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宴会之后,赵王迁又正式下令,加封高原为上大夫,年奉五千石;食邑三百户,同时也赏给他黄金五百镒,并在邯郸城內;拔给他一所住宅。
  赵国的官职制度仍然是尊循周制,分为士、大夫、卿三等,而毎一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这即是官秩同时也是官职的名称,如相国、司马、大将军、军师这类的专用官职,都是临时委任,并不常设。不过到了战国时期之后,各国根据自身的需要,相国、司马、大将军这类的官职都成了常设,同时还御史、廷尉、太守、县令等其他的常设官职,但士、大夫、卿这三等官秩,仍然还在各国中使用。一般达到了大夫一级的官秩,就有资格参与朝政了。像高原才二十出头的年龄,一下子就做到了上大夫,虽然不是空前绝后,但也是十分少有的。
  不过虽然赵王赐给高原一套府邸,但现在肯定是来不及入住,在这一晚高原还是要住在李牧的府里,因此在晚宴之后,高原仍然是跟着李牧和李瑛鸿回府。司马尚在邯郸也有自己的府邸,但他和李牧久未相见,也跟着一起到李牧府里去小坐。
  众人在李牧的正堂就坐之后,司马尚也拍着高原的肩膀,道:“好小孑,你可真行,石魁、行人九那两个小子在邯郸一向横行无忌,但偏偏剑术高明得很,没人制得了他人,我手下有两个弟兄就是和他们比剑,结果都死在他们的剑下,你算是帮我出了一口恶气。不过让我最高兴的还是看到郭开的那张苦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郭开这样的表情,恐怕今晚我都会高兴的睡不着。”
  高原道:“司马将军太过讲了,其实这两战我都是侥幸取甠,如果论真实实力,我也许并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瑛鸿也道:“司马叔叔,你还说呢?我当时都快吓死了。” 转头又对高原道:“你也太乱来了,知不知有多危险,如果慢一点,行人九的那一剑就刺中你了。”
  赵轩道:“两人交战,就如两军交战一样,不能力敌,就以智取,因此获胜就是获胜,没有饶幸。不过这一来你在邯郸名声大振,以后恐怕会有不少人要向你挑战,虽然你现在是中大夫,一般的剑手挑战,可以置之不理,但有些身份高的剑手,就连大王都不能拒绝,而且这些人的武技只有石魁、行人九之上下,不在以下,因此你要小心。以你现在的实力,恐怕难有大为。”
  高原也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两战自已都是靠巧计取胜,并不是靠真实实力,看来自巳还是要加强自己的实力才行,但怎样加强自己的实力,尽靠自己埋头苦练,作用不大。至少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对手和自己对练,不过高原知道,赵轩到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此也道:“以后还请赵先生多多指点。”
  赵轩点了点头,笑道:“好说,如果你不以为我的枪法简卓,以后就和瑛鸿一起来找我,至少我还可以做你们的对手。”
  高原听了,也知道赵轩答应指点自己的武技,因此也十分高兴,而且看来在今晚之后,自己和赵轩之间的隔合也消除了不少。
  众人又说笑了几句,司马尚也起身告辞。
  李牧起身送他,刚出了正堂门口,就在这时,只见宁戚领着一个內侍,勿勿急急的赶过来,那内侍一见李牧,立刻迎上去; 急声道:“君上,还有司马将军也在这里,真是太好了,大王有令,诏君上和司马将军一起进宫面君。快随我一起进宫去吧。”
  李牧也怔了一怔,也知道如果不是出了大事,赵王迁也绝不会这么晚了,还招自己入宫,因此道:“公公,出了什么事情,大王要招我和司马将军一起进宫。”
  内侍道:“秦军己经攻破了新郑,杀死了韩王安,韩国已经灭亡了。”
  ――――――――分割线―――――――――分割线――――――――
  参加网文联赛,力争海选入围,木林森恳请广大书友大力支持,盖章、贵宾、凸票,任何一项,只需一个就行,如果看完之后,能收藏一下,再顶一个,木林森都将感激不尽。


第三十八章 左右为难

    “闭嘴。什么仁者爱民,什么民为重,社稷之次,君为轻,都是迂腐之谈,腐儒之见。”
  秦王政在案几狠狠的拍了一下,接着又道:“这几年的时间里,你都在学什么,学到的都是这些迂腐阔论吗?从今天开始,你什么书都不许看,只能看[商君书],等候寡人的考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问李廷尉,如果看不懂[商君书],那么就不要看别的书了,退下。”
  在秦王政的面前,跪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生得到是齿白唇红,眉目清秀,面貌皎好得似女子一样,不过在秦王政的暴怒申诉之下,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脚,不敢和秦王政对视。后来听秦王政让他退下,也松了一口气,如释大赦一般,赶忙给秦王政施了一礼,道:“父王,儿臣告退了。” 然后倒退着出了偏殿,一溜烟的跑了。
  看见儿孑逃似的离开了偏殿,秦王政也苦笑了一声,摇头无语。就在这里,只听殿外内侍的声音道:“大王,廷尉李斯大人求见。”
  秦王政道:“宣。”
  不一会儿,李斯一脸喜sè的走进了偏殿,拜倒于地,道:“臣李斯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李卿平身。”
  李斯忙道:“谢大王。”这才站起身来,又道:“大王,刚才臣进来时,见大公子面sè苍惶而去,莫不是大公孑又有什么地方惹大王不快吗?”
  秦王政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为了那一万八千多名释放回来的秦兵,李牧果然不愧是当今的兵法大家,居然有这样的胆识,敢把所有俘虏全都释放回来,不仅成就自己的仁义之名,还让我大秦举国上下都左右为难,到真是好算计,确实是我秦国统一天下的首要劲敌。”
  李斯听了,也苦笑无言。李牧将一万八千多名俘虏的秦兵释放回来之后,也确实在秦国朝野上下引起了一股不小的震动,由其是怎样处理这一万八千多名秦兵,就成了一道大难题,秦国的众大臣在朝堂上争吵了好几天,也没有吵出一个结果来。
  秦国是实行奖励耕战的国策,最重军功,而且有奖就有罚,秦国制定的军法也极为严格。如果打了败仗,领军的主将回国之后,当以自杀以向国内谢罪。因此秦军与列国作战,往往胜多败少,军功受奖是一方面,而败将必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在有些时候败仗,秦王也会下诏特赦,免除败将的死罪,让他们带罪立功。不过秦王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下诏特赦,只有在敌军的力量确实是过于强大,或者是因为天气、环境等客观原因,而且主将也确实用尽了全力,非战之罪的情况下,秦王才会下诏特赦。
  在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集楚赵魏韩燕五国合纵抗秦,集合了大军六十万,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而蒙骜逃回秦国之后,被当时摄政的相国吕不韦以秦王政的名议下诏特赦,免除了蒙骜的死罪,因为这一战并不是蒙骜不努力,实在是对手的实力太过强大。不过大多数秦国的败军之将,可就没有蒙骜这样好的运气了。
  对将军是如此,对普通的士兵也不例外,秦**法实行的是连坐法,凡事临阵脫逃的士兵,不仅要处斩,而且全家都贬为奴隶,而伍长逃跑,全伍同罪,什长逃跑,全什同罪。因此毎逢作战,秦军的士兵也同样都十分勇猛,死战不退。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秦国数百年以来从来没有遇到的,敌军把俘虏的秦国士兵都放回来了,该怎么办?
  因此秦国的大臣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这些士兵就是败军之兵,应该按律治罪,全部处斩,否则不足以震慑全军;而另一派则认为,这批秦兵在战场上己经尽力战斗,并没有临阵脱逃,才被赵军俘虏,现在是被李牧放回,并不是秦兵不努力,因此秦王政应该下诏特赦,饶他们一命。
  两派意见各自引经据典,傍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但连吵了好几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秦王政现在也确实是左右为难,如果不处置这批士兵,对秦军的军心来说,确实有极大的影响,被敌军俘虏将会被释放,而归国之后又没有罪,那么以后在战场上谁还会拼力死战。
  但治罪也不是那么容暎В淙磺毓钡芯敛皇秩恚て揭徽骄涂由绷怂氖蛘跃獯蚊娑缘亩际乔毓木耍赝跽膊皇遣恢婪ú辉鹬诘牡览恚绻皇羌盖说揭菜懔耍庖淮畏呕乩吹娜词怯幸煌虬饲в嗳耍恳桓鋈硕加凶约旱母改感值茏优庖磺3镀鹄矗偎狄灿惺竿蛉耍匆簿霾换嵝。揖退闶乔毓埠苣殉惺苷庋亩础
  另外这批秦兵没有死在赵国,反而是回国之后,被本国杀死,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既使是一向处事果断的秦王政,这一次也不得不谨慎起来,只是下令将这一万八千余名秦兵暂时关押起来,但也迟迟没有做出处理的决定来。
  刚才秦王政的大公孑扶苏求见,也是为这一万八千余名秦兵求情,请求秦王政下招赦免这批秦兵,但朝臣虽然分成了两派,无论是以什么理由,但也都是基于秦国的军律法令,找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而扶苏劝解秦王政的理由,却是用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徳,爱民的思想。
  虽然秦国是以法家思想立国,但对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并没有完全禁止,像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编绘的[吕氏chūn秋],实际就是一本集百家之长的杂绘著作。
  而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思想,本来就是诸子百家中流传最广的学说之一,己经深入民间,跟本无法完全禁止的,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法家和儒家虽然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