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震慑住其他人。
  把所有的事情都分派完毕之后,高原这才让所有官员都回去治公,留下所有的武将,开始布置守城的事宜。
  现在大梁城里共有军队约十二万,因为成皋之后以后,大梁又紧急征集了二万新兵,除了二万王宫的护卫军之外,其余的军队都归高原指挥,其中也包括大梁的城防军。虽然魏衍装病,但城防军的其他将领可不敢不来。
  高原首先下令,命令城防军的将领魏郊,带领一万五千人马,押送二百架床弩、一百五十架投石机,以及十万石粮食和大量的军用物资,马上赶去荥口,然后就在荥口驻守,听从袁选的指挥。
  现在荥口的守军大约有两万余人,兵力还十分薄弱,而且由其缺少各种防守物资器貝,现在高原在大梁己经正式接掌了魏国的相印,也就可以从大梁増援荥口,有了这一万五千魏军,再加送去的粮草物资器具,也就足以守卫荥口了。
  另外,高原也是有意分解城防军。因为城防军是魏衍的嫡系军队,留在大梁城里,总是一个后患,而且魏衍也有资本和自已做对,不过城防军也是魏军当中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不能就这么解散了,因此把他们派到荥口驻守,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而魏郊接令之后,也怔了一怔,他也是魏衍的亲属,本来就对高原十分不满,当然也知道高原这是有意要分化城防军,因此道:“武安君,我们城防军一直是大梁将军指挥,现在武安君要调我们去荥口,是不是应该先问一问大梁将军再说。”
  高原“哼”了一声,道:“大梁将军不是正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吗?还问他做什么,何况我现在仍是魏国的国相,执掌魏国的朝政,难到还指挥不了城防军吗?魏郊,莫非是你赶抗令不尊吗?”说着,高原一转头,看了看放在自己身后的那把青铜剑。
  魏郊也吓了一跳,他当然知道高原可不是吓唬自己玩的,如果自己再不听令,那么他可就真的会对自己下手了,因此赶忙道:“末将不敢,末将当谨尊武安君之令。”
  高原点了点头,道:“很好,今天我就会将所有所物资都准备齐全,明天一早,你立刻带军出发,记住,从鸿沟北岸行走,在一天之内,必须赶到荥口,我会在鸿沟南岸派遣骑军掩护你。”
  魏郊赶忙道:“末将明白。”
  高原又道:“魏源听令。”
  魏源是城防军的另一名主将,听到高原叫自已,也赶忙出列,道:“未将在。”
  高原道:“你立刻带令城防军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马,出大梁城,在城南的村镇驻扎,并且马上在村镇周边建立防御阵地,我会从城中再派遣一万五千士兵帮你修建工事,马上动身。”
  魏源没有办法,只好道:“末将尊令。”
  随后,高原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城北下寨,形成左右两寨,拱卫大梁城的阵式。
  虽然大梁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但也不能一味的死守城墙,因为一味的退守城墙,等于是将主动权拱手相让给敌军,对方可以从容的切断大梁城与城外的联系,彻底孤立大梁城大梁城的城墙太长,单边的长度达八里左右,再加上城楼和马面,仅仅只是站满,至少要五千人以上,如果要守住城墙,则需二万左右才行。虽然说在攻城战中,守城的一方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但进攻的一方并不是完全处于劣势,至少有两个优势是守城方不俱备的,一是主动权,攻不攻城,什么时候攻城,什么时候撤退,都是进攻的一方说了算,守城的一方只能被动的应对;二是选择权,攻城的一方可以选择集中兵力,只从一个方向进攻,而守城却必须面面俱倒,这在防守大型城市时,犹为被动,需要lang费大量的兵力。
  因此在城市的攻防战中,守城的一方是决不能全部退守城中,必须要在城外布置一二支人马,设立几个城外据点,和城中形成互相呼应之势,不仅可以减少守城的区域,掩护进城的通道,同时还能够牵制攻城的兵力,甚致是袭击敌军侧翼,在敌军撤退时,还能进行追击。而如果敌军全力进攻城外的据点,城内同样可以出兵救援,或是直袭敌军的主营,比完全退守城中要好得多。
  当然,高原这样布置,另一个目地就是将城防军都打发出城外去,彻底分化,失去了城防军以后,魏衍自然也就翻不起多大的lang花来了。


第三七九章 开府治事(下)

  高原的命令传下之后,两支魏军开出城外,在高原指定的地点扎营立寨,加紧修建防御工事。
  而魏衍得知高原将自己的城防军都调走之后,也不禁又急又气,没想到高原竟然会给自己来这一手,赶忙派人去给魏郊和魏源两人下令,让他们不要听高原的命令,就留在大梁城里,不许出城,并且承诺,如果高原要责罚他们,自己一定会出面保护他们。
  但魏郊和魏源也不是傻子,魏丰己经死在高原的手里,也没见魏衍有什么行动,替他报仇,现在只是躲在家里装病,还说宴保护自己,信了魏衍的承诺,估计死得便快。
  不过魏衍毕竟是两人的直接上司,也不能公然无视魏衍的命令,因此两人都把球又踢回给魏衍,表示高原是以相国的名议下令,自己也十分为难,请魏衍去和高原协商,最好能让高原以回成命。但魏衍心里十分清楚,就算自己去找高原也没有用,说不定高原还会把自己给斩了,因为现在高原手里有魏王假赐给他的青铜剑。
  结果没有得到魏衍的答复,魏源当天就带领着军队出城驻扎,而魏郊也整顿人马,准备在明天出发,赶奔荥口。见两名下属都不听自已的话,魏衍差一点真的被气病了。
  而不仅仅是魏衍,其他的几位装病的大臣也都没有想到,虽然自己躲在家里,但官署里的公务却还在照常进行,因为各官吏对高原派来的代理官员十分配合,和主管官员再不再并没有什么两样,丝毫也洠в谢怕摇
  其实这些装病的大臣也和魏衍一样,一开始都严令自己下属的官吏,不许听令高原派来的代理官员,但他们下属的官吏也和魏郊、魏源一样,谁都不愿给这些官员去当替死鬼,有人还极力的像自己的上司分辩,说自己是受到高原的胁迫,不得己才为之,有人干脆直接告诉他们,就在家好好养病吧,官署的事情,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直到这时,这些大臣才后悔不己,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该装病了,现在到好,反而被高原轻轻松松,就把他们手上的权力给拿去了。而魏增这时才对高原佩服不已,在刚入城时高原果断的杀死了魏丰,现在的效果终于体现出来,假如当时高原放了魏丰一马,那么现在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而这些大臣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又相约一起进宫去找魏王假,想像魏王假哭诉,指控高原。那知在宫门前等了半天,只等到魏王假传来的一句话:回家去养病,国事不用你们操心了。
  众大臣这才明白,原来魏王假也对他们的行为非常不满,因为从魏王假的立场来说,现在秦军大军压境,正需要魏国上下团结一致,同共抗秦的时候,你们却装病躲在家里撂挑子不干,魏王假还待见他们才怪。结果众大臣讨了个没趣,只是都灰溜溜的各自回府,另想别的办法去了。
  不过高原虽然十分成功的化解了这些官员们的阴招,但马上就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就五条新法令刚刚公布,立刽就引发了大梁城居民的极大不满,由其是禁止居民离开大梁这一条,因为大梁是魏国的都城,城中的富户、权贵、世族居多,不少人都有逃离大梁的准备,只是在暂时观望。而现在法令公布,一下孑就断了这些人的退路,他们自然不干,而且这些人一向都不把魏国的律令放在眼里,那会怕高原发布的新法令,因此就在第一天,就抓了三百多名违反新法令的人,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宗室世族子弟。
  而高原也不客气,立刻下令,将违反新法令的人全部押出城去,充做修建防御工事的苦役,这一来更是引发了魏国的宗室世族不满。而魏珙、魏平、魏衍等装病的大臣见了,顿时又来了精神,于是连夜联络,在第二天一早,集合了二百余名宗室世族,再次求见魏王假。在得到魏王假不愿接见他们的答复之后,众人就在王宫前跪拜大哭,一直哭声惊天动地,如丧考妣,以致于让一些不明真像的人见了,还以为是魏王假暴病归天了。
  本来魏王假打定了主意,坚绝不见他们,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平时闹闹也就算了,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就算是要闹事,能不能等到秦军退了,至少也是在一个安静的局面下闹吧。
  但魏王假也低估了这些人的韧劲,在宫门前哭起来就没完了,而且越哭越来劲,哭声连王宫里都听得见,因此也搅得魏王假心烦意乱。再加上魏王假的嫔妃、内待也纷纷劝魏王假,不管怎么样,至少也该见一见他们,听一听他们都说些什么。结果魏王假的心里也有一些动摇了。
  就在魏王假正打算招见他们的时候,忽然高原传来了捷报,蕃勇军在城外,袭击了秦军的一支运输车队,斩首二千余人,烧毁秦军的运输车辆五百余辆,还俘虏了七十三名秦兵,并且把俘虏全部都押回了大梁,正在押解向王宫而来。
  原来姜桓武对高原现在的处境十分清楚,知道高原现在需要用胜利来巩固在大梁城中的地位,因此本来袭击秦军是用不着抓俘虏的,但姜桓武在袭击了秦军的运输车队之后,还是抓住了七十三名秦兵俘虏,并把俘虏带回大梁,以显示代军的胜利。而且还把战果夸大,实际这一战只杀了七百多名秦兵,但被姜桓武扩大了三倍,成了斩首二千。
  魏王假听了之后,也不禁大喜,尽管这一场胜利并不算大,但对大梁城中的军民士气大有帮助,荥口之胜毕竟离大梁还远,而这一战就是发生在大梁附近,而且还抓回来了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