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旗军-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燕已末路一样,他们的下官们自然也清楚的认识这一点。

因此,他们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了邻近他们的韩中正的身上。

粤督胡伯安在求援信中心惊胆战的向韩中正告知,目前乱军一日数十里,沿途皆反,从者无数,最多半旬可至州府,然,丁将军未得大人号令坚决不动…

韩中正看着这份用词卑微的信,哭笑不得,但他更为这忽起的少数民族叛乱头疼,怎么办,未来的江东重臣们聚集一堂后也不禁面面相觑,同时无不痛骂伯颜那个蠢货真该千刀万剐,因为现在他们已经得到实情,这次叛乱的起因就在于那伯颜这些年居然还在异族之地行使燕早就废掉的初夜权…

第七卷 第五回 分析

一说到初夜权,年来难得齐聚一堂的诸人就无不愤慨。

原因无他。

但凡汉人谁不知道“摔头胎”一事!

燕人入主中原之后的开始些年中,欺压汉民甚重,各项苛政不说,最令人发指的就是这初夜权一事,那时在燕人统治之下,一般汉女嫁人时,都必须由当地国人过手先…

当时江山已经沉沦,汉人无力反抗。

面对这种际遇或有血性汉子一怒拔刀,但绝大多数百姓也只能忍受,不过在私下,这些百姓也有应对,那便是在妇女孕第一胎时必定使药流之,可这种事情一旦做多了被燕人知晓后,那群杂碎竟然严令各处药房开出必要之药。

到最终,汉人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用生育第一胎后立即摔死的方法,去保证家族血脉的传承。

如此往事可谓血泪斑斑,对汉人来说更是耻辱至极,虽然随着时间流逝,燕的统治者们逐渐有了真正的统治觉悟,取消了这种恶习,可是但凡汉人怎么会忘?

不想,伯颜竟在粤西一带依旧这般胡作非为。

孙正川怒道:“大人,由他们去死,我等怎么能去镇压这些好汉!”

孙正川在江东名望或者已渐渐不如后起的沈庆之,可是在江东军内的地位却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他发话,如冯适之都跟着点头,更别谈冯适之之下的各位幕僚,以及一众年轻将领,包括跟随沈庆之的历中原霍卫青等。

韩中正也相当气愤,并万分同情这些白壮苗土以及一众叛了的汉人们,只是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计划。

可这个时候,沈庆之却在那里发呆。

因为,继上次罗斯和燕军一战之后,这件事也是他曾经的过往中没有发生过的,接二连三的意外出现在大燕最后一个冬天来临之前,作为沈庆之对此又怎么能不有些反应不过来呢,他甚至担心,这种种意外会不会给韩中正的大业带来什么不好的变数。

比如河东一旦为燕军压迫太甚,干脆反了,那么江东不唿应则是错失良机将来必定为人唾弃,可江东唿应吧,首义之名岂不为河东占有?沈庆之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河东的二世祖实在太废。

要说信,他除了信韩中正之外,只信自己,就连对孙正川,他虽然相当的佩服敬重,但作为曾经在孙正川麾下作战的他,并不是非常欣赏孙正川相对保守的一些大局布置的。

霍卫青轻轻捅了他一下,沉思中的沈庆之这才发现,室内人人正看着自己。

他茫然的问:“怎么了?”

韩中正冷声道:“你在想什么?本公问你,你对各族叛乱之事有何想法。”

这样啊…沈庆之看向孙正川,孙正川对他扬了扬头:“庆之,你说说看。”

沈庆之先问道:“孙大人您怎么看?”

“我的意思嘛,借机将丁恒东部调回来,同时暗中和对方联系,买个人情,这样比较稳妥。”

孙大人果然是个纯粹的武将,若不是镇川当年那么相助,想必国事更为艰难,作为活过一次且见识越发增长的沈庆之微微摇头:“这太保守了。”

“那你说。”孙正川洗耳恭听并无任何不满。

这点上,他也如过去那样,对优秀的部下或者晚辈从无嫉才之想,胸怀永如深谷大川一般,令人心折。

沈庆之知道他的为人,也没和他客气什么就立即道:“末将以为与其撤军不如加入。”

一言既出堂上诸人无不震惊,但碍于说话的是沈庆之,暂时还没有人发声,沈庆之看着他们的神态,补充了一句:“不过在做出这种建议之前,末将想和大人确定一点,河东局势到底如何,张卫国部现在可有反抗之力,或者说他们能支撑多久。”

韩中正不解的问:“你到底什么意思?”

“燕庭越发不行了,而我江东日渐强大,恰恰此时西南大乱,末将想,何不借此机会干脆扯旗算了,如此能提早发动全部力量岂不更好,并且,如此还有一点好处。”

“什么好处。”孙正川问,沈庆之道:“假如河东被逼的不得不反,并在我们之前,那么这场对燕的复兴首义之名就为他们所有,我江东百般卧薪尝胆,难道是为他人嫁衣的吗?”

“正是。”目前还位卑言轻的霍二忍不住乱入,大叫一声道:“大人说的正是。”

历中原赶紧拉他坐下。

但连韩中正也有意动神色,沈庆之接着分析道:“如果大人发出首义之声,必定能得这些族裔的归附,我等也能提早发动全部力量,明白敌我,不过现在做又有些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比如末将刚刚询问的,假如河东撑不了多久的话,我们匆忙发动可能会令,大人您的长女置于危险之中,其二。”

沈庆之看向了冯适之:“我们接管江东的人手是否足够。”

其三,他看向了孙正川:“一旦举旗,大人当攻金陵,可此时老皇犹在,慕容德尔朱平等是不是会如我们以为的那样…”

沉吟了下后,沈庆之提出了第四点考虑,他道:“我们此时举旗就要面临尔朱大石,甚至大燕全部军马的攻击,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说着他对韩中正道:“大人,末将不认为我等举旗后张卫国等必跟随,他也不至于加入对我们的进攻,但未必不会作壁上观,需知道最近大燕正将诸多人马聚集在江北一带,要用兵也顺手,旦夕可至江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等该如何应对。”

他说完之后,室内一片沉默,过了半响,韩中正问:“还有吗?”

沈庆之本要摇头,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其五,一旦我军和燕军主力对上,末将自信有孙大人和末将在,燕军必败,可是河西借机吞噬淮左怎么办,他吃下去后,我辈除非和他们翻脸,不然怎么好要同一旗帜下的友军吐出地盘。”

他几乎一口气说出五点,就考虑包含了一切变化可能,所谓帅才当有战略眼光,所谓战略眼光就是局势眼光,能对局势有准确的判断后再行操纵,并借局势帮助自己的军马完成更多军马才能达到的目标任务,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名将,而以目前来看,沈庆之已经是当之无愧远超韩中正手下任何一人,包括孙正川!因为,只要解决这五点,现在举旗也没有任何问题。

对此,冯适之忍不住大声喝彩。

韩中正也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一事不烦二主,要不,你将这五点一一解决一下如何?”

室内顿时哄堂大笑,之前凝重愤怒的气氛一扫而空。

沈庆之大窘,如何能让自己去做决定,孙正川鼓励他道:“庆之,你能想到必定也有办法,大人发话了你就大胆说一说,就算说错,难道他舍得打你?他就是舍得,打了你他回去后也不好过。”

说着,孙正川回顾左右,满脸坏笑的问:“我说的对吧。”潜台词自然是说韩中正敢欺负沈庆之,韩诗琪必定不会放过他的,室内顿时又响起一片笑声。

笑声中, 沙盘被亲兵们抬了上来,放在了场中的桌上。

一群人都来到了沙盘边,上面已经插好了本军各路驻军旗帜,以及实际可控地盘,冯适之亲自动手,根据情报描好了粤西的局势,做完这些后他将手中的一面划旗交给沈庆之道:“庆之,来吧。”

“是。”

沈庆之指着目前局势重复了一下自己的考虑后,对在场各位道:“末将以为整个局势中最关键的一部还是尔朱大石,一旦击败尔朱大石,燕庭对河东的包围就将被瓦解,所以,我以为面对那五点问题,可以这么去做。”

一, 紧急派人告知张卫国

二, 联络“叛军”,表明立场,并联络慕容铎请其相助。

三, 丁恒东部威压闽粤,稷山旧部威压苏浙

四, 调集直训部队联合孙正川部直取淮左,在和张卫国约定之期公然举旗。

五, 破尔朱大石之际丁恒东联合“叛军”部北上,吞下淮左。

他说的道理很实在,因为一旦破灭尔朱大石,驻军鞍山,那样江东就必定归心,河西也不敢妄动,至于河东,只要他们撑得住,江东赢了,他们也就安全了。

不过尔朱大石会不防备江东吗,一旦江东有何风吹草动,燕军提前和河东达成协议,随即一起南下,那局势岂不威矣?面对这个问题,沈庆之笑道:“若无慕容铎相助,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有慕容铎相助,燕军难以过江。”

韩中正颔首后问:“慕容铎处,你有几分把握?”

沈庆之一笑:“十分。”

冯适之诧异的道:“当真?”沈庆之点头,其他人他不敢保证,但慕容铎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万分确定,作为知道对方未来的沈庆之,一向信任慕容铎,而慕容铎对他也可谓真心实意,。

严格来说,慕容铎就是他新生之后唯一的一个朋友。而沈庆之过去的朋友,如霍卫青历中原等,已经演化为了一种长官和亲信下级的关系。

见沈庆之这么肯定,冯适之不好再说什么,韩中正问道:“慕容铎处你确实有把握的话也必须你亲自去才行,可是你麾下的些军马怎么说?”

对这一点,沈庆之回的干脆:“有孙大人在。”

韩中正一愣之后,哑然失笑:“我煳涂了,正川和你又不分家。”

堂上…

江东上下就此定议,决定在下月初十,便举起义旗通告全国推翻燕统!同时决定,由丁云忠前往反燕联军处密议,由沈庆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