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歌一曲-第10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如里那样的一个废物!那只是作者的一个创作需要。贵族阶级是古代人类的一个精英团体,也许当这个帝国走向了毁灭时,贵族会腐化,坠落,可是现在却并非是如此。一定要说明,魏国在经历了公叔痤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不稳,而正是丞相公子卬,才让大魏顺利的把魏国的霸权保持下来。这一点,魏王是不会看错的。因为如果听公叔痤的话,用卫鞅,那卫鞅一定要变法,法家么,不变法干什么?可是魏国并没有到非变不可的地步,魏国不想变法,变法是逆天,哪怕是轻轻的变动,魏王觉得魏国足够强大了,不要再变,相反的,如果真要变了,那在这个变法的过程里,死人是一定的。那时反而给魏国平添出没来由的乱来。

魏王不变法,自不要用卫鞅,可是,在此,他就该从公叔痤的命令,杀死卫鞅。因为卫鞅对于魏国真是太了解了。从卫国出来,卫鞅先是在外求学,又在稷下待过,有了出身学识,他再到魏国,在魏国,卫鞅付出了很多,他也得到了很多,公叔痤的时代,卫鞅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魏国政务。这样一个对魏国的朝政了如指掌的人,魏国却把他给放到了国外去……

这是一种何等样的泄秘。而现在,这个结果就到来了。本来魏国想要教训一下秦国,也就是打秦国一下,秦公是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打,老秦人只会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现在秦国有卫鞅,对魏国了解至深的卫鞅有办法,他就这样施施然的来到了魏国的朝堂!

苏秦张仪纵横时代,可以口舌退兵夺城,天下公卿掌握中。那叫一个可怕。但是……

并非是他们两个才有这种本事的,还有,就是卫鞅,在历史上,苏秦和张仪策士无双前,卫鞅已经向人展示了他的这种外交的才能。他有两个大手笔,其中之一,就是现在。使魏。

正当魏王心里感叹的时候,庞涓侧席而视,语音清冷道:“咦?这不是当年的中庶子么?”

本来庞涓是要统率大军的,但是他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众小国的军队还没有调齐,军粮物资也要时间,大军只是在准备着,就等着时机一到,就打秦国。古时行军打仗那叫一个慢。这一点,在之前已经说过了。所以庞老总才可以悠闲的坐在这里,他也是一个怕,怕魏国给说的不再动兵了。这种事前已有之,毕竟,庞涓壮年已过,他已经不再年轻,身为一个兵家,一生之中,没有一次灭国拔都之功,这让庞涓情可以堪之!可惜,当年庞老总对北秦王下手阴了点,北秦王曾经说过,不与庞老总共存一个青天之下,可见其恨意滔天。不然的话,他庞涓就去投北秦王,至少,以北秦的军力,可以捞一个灭国之功。当然,庞涓只是想想!

北秦的军方自成系统,怎么可能由他去当面。只是他在心里感慨,别国也就算了,可是北秦国……北秦国真是灭国连连,其它国家灭一国,比吃炒热了的隔年冷屎还要难,可是北秦王就中原来说,先克中山国,再下燕国,然后回过头来,就吃了赵国,如同轻松的下棋一样。虽然北秦也是吃撑了,可是这是有区别的。所谓的吃撑了,是指北秦的国力扩张到了极限,其国力的资源不足以再进行扩张战略,而并非是说他们没有自保的能力。

就是这样,北秦国吃饱了,休养足了。而魏国,在整个中原劳碌不小,却没有什么可得。

庞涓的心里十分的郁闷,现在这一腔的郁闷全冲着卫鞅发作起来了。可是卫鞅是谁?他在公叔丞相府时就不在意这种小事了,听庞涓的话,只是淡然轻笑,道:“上将军有礼!”

庞涓指斥卫鞅当年中庶子,对他羞辱,可是卫鞅却是洒脱的回之以礼,这种对比顿时让庞涓感觉低人一等,卫鞅回礼,他反而更觉怒,只是他也不是政治傻子了,吃了那么多的亏,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却是会的。这下,他可见到了,那就是魏王脸是晴转多云,趁着没有打雷下雨,庞涓深吸一口气,不复多言。魏王见到庞涓老实了,这才松气。可不是么,怎么说卫鞅也算是魏国的旧臣,现在他主动上门,我们多少要摆一下大国的谱,这样小器巴啦的,没得丢我们大魏国的脸面。就听魏王平和的声音道:“卫鞅,你不在秦国为官,来我大魏……”

卫鞅深深一礼,把礼数周全到了无以复加,然后道:“我主秦公听闻大魏盟主会于天子前,深得天恩,是以由外臣来前恭贺大魏霸权更盛,国势无俦!”太子在旁道:“陈腔滥调,未见新意!”意思讽刺卫鞅拍魏王的马屁!魏王也觉得这话老土了一点,我大魏国现在如日之中天,还用得着你说么?所以他的脸上也不大客气,便道:“卫鞅也算是曾经的魏人,不过现在你代表秦国而来,相信只怕是为了……本王那无敌大军吧!”卫鞅自信道:“秦自服于魏,一向勤礼有加,无罪于魏焉,何以当魏之伐也?是以我主秦公并不在意魏国大军,魏国聚大军,可以攻齐,可以攻韩,可以攻楚……何以非要攻魏呢?”这也是有学问的,因为在魏王招天下十二国的时候,韩国、楚国、齐国,都没有来。而秦国虽然没有来,但是却派出了代表,总算是给足了魏国面子,从这个角度上讲,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

是呀,你魏国招集诸侯,韩国没有来,楚国没有来,齐国没有来,我们秦国吧,虽然没有来,可是我们派代表了,至少这个态度是到位了,而且我们也是怕么,万一我们派人多了来,给你们误会我们侵略你们,这可怎么说呢?现在卫鞅手心手背全是理,除非魏王学北秦禽兽死不要脸,不然他还真不好找个理由来说道。这也是魏王想要打秦国的主意,而秦国立时就知道的原因。可是卫鞅这话里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挑拨离间。但这个意思是一个若有若无的。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作用只看听的人了,变数太大,只是无心之柳,是不是可以成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魏王一下子给噎住了。这时,魏国的一个大臣出来了,这人叫惠施。

惠施,宋国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叔痤死的时候,魏王招见惠施,年青气盛的惠施急去安邑,以为自己可能会给封成丞相。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施心里记挂着魏王和魏国的事情,心急火燎,结果,过河时,他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施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着,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施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惠施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船家又问他:“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

惠施说道:“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汤鸡似的失魂落魄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施道:“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惠施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他很不客气地对船家道:“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个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狗。凫水能与治国相提并论吗?”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

现在的惠施头上有着公子卬,可他却已经在魏国展露了自己的头角,见卫鞅答辩无敌,连魏王也给说住了,当下就插了进来,道:“邦交有礼,大良造,你秦国之礼,可有焉?”

惠施先一步点明卫鞅的秦国官名,意思是说你的官位现在不小了,再说邦交的国礼,那就是说,你官这么大,这邦交之礼,可不能小了!这也是一个为难,但却恰到好处。

卫鞅早就等着这句话了,可见惠施年青了,也不想想卫鞅是什么人,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自然是张口就来:“邦交之礼在此,请大魏王过目!”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丝织的轴卷,呈进而上。这可引得魏国的好奇心了,这是什么东西,让卫鞅以秦国第一把执政的大位来送呈?内侍拿过,转承敬上。魏王漫不经心的打开来,先是随便看的,然后越看越认真,后来竟然从内侍的手里亲自拿过,捧在手心上看,这就更令人好奇了,谁也不知道秦国卫鞅这样送呈上来的写的是什么!好一会儿,魏王放下了文告,脸上表情怪异到了极点。好一会,魏王道:“……彼见我之大军兵威,是以行此献媚之计,当本王就会上当么?”

卫鞅长揖到底,然后动情至深的道:“外臣本魏臣,奈何魏之不用,而就秦……”这是说,我对魏国有感情,但是魏国不用我,我才去秦国的,可由此能见出,我不是甘心去秦国的,我对魏国还要感情!“……方今之世,天下之霸有二,北秦北霸,然北秦人少地大,曰霸而无霸,徒具其勇也,不足道!”这是说北秦虽然大,也有不霸之霸的名声,可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是比不上魏国!“……魏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气势如虹,中原至尊,魏国霸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现在的魏国代表了我中原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然……以魏国之尊……天下共王号者却有四,楚国、齐国、北秦先后称王,与魏齐名,这实是大大的不敬……”说到这里,卫鞅算是说到了魏王的心!

第七百九十四章:魏王称夏

早前,魏王在卫鞅的小议下称王,积文武之威,使成魏惠之王。可是在魏王称王之前,楚国早就称王了。从前楚国称王,齐桓公姜小白还会盟了诸侯来打楚国,逼楚王去王号,但那有什么用,后来楚王还不是再把王号续上,谁又能奈何得了他们。此后,吴国小国也开始称王。

好在的是,那只是一个时代的笑话,称王多了,可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