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新朝建立之后,一般开国的皇di du会把自已的祖宗灵位全都都供奉到太庙中来,同时对自己以上三代都还有追加一个皇帝或皇后的封号,尽管他们在生前并不是皇帝,但在死后却可以享受帝王的供奉。//

在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里,南京的皇宫早己经不存在了,而běi jing皇宫的太庙和社稷坛,也己变成了文化宫和中山堂。

当然现在南京皇宫还是基本都完好的,太庙和社稷坛也都在,用不着大兴土木,但供奉商毅的先人灵位,而有宗室,到是给商毅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在这个时代,商毅根本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在商毅刚暂lu头角的时候,还曾经流传过一段时间,称他是成化年间的名臣,内阁大学士商辂的后人,但那时商毅己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不想别人攀上关系,因此没有承认,而后来商毅的势力渐成、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也就没有人再提这件事情了,而商毅当然也那不出自已的族谱来,就是先人的名字,商毅也只知道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名字,再上一代,就不知道了,因为在商毅出生前,太爷爷和太祖母就己经去世了。

好在是从一开始商毅就是以平民孤儿的面貌出现,因此没有族谱,对自己的先人所知不多,也只正常,商毅只好把自的父母和爷爷名字给报出来,而他们的身份,全部都是农户,祖籍就定在山东沂水县,而内阁大臣们也给这四位老人拟定了尊号,商毅对此也没有太计较,他们拟定什么就是什么吧,然后命人制成灵牌,供奉在太庙里,这样总算是把自己的宗庙给建立起来。

而在称帝之前,还有其他几件事情,虽然不算大,但也必须确定下来,一个是皇帝和皇后的服饰,因为在称帝大典中,其他的嫔妃可以在皇宫里等着,但皇后是必须出席的,如果是有皇后的话,那么皇帝和皇后装的服装,还有皇帝的冕琉冠,皇后的凤冠,另外还有皇帝的玉玺大印和皇后的宝印,这些东西都要制造出来,在称帝大典上都是要用到的道具。

商毅这才知道,原来当一回皇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怪不得自己说了一切从简,还是要拖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些东西的制作也要周期,当然商毅也会偷懒,只是一句说,这些物品的样式就都按明朝的制度来制,但称帝大典要进行那些项目,每一项又是怎样进行,就必需由商毅逐一确定。

在十月十二曰这一天,龙凤袍、冕琉冠、皇冠,凤冠、还有玉玺都己经制好了,也都一一送进宫来,让商毅过目试穿。

龙凤袍各做了五件,每件都是最上等的丝绸,最复杂的提花工艺制做,每件的样式都有所不同,是分别应对接见群臣、祭天、祭祖、检阅军队和回宫迎受群臣朝贺的不同的场合穿,而且每一套龙凤袍都会配相应的皇冠、凤冠以及腰一带、靴子等等,不过其中有一套,就是检阅军队的服装是由商毅亲自设计的。

冕琉冠、皇冠,凤冠都是用纯金打造,并辅以少量的珍珠、翡翠、玉石等等,冕琉冠、皇冠都是以龙纹龙形做为基本造型,而凤冠当然是以凤形为基础,制做的到是相当jing致细巧,龙凤造型都做得栩栩如生,甚到连一片鳞甲、一根羽毛都刻画的无比jing细。

玉玺一共制做了五块,全部是用最上等的白玉整料雕刻而成,以交龙造型为纽,大小不一,规格为五寸九分到二寸九分不等。

中国的玉玺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而且皇帝也不是只有一块玉玺,在不同场合,不同的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玺,在秦汉时期形成了八玺制,一直沿用到唐朝,基本都一样,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玉玺”为“宝”了,而北宋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ri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幸好中国是到清朝就打住了,如果后面还有,估计会超过一百宝了。

而这次制做的五方宝印分别是:皇帝受命之宝,为以章皇序之用;皇帝奉天之宝,为以章奉若;皇帝之宝,为ri常用玺;皇帝信宝,为以征戎武之用;制诰之宝,为以谕臣僚之用。

无论是龙凤袍、冕琉冠、皇冠,凤冠还是玉玺,做工用料也无一不是上上之选,也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国最高的纺织技术、玉石雕刻技术、金属加工技术水平,可以说无论是那一样,拿到后世去都可以拍出天价,而且为防万一有损坏,除了玉玺之外,其他每一样都做了两件,以备万一。

在十月十四ri到十六ri,又对整个大典的过程进行了三次彩排,基本做到了万无一失,整个过程也并不亚于搞一次奥运会开幕式。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十月十八ri,商毅早早起chuang,穿好了一件团花绣五爪金龙龙袍,带好冕琉冠,首先带领着群臣来到南京城外东南角的天坛,拜祭天地,这一次出行,商毅并没骑马,而乘座龙辇,周围还有九曲金顶、白旄黄钺,等等仪仗。

沿路都己经用清水洗过,又散上了黄土,而且在大道的两侧,也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沿道都摆满了香案,不少百姓都在香案前下摆叩首,因为商毅在南京的统治确实很得人心,不少百姓也是真心拥护商毅当皇帝。

一行人马浩浩dangdang出了南京,直奔天坛而去,天坛也是南京本有的建筑,在历次的战争中虽然有一些损坏,但大体的格局还基本保留,现在破损的地方都已重新修好,而且又粉饰一新,这时更是布满了丝绸彩带和旗帜,鲜花,以及盛装的shi女,就连守卫天坛的士兵身上都是披红挂绿,绣带飘扬、旗帜飞舞,看得去五彩缤纷,艳彩夺目。

随着商毅的一行人马到达天坛,锣鼓丝竹齐响、琴瑟琵琶,笙管笛萧等乐器也一起奏响,迎接商毅的一行,虽然是经过了彩排,但毕竟是今天才看见全貌,也确实吓了商毅一跳,这还是尽量从简的结果。

等到了正式的时辰之后,在天坛上也摆放好了三牲祭品,案蜡香炉,商毅沿着台阶登上了天坛,而文武官员们按照各自等级位次,站在天坛下面,虽然穿着又长又大的龙袍,行走颇为不便,但商毅还是十分顺利的登上天坛,首先焚香三柱,对天三叩首,将香插进香炉,随后又泼洒了三杯酒,以示对天地的恭敬。

再次叩拜天地之后,商毅才站起身来,面向台下的官员,开始高声并朗读祭文,表示自已是顺应天命,称帝建国,同时并接受了皇帝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两块玉玺大印,然后在天坛接受了文武百官的三叩九拜,齐声高呼万岁,连同守卫天坛的士兵、待女也都齐声欢呼,声震云霄,整个祭天仪式也全部结束。

随后商毅才下了天坛,重新上辇,率领着文武官员们返回到南京城里,进行称帝仪式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事情都是在皇宫里进行。

进入皇城第一道大门原来是叫洪武门,这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华门,进入皇城变后,其他的官员都在承天门外等候,由十余名主要的大臣陪同商毅进入承天门,而这时叶瑶瑱也己头戴凤冠,身穿凤袍,在端门内等候。

商毅更换了一套龙袍,由叶瑶瑱陪同,在社稷坛里拜祭各路神仙,又在太庙祭祖,正式将商氏先人的牌位供奉在祖庙里,并且建立商氏族谱,将商毅和叶瑶瑱的名字也填写在上面,这也像征商氏的宗庙正式成立。

拜神祭祖之后,商毅和叶瑶瑱由午门进入紫禁城,在太和殿上等候,而在承天门外的大臣们也都依次列队,进入皇宫,商毅在太和殿上居中正座,接受众官员们的参拜,众官员们向商毅行三拜九叩大礼,齐呼三声万岁,然后由王夫之当众朗读建国诏书,以及国号、年号等等,这也表示中华帝国正式成立。

随后商毅又接受了皇帝之宝,皇帝信宝,制诰之宝这三块玉玺,同时正式策封叶瑶瑱为皇后,叶瑶瑱向商毅拜谢之后,接受了皇后的宝、印、册,然后和商毅并肩而坐,接受众官员们的贺拜,并且对官员们进行封赏,整个称帝仪式的第二阶段也结束了,看首发无广告

……q!。

 第二零二章 登基建国 (四)

ww。  。。称帝仪式的第三阶段; 是阅兵式一般来说,称帝大典虽然会有士兵列阵参与,但决不会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但这是在商毅的要求下,加入的内容

自从商毅举兵以来,一直都在从各个层面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矫正自宋以来,中国社会重文轻武、仰又抑武的环境,树立全社会、全民族的尚武jing神一方面是在军队内部加强军纪和士兵的思想教育,努力营造出一种军民和谐的良好份围,同时也努力培养军队的荣誊感和责任感,在社会中营造出尊敬军队,军人,当兵光荣的意识当然也提高军人的待遇,和阵亡、受伤、退伍之后的各种保障

而现在举行称帝大典,也正是进一步提高军队形像的时候因此商毅才在称帝大典中增加了阅兵的内容,而且还是一次规模十分庞大的阅兵式

内阁的成员也都知道,朝的成立,绝大部份都是建立在中华军强大的武力基础上而且军队是国家的柱石,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是国家安定的保障,因此对商毅的这个要求也并没有异议,完全按照商毅的意愿进行而且在商毅决定称帝之后,就通知到各个军区,派部队回南京参加阅兵

中华军的五大军区,全部都派队伍参加就是远在云南的江西军区,也派回了一个营的部队和副司令员王信,而湖广军区派来参加阅兵的是副司令员杨武丞利和一个团的部队,山东、淮南两个军区因为没有战事了,因此都派出一个旅参加,两位军区司令员周少桓和成进也都赶回到南京,亲自指挥,当然也是当面向商毅恭贺,同时这两个人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会陪同商毅检阅军队

而占有本地之利的南京军区则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