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敦煌遗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达到了极点。



密宗洞似乎比其他洞窟更为黑暗。这个通常总是封闭着的洞窟为他们敞开着。她叹服无哗的本事,他也似乎很骄傲这件事的成功。至于欢喜佛的形象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神秘。她觉得他们究竟是谁无关紧要。关键是这种修炼的形式令人感到神秘。她注意到他们虽赤身裸体却没有忘记戴冠,以及那长长的骷髅制成的璎珞。或许,这是他们的一种什么标志。佛的形象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这种装饰是不是来源于古印度某氏族呢?她呆呆地看着,赞叹着那无与伦比的色彩。但是几年之后留在她心中的只有一种深沉的赭石和明亮的石绿。她并不认为石绿色的大荒神和赭石色的蜥蜴般趴在石绿上的观自在有什么美感。实在是谈不上美,那石色的瘦瘦的蜥蜴,扒得那样紧。善与恶,阴与阳离得那么近。她再次想起太极图。是了,这大约就是印度古代的太极图了。虽然是男女相抱,却并无任何淫邪的成分。这便是古印度太极图的一个神秘的符号。原来古人个个都是辩证法的大家,他们早就懂得两极的对立与统一,懂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理。中国古代太极图的黑与自中,白中有一黑。古,黑中又有一白点。印度舞神湿婆更是神秘得令人惊叹。他身隽男神,面孔却一分为二,半张是狰狞威猛的男神面孔,另半张却是妩媚娇柔的女神,而合二为一时竟充满了一种和谐之美。看来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早已是古人讨论过并得出结论的老题目了。她想起若干年前那场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引起的大论战,后来那论战演变成大革命,革了不知多少人的命。这一切是多么滑稽啊!是的,现代人自认为由自己悟透的许多道理,其实古人早就悟到了而且悟得更深。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正如你不能完全相信父辈们的经验一样,你也不能宠全相信古人的哲学,直到你自己去体验去悟到相同或相反的道理。
可怕的是你有时得出的道理既不相反又不相同。
肖星星盯着那明亮的石绿和深沉的赭石构成的一团颜色。想营自己经常在两难困境中徘徊。既不能走向明亮的石绿,又不能走向深沉的赭石。
那瘦瘦的蜥蜴般趴在大荒神身上的女神自然是中国匠人的手笔。
这是被异化了的女神。
当欢喜佛生活在它本国的时候肯定不是这样的。她竞十分肯定地这样认为。
所以后来当她不再重复那个关于男孩割腕的梦的时候,她的梦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内容: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她徘徊着。阳光十分明亮,亮得把路上的行人都幻化成透明的光影。而街道上那一座座奇怪的城市雕塑在一片明亮之中却显得浓黑沉重。那是一对对青铜色的男女在明亮的阳光下做爱。
当时无哗远远地被冷落在一边长达一个半小时。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她的背影窈窕而饱满。她那一头硬得像钢丝一般的黑发蓬松发亮。她身上洁白的T恤在黑暗的洞窟里闪着月亮的光泽。她抚摩着石壁的手指甲变成颗颗淡粉色贝壳沉浸在这石绿色的海洋里。她的眼睛仅仅看到赭石与石绿而他的眼睛却看到这两种颜色之间还有洁白。那是她的颜色。她站在那里,和那巨大的壁画融为一体,似乎是勾通善与恶的人间之神。
“好奇怪啊……”她说。“什么?”
“我说,好奇怪。”她大梦初醒般地看着他,他比她高很多,站得又近,因此只能看见她林立的睫毛和小巧的鼻子。
“你说的是这幅画?”
她没吭气。她想起张恕对于吉祥天女的兴趣。美丽的吉祥天女在这个窟中变得狰狞可怕。奇怪的是,这种狰狞比美丽更能打动她。后来在她关于异国佛雕的梦中,那佛像的面部几乎都是狰狞的。
无晔一直为她举着手电,胳膊早已发酸,但看到她那一脸痴迷,又不忍放下手电,只好用左手托了右手,两脚则倒来倒去。“其实我有办法把这壁画粘下来。”他说。
他的声音在这空旷的洞中显得虚飘。她回过头,似乎不知他在说什么。
“很简单,用一种特殊的树胶,过去洋鬼子偷壁画都这么干,现在布鲁塞尔博物馆还有很完整的一幅呢。”
“你怎么忽然会有这样的怪想法?”她好像刚刚明白过来,笑着。
“你那么喜欢,”他把眼睛转开去,“看你那着迷劲儿。”



后来的事一定是搞错了。肖星星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几个人是怎么忽然出现的。也许他们本来便一直藏匿在洞里。反正当时哇啦哇啦的叫声几乎震破了她的耳膜。她看见那藏刀一般的瘦姑娘抓住了无哗的手腕。无晔的力气是相当大的。可这时好像忽然变得弱小可怜,他挣扎着,完全像孩子徒劳的挣扎。她看见那瘦姑娘毫无表情,一双眼睛冷若冰霜却有着一股逼人的聪慧。她想一定是误会了。她走近那姑娘,尽量友善的微笑,然后做出各种手势向她表明,那男孩是个大大的好人,他说用胶水粘画不过是在开玩笑。但那姑娘本,水为所动。瘦姑娘的瘦脸在黑暗中显现着一种清癯之美。她才再清瘦姑娘身后还有一群人,一群漆黑的壮汉。在漆黑的洞窟里只能看到六七双狼一般的绿眼,她看见无晔的脸变得苍白了。
无哗至死记得这个恐怖的时刻。他觉得那瘦姑娘一定是死神的化身。因为只有死神本人才能有这样冰冷的金属一般的手。那手便是狼牙铐,他根本不敢向那手望上一眼,他怕见到的是白色的骨殖。至于那些漆黑的壮汉倒并没有什么。他认定他们不过是她的马弁而她才是真正的元凶。
他听到星星在恳求那瘦姑娘,不停地恳求,可是这一群人里似乎没有一个人听得懂她的话。星星耐心地赔着笑脸。当那几个壮汉推搡着他要把他带走的时候,她终于愤怒地大叫起来。她拽住他们的胳膊,用最难听最恶毒的语言咒骂那瘦姑娘和那群漆黑的壮汉。可他们仍然像没听见似的。他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星星看到无晔惨白的脸。她冲上去,一个壮汉轻轻推开她,她站立不稳几乎摔倒。她看到无哗苍白的唇在动,她听不清他在说什么。那个瘦姑娘忽然冷冷地笑了。然后从灰衣服里取出一把短剑,飞似的出手刺向她的心窝,她只觉得黄昏雾霭中有淡青色的露珠在闪亮。瘦姑娘对她那副表情惊奇地扬扬眉毛,然后急速收剑刺向自己。半晌她才明白瘦姑娘既不想刺别人也不想刺自己,不过是比划比划。那短剑的鞘似乎是青铜色的,上面好像有骷髅的装饰。这两下出刺的动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J是得意之举?是威胁?还是什么仪式?
短剑划出一道弧光,迅速入鞘了。眨眼之间一群人消逝得无影无踪。
星星看见黄昏最后的一缕光消失在三危山后面了。

第四章 观音大士

观世音是佛国众菩萨的首席。她在世俗世界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决不低于释迦牟尼。菩萨在佛国中的地位仅次于佛,又叫大士。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他们的职责是协助佛普渡众生,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
佛国第一菩萨观世音,又译“光释音”。又称“观自在”、“观音大士”。唐代因避太宗皇帝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所谓“观世音”,便是指在芸芸众生受苦受难之时,诵其名号,菩萨就会“观”到这个声音,立即前去解救。“观世音”这个名字本身,就显示了这位菩萨的无边法力。
观音的最初原形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一对孪生马驹,称双马童神,象征慈悲与善。它们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佛教产生之后,双马童神渐变为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萨,叫做“马头观世音”,塑为男身。在佛教密宗中,至今有一位“马头明王”,造型愤怒威猛,头有四面,分别为菩萨面、大嗔怒黑色面、大笑颜面、碧马头。这便是那位“马头观世音”在今天的变种了。
佛教又有《悲华经》一部,说是过去有一转轮王,大太子名不晌,即观世音;二太子叫尼摩,即大势至。不晌立誓使众生脱离苦海。后来转轮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晌和尼摩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观世音传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被附会为汉家公主。流传很广的关于妙善的传说便是如此。
观世音又有许多形态,所谓六观音、七观音、三十观音等。六观音有两种说法:天台宗所传为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师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至圣观音。密宗所传为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
在中国佛教中,还有一个常见的马郎妇观音。传说唐朝元和十二年,观世音化为陕右一位美女,有众多男子前来求亲。美女云:谁能一夕诵读《普门经》者,可成佳婿。于是众男子诵经逾夕所剩二十,美女又让求婚者在一夕之内诵完《金刚经》,所剩仅十余人。于是观音化成的美女又提出新的要求:令求婚者于三天之内诵完《法华经》七卷。三天到期时只剩下了一个马氏子。于是美女答应嫁他。谁知婚宴未尽,新娘便死去了。几天后有一老僧来到美女入殓之处,以杖拨尸,尸骨化尽,只剩下黄金锁骨。老僧云:“此圣者,悯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身。”说完腾空而去。从此,陕右一带便供奉马郎妇为观音。
密宗又有所谓十一面观音,具有十一个脸面:前三面作菩萨面或慈悲、寂静相,左三面作嗔怒相,右三面似菩萨相而长有狗牙,后一面作大笑状,顶上一面作如来相,十一面各戴华冠。另有一种形象有十头四臂,右边第一手持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左边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军持。
至于千手干眼观音的来历则有若干说法。其一是据佛经云,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听干光王静如来说法,立下大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干眼,千手表示遍护人生,千眼表示遍观世间,寓大慈大悲,法力无边之意。佛教所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