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采用车辆假扮坦克和装甲车在阵地上开来开去,使英联军对大量部队集结在前沿阵地逐渐习以为常。但在夜间则用突击师的真作战车辆把已经”在位”的假作战 车辆替换下来,并用专门伪装物把战斗岗位上的火炮和坦克掩蔽起来。

    为了表明主要突击方向可能来自南面,李默还从 1月下旬起在那里铺设了一 条假供水管。并好像真的一样沿着这条”水管”修建了假水泵房、假供水点和蓄水池。 施工表明到2月初才能竣工。

    另外,通信分队还模拟将在南面发动进攻的无线电信号, 并注意由工兵为新的道路作了各种路标等。 虽然李默的”准备”可谓周密细致。但临战前的卡塔腊盆地前线呈现出的却是一派”和平”景象。

    以至于蒙哥马利后来说:”那一天与往日一样。”为了搞清楚对方的情况,蒙哥马利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英联军的情报部门和侦察飞机频频出动,不断侦听德军的无线电通信及拍照英军的前沿阵地和后方设施。

    效率极高的英联军侦察部门,”发现”了德军的全部”准备”工作,蒙哥马利根据工程的进展推算,德军的进攻极有可能在2月份。另外,疲劳过度的蒙哥马利还收到一个让他稍稍放点心的情报,这就是李默的身体也不尽人意。

    精明的蒙哥马利根据这些情报认定德军不会很快发动进攻。便动身回国休假、疗养去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所得到的这些情报,都是李默的诈敌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发现的那些目标,全是专门为他而精心准备的。

    现在,蒙哥马利这一步步落入了李默的”圈套”之中。 然而。蒙哥马利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还要把套在蒙哥马利脖子上的后勤供应这条要命的”绞索”狠狠地再勒紧点。

    他把占据优势的空军主力调到地中海。严密封锁北非运输线,使英联军说得到的补给损失巨大,特别是燃油的补充。因为坦克需要燃油。部队需要物资补给,如果没有了这一切,那就等于自取灭亡。一场事先排好的音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1月23,星期五,李默向德军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

    “德国德军的官兵们,你们是神圣德国的战狮,你们热烈期盼的一个光辉时刻即将来临了。我们即将开始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都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23日晚上,随着夕阳缓缓下沉,沉入一片红色的沙丘中,月亮悄悄地移出了云层, 吐着幽幽的光,给沙漠镀上了一层银箔。前沿阵地一片静悄悄。 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大炮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地高昂着炮管。

    黑洞洞的炮口直冲天空,风从炮口擦过,发出了呜呜声。一辆辆坦克摆好了拼杀的架式,浅黄色的烤漆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沉重的履带凝聚着它那所向披靡的力量。战壕里,士兵们在静静 地等待着,随军牧师正在为他们进行战斗前的最后一次祷告……

    21时40分,大地发出了一阵剧烈的颤抖,德军阵地上的3000多门大炮,同时向英联军的炮兵阵地、堑壕、碉堡、地雷场轰击,铺天盖地的炮弹冰雹似地砸向英联军,炽热的气浪把人的皮肤、脸庞都烤出了热气。卡塔腊盆地附近的沙漠上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激战场 面。只见在探照灯和曳光弹的照射 下,德军士兵纵身跃出隐蔽的战壕,沉没在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之中。

    一支又一支的 部队投入战斗,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的爆炸,滚滚的迷雾和烟幕笼罩着整个战场。李默终于从刀光剑影中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希望。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德军第七装甲军。

    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是”沙漠之虎”李默的王牌, 是德军在北非的第一主力。 坦克如潮水般地滚过战场,履带搅起一缕浓密的沙雾。 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英联军节节败退,蒙哥马利将军在24日乘车到前线时,碰上一阵猛烈炮击,从车子里摔出来,心脏病突发差点一命呜呼。

    根据伊丽莎白元首的命令,在德军发起攻击48个小时后,蒙哥马利就回到了前线,重新接替了指挥权,但这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大势已去,纵使蒙哥马利有回天之力,也根本不可能挽回败局。尽管经过激战,英联军使德军受到一些损失。 为避免全军覆没,一向自负的蒙哥马利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蒙哥马利在给娇妻的信中哀叹道:

    “我不相信,几乎也不再相信我们会胜利。我们的生死操纵纵在上帝手里了。”

    蒙哥马利在经过激战后,特别是在他的装甲部队大量被歼灭的情况下,显然再也没有能力施展他那惯用的、而且十分成功的战法。

    路漫漫,沙漫漫,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下,昔日只知道前进的蒙哥马利,他的名气也绝不是白给的,他在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难以置信地组织了一次精明的撤退。

    ……

 第345章 回天乏术

    李默没有能够及时察觉蒙哥马利的撤退行动,而且察觉后也没有及时追击,因为李默需要他们退路几个战略点,来达到分散英联军的意图。

    以往的教训可能使一向谨慎的李默愈加小心和按部就班。德军已经连胜两场,使八十多万英联军损失巨大,光是李默抓的英联军俘虏,都达到了二十多万,等英联军在撤退到一些相关的据点后,李默就可以击中兵力各个歼灭了。

    第二天,就在李默准备乘胜追击时。老天却出来帮了蒙哥马利的忙。突然下起了沙漠中少见的大雨。使沙漠里坚硬的路面顿时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泥泽,李默不得不下令停止追击。就这样,蒙哥马利在老天的帮助下,率领他的英联军逃出了李默的手掌,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和英联军的残余部队。

    阿拉曼大捷后,在希特勒的命令下,英国所有的教堂都在同一时间响起了欢快的钟声,以庆祝阿拉曼大捷。一时之间。李默成了德国人眼中的英雄,他为德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名字同阿拉曼战役胜利的消息一起,传遍了全世界。

    1月25日,同时李默晋升元帅的正式命令到达前线,同时被授予双剑银橡叶骑士勋章,阿拉曼之战的巨大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历史性作用。它不仅成为北非战局的转折点,而且还使德军从此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加速了大西洋同盟的妥协速度。

    “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东线也不要出现一次败仗。”希特勒不仅很自豪地说出这句话。而且还把阿拉曼战役称为”命运的钥匙”。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李默快速追击英联军。而英联军在失去大量补给和仓皇撤退的情况下,想要在沙漠里面成为有组织的部队,已经是不可能了,在英联军撤退到开罗的时候,整个英联军就剩三十多万人去了,其余的全在李默的战俘营里面。

    李默在追击的时候,没有淡水补给的英联军一般情况下,就主动寻找德军投降,在沙漠里面。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很快李默就兵临开罗防线。这条开罗防线是英军才匆忙建立起来的一条临时防线。

    就算英联军现在有兵力近三十万人,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又能坚持多久呢!情况很不乐观,就算美国能派出大军到距离自己国土两万公里的北非,怕也没有这个时间了。

    1941年1月27日。“沙漠之虎”李默遵照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命令。对驻守开罗的英军残部发起了猛烈进攻。英国将军奥金莱克率领的英国第8军团在外围阵地节节败退。

    德军已逼近距亚历山大港仅60公里。英国首相丘吉尔坐不住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德军突破开罗防线,占据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和德国的舰艇就可以自由出入红海,进而控制南非战线,渗入到印度洋。这样一来,英国在东方殖民地获取的物质就无法运抵英国本土。所以,丘吉尔命令蒙哥马利必须死守开罗防线,可是,这位被李默打怕了的英国将军已经丧失了在军中的威望。

    无奈,丘吉尔只好决定任命新的北非英军指挥官,希望以此重振士气。他不顾被敌机击落的危险,亲自飞抵开罗,并立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解除了奥金莱克的指挥权,同时下令由战功卓著的戈特将军接任第8军团司令。

    戈特临危受命,雄心勃勃赶赴北非战线。不幸的是,在飞赴开罗途中,戈特飞机遭到敌机拦截,折戟地中海,机毁人亡。丘吉尔不得不重新选择一位能够与李默抗衡的指挥官,经过反复权衡,丘吉尔的目光投向了在一战中开始崭露头角的陆军中将蒙哥马利,就这样,由于戈特意外丧命,英第八集团军蒙哥马利被任命为北非英联军总司令。

    2月5日拂晓前,踌躇满志的蒙哥马利来到了开罗前线,但混乱的部队和低落的士气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担负的是一副什么样的重担。不过,蒙哥马利并没有气馁。他决心首先鼓舞部队的斗志。当晚,他召集英军高级军官和作战参谋训话:

    “我不喜欢这儿的气氛。这是一种怀疑的气氛,是对击败李默失去信心的气氛……我决不后退。我将在此战斗。我打算在阿拉曼献身。”蒙哥马利的话传开后,英军将士的悲观情绪开始好转。

    1941年2月6日,李默调集1000辆坦克,向开罗防线的英军防线发动猛烈攻击。蒙哥马利虽然料定李默将会在这里发动进攻,并作好了一些迎战准备,但是英军在阿拉曼的损失实在太大了,士气虽然有所恢复,但英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正面样了。

    等到德军坦克攻上来后,蒙哥马利组织剩余的六百多辆坦克拼死反击。一张惊天动地的坦克战随即爆发,德军的豹式坦克简直就是英军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