引得不少人观看,而且议论纷纷。
  安排下了房间,凌风指挥着随行的士兵进行布置,守卫,而高原陪同着田桓、田思貌两人在大厅中落座,高原这才问道:“田大夫,现在有那些国家使臣到了齐国?”
  田桐道:“现在燕国、魏国、楚国的使臣都己经到了临淄,只有秦国的使臣尚未到达。”
  高原道:“各国的使臣都是那些人呢?”
  田桐道:“燕国的使臣是上卿荆柯,魏国的使臣是相国安城君魏增,楚国来的使臣是太师景泰。”
  高原点了点头,看来各国派来的都是重臣,由其是魏、楚两国,基本是能够当家拍板的重臣,并不仅仅只是参加齐王建的寿辰这么简单,而是借这个场合,和其他囯家谈合纵抗秦的事情。
  众人谈了一会儿,有人来报,齐王建要招见代郡的使臣。高原也立刻更换了官服,随田桐一起进宫去朝见齐王建。
  齐国的王宫和赵国的王宫一样,是一座城中之城,但尽从目视来看,齐国王宫的规模要远出赵国王宫宏大得多,由其是王宫的正殿,长宽达到近五十米,仅基座就高达近十米,气势恢宏,四周都有石砌台阶,全是用青石铺成,多达五十余级,白玉栏杆,边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两侧站满了手执长戈的甲士。
  而在正殿以前,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广场,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而在广场四周的偏殿,也全是巨瓦覆盖,朱泥涂避,白石为阶。单以这座正殿的规模和华丽程度来看,丝毫也不逊色于后来紫禁城的三大殿。
  高原和田桐穿过广场,上了台阶,两人在离大殿顶还有十余级台阶的地方停下,田桐道:“上卿大人请在此稍候,容我进去向我王通报一声。”
  高原点了点头,道:“大夫请。”
  田桐进殿之后,过了一会儿,只见在台阶上有一个宦官道:“大王有诏,代郡使者进见。”
  高原这才登上最后几级台阶,上到大殿上,只见毎一根殿柱都需双人才能合抱,而且雕梁画栋,金饰银装,显得豪奢之极。
  那宦官道:“请上卿随我来。”说着,领着高原走进了大殿。
  大殿内部也十分宽阔,长宽都超过了三十米,殿中树立两排大柱,雕着云水盘龙,在正中高座的一位头带王冠的老者,应该就是齐王建。而左右一共待立着几十位大臣,其中就有田沛和田克臧两人。
  现在高原是使臣的身份,当然应该向齐王建行大礼,因此跪倒在地,道:“代郡使臣李义,见过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
  齐王建道:“上卿平身。”
  高原道:“谢大王。”站起身上,又道:“为臣的主公武安君听闻大王寿辰将近,因此略备薄礼,以恭贺大王,愿大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齐王建呵呵笑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寡人还是首次听说此等之语,上卿大人用语之妙,丝毫也不逊色于用兵之道。”
  高原心里想着,看来这两句后世常用的祝寿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道:“大王过奖了。”说着,将礼单呈上,并且命人将礼物抬上来。
  齐国豪富,当然不缺钱,不过代郡自有代郡的特产,除了黄金美玉之外,还有一张白虎皮,四匹良马,这在齐国绝对是稀罕少见的物品。
  齐王建也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将礼物收入內库,又道:“寡人多谢武安君的好意。”又道:“上卿请放心,黄景元胆大妄违,竟敢在半路伏击上卿一行,寡人必不会轻恕于他。”
  高原道:“大王圣明。”
  就在这时,一名大臣出列,道:“大王,既然是黄景元伏击代郡上卿,那么如何处置处置黄景元,不访就让李上卿来决定,以示我齐国大公无私,也可以平息上卿之怒。”
  齐王建怔了一怔,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上卿以为,应该如何处置黄景元呢?”
  在大臣的班列中,田克臧的心里一动,当然知道这个建议看似对高原好,实际是后胜给自己推御责任的巧妙手段,因为黄景元是后胜阵营的人,也是奉了后胜之命,去打劫商队,于情于理,后胜都应该出手救黄景元一命。但这次黄景元所实在没办法替黄景元说情,因此索性就推到高原的身上。
  如果高原要求严办黄景元,后胜就可以借机把责任推给高原,转移其人的注意力,而且黄景元毕竟是齐国的大臣,无论黄景元是不是罪有应得,但高原要求严办黄景元,无疑是会得罪了齐国的绝大多数官员。而且田克臧再和高原结好,也会引起齐国大臣的不满,如果高原顶不住这个压力,要求从轻发落黄景元,则正好借梯下墙,正好可以宣称,自己救了黄景元一命。也可以说,后胜的这一手玩得确实非常高明。因此田克臧的心里也颇为紧张,不知高原会怎样应对。
  高原到是不同声色,向发言的那名齐国官员拱了拱手,道:“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官居何职。”
  那官员道:“在下董全,现任大司理之职。”
  齐国的官制,除了相国之外,还设有大司行,主管与各国出使来往;大司田,专管屯田养兵之法;大司马,专管出征兵战之事;大司理,专管刑名执法之事等主要的官职。
  高原点了点头,道:“居在下所知,大司理为齐国掌管刑名执法之责。”
  董全道:“不错。”
  高原笑道:“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黄景元为齐囯大臣,所犯之罪也是在齐囯,何况齐国自有齐国之律,在下虽是当事之人,但终是外臣,理当回避,又岂能越俎代庖。因此还是该由齐国的有关官员依齐国之律处置。”顿了一顿,又转向齐王建道:“大王,外臣在代郡之时,也素知大王仍是圣明之君,齐国的大臣均是公正守礼之臣,绝不会循私舞弊,一定会给外臣,还有列国使臣一个公正的交待。”


第二九八章 问难(上)

  高原说完之后,田沛立刻出列,道:“大王,臣以为李上卿之言有理,我齐国的大臣,自然是应该甴我齐国来处置,只要是秉公而断,依律发落,李上卿还有各国的使臣,也不会认为我齐国处事不公。”
  其实田沛并不湥д饫锩娴母丛觾惹椋皇浅鲇谄牍蟪嫉男奶蛭靡桓鐾獬祭淳龆ㄆ牍蟪嫉淖镄校馊闷牍拿骀萃抢锓牛虼烁咴硎玖嘶凭霸Ω卯h齐囯自己来处置以后,田沛立刻发言,表示赞同高原的意见。
  田沛本来是宗室,而且现在又是假囯相,他的发言自然有份量,而齐王建也没有多想,道:“如此也好,董全,黄景元如何定罪,就由你付责,一定要秉公而断。”
  董全心里也不禁暗暗叫苦,自己这不是引火烧身吗,但齐王建己经发话,他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好道:“臣尊大王之命。”
  等董全退下去之后,又有一个大臣出列,向高原拱了拱手,道:“在下杨文辉,在下仍齐国微未之士,但有一言想请问李上卿。”
  高原也拱了拱手,道:“不敢,不知杨大人有何指教。”
  杨文辉道:“在下虽在齐国,但也曾听闻,代郡武安君仍是将星临世,可有此事吗?”
  高原点了点头,道:“此事千真万确,我主公降世之时,天降火石,烈焰腾空,声震旷野数十里。当时所见,不仅有赵军,还有秦军士卒,绝非虚假之事。”
  杨文辉道:“这就奇怪了,当时在下就以为,武安君既是将星临世,决非常人可比,必是胸怀奇谋良策,就是平定天下,也是易如反掌,而赵国既得武安君,也一定能够从此富国强兵,抗拒强秦,扶助他国,为列国之冠,但为何武安君出世不过年许,赵国却被秦国所灭,而就是武安君也败井陉,弃番吾,走曲阳,奔代郡,苟延残喘,朝不保夕,为何赵国得武安君之后,反不如前也。”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大殿里己经响起了一阵哄笑声,而杨文辉接着又道:“在下语言不周,如有冒犯之处,还请上卿大人见谅,但在下所问,还请上卿大人为在下解疑。”
  他刚一说完,立刻有大臣道:“对呀,对呀,还请上卿大人解疑。”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