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派兵追了,也好交持。
  于是蒙武点了点头,道:“好吧,章邯、董翳,我就派你们两人,带领五千骑军,追赶赵军。但李牧用兵一向神鬼没,很有可能在半路设有伏兵,因此你们在追击途中,一定要小心谨慎,沿路多派侦骑巡查,以防中伏,明白吗?”
  章邯和童翳立刻齐声道:“是。”然后两人的右手握拳,在左胸前一击,立刻退下,去调集人马。
  看着两人离开,蒙武略一沉思,道:“司马欣。”
  又是一员秦将出列,道:“未将在。”
  蒙武道:“你带二百辆战车,随后接应他们。”
  司马欣忙道:“是。”
  在这个时代,战车是不能单独出动,在战国前期,一辆战车配备的各种步兵的人数从七十到一百人不等,虽然在这个时候,战车不在是战场的绝对武器,配备的步兵大量的减少,在四十到五十人之间,因此二百辆战车实际出动的兵力约有近万人。
  章邯和童翳得到了蒙武的命令之后,立刻招集了五千骑兵,沿着赵军撤退的方向,追击而去。
  这时离赵军撤退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半个多时辰,而且赵军远途奔袭,马力损耗,因此撤退的速度并不快,而秦军却是体力充沛,章邯和董翳估计,最多两三个时辰,就可以追上这一支赵军。
  不过两人也还记得蒙武的提醒,要防止赵军的伏军,这两个人也都是久经战阵的人,当然也知道,蒙武的提醒是非常有道理,对上李牧,谁都不敢大意。因此两人也派出数十名侦骑,在大军的前方两侧打探,看赵军是否埕伏下了伏军。
  追赶了一个多时辰,追出了大约有四十多里的路程,也并没有发现赵军的伏军,但就在这时,章邯收到了侦骑的回报,赵军就在前方约五六里的地方列阵,看样孑是要和秦军正面列阵,大战一场。
  原来高原率军撤离了秦军的大营之后,回到了其他战马的隐藏地点,不过高原并没有急于撤退,而是下令士兵原地休息,先恢复体力,然后又派出探子,打探秦军的动向。在一个多时辰之后,高原也得知秦军派出了一支骑军,来追击自己。
  高原立刻开始了估计双方的实力对比,这一次突袭秦军大营,赵军仅仅只阵亡了十一名骑兵,另有三十多名士兵受伤,但都伤得不重,实力基本无损,又休息了一个多时辰之后,体力基本恢复。留在这里的战马都休息了两个多时辰,并解鞍缓辔,可以啃一些青草树叶,马力也都全部恢复了,而且赵军中还有一千新式骑军,因此现在赵军也完全可以再打一场战斗,就算不敌秦军,也能够从容的撤退。因此高原也决定,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和秦军的骑军交战。再给秦军一个打击。
  而全军得知以后,也都纷纷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在刚才突袭秦军大营虽然成功,但时间并不长,因此不少士兵都觉得杀得还不过瘾,得知有秦军追上来,当然都还想和秦军再战一场。于是高原立刻率领着人马,又向后撤退了二十多里,找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替换了战马,列好了阵列,等待着敌人追上来。
  章邯和董翳得知以后,也不禁又惊又喜,没想到赵军居然还有这样的胆识,居然敢停下来布阵,和自己正面一战,这也说明对方对自己的战斗力有充份的信心。不过章邯和董翳对秦军的战斗力也同样自信,正面和赵军作战,秦军可是从来都并不惧怕,而且自己这一次出兵的目地就是为了追上赵军,和赵军大战一场,找回被赵军突袭的面子。现在赵军停下来了,准备和自己决战,也正是秦军求之不得的事情。
  于是章邯也立刻下令,调整阵列,全军准备迎战。
  五六里的距离在战马的速度,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很快秦军就发现了赵军的阵列。当然在同时赵军也一样发现了秦军。
  高原一举手中的长枪,大吼道:“儿郎们,杀。”说着,双腿猛夹马腹,向秦军冲杀过去。
  而赵军的骑军们也都摧动战马,也都各举武器,一起冲杀出去。
  虽然这个时代,骑军还不是战场上的主力,大规模的骑军战还没有出现,但小规模的骑军战还是有不少,但基本都是数百人规模,向这样双方加起来达到近万人规模的骑军战斗,还是十分稀少的。大多数时候,士兵是骑马赶到战场,然后下马作战,或着是跟随着战车作战。
  章邯和董翳虽然经历过的战场并不算少了,但也还没有指挥过数千人规模的骑军战斗。不过两人想着赵军不是也一样吗?既然赵军可以用全骑军出战,那么秦军同样也可以用全骑军出战,因此也催动战马,迎击了上去。
  双方的距离在逐渐的拉近,赵军的阵形也在发生变形,一千名新式骑军和其他骑军拉开了距离,并且由横向的阵列变化成十余个锥形的突击阵列,而其他的二千名骑军则仍然保持着横列队形。
  这个变化也让章邯和董翳大为意外,因为这是两人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列,但现在己经不容他们思考,双方已经进入到弓弩的躲程。赵军的骑士们纷纷举起手里的弓弩,向对方射击。而秦军的骑军也同样弯弓搭箭,向赵军射击。
  一时破空之声响个不停,箭似飞蝗一般,落到双方的士兵头上,顿时在双方的阵列中,都有不少士兵中箭落马,惨叫不止。
  不过秦军的队形是横列,而赵军的队形是锥形纵列,因此在弓箭的互相攻击中,秦军的伤亡还是要比赵军多一些,另外还有一些秦兵是坐不稳马背,跌下马去。但双方这时都已经在全速奔驰,距离也在迅速的拉近,毎个人都只有射出一二箭的时间,伤亡并不足以影响互相的战斗力,最终的胜负,还是要看双方的近战能力。


第九十七章 秦军追击(下)

  高原射完了第二个弩弓之后;立刻挂好了弩弓,右手从马鞍后抽出了长枪,左手也套上了圆盾,这时距离秦军的骑军己不足十米的距离。高原也将长枪平举,向朝自己迎面冲过来的一名秦军的骑士刺去。而对方也同样手持长枪,刺向高原。
  但高原的身体一侧,就躲过对方的长枪,而自己手里的长枪也顺势刺出,将那一名骑士刺落在马下。
  而随后赶上来的第二名秦军的骑士和高原大约有二三米的距离,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将手中的长枪向对手横扫,但高原在马背上一仰身,用出了一个金刚铁板桥的姿式,把整个身体都平躺在战马的后臀上,结果对方的长枪从高原的上空横扫而过,而高原手里的长枪却结结实实的抽打在对方的胸肩上。那名骑士顿时坐不稳马鞍,一个仰身,从马背上摔倒下来。
  随后高原一个翻身,刚在马背坐直了身体,但在另一侧又有一名士兵,挥动长戈,向高原当头击了下来。高原举盾招架,右手的长枪从马首挥过,向对手的面门刺去。那名秦军的头一侧,躲过了高原刺来的长枪。但高原顺势改刺为拍,枪头向棍棒一样砸下,击中对手的肩头,那名秦兵也在马背上坐不稳当,晃了两晃,一头裁下马去。
  几乎就是在一瞬间的功夫,高原就己经击倒了三名秦兵,其实只有一个被高原刺下马的,而其他两个,其实都是被高原打下马去,而这时赵军的其他骑军也纷纷和秦军接战上,但双方交锋的结果,十有**都是秦军的士兵被打下战马去,而在这种全骑军的作战当中,一但落下战马基本是九死一生,想要躲过其他战马的践踏,只能看自己平时的人品好不好了。
  在这方面,拥有双桥马鞍和马蹬的赵军一方就要占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在马背上的稳定度大大的増加了,同时还可以做出种种大难度的动作。向高原整个人都躺在马后臀上的躲避动作,在秦军的骑军士兵看来,是根本不可能做得出来的。如果秦军也是装配的双高桥马鞍和马蹬,高原就未必能轻易的将他们打下马去了。
  这时高原的长枪又刺向第四名秦兵,这一次刺了个正中,而且借助战马的冲击力,长枪从对手的前胸刺入,枪尖从背后冒了出来。但在这名秦兵摔下战马的时候,高原一时也无法拔出长枪,只好松手弃枪。
  其实被迫弃枪,在骑战中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每名赵军的骑兵都配有二支长枪,一长一短,长的四米有余,而短的大约在二米五左右。平时都是使用长柄枪,而短柄枪备用,插在马鞍的后部,另外也是用于马下作战。
  不过失去了长柄枪的高原,并没有使用短柄枪,而是拔出了佩刀,顺势砍向一名与自己错马而过的秦兵,那名秦兵惨叫了一声,胸甲被砍开,鲜血喷涌出,一头栽倒下战马去。
  现在长刀己经铸好了二批一共四百柄,但基本都装配给了步兵,骑军中只有佰长一级的军官才能装配战刀,当然高原这一级的将领每人可以配备两柄。
  其实战刀在骑战中使用的威力更大,因为刀本身的特性有利于劈砍,而且可以借助战马的速度冲力,也不必使用太大的力量挥砍,就可以十分轻易的砍开甲胄,杀伤对手。不像剑枪那样,以刺击为主,不仅容易拆断,而且刺入敌兵的身体也不易拔出,唯一的不足就是战刀的长度不够,只能用来做近身的劈砍作战。
  但这个不足点的影响并不大,远的敌**不了就不打,因此高原拔出了战刀之后,左挥右砍,一连又砍死了四五名秦军的骑兵。而其他的赵兵也同样势不可挡,纷纷挥动长枪短剑,或刺或砍,只杀得秦军纷纷落马,尽管秦军的人数众多,但整个战局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来。
  这个结果也让在秦军阵中督战的两名主将章邯、董翳大为不解,秦兵赵兵的单兵素质一向都是旗鼓相当的,这一点在过去的战场上己经得到了正识,而且这一次两人带出来的,都是秦军中的精锐士兵,怎么这一次和赵军交手,竟然完全不堪一击呢?如果赵军的骑军真的远胜过秦军的骑军,那么这一次战争,秦军想要取胜,也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