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金昌运决定在平壤城内,居城而守,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平壤是是与汉城并列的朝鲜两大都城级城市,因此朝鲜在平壤城里屯集了大量的粮会物资,足可以支持半年的时间,而且在朝鲜李朝建立之后,也对平壤的城防也huā费了相当大的心血,单以城防工程而言,平壤己经超过了汉城,这是因为平壤的位置更靠近北方,在朝鲜的历史上,除了1592年发生壬辰倭luan之外,其他的敌人都是从北方进攻朝鲜的。

因此平壤的城防建设辨用很少有的三层城墙布局,整个城池分内城、中城、外城、均是辨用四方形的结构,内城共有五men,南为朱雀men,东为大同men(还有瓮城),东北为七星men,东南为长庆men,西为静海men,内城之外为中城,南men为正阳men,东men为含球men,北men为庆昌men,西men为普通men,中城之外为外城,南为车避men,西为多景men,此外还有承服men、足朴men、大道men、小通men、水德men等,另外在内城的北端,还隔出了一个北城,南北各开一个城men,南为转锦men,北为玄武men,因此平壤城实际是分了四个部分。

当然在朝鲜人看来,城墙围得越多,当然就越安全,而且从理论上说,平壤的城防建设,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只不过惜的是,无论是面对meng古、清廷、还是ri本,平壤城都没有真正起来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和江华岛一样,每一次都被外来的敌军攻破,因为决定战斗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城墙,因此如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是只有一道城墙,也能成为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相反如果军无斗志,士无战心,别说是三道城墙,就是三十道城墙也没有用。

但金昌运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平壤城的这三道城墙上,当然金昌运还不忘仍然用假消息鼓舞士气,声称只要坚守一个月,清廷的援军就会到达,双方里应外合,就可以击败中华军。

不过金昌运想得虽然好,希望能在平壤城坚守一个月的时间,但中华军其实只用了一天就解决了战斗,而且在战斗一开始,中华军就让金昌运的希望彻底破灭。

中华军是在早上八时左右开始,中华军的第二、十一师各出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分别从平壤的东西两侧同时发动进攻,而另一个步兵团则在平壤的南北城外预伏。

首先中华军向平壤城展开了猛烈的火力打击,而朝鲜军只有少量的老式火绳枪,在这种场合,根本就没有用,随后中华军的步兵推进到离平壤城只有七十步左右的距离,用火枪向城头展开打击,打得朝鲜士兵根本就不敢在城垛口边站立,弓箭手都只能退到城墙的后方,采用抛she的形式还击。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之下,东西两路的中华军都派出爆破队,在八时四十五分钟左右,进攻平壤西城的第二师首先将平壤外城的多景men炸开,仅仅只过了十余分钟,进攻东城的十一师也炸开了平壤的东城,两路的中华军都发动了地面进攻,而朝鲜士兵跟本就不敢抵抗,纷纷退让,中华军十分顺利的就杀进了平壤的外城中。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士兵的士气也不高,一来是国王李淏正式下诏,宣称金昌运为叛臣,军队为叛军,朝鲜王室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威望,尽然金昌运再三解释,称李淏是受了中华军的胁迫,才这样下诏,但白字黑字这样写着,士兵们也很难振奋起来。

而另一面,从中国回到朝鲜的军队在平壤驻扎,si下和其他士兵谈起中原大战来,都是口径一致,把中华军说得厉害无比,虽然一开始还有人不信,但说得多了,也有不少人或者相信,或者半信半疑,而开战之后,中华军凶猛的火力打击,也让朝鲜士兵明白,原来这些都是直的,由其是爆破队炸开了城men之后,更是让朝鲜士兵心惊胆寒,而那些参加过中原大战的士兵更是带头逃跑,结果一下子带动大队都退了下去,虽然还有少数朝鲜士兵在抵抗,但也经不住中华军一冲,因此也无法阻挡住中华军的进攻。

中华军攻外城之后,立刻又向平壤的中城发动了进攻,。

 第二一四章 平定朝鲜(三)

/ 中华军的进攻仅仅只开始了一个小时,平壤城的外城就己经被攻破了,在内城坐的金昌运得到消息之后,吓得脸se惨白,这中华军也太厉害?难到他们是天兵天将吗?

而就在这时,有人来报,驻扎在平壤的清军己经从北门弃城而逃了泡!书*金昌运听了,是手足无措,满头大污,yu哭都无泪

原来驻守朝鲜的清军都是参加过中原大战,刚换防到朝鲜来的,当然知道中华军是怎么回事,因此在开城之前,清军的主将也向金昌运要求防守外城的北门,其实就是随时都准备着跑路

金昌运还以为清军是主动帮自己守城,保卫平壤,因此也喜出望外,欣然答应了下来,结果等东西两城被中华军攻开之后,清军也知道平壤完了,好在中华军没有来攻打北门,此时不走,待何时,于是立刻开门放桥,出城北逃

清军会来援救朝鲜,一直都是金昌运给平壤的朝鲜军队画的一张大饼,而驻扎平壤的这支清军一逃,顿时让绝大多数朝鲜士兵的心理支柱彻底崩塌,有一部份士兵也随着清军逃出了平壤城,也有士兵逃进中城、再逃进内城当然还有相当一部份向中华军投降

结果中华军向中城发动的进攻比外城还要轻松,因为外城好歹还有一点抵抗,而中城就连一点抵抗都没有了中华军根本就用不看燝破,直接爬上中城,打开了中城的城门,就又杀进了中城内部,而这时还不到上午十时

中华军进攻的顺利,连周少桓都大出意料,虽然说他对攻占平壤信心十足,但不管怎么说,平壤城里也有五六万士兵防守,就算攻下来,也要花一些功夫,尽管朝鲜军的战斗力弱,因为就是五六万头猪,想全部抓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上午都没过完,就连续攻破了平壤的两道城墙

其实排除士兵、军心的因素,平壤城这种三环套月的城防结构看似固若金汤,但实际承在着很大的间题像中国的城市其实都只有一道城墙,有些大城虽然会有所谓的外城,但实际只是一道简易的土围,并不算真正的城墙只有běi jing、南京这样的都城才会有城中之城,不过内城也就等于是皇城了_泡&书&

三环套月的城防结构虽然看起来很保险,但却容易给士兵的心里带来不小的消极影响,因为守外城的士兵会认为反正还有中城,没必要在外城拼命,守中城的士兵同时也同样把希望放在内城,结果谁都不会拼力守城而如果外城、中城被攻破了,只剩下内城的时候,其实战斗的结果己经定了相反如果全早士气高昂,斗志旺盛,那么也就只用死守一道城墙就够了,也根本用不着三道

不过中华军虽然已经攻破了中城,但外城的地方都还没有全部占领,还有不少朝鲜军从南北两城出逃,也有的躲在城里,局势也一度十分混乱,在中华军的背后还出现了不少朝鲜军,幸好这时朝鲜士兵都无心恋战,只想着逃跑,否则还真有些危险了

因此周少桓也下令,暂缓进攻内城和北城,先把外城和中城都控制下来同时又命令埋伏在南北两城的两个团也出击,开进平壤城来

其实这时在南北城外埋伏的两个步兵团早就己经出击了,因为清军就是从北城逃出的,还有不少朝鲜士兵,也是从南北两城出逃,中华军当然不会放过他们,立刻展开了拦截,结果只有少量士兵逃脱,绝大部份都被阻截下来少部份被打死,其余投降

而在接到了周少桓的命令之后,两个团立刻押解着俘虏进平壤城,而在进城的途中,又截住了不少还在外逃的朝鲜士兵

等中华军都进了平壤城之后,首先封锁住平壤外城的城门,然后甴外城向内城开始清理,而这时徘徊在外城、中城的朝鲜士兵纷纷投降,到下午四时左右,外城、中城基本被中华军控制,抓获的俘虏多达一万六千余人

周少桓这才下令,向内城和北城发动进攻结果中华军才对内城和北城的城墙开了几炮,城头上就坚起了一面白旗中华军停止了炮击,不一会儿,城门打开,一队朝鲜士兵推拥着十余名五花大绑的军官从城里出来,向中华军投降

原来内城的朝鲜士兵也知道现在大势己去,平壤肯定失守,因此几名低级军官一商量,带领着一部份士兵发动兵变,将金昌运等十一名主要将领都抓了起来,出城投降

中华军进入内城和北城,其余的朝鲜士兵也都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就这样中华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朝鲜两大坚城之一的平壤城

这一战中华军一共歼灭了朝鲜士兵二千八百七十三人,但俘虏的人数竟然高达五万三千二百一十六人,比中华军的总兵力还高出两倍不止其中还有一千六百多名清兵而中华军仅仅只阵亡了二十三名士兵

周少桓下令,将清兵单独看守,而朝鲜士兵中,主动投降的给予优待,让他们付责看管其他的俘虏并命人向汉城报捷同时又查封了平壤城里的府库,得到了大量的粮食物资,可以说只需要国内供应武器弹药,其他的东西,朝鲜都有

在十二月二十ri,周少桓留下二师驻守平壤,俘虏的朝鲜军全都释放,并且甴中华军进行重整编,毕竟朝鲜这么大的地方,不可能光靠中华军来管理,还是需要任用一部份朝鲜军的然后周少桓才带领十一师和海军,押送着金昌运以及清军的俘虏,返回汉城

朝鲜国王李淏、还有元斗杓、宋浚吉、崔成皋等原党大臣们也无不震惊,谁也没有想到,中华军竟然强悍到这个地步,怪不得清廷都不敌这么看来,就是第四军这一个军的兵力,恐怕就足以扫平朝鲜了同时李淏的心里都暗暗后怕,现在中华军已经震服了朝鲜,那么下一个会不会对自已下手呢?

不过对原党的大臣来说,这也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