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孙威叙说的,便是石青收集各方消息汇总后的详细经过,只是略过冉闵的遗诏不提。

孙威说道冉闵被执,不甘受辱,自尽身殒之时,太武殿静默一片,再次被浓浓的悲哀所笼罩,不过,除了屏风后董皇后嘤嘤的缀泣,其他人再未哭泣出声。

过了好一阵,大将军董闰愁苦地说道:“襄国战败,皇上驾崩,十三万健儿一去不返;邺城人心离散,强敌随时可至。皇后孤寡,太子年幼,诸君,逢此危急时刻。该当如何是好?”

董闰一句话将诸人的心思中悲伤中拉进困窘的现实。一直以来,大魏朝廷便是由冉闵一人独力支撑,冉闵离去,这栋大厦再无支撑,一旦遭遇摧折,必将倾倒无疑。

悲伤的气氛渐渐消饵,绝望、无助的情绪又像四处蔓延的荒草一样在众人心中滋生。董闰望望屏风后的妹子,望望主位上的外甥,随即向四周团团一揖,恳求道:“诸公……”

回答董闰的是难堪的沉默。

为了妹子和外甥,董闰顾不得脸面,哀求地目光在诸人身上来回逡巡,当目光落到石青身上之时,石青点了点头,算作回应,随后他站了出来,说道:“皇上驾崩,邺城人心离散,以石青之见,当务之急便是安抚人心,稳定邺城。”

董闰精神一振,急问道:“以镇南将军之见,如何稳定邺城,又该如何安抚人心?”蒋干、刘群、张温等人也被勾起兴趣,一起注目过来。

“此事说易也易,说难亦难。不外乎‘同仇敌忾’四字。”

石青胸有成竹,从容说道:“一年多来,皇上颁杀胡令,复汉人衣裳,刷新朝政,选贤用能,邺城生民广受泽被。皇上驾崩,感恩怀旧者岂有不痛恨羯胡鲜卑之理!且北征健儿大多是邺城子弟,十三万健儿一去不返,其亲人乡党岂能无恨!朝廷只需将此感恩悲痛之心转为对羯胡鲜卑之仇恨,何忧人心离散?”

“好啊——”董闰如梦初醒,大声赞叹,稍倾,又问道:“镇南将军如此说,必定早有良谋。董某斗胆请教,朝廷如何做,才能让邺城上下同仇敌忾?”

“朝廷无论如何做,都必须从诸公作起。”石青冷冷地扫了一眼殿中诸人,轻斥道:“汝等若不思振作,先行涣散,又怎能让生民黎庶齐心戮力!”

刘群、缪嵩拱手为礼,道:“镇南将军说得是,刘群(蓼某)受教了。”

石青善意地对两人笑了一笑,转而声音一抬,对董闰说道:“皇上驾崩,十三万将士战殁,是为国殇。朝廷上下应全力以赴,大举公祭,不惟悼念皇上,还需悼念战殁将士,为勇士追赠谥号,抚恤将士家眷……”

十三万将士背后至少有百十万亲人乡党,朝廷大举公祭抚恤将士,可以把这些人紧紧拢住,将其失去亲人的哀伤转化为对羯胡、鲜卑的仇恨,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邺城的凝聚力不言而喻。

石青的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孙威随即提议,主意是镇南将军想出来的,公祭之事由镇南将军负责最为合适。刘群、蒋干相继附和。

董皇后、冉智没有注意,在得到董闰的暗示后,任命石青兼领太常卿,会同尚书台操办公祭。太常卿一职是冉闵为辛谧准备的职位,辛谧不就,冉闵专注北征,也没顾得任命新的太常。这一职位因此虚悬数月,此时才算有主。

镇南将军、太常卿石青随即建议,公祭是为朝廷大事,不是太常和尚书台两官署之事,需朝廷全力以赴,调动所有官吏衙署尽皆参与。

董皇后与太子冉智也都准了。

诸般事宜议定,天已四更,太武殿诸公辞别董皇后和太子,各自回转;董闰留在后面,温言安慰了一阵自家妹子和外甥,这才告辞。

因为董皇后的关系,冉闵甚是优宠董闰,将前大赵乐平王石苞的府邸赏给他做大将军府。董闰出了皇宫,在仪仗的护卫下缓缓返回府邸。快到府门之时,路边闪出一辆牛车,卫将军王泰端坐车上,拦住仪仗,扬声喊道:“董大将军,王泰有急事求见——”

这时天光微明,董闰纵马赶上前,只见王泰双目泛红,像是一夜未眠,当下诧异地问道:“这时遇上卫将军可真有些巧,莫不成卫将军在此守候一夜?”

王泰默然点头。

董闰惊问道:“到底是何急事竟然卫将军如此?”

“此事非同小可,请董将军上车借步说话。”王泰束手相请。

董闰没有犹豫,跃下战马,上了牛车。王泰命令御者将牛车赶出一二十步,远离亲卫后,又命御者远远离开牛车。

看到对方这番作态,董闰惊疑不定,正自忐忑间,只听王泰开口说道:“去年此时,豫州牧冉遇曾向朝廷上了一份密奏,事关镇南将军石青,皇上揽奏之后,便即诏令石青前来邺城,当时石青抗旨不来。此事大将军可否记得。”

去年春天,冉遇密奏朝廷,石青可能是应谶之人。这份密奏让冉闵极为忌讳,因此对石青动了杀机。最终因消息走漏,未能得逞;青兖因此和朝廷有了龌龊。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董闰却是知情者之一。

听王泰提起此事,董闰迟疑着点点头,问道:“卫将军的意思是……”

王泰没有回答,反过来试探道:“大将军。皇上是不是……”

董闰点点头。

“朝廷准备怎么办?昨夜是如何议得?”王泰继续发问。

王泰是冉闵亲信,而且极有能耐,如今虽有罪在身,董闰却没将他当作外人,相反他倒极希望王泰能用心辅助冉智打理朝政。当下便将夜间太武殿所议一一相告。

待董闰说罢,王泰目光一闪,连声问道:“大将军相信谶言吗?大将军可曾想过,石青一直不敢来邺城,为何皇上一驾崩,他便来了?另外,邺城人心不安乃是因为心中无主,若欲安抚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定人主;石青为何不直接提议太子登基?他弄的这个公祭,为何一定要由他主持?为何让朝廷上下尽皆参与?”

“为什么!!!”董闰被这一连串疑问弄得胆战心惊。

“因为他石青石云重明为公祭,实为借此收拢民心众望,特别是要拉拢十三万将士的亲人乡党。”

王泰回答的斩钉截铁,听到董闰耳中却如晴天霹雳。

第四章 帮我作间

从太武殿出来,石青用方便议事的借口,邀请刘群、郎辏А⒘趺巴髟肪菹ⅲ宋蘅晌薏豢傻赜υ柿恕

人会因为忙碌而充实,有事情赶着做就没时间胡思乱想。这话用在郎辏А⒘趺砩戏浅:鲜省N榷ㄚ侨诵亩傩械墓蓝猿⒁庖宀环玻馐侵艺曛炕乇ㄈ姐傻拇蠛檬被A饺舜虻鹁瘢鲆獍锸喟压乐掳斓猛淄滋

一行人回转西苑军营,随便吃了点东西,随后有亲卫上来侍候,领着三人各自找地方休息一会。

与郎辏А⒘趺缓龈咭缓龅偷那樾鞑ǘ啾龋跞旱那樾鞯故呛芷轿取;鼓艽尤莸睾鸵齑返纳倌昵孜琅侍感鸹啊

“汝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禀大人。小将姓郗名超,表字景兴。已虚耗十六年春秋。”

“嗯,不错,汝竟有表字,莫非出自山阳金乡(今日山东金乡西北一带,郗姓郡望之地)?”

“大人说的是。郗超正是山阳郗氏嫡系。”

“咦!”刘群惊咦一声,偏头认真打量郗超,诧异地问道:“汝和曾拜为大晋太尉的郗道徽(郗鉴)如何称呼?”

郗超一笑,回道:“那是超之祖父大人。家父讳字愔,乃祖父大人之嫡长子。”

“什么?汝竟是郗方回之子。”刘群大吃一惊,郗愔在褚衰的征北大将军府任过长史,大晋征北大将军府转责北方事物,自然会被北方政权留意注目,是以刘群知道郗愔之名。他怎么也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南渡望族、郗氏嫡系子弟竟在石青麾下作一名“普通亲卫”。

“汝年龄轻轻怎会北上青兖?”刘群脱口问出自己的疑问。

郗超笑道:“不仅郗超北上,家父和叔父大人都来了,呵呵……还有荀蕤荀令远和荀羡荀令则贤昆仲、王逸君(王羲之)大人、谢石大人呢。”

刘群脚下一个踉跄,差一点跌倒。他乃是名门之后,对各地高门望族自然熟悉,一听这些赫赫有名的姓氏竟然跑到青兖新义军麾下,惊得他不由的失态了。

石青这是在干什么?莫非他暗中和大晋勾连上了?这些世家会真心臣服?他们北上意欲何为……刘群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袍,脑中却是翻江倒海一般。

“到了,大人请进,石帅等你多时了。”来到一座普通的土垒营房前,郗超笑嘻嘻地肃手相请。

石青在等我?刘群脑中一闪念,皱着眉头踏进营房。

营房里共有三人,石青盘坐在上首,孙威和一位年近三十的士子跪坐在石青下手右侧,刘群认出那位士子乃是韦膄之子韦伯阳。石青下手左侧铺得也有席塌,只是上面空荡荡的。刘群猜想那应该是为自己准备的位置,于是缓步踱了过去。

“刘大人请坐。”果然,不等刘群走过去,石青已指着左侧席塌肃请。

刘群点点头,走过去坐下,皱眉问道:“镇南将军这是?”

大伙多日未眠,原本说好眯缝半日再议事,谁知石青竟将他单独引来密议,危急时刻,这种作为实在不妥,传出去定会惹人非议。

刘群很不满意。

“石某请刘大人来,有要事相告。”石青神色肃穆,目视刘群,缓缓说道:“皇上有遗诏。”

“啊?什么?”刘群惊得差点蹦起来,随即急切问道:“遗诏是什么?皇上怎么说?”

“皇上命令孙某代为传达遗诏。”

对面的孙威接过话题,沉声说道:“皇上诏令,杀胡复汉、恢复中原大业交给镇南将军石青,邺城内外,大魏上下,军民人等,当唯其马首是瞻。”

“嗯……”

听到遗诏内容,刘群反而镇静下来,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两眼一咪,细细打量起石青。

“刘大人不信么?”石青淡淡地问。

“这个……刘某信不信无关紧要,朝中诸公;皇后、太子是否相信才是关键。镇南将军以为然否。”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