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歌一曲-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这一点,所以墨家的门徒们都对东骑上下有着浓郁的好感。这是必然的。对于墨家来说,儒家是他们最大的一个学派敌人。这个所谓的学派敌人不是指真正影墨家,而是说他们让墨家的讨厌占到了第一位。

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早先在宋国的太庙做小吏,三年以后,墨翟辞官挂冠,出游鲁国,在孔子的后辈儒家门下求学。一年之后,墨翟开始向儒家挑战,驳斥儒家学派的荒谬虚伪守旧和迂阔。儒家子弟轮番上阵,竟是不能抵挡!即使孔老二的孙子子思,在与墨翟的论战中也败下阵来。天下学子闻名而来,大会鲁国,却都尽在听墨翟论学,使儒家丢尽了脸面。儒家子弟群起声讨,墨翟愤而离开儒家,开创了自己的学派墨家。

而墨翟的大弟子禽滑厘同样,也是先学了儒家,后来觉得一无是处,是垃圾,是烂草,最后投向了墨子,施弟子礼,拜为师。出于这些原缘,儒家对墨家的痛恨无以复加,可惜的是,他们一无是处就是一无是处,对于墨家的学说,儒家一点也没辙,可他们不虚心,不学习,只加以鄙视,进而漫骂,全无道理章法可言。

这样骂的多了,叫墨家弟子对儒家还有什么好感?

除此之外,由于墨家和法家交好,儒家继而大骂法家,天下最大的三大显学,儒家无一放过的进行漫骂,他们只会漫骂,舍此之外还是一无是处。在这里,出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很特别,他是荀子,荀子是和孔孟皆然不同的存在,事实上,他本身也赞同法家,由于这个特点,儒家抓着他不放,把他定性为儒生,其实荀子的一个弟子李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家人,从这一点上说,儒家三圣中唯一一个有点真材实料的你说真能算是儒家么?

“不过骂人到底是不对的,对君子骂人,君子避之,对小人骂人,小人打之,对我东骑漫骂,在我的面前,当要杀之!”说完这句话,刘羲亮出了自己的大弩。

这把鸟形铁臂双孔弩有一支转动的弯柄,可以就手通过齿轮组带动,把弩弦上上,一次性能上两支箭,分上下两支射道射出。不过这玩意重了一点,足有五十多斤,拿在手上的话,不大容易端稳,需要极强的臂力才可以。所以这把弩只做了一把,是刘羲专用的。

也许这把弩很笨重,也许这把弩很不便,比如它只能一次上两弦,也是一次发两箭,而不可能只上一弦,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点不灵活。好吧,尽管它的缺点多多,这至少是一把记念品,而且,它到底还是有标准的望山的,那望山不是一般的望山,加有了刻度。

经过练习,你可以知道什么距离用什么角度,从而加强精确的准确率。

对此弩,刘羲已经练习过了,他完全知道这把弩的所有数据,更是可以射得很精准。当然,他之所以能这么快上手,主要原因是刘羲玩过狙,他当然知道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射击。

刘羲把弩对移过去,看着那边大笑大骂的大牛首!冷冷一笑,手指便勾了下去。

一个绝妙的击发,两支弩箭飞射向了大牛首。

大牛首很倒霉,他其实已经很小心了。这位大牛首听说了刘羲的厉害和武勇,不是说大牛首胆小,可是他知道,如果真的是刘羲太厉害了,那在阵前给刘羲逮到机会一枪挑了他,那大牛首往哪儿去哭去?在战场上失去大牛首的义渠族会怎么样是用脚趾都可以想像到的。

可以说,这才是大牛首真正不想和刘羲大战的原因。

但他怎么可能想得到,居然有人可以在一箭之地的这个距离里向他做精确射击的。

这中间还隔着一条河呢,居然可以用弩这样射击?怎么回事?

到底,天意不灭大牛首,风吹鸡蛋壳,到底是起了风。这风虽小,甚至可以说吹不动鸡蛋壳,但那也够了,这到底是远,所以本来要射头和胸的箭转而射到了大牛首的左肩和左肋。可怜大牛首也穿了皮甲,但他穿得少了,只是样子,他没有想到会真的打起来。事实上他已经探明了水位,也查了这里没有伏兵,除非东骑人可以在瞬间变出一座桥来,但是这不行,这不是一条稳定的长流河,船不好行,也不易行,是地地道道的逆流。

“大牛首,大牛首……”大牛首从牛背上掉下去。他咬着牙,好一会发话了:“天杀的东骑……”只是却在这时,对面又射来了箭支。这一回,射得是那个持着血红色的大纛旗的牛头士兵。这回中了,中箭的士兵身子简单的一晃,就那么的倒了下去。

大纛旗随风飘摆着,最后晃着倒掉了下去。

整个义渠人哑口无言,他们的心里充满着酸腻的苦涩。大部的义渠人都是知道了东骑人打过来并且他们前线战败失利的事情。一直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义渠是何等的强大,强大到甚至连赵国边军都不想来找他们的麻烦,老秦人打了他们几百年,他们还是存在。可是东骑人才来了几年?才多少的时间,怎么会成这个样子?七爷牛七战死,五爷战死,四爷也自杀了。义渠人遭到了难以言喻的损失。

好不容易,现在义渠人打过来了,要出一口气,他们要报仇雪恨,可是在大牛首的布置下,他们没能战斗,当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看到的是已经涨起来的羊马河,很多义渠人都在这条河上喂食过他们的羊马,还有牛,可是没有想到现在这条河却是隔开了他们。

当然,也有人是庆幸的,他们是怕了的,如果面对东骑吃了这一连的败仗还不怕,那才真是个怪。而现在,对面的东骑人虽然感觉少,可这种静沉沉,死压压的凝重,让他们都感觉出了害怕。同时东骑人人人面具,这种面具挡住了他们的脸,义渠人对着这种面具,看那上面光滑的流线,那种诡谲的秀美,同样的绿色毡袍,这种统一的力量让他们害怕。

结果东骑人果然不是好惹的,幸好有河,没有打起来,一个照面,大牛首竟然就给东骑人的那个王那么老远的射倒了!传说东骑王是天上的妖魔下凡,看来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

“后退,后退……”说话的是牛二,他幸运自己没有穿得太显眼。几个白牛兵过来,抱起了大牛首。一个士兵叫了起来:“有毒,有毒……”牛二恨愤的叫了起来:“天杀的东骑狗!”

“扶……扶我……起来……”大牛首坚定的下达了命令。两名士兵把大牛首到底是给扶了起来。大牛首对牛二道:“我叫不动了,你说……我们议和……不是议和的么……”

牛二顿时明白了,大牛首要议和,这种情况下,义渠一旦退了兵,就很难再把兵力集中起来了,如果那样,东骑人打过来,义渠人的下场定然很惨,所以本来不入目的议和就变得很重要了!

牛二犹豫了,这话叫他怎么说的出口!大牛首悲声道:“说呀,你还打算让他们继续和我们打下去吗?真打下去,我们会怎么样?想亡族吗?”

第二百八十一章:议和

亡族,这话有些重了。但是在草原的人却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威力。这句话里充满了一股草原生活的残酷与血腥。那些小部族时时刻刻都有可能上演着生生死死,每一年,都会有若干个小部族从草原上消失,他们有的是死于饥饿,有的是死于雪灾,有的是死于疫病,还有的是死于狼灾。至于更可怕的**,也就是部族间的自相残杀就更多了。

而大部族也不好受,大部族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小部族,然后就会消失,最恐怖的例子就是西豲人,曾经的西豲也是无比强大的,他们的战士说来不下于三万,至于举族动员起来的话,拉出十万人来也是正常的。这样强大的力量,可是在种种不明因素下,结果先是匈奴,然后是大秦,他们就这样阳春白雪般的融化了,再也不复存在了。

在西豲消失了后,义渠人还做了一个动员,直到他们确定秦军的主力还是在和魏军相对,毕竟义渠人的位置好,边上就是魏国,如果秦军真的跑来打义渠,给人的感觉就是魏军不会袖手,哪怕是魏军袖手了,以秦军粮草不足的情况,他们也是打不了多久的,还是要退兵。

在草原上,几十人几百人的部族可以活,可是几万十几万的大军就是另当别论了。

可是义渠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世上多出了一个变态东骑王,这个可怕的东骑王莫名其妙,竟然带着一百名骑兵出击,这里面东骑人承认的士兵只有三十个,所以在东骑官方承认的说法,是三十名骑兵征讨义渠,一战打死了牛七,打跑了牛五,几百人的义渠兵向东骑人投降了。随之而来的,是东骑人的虎噬鲸吞。

他们先是打下了渭南,把义渠人最重要的农粮生产地给打下来了,之后占着这份地力,他们消化了渭南的义渠降者,并打败了新来的牛四的大军,随后,渭南陷,泾北落,桥山毁,彭卢失。到了这个地步,东骑已经稳立于不败之地了。

在此,义渠的这次出兵只是为了一个面子问题,他们做足了一切小心,一旦东骑人逼进,他们就会北撤,甚至会回到赵国阴山老林里过日子。可东骑人没有,于这,这才是大牛首真正带着本部大军来的原因。可是现在大牛首伤了,眼看命不久矣,如果不小心,真的因为这种原因和东骑人继续打下去,那义渠说灭亡,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大牛首对此看得很明白,所以他要用尽他的余威,在他临死的时候,让牛二和东骑人议和,把和平的议给定下来,这样才可以确保义渠人平安的退走。

想明了此点,牛二擦去了眼上的泪花,他拿着倒下的大纛旗,上前一步,也不怕对方射箭,叫道:“东骑王,我有话说!”他这一说,对面的确是没有再射了,过了一会儿,就见对面的蒙面东骑王喝道:“你要说什么!”

“大王不是要和我义渠议和吗?现在还议不议了?”

刘羲哈哈大笑,道:“怎么?你们不是要和我们打的吗?带这么多人来,不打了吗?”

“大河横道,这是牛神天意,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