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前女尊时代 作者:姽婳轻语(起点vip2014.5.4正文完结)-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儿挺起了小胸膛,傲娇地道:“神女大人说了,她们走的时候,小羊不好带,还说要送给我呢!!瞧,这不让我牵着小羊出来吃草嘛!神女大人说了,秋天的时候,要割很多青草晒干了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喂羊。”
  “根儿,秋天的时候我帮你割草喂小羊,以后小羊生羊崽子的时候,送我一只,我也想喂一只小羊……”刚刚那个小女孩,热切地看着根儿,说出了心中的渴望!
  根儿点点头,道:“好啊!!走,我们在附近去采集些野菜回来。我牵着小羊出去,回来的时候小羊也该吃饱了……”
  一群孩子围在根儿的身边,叽叽喳喳地离开了安儿的视线。孩子们单纯的快乐,感染了安儿的心情,她一整天都觉得心情愉悦。
  当盛夏的阳光,把雨后的草原上的水分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安儿开始让泰雅的勇士们,把变异甲壳虫的壳给分割了,打磨成各种挖掘的工具。又教给夏族族人们采集矿藏的方法。
  当第一车锡矿石带回来的时候,安儿又开始教他们提炼锡矿的方法。当然,条件有限,只能采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土法“鼓风炉冶炼”。
  这种土炉用砖砌成,前曲后直,后墙高七尺,厚约八寸,下留一孔通风管;前墙低于后墙,却比后墙要厚,下也留一斜孔出锡。孔前为砂池,锡即流入池中。前后墙之间为炉身,矿砂和炭装入其中,每炭两层夹锡砂一层。每次装入矿砂八百斤,木炭五百斤,间隔六小时上矿一次。上矿之后,锡即陆续流入砂池中,取锡出池,倒入沙模,冷凝后即成锡锭。
  在锡矿开采的时候,泰雅部落已经陆陆续续运来的红砖和木炭。后来,安儿觉得费事,征求夏族老族长的同意,干脆在夏族在领地上,建了一座砖窑厂。锡锭炼制好以后,第一批就用来交换武器和砖瓦。很快,一道坚固的红砖围墙,就在夏族的领地上拔地而起。两年后,夏族从西南最贫穷的部落,一跃成为拥有红墙青瓦坚固城墙,和不惧风雨的砖瓦房的富裕部族。这是后话!
  当第一炉锡提炼出来的时候,安儿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时候,她已经在夏族生活了近三个月,炎热的夏季已经结束,凉秋的脚步渐渐临近。她又在夏族呆了几天,确定那些精挑细选的工人,已经掌握了鼓风炉炼锡法,才从夏族部落离开。
  根儿牵着他已经长到半大的小羊,依依不舍地送了很远。这三个月里,阿土又陆陆续续抓了几只小羊,公的母的都有,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夏族的养殖业会有了一定的发展。
  夏族的老族长,为了感念泰雅的帮助,也同意立下血誓,跟泰雅成为血盟部落。他们部落生产出来的锡锭,也只跟泰雅进行交易。史前人类的智慧不容小觑,安儿手中古老的炼制方法,也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虽然短期内泰雅掌握了炼制青铜的方法,不能保证不久的将来,别的部落就没有能力制作出青铜来。所以,要先在矿材上进行垄断,防范于未然。
  等安儿和孩子们,再次回到泰雅的时候,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达儿小盆友火车头似的冲进她的怀中,哭得稀里哗啦,直嚷嚷着下次再出门那么久,一定要带上他。阿布把安儿和孩子们紧紧地搂在怀中,久久不舍得放开。虽说中间他也运送木炭或者砖瓦过去,见了女人和孩子们几次,但是从未跟安儿分开那么久的他,做梦都梦到安儿回到他身边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求 铸器(求粉红)
  感谢可爱夕梨的打赏,忘忧草的粉红票票……
  **
  伤筋动骨一百天,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安儿被变异甲虫咬断骨头的左臂,已经恢复如初了。铭还是默默地拉过她的左手,轻轻地用手检查着,见确实已经痊愈,才松了一口气。什么时候,这个害羞自卑的少年,已经成长为沉默却有担当的男儿了呢?
  接下来的日子,安儿很忙,忙着建造青铜器的熔炉,和一些模具。关于制作青铜器,安儿准备尝试采用范铸法。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
  安儿先来到部落里的炼铜加工厂里,一个巨大的露天厂房里,竖着一个巨大的炼铜竖炉。竖炉是由炉基、炉缸和炉身组成的。在炉的铅笔下部设有金门和出渣、出铜的孔洞,还有鼓风口,整体结构已经相当完善了。
  这个炼铜加工厂已经成立近半年了,根据安儿写下的炼铜方法,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在两个月前成功炼制出红铜来。再加上安儿带回来的锡锭,炼制青铜器的原料基本上都具备了。
  安儿心中有些激动,终于要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了咩?这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划时代的跃进呢!!虽说安儿穿越过来以后,用变异昆虫坚硬的外壳。和一些大型生物的骨头,磨制出可以代替铁器的工具。可是,毕竟猎杀变异昆虫是有难度的,做生产出的工具根本供不应求。
  如果青铜器就此产生的话。那么就不一样了。不但可以生产出生活中的一些器皿,还能炼制出农具和武器。马上要秋收了,今年种植的粮食,比去年多了一倍还要多,所需要的农具更多。
  因而,安儿决定先生产镰刀,和青铜犁头等农具。安儿笑了笑,想着如果是若娅在的话,一定会骂她暴殄天物。史前第一件青铜器,怎么说也得是中华第一剑这样的。怎么能是镰刀、锄头之类的呢?
  炼制青铜器。第一步是塑模。安儿用粘土塑造出镰刀的基本形状。然后是翻范。她用事先调和均匀的细致粘土紧紧贴在泥模的表面,拍打后使镰刀的外形反印在泥片上。
  然后进行第三步,也就是合范。安儿将翻好的泥片。送到陶窑那儿烧制成陶质的。这样的青铜范坚硬不容易变形,这可以称之为陶范了。她把陶范拼合成镰刀的外腔,也就是外范。再将翻范用的泥模均匀地削去一薄层,制成内范。将内外范合成一体,中间削出的空隙,即为青铜液留存的地方。
  然后进行第四步——浇注。将炼制好的青铜液,注入陶范内。待铜液凝固后,将内外陶范打碎,取出所铸的铜器。一套陶范只能铸造一件青铜器,的确浪费了些!
  因为是铸造锋利的镰刀。因而青铜液中铜和锡的比例是4:1,是根据青铜器合金的“六齐”来配制的。
  制作青铜器的最后一步为打磨和整修。刚铸好的青铜器,表面粗糙,纹饰也不清晰,需要经过打磨整修,才能成为一件精致的铜器。
  因此安儿的史前第一件青铜镰刀,经过反复的打磨,才渐渐将利刃磨制出来。
  安儿又给镰刀安了个木把,达儿迫不及待地拿着这个镰刀去割草,比往常早半个小时回来,口里还嚷嚷着:“安,这把镰刀,比以前的骨镰刀好用多了,抓住一大把青草,轻轻用镰刀一划,就割了下来。割第一把草的时候,我用了跟往常一样的力气,差点把小腿给割破了,还把我闪了个筋斗呢!!”
  初秋时候,正是孩子们大量储存喂牲口的草料的时候。达儿和土娃一起出去,每天都要割上半天,分好几次运回来。今天,他们用的时间比往常少,而带回来的青草却比往常还多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达儿的“试用心得”,安儿觉得青铜农具生产成功,决定批量生产。
  由于部落里的粮食足够大家吃的,安儿便停止了部落里女人们的采集任务,发动她们跟自己学习制作泥模。最后,留下五十个手巧的,组成了青铜器塑范小组。以后,生产精美的青铜器皿,就全靠这些人了。
  青铜器生产步入轨道之后,安儿终于能够闲下来喘口气了。这时候,叮叮送来了第一批竹纸。造纸厂的造纸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送过来的竹纸,洁白柔软,纤维细腻,绵韧平整,质地均匀,已经具备后世用纸的雏形了。
  安儿很高兴,马上又召集了一批女工,成立了印刷小组。在铭一再的要求下,先印刷出一批医学用书,给他手下的学徒当学习的教材。
  由于以前安儿已经准备了活字印刷用的胶泥和油墨,印刷厂从投入到生产,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部落里的女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吃闲饭的,学习起来很是认真。十天后,第一本用麻线装订的《本草纲目》问世了。铭和他的学徒们,捧着飘散着墨香的第一本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医学用书的印刷告一段落后,安儿又开始编写一些儿童用的教科书,以及儿童读物。孩子们虽然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学习,不过学以致用的机会太少了。因此,部落里第二批印刷出的书本,便是孩子们学习的教材和富有童趣的读物。
  达儿拿到一本童话书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还捧着书本到弟弟妹妹身边,给他们讲故事。可惜,两个孩子很不给面子,不好好坐着听不说,还把他领到的书,给撕了两页。小家伙又心疼又生气,哭着向安儿告状。
  安儿把两个小奶娃教训了一顿,又小心用米饭帮他把童话书粘好,达儿这才抹掉眼泪,捧着书本跑走了。打那以后,他再也不把书带进两个小恶魔方圆十米以内了。
  两个小家伙的破坏能力太强了,进入八个月的小奶娃,不知什么时候迷上了撕纸。放在炕头上的草纸,安儿刚出去没两分钟,床上床下就都是碎纸屑了。再看那叠草纸,被撕得一张不剩。
  安儿心中那个气呀!部落里的手纸都是定期定量发放的,这对姐弟俩,把擦屁屁用的草纸全都撕光了,难道让以后的十来天,让她用石块木棍擦屁股吗?
  指着碎纸,狠狠地训了小奶娃们一顿,又在他们肉肉的屁股上用力拍了几下,安儿才觉得解气。两个小家伙似乎知道错了,两双眼睛,含着泪水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