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寸河山一寸血-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除了宋美龄的传话,当然还有陈诚的报告,蒋介石开始回心转意,并让宋美龄专门给薛岳打来电话。

这种时候,到处都是失败论调,信心非常可贵。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就好好打。

蒋介石亲自补发命令:在长沙打!

有了这个正式命令,当然就没有抗命一说了。

魔高一丈

9月23日,包括熊本师团在内的第十一军两师一旅团,突破湘北防御,从新墙河徒涉而过。

这一幕像极了南昌会战初期的情景,而且看上去,冈村似乎也已经得手。

其实不然。

薛岳嘴上不说,对南昌会战的失败却一直铭记在心。那一战与其说冈村战术高明,不如说他的特种部队太出色了。

第九战区也有直属炮兵,但与第十一军没法比,冈村只要把炮兵集中起来,再加上飞机的轰炸,就可以基本破坏防御工事,然后坦克战车往上一冲,守军光凭轻武器是挡不住的。

假如你还要与他对拼这个,想要不吃亏都难。

薛岳学聪明了,他不在防线上与对手长时间对峙,而是先逐级抵抗,然后再退出一定距离。

老虎仔的实际部署是,只使用一部分兵力进行正面抵抗,主力全部后撤,但这种后撤不是溃退,而是在等待援兵,积聚力量后待机反击。

这招有名称,叫做:后退决战。

长沙不是南昌,新墙河也不是修水河,没有道理跟你死扛,且退后一步收拾你。

稻田灌上水后就可以上演“泥水泡猪皮”

冈村并不清楚薛岳的肚皮官司,他认为门户已经打开,正是狂飙突进的时候。

按照南昌会战的程序,过了河之后当然还要迂回。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正面阻力,还能为“三局两胜”打下基础。

最好是用坦克战车迂回,拉风一点的还可以使用坦克集群等时髦概念,然而冈村发现,他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最新式战术”失去了用武之地。

南昌会战刚刚结束,薛岳就痛定思痛,认识到道路不仅得破坏,还要破坏得彻彻底底,不留一点余地。

早在四五个月前,他就在长沙以北搞起了“大破坏运动”,挖水田的挖水田,造湖的造湖,看到山必定要弄一座绝壁,看到道路必定要弄一条深沟。

这位说了,你自己总得走路吧。

老虎仔有绝的,就一条人走的路,他还给改造成了凸形,路上及其两侧都不能开车的那种。

第十一军过河是过得很轻松,可是过河之后,凡是四个轮子的,什么炮车、汽车、战车,一律望而兴叹,不仅大炮不能拉,坦克也不能开,只能步兵单独推进,而步兵的行进速度也一直快不起来。

据说日军官兵脚下穿的大头鞋皆为猪皮材料,一碰到水就会发胀。薛岳便将长沙外围的所有稻田里都灌上水,部队撤退或作战时也有意从水田里经过。

“泥水泡猪皮”,日军的皮鞋被浸泡后变得笨重不堪,连抬抬腿都吃力,更别说跑了。

巨猛杨六郎

与冈村所料不同,第九战区实有两匹“上等马”,除了王耀武第七十四军外,还有关麟征第十五集团军,后者成了薛岳掌握在手中的另一个撒手锏。

关麟征,陕西户县人,毕业于黄埔第一期。

小时候的关麟征有两个最。一个最,是由于爱调皮捣蛋,所以手心挨先生的板子最多。另一个最,则是他的学习成绩最好,考试总是全班第一,但因为“前最”在先,所以被降格成了全班第二。

这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要么就好到顶,要么就差到底。有看着他长大的长辈预言,这娃娃将来若成器,就是个杨六郎,不成器,则只能去卖卖麻糖。

一开始关麟征的抱负并不远大。他投考黄埔军校的初衷,也不是什么“主义”或者“革命”,而是觉得当军官很威风。他的终极理想是:能当上连长就不错了。

但是多年前的那个预言终于没有落空。

二十岁那年,他当上了连长,不过不是终极,只是起步,此后就开始了令人炫目的撑竿跳,而且越跳越高,频率也越来越快。

二十四岁,成了新编师副师长,参加中原大战。

二十八岁,已经是中央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参加长城抗战。

三十二岁,升任第五十二军军长,是保定会战的绝对主力。

三十三岁,在台儿庄大捷中声名鹊起,出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当时的黄埔毕业生中,能达到军团长这一位置的一共就两个人,除了他,就是胡宗南。

战争是成就名将的最好阶梯,而每个人在战场上又都有自己借以扬名立万的一套。

长城抗战,打到危急关头时,关麟征曾以师长之尊亲自在第一线发起冲锋,十余个随从官兵全部战死,他自己也被炸伤多处,浑身是血。

徐州大撤退,关麟征率第三十二军团向商丘转移,但是路上一座桥被日军封锁,八挺重机枪对着面扫射,部队怎么冲都冲不过去。关猛上阵,得句犹如将成功关麟征见状大怒,立即调来十几匹快马,自己骑在最前面,趁日军机枪暂停射击的瞬间,驱马队向桥头飞奔过去,仅一个照面就把重机枪阵地给冲散了。

关麟征因而得名:关猛。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之前,关麟征已被任命为第十五集团军代总司令,专负湘北战场之责。

一切程序都按照薛岳的预想在走,关猛所要做的,就是完美细节。

第十五集团军除关麟征直辖的五十二军外,其他都是七七八八的临时归属部队,总计达到六个军二十多万人。由于原先互不统属,如何节制便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后撤时,如果大家都抢着往后面跑,有计划的撤退极有可能演变为毫无秩序的溃退。

关麟征以身作则,要求所有部队长官都必须走在最后面,有带头逃路的立即予以军法处置。结果这么大一个规模的混编集团军,撤退时却井然有序,未让日军在追击时找到任何空隙。

冈村本来以为在湘北打开了缺口,但情况随后就发生了变化。

9月26日,本拟利用地形进行迂回包抄的日军突然遭到了强烈抵抗,变得寸步难行。

这就是薛岳的反迂回战术,正式名称是“争取外线”。关麟征依计把主力部队保持在日军的侧面,你迂回我,我必侧击你,让对手始终无法舒舒服服地展开阵形。

迂回是日军的惯用战法,可以这样说,日本人的战术原则虽然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边进攻,一边包围,在迂回上打转转。这个法宝一破,冈村就有些傻眼了。

此时他正好得到了一份情报,情报上说,第九战区已在长沙正面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大部队和所有炮兵。

这是干什么,情况不妙啊。

再一看,第十一军自渡过新墙河之后,已深入一百五十里的距离,可是由于薛岳采用了运粮上山、坚壁清野的策略,长沙附近的所有粮食都被运到山上藏了起来,连弄粮食的工具——磨粉舂米的玩意儿都没留给小鬼子,前进部队因此很难实现就地补给,有的已陷入军粮匮乏的不利境地,必须依赖空投了。

宛如从梦中惊醒,冈村一下跳了起来。

你围不了人家,就极有可能被人家所围,倘若继续前进,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9月27日,第十一军距离长沙已仅有二十里路,可是冈村仍然下令停止进攻,各部队沿原路急速返回。

10月2日,关麟征下令全面反攻,掉过头来对日军进行正面追击和侧面围堵。早已集中起来的炮兵部队推前攻击,虽然还是只能以迫击炮为主,但在第十一军也没有重武器随身的情况下,马上就像万家岭大捷那样为步兵轰开了通道。

这种反攻是令人振奋的,关麟征的部将在夜间追击时偶一抬头,竟得妙句:马首悬明月!

前人有云,得句犹如将成功,看来关猛必能有所斩获。

此后的战局进展果然如此。第十一军经数日苦战,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心思停下来认真抵挡,其中,相对集中一些的大部队还好,分散担任警备的小部队就倒了大霉,损失最为惨重。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首次采用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的战术,即在大部队撤退的同时,仍在日军背后留下小部队,以扰乱其军心。等到关麟征发动大反攻,不仅小部队更加起劲,就连当地老百姓也都自发地跑出来,帮着抓捕和搜寻零散日军。

10月10日,关麟征追到新墙河才停步。与此同时,东路的第一〇六师团亦不得其门而入,被迫退回原防线,冈村的“三局两胜”完全沦为一个笑话。

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诸将中,关麟征功居第一,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在黄埔生中,他是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第一人,随之而来,便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一年,他才三十四岁。

你不会去卖麻糖,你就是个做杨六郎的上好材料。

第33章 铁甲奔流(1)

在攻占武汉和广州之后,日本政府以为中国总该投降了,可是事与愿违。在展开政治诱降,并促使汪精卫叛离之后,又以为可使重庆政府分裂,军队全盘瓦解,谁知仍是春梦一场。

最让日本政界感到吃惊的还是1939年8月21日,德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一直都以为德国鬼子跟自己是一边儿的,大家都是鬼子嘛,然而希特勒和斯大林出乎意料的幕后交易,等于是把日本给出卖了,日本上上下下无不哗然变色。

既收拾不了中国战事,又防不住德国的“背信弃义”,继近卫内阁之后诞生的平沼内阁由此备受指责,被迫于8月27日宣布总辞职,由阿部信义重组内阁。

阿部上台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企盼已久的欧战终于爆发了,可惜它并没有如预想中那样给中国人带来全面利好,由于英法无暇顾及东南亚利益,反而给了东瀛以更多的可乘之机。

阿部首相公然宣称,要趁欧战爆发之际,继续向解决“中国事变”迈进。

当初日军攻占广州,是为了掐断中国沿海的外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