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寸河山一寸血-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纳德刚到东瓜,迎头浇过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五名飞行员一人交给陈纳德一张纸,陈纳德定睛一看,却是辞职报告:“这是什么鬼地方,是人待的吗?”

陈纳德四顾,他看到飞行基地周围,不是泥沼,就是丛林,空气中弥漫着的是一股令人作呕的酸腐味。

飞行员们抱怨的还不只这些,“给我们烧饭的是一个缅甸厨子,这厮弄的伙食那叫一个难吃……”

陈纳德笑了笑,说:“我是一个老朽不堪的老军头,相信我,如果我这样的老头都能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下去,你们这些小伙子也一定没有问题,所以我不能同意你们辞职撂挑子。”

飞行员们觉得不舒服的那些事,个个都能克服,陈纳德担心的不是这个。

基地蚊虫很多,起先也没准备蚊帐,美国大兵皮糙肉厚,被叮两下不要紧,最怕的就是因此染上疾病。

志愿航空队对外属于商业机构,陈纳德也不再是宋美龄的私人航空顾问,他现在是宋子文雇佣下的“美国农民”。

陈纳德向宋子文请援,后者立即想尽办法准备了足够药品,并派出由美国医生组成的医疗小组专驻航空队。

在宋老板的鼎力相助下,陈纳德迈过了第一道坎。这是基本保证,以后无论训练还是战斗,志愿航空队都没有一人因病退出。

要开始训练了,然而陈纳德的一句话,却差点让所有飞行员都从板凳上摔下去:“我即将讲授的第一课,是如何驾驶飞机。”

航空队的小伙子,除个别从航校走出不久外,其他大多是美国空军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年纪最大的一个,飞行时间几乎和陈纳德一样长。

有没搞错,我们不会开飞机?老头是不是在雨林中把脑袋给弄迷糊了。

陈纳德很清醒,也知道队员们的实际水平。

在美国时,一名即将加入航空队的飞行员曾当着陈纳德的面做过飞行表演。在短短五分钟的表演过程中,他能多次从翻过来倒过去的机身中探出身体,这令陈纳德本人都为之惊叹不已,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谁能在高难飞行中频繁地完成这一动作。

拥有一流飞行员,正是陈纳德自信能击败对手的最重要条件,可是,他仍然要这么说:“我知道你们很棒,但是大家想到过没有,给我们的飞机只是二流,一流飞行员驾驶二流飞机,要想战胜一流飞行员驾驶的一流飞机,岂是易事?所以我要教给你们的,并不是简单的驾驶飞机,而是如何在驾驶过程中,让二流的飞机变成一流。”

对眼前这个“老朽不堪的老军头”的话,飞行员们起初似信非信。

然而,随着训练的开始,小伙子们却从盲目的乐观滑向了极度的悲观,特别是在见到同在缅甸待命的英国皇家空军以后。

英国空军驾驶的,正是传说中的“一流飞机”——公牛式战斗机。

陈纳德问队员有什么感受,答:“地狱已经在向驾驶二流飞机的美国人招手了!”

“我们不明白,您究竟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飞机变成一流?”

陈纳德从容不迫,说道:“当然有。不管一流还是二流,任何一种机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就是如何用自己的优点去进攻别人的弱点,如果能够那样,你手中的二流飞机就将成为战无不胜的一流飞机。公牛的弱点是灵活性不够,战斧的优点则是速度很快,那你为什么不能扇着翅膀快速地围着这只肥牛转呢?”

第12章 大号飞虎队(2)

没人信。

你就扯吧,照这么说,人家一流的岂不等于废物?

“不信,那就试试看。”正好英国飞行员自己也沾沾自喜,三番五次地来显摆。于是,双方决定公开比试一场。

按照陈纳德的指点,志愿队飞行员绕着公牛转起了圈,而后者也果真被转得晕头转向。

对于空战来说,最怕的就是昏了头,这时候只需一炮便能轻松搞定。

把公牛直比下去的经历,让战斧在飞行员们的心目中顿时身价倍增,可是战斧的未来对手,不是公牛,而是零式,这是必须弄清楚的。

从零式出现的第一天起,陈纳德就像对付96式那样,做了无数次的观察和记录,在当时,他大概算是对零式研究最深的非日籍空战专家了。

零式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异常灵活,能以很小的半径转弯,如果你被它逼入转圈作战,那你必死无疑!

听课的飞行员们坐不住了。

那可怎么办,我们转圈转得过公牛,却转不过零式啊。

陈老师哑然失笑,“为什么一定要比转圈?战斧的优点是速度快、火力强,因此我们将要采取的是‘要你命三板斧’——全速接近,迅速开火,然后全速摆脱。记住,你瞄准零式的时间,绝不能超过在零式面前停留的时间。”

喜爱颠覆理论的陈纳德无意中再次颠覆了一个理论。

在传统的空战理论中,这种一打就跑的运动战术不光是旁门左道,它还会被视为是动摇军心的胆小鬼行为,就连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这么做,事后也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受审。

陈纳德不管这一套,实用就是真理,当敌机被击落,你们就会知道,有的所谓固定不变的“公理”或者规则,纯属狗屁。

快乐赢天下

中国空军名存实亡,日本航空队肆无忌惮,到了张狂的程度。

在成都机场,日本飞行员可以堂而皇之地把飞机降落下来,然后走出机舱,平静地点上一把火,把机场上来不及撤出的教练机焚之一炬。

等到机场上空空荡荡,没有什么东西可烧的时候,这些家伙就拔根旗带回机舱——你对他们毫无办法,因为上空还有其他日机在对着地面扫射,这时候冲上去,唯死路一条。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对在缅甸集训的志愿航空队寄予了无限期望。重庆政府在资金相当困窘的情况下,仍开出赏额,规定飞行员每击落一架日机,就奖励队员五百美元。

然而,从那里传来的消息似乎并不美妙,有人说志愿航空队的纪律十分糟糕,哪里是什么训练有素的航空队,分明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暴民”。

耐人寻味的是,带出这一消息的并非别人,正是前去缅甸视察的美国军事代表团。

说志愿航空队是“暴民组织”,来源于代表团的切身感受。

当他们走近飞行基地时,没有看到立正姿势摆得有模有样的欢迎队伍,却看到地上到处错落的空啤酒瓶。

只要不在训练时段,这些美国牛仔完全没有纪律可言,打打闹闹的恶作剧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甚至有位飞行员被大家选为“东瓜国王”,在庆祝“加冕”时,脑袋上还挨了啤酒瓶,不得不让医生给缝针。

美国军事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也都是正规军人,平时接受的无外乎是纪律严明这一套,于是回去后他们就向上写了份报告,说志愿航空队就算是参战,也坚持不了两个星期。

事实上,陈纳德实施的管理方式,就和现在的微软等企业一样,是一种快乐管理。

陈纳德和洋小伙们要以快乐赢天下

陈纳德明白,他所制订的战术,对飞行员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要求极高。只有让小伙子们在生活中做到随意和开心,到时他们才不会紧张,也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冒险潜能和机灵劲。

天才的作为,从来不是一般俗人所能理解的,面对外界的争议与不解,成绩才是反击的最好武器。

1941年12月20日,志愿航空队与来袭的日本轰炸机群在昆明上空不期而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重庆的集中轰炸行动已经结束,其主要目标也转向昆明,因为那里是分发援华物资的集散地。

此时,日本海军航空队已移师东南亚,在中国大陆上空耀武扬威的变成了陆军航空队,值得注意的是,远袭昆明的这支陆航轰炸机群却并无战斗机用于护航。

人一自大,脑子里往往就不存在“规则”二字。淞沪空战时,海军航空队以惨重的代价总结出一条规则,即轰炸机必须由战斗机护航。这条规则曾经被两家航空队视为金科玉律,如今则早就被抛到了爪哇国,原因很简单,都可以到对方机场去拔旗了,还不是想炸哪里就炸哪里,要战斗机作甚?

然而,单纯的轰炸机群也并不容易对付。

经过四年在华作战经验的积累,日本轰炸机飞行员大多是精于空中格斗的高手,尤其战术纪律非常严格,轰炸机编队的每一架飞机都可以做到高度协同。

陈纳德破解轰炸机群的法子,同样是击其弱点。

日本的榆木脑袋们已经被训僵化掉了,只知道摆一种阵形,只要你想办法把阵形打乱,他们就会像一群被拔掉电源的机器人那样停止运作,这时候你想怎么点名就怎么点名。

志愿航空队冲过去后,当头便是“要你命三板斧”:高速俯冲,瞬间猛射,高速脱离。

日本人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诧异的战术,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

和陈纳德预计的一模一样,被搅乱之后的轰炸机根本不知如何应变,个个像丢了魂似的停留在原先的位置,几乎是任人宰割。

这一顿嘁哩喀喳的大嚼,对于喜欢在地面嬉笑打闹的“暴民”而言,与其说是在激烈战斗,倒不如说是在享受一场盛宴。

有一个队员连着击落两架轰炸机,刚想继续,一扣扳机,机枪却卡了壳,气得他大骂飞机制造商是一伙奸商,竟然在这要命的关头误人好事。

然而着陆检查后才发现,不是机枪出了毛病,而是他过于兴奋,按着扳机的手一刻不停,结果几分钟就把子弹给打了个精光。

当天的战绩是,日本十架轰炸机,共被击落九架,志愿航空队只有一架因长距离追赶,油料耗尽才在实施迫降的过程中受了点轻伤。

随后,陈纳德将志愿航空队整师移往昆明,专负保卫昆明之责。在他们的威慑下,日本航空队很长时间内都不敢再远袭昆明。

然而,使志愿航空队真正成名的,却并不是昆明首秀,而是仰光空战。

仰光神话

与昆明空战不同,仰光空战是战斗机飞行员们刺刀见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