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旗军-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卷 第三回 野心勃勃

但他若能看到此刻的黄河南岸;红旗漫卷于白山冰河间的景色的话;只怕会更加不爽。

大燕的冬天随着这场突兀的大雪,终于至了极寒。

南兵本不适应这样的天气,然而在这场灭国之战,作为获得胜利一方的他们此刻却兴致高涨,加上后方的辎重毫无短缺,这些江东子弟们身上包裹着厚实的棉甲,戴着充毛的手套,脚踏入水不湿的皮靴,在一领领鲜红底色的军旗带领下,正在冰封的大河南岸的冰天雪地里快意的冲杀着。

和他们相比,燕庭的北地残兵却是另外一幅景象。

当日临战时,他们近江南地,气候尚未转寒,等兵败后,在江东子弟的追逐下,一日溃去千里的他们又临这场大雪,缺少防护的他们饥寒交迫,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前朝王庭精锐的气象?便是连江东的乞丐也不如。

这还是曾直属于慕容艺的的御林军,至于那些偏师弱旅,早不知道散了哪里去,一路上又死去多少了。

河东军,在奋力追逐残军败将,沿途严刑拷打俘获,询问慕容艺的行踪。

孙正川的部队则无视沿途的虾米,他们现在正冒雪突前,力争在明日中午时抵达黄河北岸,锁住慕容艺逃难的最后通道,这是来自孙正川的决定,他的决定很对,纠缠鼠辈毫无意义,唯有斩了敌酋才能换会北国的人心归属。

和他们不同的是,在这两支部队后方百里不到的地方,沈庆之的部队却开始偃旗息鼓,不再追击,而是在严加整兵,并向后催要更多的辎重军需,调遣更多的预备。

同时,郭子怀兄弟带领的重器营已经出营,向黄河南岸,沈庆之指定的那处高地去,有军令在身的他们虽然推进艰难,但从郭子怀至下等杂兵,都没有人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因为沈庆之命令他们,必须在明日中午,就要完成阵地建设,最迟下午,阵地设施可投入使用。

“沈大人这是要灭两国啊。”迎着风霜的郭子怀,心中想着,他大口的吐着白气,眼见队列里有士兵不支,郭子怀赶紧下马,亲自去替该兵推动那辆装满投石车零件的马车。

他带头,部下各将都有样学样。

作为监督的原稷山督查关远山目睹这一切,一向刻板的脸上也露出了丝难得的笑容,看来郭家子弟已经真心归附大人了,如此就好,眼前没有担忧,作为江东核心集团成员的他便不由把心思放到了身前和身后去。

身后,是沈庆之率领下的羽林主力,身前一道白雾滚滚,那是领军北上,要为孙正川部护翼的霍卫青。

五千骑,双马配,这已经是目前羽林野战军中能拿出的极限了,和郭子怀这种外姓归附者对沈庆之无限的崇拜相比,年长沈庆之一些的关远山,反而更能看出自己的少年统领,前所未有的认真。

过去大小十数战,沈庆之何曾这样过,能让他担忧的,会是什么样的敌人呢?关远山在想这个问题,霍卫青也在想着,他率领的五千骑兵如今掩着旗号,只顾突击向前。

一人双马的配置保证他们有充足的马力,但是人的体力却是有限的。

从中午出发,到傍晚,这两个时辰里,士兵们已经换了两次马了,战马还好,但现在士兵们都已经有些疲倦,他们在大口的喘气,头顶身上冒出蒸蒸白雾,此时风却更紧,假如停下的话,没多久,这些士兵们身上的汗水就会化为刻骨的寒流附在他们皮肤上,刺入他们的肌骨中…

但,沈庆之早想到了这一点。

在这些士兵们的马背上,竟早已经放置着备用的棉甲一套!

这就好像上个冬日,当时攻淮,那时小野卫明还在军中时,大人要士兵渡河之前先行摩擦身体,使其可以更加耐寒一样,霍卫青也不知道沈庆之哪里来这么细致又到位的心思的,他想到这些就有些嫉妒。

作为一个指挥数万大军,行灭国之征的统领,整天爱好单骑冲阵不提,还爱不务正业,喜欢钻研这些后勤人员才该做的事情,偏偏还做的这么到位,这真他么的可恶,这么全才还让不让人活了?搞得他好像在北边打过仗似的!

对了,他还有些婆婆妈妈,说信我其实不信。

临走时候,连他妈的多久换一次衣服还要吩咐,我过河后怎么走也要叮嘱…哦,他居然还算到最后一次换衣服时,把一套棉衣丢下,留给郭子怀的部队来烧黄河,对了,他还关照我,打完就跑,有多远跑多远,啊啊啊,大家在杀贼就我傻逼似的一撞就走,这叫我以后怎么有脸去见兔儿爷?霍二眼中嫉妒的火开始熊熊的燃烧,和他相比,他带领下的那些年轻子弟们,却只从大人的安排中感觉到温暖和信心。

大人能这些都能料到,大人连敌人的目的都能猜到,大人甚至连敌人怎么行动都想得到,跟随这样的大人,我们还要什么不可战胜的?

不能不说,沈庆之自出道以来,以一连串的胜利,已经在这种年轻的士兵们心中彻底塑造起了自己不败战神的形象,是的,江东之前就有孙正川,可是孙正川和这些年轻士兵们的成才阶段离的毕竟太遥远,唯有沈庆之,也只有沈庆之,是他们几乎同岁,甚至比他们之中一些人还略小一些的。

再没有什么,比一个身边的成功例子更容易激发人的雄心的了。

现在,几乎每个年轻的江东子弟都已把沈庆之当成了真正的偶像,并认为这是触手可及的,在沈庆之的那些耀眼战绩中,他们是参与者付出者,或者近在咫尺的旁观者,统帅的荣耀也属于他们,在这些心思的影响下,羽林已经成为了这个世代的军旅里,最为密切的一个整体。

有这样凝聚力的部队虽然古今皆有,然而真正亲身参与其中,并相当明确的感受到自己所在部队甲于天下的这份感受,却不是所有从军者都有机会拥有的。

他们对沈庆之充满了信心。

而沈庆之,对他们也是如此。

在后方,羽林主力部队终于开拔,领军的,为历中原和高至阳,至于沈庆之,因为对自己的部队有信心,和对孙正川的不放心,所以他又跑了。

临晚,他率领的这股骑兵冒着渐渐弱了的雪,接近了郭子怀的部队,只停留片刻,就继续向前,今夜有月,雪地一望无遗,沈庆之过了郭子怀部后继续前进,只在凌晨最苦寒的一刻才停歇一番,换了湿透的棉衣,让身体清爽后,便又继续向前…

而此时,霍卫青带领的部队,已经从孙正川部的斜后方过,并笔直的向北去。

数千骑兵上万战马卷起的雷声,让孙正川部的步兵部队都有些惊慌不安,但霍卫青根本就不和他们照面,只顾拼命向北去,后卫部队被这异常变化搞的昏了头,百般了解,仅知有万众从身后北去,便慌忙去报告孙正川。

已带领部队快抵达黄河,还在大力搜索慕容艺踪影的孙正川闻讯后,沉思了一番猜到沈庆之的布置后,对身边的管仲颜叹道:“我觉得过往庆之太过一往无前,还有些担心,不想到了这一刻才看到他稳健的一面。”

管仲颜也笑道:“他倒是不放心你呢,下午来一拨信使晚上又来一拨,这还派了部队北上,那你说他这支部队是去干什么?”

“该是为战时奇兵吧,不过他能如此安排,我倒是能更放开手脚了。”

管仲颜听的大笑起来。

两人商议完毕,孙正川这就带虎贲步兵加速向前,准备尽快过河,管仲颜则带骑兵继续于此地严加搜索,看慕容艺到底过河没有。

不久,刘野风的河东骑兵抵达,报说附近渔村百姓告知,就在昨日入夜后不久,曾听到有大片的人喊马嘶,由此直向北去,管仲颜和孙正川立即搜查沿河的南北两岸,果然见有大片的骑兵过河的痕迹,因为走的匆忙,那冰河面上竟然还丢了许多的辎重,从那些物件一看就知确实是来自慕容艺御营的装备。

可看着这番狼狈的痕迹后,再度会面的孙正川和管仲颜的面色却变得真正的凝重了起来。

孙正川道:“以慕容艺之能,能带领一部死忠从败场潜逃至此,沿途不见抛弃,到了这里却做的这番明显,其中果然有诈!”

管仲颜也这么认为,得到沈庆之几近唠叨的两次提醒的他们,在看到这些有些反常的情况后,再想沈庆之那“莽夫”式的名将,居然难得如临大敌,一时间,看向北方的他们,心中忽然生出了丝寒意。

并非孙正川不勇,只是那敌人到底埋伏在哪里,他们又会在何时出动呢,任何人在明知敌人将至,但又还未见敌人踪迹时,总会有一种忐忑的心理,因为这世上,已知的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尤其对兵家来说。

而就在孙正川和管仲颜,再次慎重考虑沈庆之的建议的时候,轻骑突进的沈庆之,也终于抵达了他们右翼两里外的一处山坡上,从他这里,能遥遥看到孙正川部的踪迹,当见孙正川的部下们准备尽数渡河后,沈庆之不禁面色一变,心想难道孙正川没有听自己的劝?

“郭子怀部还有多久?”他问身边的亲卫。

“应该还有半日路程就能抵达。”

沈庆之又问:“霍二的人呢?”

陈再兴刚刚要找人去查,忽见东北方向有一片人马,早有游骑冲上去查问,很快汇报,正是霍卫青的部队,他们在上午日出前,于东北方向,沈庆之指定的过河口处换了衣衫,现他的部队已经北上,留下了一批身体难支的兄弟和疲倦的战马正把棉衣送向指定位置。

得知霍卫青按计划过河成功,且无人发现,郭子怀部也能按时抵达预设战场的消息后,沈庆之心中才松懈下来,孙正川部会不会真的听自己的安排,他还不能肯定,但现在他已经肯定,就算孙正川部败了,扶桑在自己手上也难讨好了。

想着这些,他忍不住再回头去,就见南方的地平线上,一片黑甲正无声无息的涌了出来,那是历中原和高至阳带领的羽林主力也终于抵达了。

他们因为轻装简从,推进速度甚至比郭子怀的部队还更快些。

见状,沈庆之便吩咐陈再兴去迎,自己则干脆拨马,直入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