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如是别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鹩谔炱羝吣臧嗽鲁轷蹲市上粲ㄋ省3跹Ъ埔肌澳冀ū硎けΧ骶劭λ琛蹦┨狻熬凵尘邮俊保侨∫逵诜ɑ胺奖闫贰薄澳酥镣酉罚凵澄鹚敝洹S帜琳鞔耸枋保啾靥〖兰坝谛煨⒛挛募椤岸羲炙赂荡笫勘彼啤俺R跃凵郴兀砸蛲脊=孀逾致蓿抟神勐似鹁挪阕┧敝铩3跹Ъ埔几丛亍笆槲飨弥鄢だ喜嶙印币晃模┨狻靶了戎俅壕凵尘邮渴橛诮逯鄞巍保淠暝碌赜蛴牒佣炒耸奔淇占涿芟嘞谓印:佣耸馑愿摹熬凵尘邮俊蔽熬凵忱先恕闭撸跏又还阅琳辏勺鸪莆袄先恕保粝暌镏蛑熬凵场北就又罚琳背珈醺叫了榷褐洌埠佣刍嶂保涞呖裼蜗罚攵肝奚僖欤笫洗呵锼健坝逃型摹闭摺:佣厝〈送舷喾粗揭搴衔淮牵沙蒲炮省H辉蚝佣诺缌鳎屯ǖ浼诖烁靡焕ひ印V寥裟琳猿樾ù怂猓栉乃越晕砻嬗铮翟蛐纳臀叹埠椭乓眨畋湓庥觯璐宋ㄒ患湍畋9赜谀琳胛倘姘彩拢谴宋乃芘约埃槌伤寄┛刹畏胧嬗萆窖抑旧希澮嗖幌昙啊

河东君与牧斋同舟过苏州至嘉兴,然后分袂,牧斋往杭州,转游黄山,河东君则自鸳湖返棹松江。顾苓河东君传云:“既度岁,与为西湖之游。”殊不知钱柳在常熟时虽曾有偕游西湖之约,观河东君与汪然明尺牍第叁拾通云“弟方耽游蜡屐,或至阁梅梁地,彥会可怀。不尔,则春怀伊迩,薄游在斯,当偕某翁,便过通德,一景道风也”可以证知,然此同游之约迄未实践。云美误以钱柳二人偕至西湖,其实二人仅同舟至鸳湖即离去也。牧斋“有美诗”乃河东君别去后答其送游新安之作,故结语云“迎汝双安桨,愁予独扣舷。从今吴榜梦,昔昔在君边”。初学集附河东君送行诗,第伍句“惜别已同莺久驻”,谓自崇祯十三年十一月间初访半野堂,至十四年正月末别牧斋于鸳湖,已历三月之时间,不可言非久。第陸句“衔书应有燕重来”,谓感激牧斋之知遇,自当重来相会。综合此联,其所以宽慰牧斋之意可谓周密深挚,善于措辞者矣。第柒第捌两句云:“只怜不得因风去,飘浮征衫比落梅。”“飘浮”二字适为形容己身行踪之妙语,用“落梅”二字,则亦于无意间,不觉流露其身世飘零之感矣。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十一)

牧斋“有美诗一百韵”不独为东山酬和集中压卷之作,即初学有学两集中亦罕见此希有之巨制,可知其为牧斋平生惨淡经营、称心快意之作品。后来朱竹垞“风怀诗”固所不逮,求之明代以前此类之诗,论其排比铺张、波澜壮阔而又能体物写情、曲尽微妙者,恐舍元微之“梦游春”、白乐天“和梦游春”两诗外,复难得此绝妙好词也。

此诗取材博奥,非俭腹小生翻检类书、寻求故实者所能尽解,自不待言。所最难通者,即此诗作者本人及为此诗而作之人,两方复杂针对之心理,并崇祯十三年仲冬至次年孟春三数月间两人行事曲折之经过,推寻冥想于三百年史籍残毁之后,谓可悉得其真相,不少差误,则烛武壮不如人,师丹老而健忘,诚哉!仆病未能也。

牧斋不仅赋此诗以赠河东君,当亦为河东君解释其诗中微旨所在,河东君自能心赏意会、不忘于怀。观初学集贰拾“(崇祯十四年辛未)中秋日携内出游,次冬日泛舟韵二首”之后,附河东君依韵和作二首之二“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一联,其上句自注:“有美诗云:迎汝双安桨。”即是其例证。

前论钱遵王注牧斋诗,独于“有美诗”违反其原来之通则,疑其本出于陆敕先之手,故有美诗诸注乃是陆氏之原本,而遵王或略有增补者。但详绎此诗全篇之注,至篇末重要之处反独较少,岂敕先亦未注完此诗,遵王取以入其书中,遂致一篇之注前后详略有异耶?夫牧斋本人之外,最能通此诗之意者为河东君,然皆不可向其求解矣。敕先乃同情于河东君者,东山酬和集贰载其和牧斋迎河东君四诗第叁首一章可以为证,其结语云“桃李从今莫教发,杏媒新有柳如花”乃用李义山诗集上“柳下暗记”五绝“更将黄映白,似作杏花媒”句意,语颇新颖,特附录于此。可惜陆氏当崇祯十三四年时与牧斋关系之亲密似尚不及何士龙,故注释有美诗亦未必能尽通其意,周知其事。至若遵王,则本与河东君立于反对之地位者,无论牧斋之用事有所未详,不能引证,用意则纵有所知,亦以怀有偏见,不肯为之阐明也。今日释证有美诗,除遵王旧注已及而不误者不复多赘外,其有讹舛,或义有未尽,则就管窥所得略为补出,所注意之处则在钱柳二人当日之行踪所至及用意所在,搜取材料,反复推寻,钩沈索隐,发见真相。然究竟能否达到释证此诗目的十分之一二,则殊不敢自信,深愿当世博识通人有以垂教之也。

牧斋以“有美”二字为此诗题之意,乃取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篇“有美一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及“与子皆臧”之义,兼暗寓河东君之名字。第贰章已论及之,茲不复赘。稍成问题者,即此诗题有“晦日鸳湖舟中作”之语,盖钱柳二人于崇祯十四年元夕同舟至苏州,纵行程难免濡滞,亦不至需半月之时间始达鸳湖。欲推其所以如此之故,自难得知。然此行牧斋本是取道西湖往游黄山,河东君则原拟遄返松江佘山故居养疴,两人自可同过苏州后分袂独往。今不如此,乃过虎丘后同至鸳湖,始各买棹别行,其眷恋不舍、惜别多情之意,可以推见。于是河东君“送牧翁之新安”诗“惜别已同莺久驻”之句,遂更得一旁证新解矣。茲因解释便利之故,略据此诗辞意,分析段节,依次论之于下。

东山酬和集壹牧翁“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云:

有美生南国,芳名异代传。(初学集作“清芬翰墨传”。)河东论氏族,天上问星躔。汉殿三眠贵,吴宫万缕连。星榆长历落,月桂并蹁跹。郁郁昆山畔,青青谷水边。托根来净域,移植自芳年。

寅恪案:昔年论元微之与双文及韦成之婚姻问题,引昌黎集贰肆“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云:“诗歌硕人,爰叙宗亲。女子之事,有以荣身。”遂推论吾国旧日社会婚姻与门第之关系。茲不详及。(见拙著元白诗笺证稿第肆章附“读莺莺传”。)夫河东君以旷代难逢之奇女子得适牧斋,受其宠遇,同于嫡配,然卒为钱氏宗人如遵王之流逼迫自杀,其主因实由出身寒贱一端,有以致之。今存河东君传中,其作成时间之较早者有二篇,即沈虬及顾苓两氏之文。沈传载河东君本姓杨,为禾中人;顾传则仅云“河东君柳氏也”,并不述其籍贯,盖云美深会其师之微意,于河东君之真实姓氏及原来籍贯有所隐讳,不欲明白言之也。牧斋此诗故作狡狯,竟认河东君为真姓柳者,排比铺张,详征柳家故实,乃所谓姑妄言之者也,若读者不姑妄听之,则真天下之笨伯,必为牧斋河东君及顾云美等通人所窃笑矣。河东君本嘉兴人,牧斋诗中仅举昆山谷水属于松江地域者而言,自是不欲显著其本来籍贯之义,故云美作传解悟此意,亦只从适云间孝廉为妾说起,而不述及以前事迹。

今检汪然明所刻柳如是尺牍,署其作者为“云间柳隐如是”,又陈卧子所刻戊寅草,其作者虽署为“柳隐如是”而不著其籍贯,但其中“白燕庵作”七律题下注云:“乃我郡袁海叟之故址。墓在其侧。”及“五日雨中”七律“下杜昔为走马地,阿童今作斗鸡游”句下自注云:“时我郡龙舟久不作矣。”并戊寅草陈卧子序云:“迨至我地,人不逾数家,而作者或取要眇。柳子遂一起青琐之中,不谋而与我辈之诗竟深有合者,是岂非难哉?是豈非难哉?(寅恪案:卧子谓河东君出于青琐之中。检世说新语惑溺篇“韩寿美姿容”条:“'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悦之。”晋书肆拾贾充传附谧传亦同。卧子殆讳河东君出于青楼,遂取此事,改“楼”为“琐”耶?又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诗肆婦女类“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云:“知道文君隔青琐,梁王赋客肯言才。”卧子平生鄙薄宋诗,未必肯用苏句,但检陈忠裕全集壹叁平露堂集“秋居杂诗”十首之七“遨游犬子倦,宾从客见娇”句下自注云:“舒章招予游横云,予病不往。”似以司马长卿自命,而以卓文君目河东君,则与东坡之诗实相符会,今日读之,不觉令人失笑也。)然则河东君本人固自命为松江人,而卧子亦以松江人目之也。第叁章论河东君与宋辕文之关系时,涉及松江知府方岳贡欲驱逐河东君事,鄙意以为驱逐流妓出境乃昔日地方名宦所常行者,岂河东君因卧子之助力遂得冒托松江籍贯,免被驱逐,自是之后竟可以松江人自居耶?若果如此,牧斋之诗亦可谓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矣。(寅恪昔岁旅居昆明,偶因购得常熟白泖港旧日钱氏山庄之红豆一粒,遂发愿释证钱柳因缘诗。前于第壹章已述之。所可怪者,购得此红豆之同时,有客持其新得湘乡袭侯曾劼刚纪泽手札一纸相示,其书乃致当日某知县者,内容略谓:“顷有名流数人来言,县中有驱逐流妓之令,欲托代为缓颊云云。”札尾不署姓名,但钤有两章,一为“曾印纪泽”,一为“劼刚”。今属笔至此,忽忆及之,以情事颇相类似,故附记于此,以博读者一笑。)

“有美生南国”之“南国”,固用文选贰玖曹子建杂诗六首之四“南国有佳人”句。李善注云:“楚辞(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南国谓江南也。”自与河东君生吴越之地意义相合。但牧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