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见上官芷水来了,便笑着迎了上去,说道;“事情如何了”

上官芷水点了点头,面色如水的细声说道;“按照上将军你的安排,我已经联系上了胶东和琅琊二郡中陶家所能调配的人,皆承诺一旦墨家之人举事,我们就云集响应”

按照韩信的计划,河北的秦军主力留下一部守卫河北和防御项羽外,剩下的十三大军全部渡河功齐但刘邦手中可用之兵不低于三十万,又是本土作战,占尽了地利,韩信若是想以劣势兵力取胜,委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韩信才想在正面吸引汉军的全部注意力,却通过各种手段点燃起齐国腹地在刘邦的反抗,让秦军能够轻易的收取齐地,原本韩信是想靠墨家起事,但墨家却有个致命的不足,那就是在上层的根基太浅

墨家初期的时候也曾有大批的上层士大夫被其学术主张吸引加入其中,但墨家却有个十分苛刻不近人情的规条,要求在各国从政的士大夫必须将全部的财产收入供奉墨家要知道这些士大夫们许多都是继承了家财万贯,哪里舍得把这钱平白无故的交给别人所以墨家高层人士才会大量的流失,逐渐成为了劳苦大众们所相望的学说

若是仅靠着墨家起事,将会十分被动,仅靠着投诚的兵士和墨家的墨者们,韩信实在放心不下如今却有陶家主动送上门来,韩信正好求之不得

陶家在齐地经营数百年,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又岂不是刘邦一日内就连根拔起的陶家以商贾立家,即使经商,自然要打通各处官府,每一处地方都要有他们可以信赖之人,这些人或许官职低微,大多名不见经传,但都真真切切是紧要之职有了他们的配合,墨家起事必然事半功倍

而上官芷水此次所办之事,正是为秦军积极奔走韩信点了点头,有细细的问了许多细节,上官芷水皆是一一回答

“上将军,刚刚那……”上官芷水忍了半天,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眼睛瞟向营外问道,显然是在问蒙石之事

她和蒙石虽然不熟,但也说过几次话,知道这个年轻的将军是韩信的心腹爱将,见他受罚这才心生疑惑

韩信淡淡的活到;“没什么,他违反了军令,这只不过是对他的小小惩戒而已”

“哦”上官芷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却识趣的没有继续追问

韩信见她表情有些古怪,不由笑道;“怎么,不会把我们的上官小姐吓到了,你心里肯定想我怎么如此心狠手辣”

上官芷水微微一笑,道:“上将军说笑了,这是驭下之术,民女虽然并不精通,但也略知一二我只是觉得奇怪,蒙少将军平时与你那么亲近,竟然会受如此惩罚”

韩信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我这人有个习惯,私交归私交,公事归公事,我不喜欢混为一团私底下和他们称兄道弟都没什么,但在公事上是非功过都要清清楚楚”

上官芷水心中凛然,她听出了韩信的话中所指,意思也是在告诫她今后行事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要将国事与家事混为一团

当下屈身微微一福,“上将军还请放心,我心中自然明白”

二百四十九章齐地(九)

临淄,万年宫中。'bA'

刘邦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自从前线传来败报,他便一直坐立不安,心中也是烦闷无比。

周勃不是韩信的对手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却没有到败的会这么快。原本他是想依托大河作为防线断绝秦军南下的念头,如今却已落空。

更让他感到气愤的是他派出了使者去与项羽谋求盟约,想依靠两家合力共同抵御秦军凶猛的攻势。按照刘邦的想法,敌人的敌人自然就是朋友,如今秦楚正在中原鏖战,那楚军自然就不再是敌人而是友军。

如今天下之势已经分晓,尽吞河北十五郡后秦国的版图已经恢复到统一战争中灭三晋之后的疆域。天下十分,秦国已占五分,而楚国唯占三分,汉国和其他小诸侯国共占了二分,项羽若想和韩信逐鹿中原的话,那肯定要联合自己作为秦军的掣肘。再说归根到底刘邦和一众属下也都是楚人,大家争来争去都是楚人的天下,而秦国则完全不同了,要知道当初所有义军起事时打的口号都是“逐暴秦,安天下”。

楚军主力虽然已经深陷中原,但为了防御汉军的趁火打劫项羽仍然在彭城一线布置了数万精锐,相应的汉军也在南线驻防了相当一部军队。若能将这些人马调入齐地,汉军实力必然大增,对付秦军也多了几分胜算。

可惜刘邦不是项羽,他也无法看透项羽的心思。项羽非但没有许诺,反而十分傲慢的在使者身上羞辱了刘邦一番。项羽让人割去汉使的耳朵和舌头,刺瞎双眼,再驱逐回了汉国,只让随从带了一句话给刘邦,“我项羽何等英雄,岂能与你这等鼠辈为伍。”

项羽的轻视让刘邦勃然大怒,怒极之下差点下令挥兵直接攻入楚国以报仇雪恨。

既然楚国的援军已经不可能到来,刘邦唯有绞尽脑汁靠自己想办法抵抗秦军的进攻。这也是他的烦恼之处,虽说汉军仍二倍于秦军,可其中质量如何自然不言而喻。再说汉国上至刘邦下至军卒,大多对秦军有种本能的畏惧,因为刘邦自从与韩信交手来就没有取得过一个像样的胜利。两军尚未交战,汉军气势上已经输了半分。

陈平匆匆赶到王宫时,萧何早已经到场,正低着头在那愁眉不展,而座上的刘邦则在那唉声叹气。

“参见汉王。”陈平草草的行了个礼。

“坐吧。”刘邦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应了句。

“谢汉王。”

陈平挺起了身子谢过恩,走到萧何的下手位坐下。萧何抬起了头目光扫至,微微颔首,算是跟陈平打了个招呼。陈平却不敢随意,忙拱了拱手。

如今萧何和陈平已经成为了刘邦的左臂右膀,一为左相国,一为右相国。二人政见虽然时有不同,也曾经在朝堂上大吵出口,但这并不代表两人就势同水火。其实萧何和陈平都知道,他们都是殚精竭虑的辅佐着刘邦,虽然各自的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已将身家性命和荣辱富贵全部寄托在刘邦一人身上,所以在根本上二人并没有什么冲突。

陈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刘邦虽然现在器重自己,凡事皆召自己询问,相反萧何倒是经常忙于政务很少进王宫,但这并不代表刘邦就此疏远了萧何。他们之间的交情并非一般的君臣关系所能比拟的,倒更像是乱世之中惺惺相惜的兄弟之义。

没有了萧何,刘邦大半是要湮没在这乱世的喧嚣声中,同样没有了刘邦,萧何多半也只能在一小县吏的位子上抱憾终身。

所以陈平虽然深得刘邦信任,却明智的选择了对萧何恭敬有加,政见上两人时常有所争持,甚至怒目相对,可私下的礼节来往却一样不曾落下。这同样也是刘邦乐于见到的。

刘邦眉头紧缩,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不好,非常的不好。陈平倒也不以为奇,若他是刘邦,在得知前线已经失守的消息后反应也多半会如此的。

想到这里,陈平便开口宽慰道:“汉王,事情并没有到不不可收拾的地步,周将军虽然小挫,但我军主力犹存,秦军毕竟兵少,又是劳师远征。谁胜谁负,尚未知晓,汉王无须过于担心。”

刘邦长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不瞒你说,我是真的有点怕了,这韩信根本就是我命中的克星,我每次碰到他都要倒大霉,我怕这次也不例外。”

陈平不由无语,愣了半天只好特叹了口气道;“汉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若上天并不眷恋我们,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大丈夫轰轰烈烈一场即可,无须过滤太多。”

座旁的萧何见陈平居然能说出如此豪气的话来,不由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看向他的眼神也有了不同。刘邦听完似有所悟,重重的点了点头,仰天哈哈一笑道:“你说的对,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年,我刘邦本就一无所有,大不了再将赢回来的全部输掉就是,怕他个球。”

刘邦摊开地图,指着说道;“来,你们两个我的智囊,快给我想想主意怎么渡过这个难关。”

萧何沉吟了半宿,才张口苦笑道;“汉王,你就别为难我了,我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了,要真非要我说,那我也只能说固守城池,尽量不要和秦军野战,此为上上之策。”

刘邦看向陈平,问道;“你呢?”

陈平顿了顿,才说道;“我和萧相国的看法差不多,秦军新锐,又是长胜之师,正面交锋我军讨不到什么好处。不如将主力大军撤回各个城市,以城墙为依仗固守齐地,当年田横部也是靠着这样才拖垮项羽的吗,我们不妨也借用一下。”

刘邦邹眉道;“这话说的未免太泛了,难不成我们只守城池,这样能拖垮秦军吗?”

陈平肯定的点了点头,“只要我们能坚持守住,那就一定能。”

“为何?”

陈平却不急着回答,反问一句,“汉王,你觉得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队?将领?士气?”

刘邦一连说了几样,都一一被陈平否决掉,渐渐脸上露出了不耐之色,催促道;“有什么就快说,别再废话了,都火烧眉毛到时候了。”

陈平看了一眼萧何,拱手道;“我想萧相国应该知道。”

“是粮秣。”萧何淡淡的回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无粮草,管他精兵悍将,也只能不战自溃。”

陈平点了点头,“相国所言极是,昔日秦国之所以能成就霸王之业,无非就是国内有着关中和巴蜀两座天然粮仓,再依赖商鞅所行的耕战制度,这才得以在耗时半年的长平之战中动员起百万大军和民夫参战。”

刘邦若有所思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说秦军可能会缺粮?”

“不是可能,是一定。”陈平断言道。

“秦国这一年半来一直在休养生息,只是维持着小规模战斗不断壮大国力,如今虽已经夺回了巴蜀粮仓,但经营时间过短未必就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次他们出关所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