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皇贵妃+番外 作者:悄然花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1-11正文完结)-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秀月笑着说道,李氏也呵呵了两声:“总听皇上夸赞年妹妹,说年妹妹是个蕙质兰心的,又学识过人,今儿总算是见识到了,只可惜弘时年纪也大了,要不然,也能让年妹妹教导一番了。”
  “李姐姐可真是说笑了,弘时小的时候,妹妹可还没进门呢。”年秀月笑着说道:“不过,我倒是听皇后娘娘说了,弘时阿哥是得李姐姐亲自启蒙的,现如今弘时阿哥在上书房也是经常被先生赞赏的,想来李姐姐小时候必定教导的十分好,这么看来,李姐姐也必定是蕙质兰心,学识过人的。”
  不管李氏是什么意思,反正年秀月是又将这两个词给放到李氏身上了。
  李氏面色也没多少变化,只笑着谦虚了两句:“可不敢当年妹妹的夸奖,我当年也不过是瞎指点了两句,和年妹妹比起来,那可是差远了。”
  皇太后靠在软枕上,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茶杯盖,看着年秀月说道:“既然今儿就能开始,那你先带了孩子们去上课吧,等会儿我也瞧瞧热闹。”
  年秀月应了一声,起身给皇太后行了礼,又给皇后行礼,然后才告退出去。吩咐了五福去将她准备的东西都拿了过来,然后跟着皇太后身边的姜嬷嬷一起往侧殿。
  皇太后昨儿就让人准备了地方,专门腾出来给年秀月上课用的。大殿很是干净,上首摆着一张桌子,下面摆着三张小桌子,上面各自放着书本和笔墨。
  年秀月翻了翻,都是些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一类的启蒙书籍。想来,皇太后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她自己识字不多,就没有书房,房间里也不过是几本女戒之类的书本。
  能连夜找出来三四套启蒙书,也充分说明了,皇太后虽然面上看她不顺眼,还是很顾着两个孙子的。
  年秀月找了小太监将黑板给挂了起来,又摆出自己画的启蒙书,拼音也被她给默写出来了,然后配上插话。她自己画了一本,剩下的都是找人描摹出来的。
  “好了,咱们现在要开始上课了。”让人将弘历他们找了回来,年秀月就笑着说道:“今儿呢,咱们先讲故事好不好?”
  安竹立马交好,胤祁左看看右看看,见寿竹也是一脸兴奋,就小小声的跟着说了一个好。
  年秀月也不着急,让人拿了毯子,带着孩子们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今儿呢,我们讲一个石猴拜师的故事。你们要专心听,我讲完了之后,可是要你们重新给我讲一边的哦。”
  她是没有当幼师的经验的,但是她也算是有带孩子的经验了,知道小孩子得哄着,反正时间不着急,她也就慢慢来了。
  而且,胤禛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名头。她现在将名头送上去,已经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务了。剩下的一半,自然是教养弘历和弘昼了。但是教育这种事业,越是着急越是不行,一时半会儿的,还真看不出成果,就是年秀月着急也没办法。
  “今儿叫诸位过来,是因为贤妃发明了一套识字的方法。”胤禛坐在书案后,看着几位大学士说道:“朕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让你们也瞧瞧,若是可行,日后上书房就用这种方法。”
  胡大学士立即站出来了:“皇上,不可,妇人玩物,岂可玷污圣人文化?这读书写字,千古传下来就是这么学的,若是一个妇人都能改变,那可是对圣人大不敬!”
  刘大学士嗤笑了一声:“胡学士这话说的可没道理了,这世间万物,岂有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圣人之言,也是慢慢的归纳总结出来的,并非是圣人一说出来,就能令人醍醐灌醒的。三皇五帝的时候,这时间连文字都都还没有呢。秦时《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有三千余字,汉代《训纂篇》,有五千余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有九千字了,晋《字林》有万余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万余三千字,梁《玉篇》有万余六千字。唐《玉篇》有两万余字。宋《类篇》多至三万余字。到了本朝,太上皇令人编纂的康熙字典,共有四万余七千字。”
  轻蔑的看了一眼胡大学时,刘大学士笑道:“难不成这多出来的,都是圣人写出来的?胡学士这把年纪了,难不成连这个道理都看不出来?哪怕是妇孺,只要想出来的方法是有益于学识的,那就是千古功劳。”
  有人反对,就有人赞成。八个大学士,就在书房里展开了争论,一方面认为妇人弄出来的东西,只私下赏玩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则是认为,只要对文学有益处,就应该普及开。
  胤禛也不说话,只看着他们争吵。反正这事情,他心里是早就有了决断了,让人来争吵一番,不过是打个招呼。
  “行了,你们吵来吵去的,也没什么用处,朕有一个提议,一年就能看出贤妃的这个法子好不好用。”胤禛看他们吵的差不多了,就拍了拍桌子:“刘大学士,你在京城里开办两个学堂,免费的学堂,只收百姓家的儿童,三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尚未启蒙的。一个学堂用以前启蒙的方式教导,一个学堂用贤妃娘娘的方法教导。”
  说完,看了一眼胡大学时:“那用以前方法的,胡大学士,你去担任先生吧,朕给你放一年的假,俸禄照发。”
  “皇上,那贤妃娘娘的办法……”刘大学士迟疑了一下问道,总不能让贤妃娘娘亲自出面去当个教学先生吧?
  “朕已经派人将贤妃娘娘的教学方法给整理出来了,你拿回去仔细看看,这个就交给你,你去当教学先生。一年之后看成果,谁的学堂里的学生成绩更好,朕就给谁奖赏。”
  说着,胤禛摆摆手:“你们尽快下去安排,一年之后,朕会去考察的。”
  顿了顿又补充道:“选取学生方面,让李旭出面,一个学堂三十个学生,不能多不能少。”
  吩咐完,才让他们都散了。眼瞅着就要到中午了,胤禛也不看折子了,起身往乾清宫。老爷子正坐在软榻上研究棋谱,见他进来,也没个好脸色。
  胤禛早就习惯了,自顾自的行了礼,然后在一边坐下:“汗阿玛若是闲的无聊,不如到御花园走走,这会儿御花园的菊花开的正好,正好螃蟹这会儿最是肥美,不如咱们办了螃蟹宴?”
  康熙冷哼了一声:“你省省吧,螃蟹那东西,能看不能吃。”康熙身子不太好,御医不让吃太过于寒凉的东西,螃蟹顶多了能吃两个。
  顿了顿,见胤禛不说话,康熙只好自己提了话头:“听说你召集大学士们说了贤妃弄的那个什么拼音?”
  胤禛点点头:“儿臣觉得这个拼音是好东西,汗阿玛不是也赞了吗?”
  康熙扔下棋谱,皱眉说道:“你太着急了些,这个虽然是好东西,但就是因为太好了,所以……若是天下人人都读书,这田地谁来种?这商铺谁来经营?”
  康熙说的比较含糊,但胤禛还是听明白看——这可不是后世,当文盲是可耻的。这个年代,还是要求愚民政策的,百姓们都聪明了,谁会相信皇上是真命天子?
  “汗阿玛,我心里有数。”胤禛也不好说自己打算将这个朝代的制度给废除了,那样不将康熙气吐血才怪。他伸手抓了一把棋子:“汗阿玛,过了年,我打算送十三去广东了,您觉得怎么样?”
  康熙没好气:“你不都已经安排好了吗?我若是觉得不行,你还会将十三留在京城吗?”
  胤禛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应该不会,汗阿玛,我不打算让十四回西北了。”
  和上辈子不同,这一辈子,因着胤禛是康熙退位之后直接继位的,再没有人对胤禛的继位提出质疑,所以,十四也是乖乖的回了京城,并没有率兵进宫。
  虽然是有些不高兴,却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很快就回转了心思。就算是没当成皇上,皇上是他亲哥,以往对他也还算不错,这个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那你打算怎么做?”康熙皱眉看胤禛,胤禛早有准备:“我打算让十四到福建那边,先灭倭寇,我打算开海禁。”
  “你有把握?”康熙顿了顿问道,开海禁的好处谁都知道,但是,倭寇真的很烦人,就跟蟑螂一样大,打死一只又来一只,总是消灭不完,康熙前几年就因为倭寇实在是扰民,福建沿海一带都起了好几次战事,这才取消海禁的。
  “若是十四弟足够能干,把握还是有七八分的。”胤禛笑着说了一句,康熙摆摆手:“算了,你别和我说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什么事情你都是已经拿好了主意了,来和我说,也不过是通知一声,根本就不是商量。你自己是个有主意的,现在你也是皇上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只有一条,别坏了我大清江山。”
  “汗阿玛放心,儿子心里有分寸。”胤禛笑着说道,转头看了看沙漏,时间不早了,就吩咐了梁九功:“去传了午膳过来,今儿我在汗阿玛这里用膳。”
  康熙摇摇头:“你别在我这儿用膳了,没给你准备,我自己要去慈宁宫用膳,你随便找个地方吃吧,实在不行,我这里还有点心,茶水管饱。”
  说完,也不等胤禛反应,直接带着梁九功往外面走了,留下胤禛颇有些目瞪口呆,看看旁边桌子上摆着的点心茶水,也起身走人,自己也是有地方蹭饭的。
  有了胤禛的大力支持,很快两个学堂就办了起来。胡大学士和刘大学士一人管一个,一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论,一个是按照年秀月写的教材,两个人很快就走马上任,开始给一班小孩子启蒙了。
  不过,这事情麻烦的地方也多,胤祯很快就进宫拜见康熙了,唧唧歪歪了一大堆,又问道:“汗阿玛,若是贤妃娘娘的办法当真可行,那之前汗阿玛让人编纂的康熙字典,不得重新开始弄吗?”
  康熙原本就对年秀月弄出来的这事情十分不高兴,后宅妇人,只管生孩子就行了,弄什么学前班?当真以为自己是学识过人,能和经过科举才能当官的先生们比吗?
  不过是看在两个孙子的面上,让她先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