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皇贵妃+番外 作者:悄然花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1-11正文完结)-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禛笑着看年秀月生硬的转了话题,也不勉强她,只点头说道:“你和我一起在书房用吧,我现在病着,总得有人伺候我用膳才行啊,福晋忙的很,就只有你是闲着的。”
  年秀月哭笑不得,瞪了他一眼,让人去福晋院子里说了一声。
  陪着胤禛用了膳,福晋将寿竹也给送过来了——反正胤禛现在在府里也没什么事情做,福晋忙的很,年秀月又要带安竹,索性就将寿竹交给胤禛启蒙了。
  虽然说两岁半还有些小,但寿竹从小聪明,也不是接受不了的。
  朝堂上越发的吵闹,立储这件事情,几乎是一面倒,七成的朝臣都上了折子。康熙越发的恼怒,甚至还和八阿哥那会儿一样,让大臣们推选出一个太子。
  但是,有了八阿哥的事情,这次,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出头,只说,立储的人选是皇上应当决定的,他们只愿意效忠大清朝,效忠皇上。
  弄的康熙一股火憋在心里,手就抖的更厉害了。
  眼看着局势就要僵住了,也拖到了腊月二十六,康熙立马宣布封笔,于是选太子这件事情,就又有了几天缓冲。因为这个,康熙哪个儿子都不想见,就以太后刚刚去世为借口,连年宴都取消了。
  只是胤禛铁了心办成这件事情,几天的缓冲功夫,带来的却是更大的浪潮。新年之后,重新上朝,几乎所有的折子,都只说了同一件事情——请求立储。
  一直拖到三月份,康熙实在是撑不住了,终于在某天上朝的时候表明,他已经有了立储的人选。
  胤禛依旧是赋闲在家,见梁九功过来宣旨,很是有几分意外:“汗阿玛怎么这会儿……”
  梁九功笑的颇有几分谄媚,凑近胤禛,低声将事情说了一遍:“王爷,皇上前段时间就已经做出了决定,这次是要宣旨的,您要尽快进宫,只是您这病情……”
  这病情若是再拖下去,那就说明胤禛身子不好。一个身子不好,还子嗣单薄的皇子,被朝臣承认的可能就不是很大了。
  胤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多谢公公提醒。”
  梁九功只是笑,等胤禛收拾妥当了,才带了胤禛进宫。
  不是去的乾清宫,而是直接去的太和殿,康熙正在那里上朝。大殿上站满了文武百官,前面几个是诚郡王他们。见胤禛进来,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胤禛身上了。
  胤禛不慌不忙,脸色也没多少变化,大步上前,给康熙行礼:“儿臣见过汗阿玛,给汗阿玛请安。”
  康熙看着胤禛虽然带着些苍白,却很是精神的脸,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矛盾。仔细打量了胤禛一番,这个儿子,也已经快四十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冷静沉稳,这一众儿子里面,除了胤礽,也就数他最为优秀了。
  康熙心里不是没有安慰的,只是,也有几分迟疑。
  可是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不能再拖下去了。轻咳了一声,康熙点点头:“你身子可还好?”
  “多谢汗阿玛关心,儿臣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胤禛从来就不多话,康熙问什么,他就答什么。见尹珍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对他也很恭敬,康熙心里总算是有些安慰。
  “朕宣你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宣布。”康熙轻声说道,然后转头示意了一下,魏珠捧着圣旨出来,将圣旨交给了礼部尚书。那礼部尚书躬身上前,展开圣旨可是宣读起来。
  “雍亲王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册封为太子!”
  胤禛脸上明明白白的表现出震惊,那礼部官员催了一下,胤禛才回神,赶忙磕头谢恩,恭敬的领了圣旨。
  随即康熙又宣了一道圣旨,命十三阿哥胤祥前往泰山祭天地。朝堂上的人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胤禛忍不住在心里笑了笑,汗阿玛果然是不会让人过的太舒服的。
  不过,太子之位已经确定,十三又是他这边的人,就算是去祭了泰山,也代表不了什么。
  下了朝,胤禛也没急着回府,而是先去乾清宫见了康熙。康熙连衣服都还没换,只坐在软榻上,对着桌子上的一盘棋发呆。见胤禛进来,就伸手招他过去:”来陪朕将这盘棋下完。“
  胤禛恭敬的应了一声,坐在康熙对面,捏了一颗棋子开始打量棋盘,是一局残棋。胤禛当阿飘的时候,有时候闲的无聊,也会找几个残棋看看。
  现在康熙摆的这个,他也是见过的。只是,这棋到底怎么下,还是很有讲究的。会下棋的人都知道,棋风能展示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这会儿胤禛要考虑的是,康熙是打算看他在册封太子前后有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打算看看他身为储君有没有什么储君的姿态。
  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惹恼了康熙。
  沉思良久,胤禛才落下一子。康熙不言不语,也落下一子。两个人也不说话,只那么沉默的各自思考,而气氛也越来也紧张,屋子里的宫女太监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只恨不得自己是隐形人。
  “平局啊。”落下最后一子,康熙叹了一口气,抬头看胤禛:“这几年,你越来越能干了。”
  “都是汗阿玛的栽培,若非是汗阿玛,儿臣现在,还在户部乱撞呢。”胤禛笑了一下,将棋子一一捡起来:“汗阿玛,您身子如何了?儿臣这段时间一直病着,也没进宫向汗阿玛请安,实在是不孝,还请汗阿玛恕罪。”
  “你也病着,这不用折腾了。”康熙摆摆手,脸色有些疲惫:“等会儿就在这里用午膳吧,对了,你那小儿子,现在有七八个月了吧?”
  “他是去年六月份生的,这会儿已经是九个月了。”说到儿子,胤禛眼里也染上几分笑意:“现在孩子正学说话,前天刚学会了喊阿玛呢。”
  康熙微微挑眉:“都会喊人了?”
  “嗯,刚学会。只是鬼的很,轻易不开口,非得见了好东西才喊一声。”胤禛笑着说道,康熙点了点头:“改天抱进来我瞧瞧,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你这个小儿子呢。”
  “汗阿玛日理万机,前段时间身子也不好,儿臣不敢让他进宫扰了汗阿玛。”胤禛轻声解释了几句:“过两天福晋进宫,会将他抱进来的。”
  “今儿就留下来用膳吧。”沉默了一会儿,康熙说道,胤禛虽然有些惊讶,还是应了下来。在朝堂上折腾了大半天,又下了半天棋,这会儿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康熙让人传了膳。
  爷俩儿面对面,静悄悄的用了午膳。随后,康熙午睡,胤禛去给德妃请安。


☆、第114章 再次上门

  被册封为太子之后,雍亲王府很明显比以前热闹多了。只是;四福晋和年秀月更低调了;十天半个月不出门是常事;偶尔出次门还是进宫去给德妃请安的。
  过了这么久;再加上大儿子被册封为太子了;德妃的心情好转了不少;还特意嘱咐了四福晋要将年秀月和两个孩子带进去。寿竹三岁多了,安竹刚满一岁。一个十分乖巧;一个懵懂可爱;德妃抱在怀里就不想撒手了。
  正巧康熙带着胤禛过来;也叫过寿竹问了几句话:“今年多大了?”
  “回皇玛法,我今年三岁了。”寿竹站在那儿回答;小脸白白净净,眼神清澈透亮,身姿规规矩矩,看的康熙十分心喜:“可曾启蒙了?在家里读过书没有?”
  “额娘给我启蒙了,在家读过三字经,还读过千字文和弟子规。”寿竹慢吞吞的说道,语速虽然慢,但是发音十分清晰,说的也十分流畅,更是有逻辑。
  康熙笑眯眯的伸手打算抱起寿竹,忽然想起自己的手有点儿不听使唤了,就又改了方向,去端了桌子上的茶杯,转头问胤禛:“他这小小年纪,就读了三字经?”
  这个年代的启蒙书,先是三字经,然后是百家姓和千字文,再然后是弟子规,最后是幼学琼林。但是,就算是三字经排第一,一般来说,也是六岁的时候才开始读的。
  胤禛恭敬的应道:“年氏闲着无事,就将三字经编成了画册,每日里给寿竹讲上面的故事,一天一个,寿竹记性好,讲的次数多了,也就记住了。”
  康熙摸着胡子点点头:“是个聪明的。”又转头看寿竹:“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什么?”
  寿竹小身子板的端端正正的:“说的是一个叫做黄香温席的故事,一个叫做黄香的小朋友,在他九岁的时候……”
  口齿清晰,表达明白,旁边德妃都忍不住跟着点头,康熙正要说话,就听旁边啊啊的两声,转头就瞧见一直被众人忽视的安竹正使劲探着身子往康熙那边伸手:“啊啊,抱。”
  安竹比寿竹学说话要晚一些,现在一岁了,说的最清楚的一个字就是抱。玛法的满语发音实在是太复杂了一些,安竹这年纪,实在是喊不出来,就啊啊了两声算是代替。
  康熙愣了一下,看了看德妃,德妃赶忙将安竹放在康熙身边。安竹立马伸手,要去扯康熙脖子上挂着的东珠。
  胤禛就皱了皱眉,四福晋也有些紧张,年秀月更紧张了,果然一进宫就没好事儿,幸好现在寿竹也算是有些懂事儿了,一进宫就会改了称呼。
  可是,又轮到安竹了,康熙不会那么小气吧?
  “弟弟,那个不能吃。”没等德妃伸手去救场,寿竹就先说话了,上前一步抓了安竹的小手,笑嘻嘻的从身上的小挎包里拿出来一根长长的东西塞到安竹手里:“吃这个。”
  康熙有些不明白,转头看四福晋:“这个能吃?”
  黄不拉几的,看起来又长又硬,安竹啃了好几下都没啃下来什么,真的能吃吗?该不会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吧?可是儿子儿媳也没阻止,应该不会吃坏肚子吧?
  “回皇上的话,能吃的,安竹现在正在长牙,最是喜欢往嘴里塞东西啃了,可是有些东西不能吃,为了不让安竹乱吃东西,我特意让厨房做了这个,磨的很细很细的玉米面,用牛奶和鸡蛋做的。”
  四福晋赶忙说道,这会儿年秀月得低调低调再低调。
  康熙点了点头,见安竹啃的口水直流,就将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