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岛主的幸福生活-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全美妍的预测,未来的十来天,都不会有什么下雨的情况,只不过再等三天后,北风就会强烈一些,到时就会考验竹屋的坚固程度了。

我并不担心竹屋的质量问题,几个大叔都是修造屋子的高手,再加上野兔林的竹子质量非常的坚硬,要是被一阵风给吹散了,那简直是一个笑话。

真正让我担心的,还是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竹屋里面走出来,我又往破旧的留荫海港走去,在下海港那一面的山坡后,我先不直接往港口走,而是走向了那边已经开始在挖掘的三个大洞穴。

三个大洞穴都位于山坡下面的地面位置,间隔约莫有十来米,一百多个奴隶和治安巡逻队的人在拼命的往里面挖掘着,并不时的用粗壮的竹子顶着洞穴的顶端,不要泥土塌下来。

一群女奴则是挑着一担担的将泥土往港口码头那边堆,现在那里已经堆积成了几座小山头,高度起码也在五六米以上。

他们在做的事儿,是我特别吩咐的。

我要求的每个洞穴挖到地下不低于五米,宽度不小于十米,长度不小于五十米,高度也是要五米以上,用意是想要拿来储存我们打捞起来的鱼虾蟹,特别是容易保存的金枪鱼、青鱼和乌贼。

随着天气会慢慢的变暖,储存食物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依照我们现在的人手,大规模的腌制鱼虾蟹,那是很不现实的——每天两三万斤甚至更多的数量,哪里做得完?就是抹盐的动作,也足够把人给累死的了。

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地穴冰窖藏鱼。

古往今来,北方的人一开始没有什么储藏东西的概念,等到后来冬天根本无法出去找吃的,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后,他们就学会了提前在冬天到来之前,在家里的地下挖一个地窖,把许多东西都储藏在里面,想要的时候就拿来吃。

到了后来,他们发现,冬天储藏在地窖里面的东西非常的耐保存,可以到了夏天的时候才不能吃,故而又开始琢磨着怎么把东西保存到夏天以后。

想来想去之下,人们在冬天的时候,往地窖里面放上许多冰块,然后密闭保存,直到夏天的时候才打开。

果不其然,这样一来,即使到了夏天,里面的冰块还是没有融化,连带着里面的食物都很新鲜,吃起来也味道不减。

久而久之的,这个冰窖地窖相结合的方式,就逐渐的成了一个传统,流传至今。

现在是解冻期的三月,正好头顶上的两处高高的山崖上,有着许多的冰雪尚未融化,趁机我们多拿一些回来,丢在地窖里面,和打来的鱼一起保存,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多储备鱼肉了,不至于到了天气热一点就只有浪费掉,到时奴隶们打渔的积极xìng也会大大的受挫的。

按照劳伦老爹教给我的新型计算方法,我大致的算了一下,平均一个山洞最少可以放进去三百万斤的鱼虾蟹,当然,还得加上至少一百万斤的冰雪,这样三个山洞算下来,至少能保存九百万斤的鱼虾蟹。

九百万斤的巨大储存量,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捕鱼极限速度,就算现在的速度再扩大一倍,也要五个月才能装得满。

而依照消耗量来说,即使一天到晚都吃鱼,最少也得六年才吃完,如此厚重的储备,实在已经是了不得。

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惜把治安巡逻队的人也调集了过来,让他们加紧挖洞的进度,争取在三天之内搞定。

挖地窖并不简单,特别是挖这样大的地窖,如何保证头顶的泥土不坍塌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经过和师父的商讨,我采用了用竹子作为横梁,以横竖纵横成型的方式,在顶上搭建起了数以千计的竹梁,再用一层层的沙网罩住最下面,随后用加了煮熟的米浆混合着桐油、粘土和石灰,搅拌均匀后,倒在沙网和竹梁上面,铺成一层平整的光滑墙面,同时也是对地窖顶端封顶夯实。

看着宝贵的大米被煮得半熟后磨成米浆,加进混合的粘土里面,我心疼得不得了,就这么一个用处,消耗掉的大米就有五百斤。

但比起小伙伴们的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不行,我还是稳重多了,至少这个命令就是我下达下去的。

可是另外一项,对于桐油的使用,我却是有些不忍心看了,总共只有五百桶的桐油,修建竹屋和家具就要用上百桶,再混合搅拌所用的墙面又要用超过一百桶,转眼之间,差不多就用了五分之三,这还没算上马上开始的对船只的修补刷油,那更是需要反反复复好几次的,据奴隶们说,不会少于三百桶。

意思就是,最多只够在四月份的时候把九艘小破船给刷油保养好,我们的桐油储备就完全没有了,再要有什么用处,那就得两眼相望的愣着发呆。

桐油来自于油桐树的果实榨取的油脂,经过炒制后就能成为粘稠的熟桐油,在陆地上或许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对于海上生活的人来说,那就是堪比黄金的宝贝。

无论是海水还是江河水,对船只的主要构成——木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腐蚀作用,特别是带着海盐的海水,便更是如此,如果一年之内你不给你的船上重新涂抹几次桐油的话,出海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漏水沉没的灾难。

霸爷的目标是称霸整个虾夷岛海域,虽说如今凭借我们的九条小船,能保住留荫海港就算不错了,但人没有远大的目标是不能成为大英雄的,没有提前准备,哪里能做得了大事儿?

所以我早就准备了要囤积桐油,而且是越多越好。

可惜师父说了,油桐树喜欢温暖和多阳光的地方,也喜欢充足的雨水,故而它的产地大部分在大宋国的四川道、剑南东道、江南西道和大理国,和我们北方根本无缘,且因为距离太远,想要多去购买桐油,只能到稍微近一点的本州岛的大城镇京都、大阪、或者是堺町,才能买到。

然而,我从来不是一个小家子气的小男子汉,该用的地方就要去用,否则达不成自己的目的,那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眼下都顾不上,怎么顾得了未来呢?

最多以后我找机会多买点回来就好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大米和小麦好啊,只要不是cháo湿的地方,哪里都能放,而且一放两三年都没有问题,难怪鱼虾蟹不能成为硬通货,而大米却能成为堪比黄金的货币了呢。

第三十二章来了进贡的人?

整个留荫海港,到处都是忙碌的场面,除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十岁以下的孩子,其余的人都投入了辛苦的劳作之中。

就连我身边的八个小伙伴,我也让他们去帮忙制作各种竹器家具了,帮不上什么大忙,可是他们一个人是能抵得过一个奴隶的劳力的。

因为要挖掘冰窖和制作竹屋及竹器家具的缘故,今天是没有人来翻土开垦了,不过经过持续两天的翻土开垦,这片黑土地的一千五百亩的面积,已经是非常的松软,马上开始耕种也毫不仓促。

师父已经写信叫几个大叔去了附近一些有种植大米的村庄,让他们买点大米种植回来,拿的都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和白银,相信那些农民们肯定会动心的。

只要等到他们一回来,那播种计划就会开始,毕竟时间不等人,过了chūn耕期,那再种植大米的话,就会遭遇不少的困难。

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又是一副全民忙碌的景象吧。

我本来也是想去参与到竹器制造之中,但一个忽如起来的消息,却把我带到了师父的房间。

原因很简单,松本村进贡的队伍,已经抵达了五里开外,被我们的治安巡逻人员挡了下来,他们派人来询问,究竟该怎么办。

今天换了霸爷带着一群奴隶去内海港打渔,劳伦老爹则是训练“三**”的队形和基本的协调战斗纪律,仍旧是师父一个人坐镇山丘平台,总揽大局。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以前我要说什么计策的话,三个老爹直接就会指着屋外面:“小宝,时间不早了,该上床休息了,否则小孩子是会长不高的。”

而自从我银星宝施展妙计,干掉了“万兽组”的一百二十多个凶徒,为三国村获得了这么个富饶的修养生机、可供大发展的地儿,那我在三个老爹的心目中的印象,立刻从还会尿裤子的小孩子,变成了可以商谈探讨一下问题的小军师了。

“怎么样?”

我才刚刚进入房间,师父就把我带到了平台最高处,眺望着远处的留荫江,在留荫江过去五里路,那里就有松本村的一百多人带着的十几车大白菜和萝卜,正等着我们这边的消息呢。

要说最适合冬天储藏的是什么蔬菜,那就只有大白菜和萝卜。

据我们知道的,松本村的居民一共有七百多人,是方圆五十里以内,最富裕的村庄,比三国村的家底厚实太多。

他们居住在距离留荫海港二十五里的一处小河冲积平原上,那里的土壤非常好,灌溉也很充足,松本村种植的粮食包括蔬菜,都非常的味美,产量还不小,是属于“万兽组”最喜欢的大米和蔬菜供给基地。

但是“万兽组”对松本村的居民非常的态度恶劣,除了得到松本村的进贡以外,经常就派人去抢他们的女人和粮食,谁敢反抗就直接杀掉,弄得松本村对他们是怨声载道,痛恨不已。

就是在现在的留荫海港,原来属于松本村的女奴们,就有不下二十个。

可是谁叫农民不能和海盗拼杀呢,经过多次的杀戮和打压后,他们也只有默默的承受,只要“万兽组”的人不赶尽杀绝就好。

也因为这两年年生不好,许多流民从东瀛岛、高丽半岛逃过来后,就一路逃荒,看到相对能饿不死人的松本村后,就留了下来,这样他们的人口才没有减少,反而有一些增加。

听着师父的问话,我笑了起来:“师父你是问哪一方面?”

“放不放他们进来?”沈寒直截了当的道。

“为什么不放呢?”我指了指下面正在训练的整齐的三个“三**”小队,“本来我们就没打算放过周围的小村庄,让他们先看看我们的实力吧,rì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