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福临也不禁叹了一口气,打开了多尔衮的遗疏观看,在遗疏的前半部份,多尔衮为自巳以前的所做所为,再三向福临请罪,并恳救福临,看在自己当年曾拥立他为君的功劳上,不要罪及家人,甚致表示将自己的尸身怎么处置都行,但请饶恕自己的家人

看到这里时,福临知道,这是多尔衮自知将死,才为自己的妻妾子女救情,希望福临能够放她们一马因为按满族的传统,一但宗室大臣获罪身死,那么家里的妻妾子女都会被其他宗室瓜分,当初肃亲王豪格死后,他的妻妾就被多尔衮、多铎、阿济格、济尔哈朗等亲王贝勒给分了,而现在轮到多尔衮头上

多尔衮现年才三十九岁,所娶的妻妾大多年轻貌美,当然知道一但自己死后被福临定罪,那么自己的这些妻妾恐怕都逃脱不了其他人的虎口因此在临死前也尽全力向顺治救情

多尔衮没有儿子,因此把多铎的第五子多尔博过继到自己名下,继存香火,另外多尔衮还有一个亲生女儿,叫东莪,是多尔衮所娶得的朝廷宗室女李氏所生,今年十二岁另外多尔衮的妻妾众多,仅有福晋称号的就有六个人,其中己故的正福晋就是庄太后的堂妹,而没有福晋称号的姬妾是多达十余人,其中大部份都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庄太后的同族,有几个人和庄太后都还有远房亲戚关系因为当时清廷的宗室多与蒙古联姻科尔沁部是清廷重点拉陇的对像

而这时福临想到的却是,现在多尔衮还可以像自己救情,保全自己的妻妾子女,而如果中华军攻入běi jing,自己沦为阶下囚,那么自己又向谁救情宽恕呢?现在福临的年纪虽然不大,但己经娶了庄太后的侄女,也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并还纳了两名侧妃,也算是有家有口的人了

想到这些,福临只觉一阵心烦,喝了一杯茶,接着又看去,但马上就被后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原来在遗疏的后半部份,是多尔衮向福临建议,虽然是在重病中,但多尔衮对朝中发生的事情还是都知道的,由于他现在完全是从傍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些事情,因此思考的方式也和其他人有所不同

在遗疏中,多尔衮建议福临不可轻易放弃běi jing,也不可与南方联合,出兵进攻中华军虽然从现在的情况来说,清廷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放弃běi jing,但必须要考虑大多数满族中下层官员和小贵族的利益,如果强行下令撤回关外,有可能会激起他们反叛,或者有人会利用这一点,挑动事非,动摇福临的皇位

而现在南方的力量并不能相信,清廷与南方联合,也不可能与中华军抗衡,反而会提前遭来中华军的进攻,虽然中华军现在只是在对南方用军,但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双线作战,因此现在的清廷决不能有任何触恼中华军后举动,只有这样,才能给清廷多留出一些喘息的时间

当然清廷也不能就这么不和不战不联不降的坐以待毙,多尔衮给出的办法是,清廷现在可以拒绝和南京议和,不撤出关外,但从现在开始,也要为撤出关外做准备,可以将武器、钱账、粮食、物资、人口等等逐步向关外,辽东地区转移,这样一但中华军打到了běi jing,清廷也就能够从容撤退,那些中小贵族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另外也给那些中小贵族腾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可以从容的转移自己的财产

同时多尔衮也提醒福临,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强对宁锦防线的修筑,因为一但清廷撤出了关外,宁锦一线也就成为清廷的主要防线,只有守住了宁锦防线,才能够保住辽东而在辽东沿海地区,也要加修炮台工事,将běi jing剩余的火炮都布置在海边,严守海防,谨防中华军绕过宁锦防纵,从海上袭击辽东

看完了这遗疏之后,福临才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算是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其实多尔衮的建议有许多地方和洪承畴都非常相似,都是认为běi jing不可守,南方不可助,应该退回关外去,而且还应把钱粮、物资、武器等物都带来,一来是充实自已,二来也是给中华军制造困难

但洪承畴是主张和南京方面议和,然后马上撤走,而多尔衮则主张不与中华军议和,先作准备,等中华军打来了再撤这样一来至少清廷没有被逼得割地求和,福临在面孑上也好说一些,对那些反对撤走的中小贵族也能有一个交待,而且也给清廷转移人口物资争取到了多的时间,因为想要把陕西、山西、北直隶这些地方的全部,或者是大部份人口,都撤出关外去,可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

因此福临也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而看完了这份遗疏之后,福临对多尔衮的恶感又少了几分,毕竟他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而且人都死了,过去的事情也就没有必要再追究了,再说处罚他的家人,也没多大意思,另外多尔衮的福晋、姬妾大多都是庄太后的族人,就在看在母亲的份上,对多尔衮的遗孤也该照顾一些

于是就在第二天,福临下旨,念在多尔衮多年的功劳,恢复多尔衮的王爵,并由多尔博袭睿亲王爵,加封东莪为格格,赐封号东果这样多尔衮的事情,也就盖棺论定,那岁窥视多尔衮妻妾的亲王贝勒,也都死了心

同时福临又正式下旨,拒绝与南京zheng fu议和,并信誓旦旦,如果中华军打到běi jing,就要与中华军决一死战

/

 第一七四章 劝降吴三桂(上)

/ 清廷的动向;通过běi jing的谍报人员都反应到了南京; 虽然谍报人员还不知道清廷实质上己经准备放běi jing了,但这一点并不难推断

不过商毅决定暂缓进攻běi jing,就是不想只以běi jing为进攻目标,一但开始北伐,就要连辽东一块打下来,否则仅仅只是为了收复běi jing,根本就不用这么费事,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再向北稍微多走一步也就行了而现在有了朝鲜这块跳板,实现这一作战计划,就有成功的把握了

在崔哲皋面见了商毅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南京的各级主要官员也都和崔哲皋进行了会谈,几轮交锋下来,也基本把崔哲皋的底给摸清楚了,知道朝鲜国王李淏跟本就没有邀请中华军出兵,进驻朝鲜的打算,这是崔哲皋为了个人目地,假传李淏的话

而崔哲皋见忽悠不过去了,也索xing就实话实说,承认自己是假传圣旨,但仍然邀请中华军出兵朝鲜,并且说明,朝鲜全国上下,其点都希望重归复于中华,因此只要中华军出兵朝鲜,一定会马上倒向中华军这一边来,而且现在清廷在朝鲜的驻兵很少,只有不到两千人,全部都驻扎在平壤,只要中华军从海上出兵,在平壤附近的海巷登陆,就可以直插平壤,消灭这支清军,而朝鲜朝廷上下,都会欢迎中华军的到来

其实商毅根本就不在乎崔哲皋所说的朝鲜国王的命令是真还是假,反正根据自己的需要,说它是真的就真,不真也是反正朝鲜总是要打的,不仅仅是为了进攻辽东,同时在ri后进攻ri本,朝鲜也同样是一个绝佳的跳板在朝鲜东南沿海地区和ri本仅仅隔着一道对马海峡,离ri本的九州岛只有不到二百公里的距离

不过现在南京zheng fu对朝鲜基本一无所知,商毅当然也不会冒然出兵,因此首先是要弄清楚朝鲜内部的情况,清军的兵力、朝鲜军的兵力,清军在朝鲜到底有多少支持率,而朝鲜的民心是否真的不喜欢清军等等,这一切当然不能只听崔哲皋的一面之词不过有了崔哲皋这个内线,当然是好事情,也要加以利用

因此商毅首先下令情报外,立刻安排人员、潜入朝鲜去打探情况,先把朝鲜的俱体情况弄清楚,另外目前中华军的目标还是南方,朝鲜也还可以放一放,并请崔哲皋帮助掩护

崔哲皋当然也是满口答应,因为既然是像朝鲜派遣情报人员,也就表示商毅有像朝鲜用兵的意图,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目地,但这样的结果也很不错

当然为了加强崔哲皋对中华军的信心,商毅也让人安排崔哲皋,参观了两场陆军的cāo练,一场炮兵she击训练、一场是火枪兵的突击训练,和一场水军的水上炮击训练

这三场实弹训练也让崔哲皋大开了眼界,中华军使用的火器,他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怪不得中华军能够大败清军的; 以这样的实力; 打败驻守朝鲜的清兵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啊而因此这也让崔哲皋信心足; 看来自己这一宝是押对了

随后商毅又赏给崔哲皋二百两黄金,让他和选出的第一批情报人员一共是五个人,返回朝鲜,开始收集各种情拔

虽然说现在情报处并没有专门针对朝鲜训练过的情报人员,但情报处成立至今,也有六七年时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并且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情报人员而竿朝鲜虽是异国,但中文可以通行,语言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对朝鲜人的特点不清楚,那么就可以先装扮成清廷的汉旗人,也不会让人怀疑,加上又有崔哲皋等人作内应,因此这一次任务乃然还是有很大的成功机会

就在处理朝鲜的事情的时候,商毅的注意力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西南,首先是向吴三桂劝降的工作,在崔哲皋等一行人离开南京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责付给吴三桂送信; 劝降的人选也从川军的投降人页中选出来,这人叫马斌,原来的官职是千总,他本来是吴三桂还在山海关时候的旧部,随吴三桂一起降清,一直混到现在,而且居他自己说,和吴三桂还有几面之识,现在在中华军里,担任一个排长的职位,军衔是中尉,听说中华军在招募到四川去给吴三桂送信的人,立刻自告奋勇的请令

而商毅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也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此也鼓励了他几句,承诺等他回来之后,就给他晋级到上尉

这封信是以商毅的名议写给吴三桂的,在信中劝告吴三桂,现在天下大势,南京zheng fu己经占居了绝对的优势,虽然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