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瓦克达和勒克德浑也清楚,辽东一失,清廷大势全去,亡国灭朝也就是时间的问题,就算自己放弃了陕西,去驻守山西,也不可能改变这个结果。而且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瓦克达和勒克德浑也在不断的为自己的后路着想,因此也在积极的活动着。

与陕西北部相邻的是蒙古伊克招盟鄂尔多斯部,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磷臣,受清廷封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扎萨克多罗郡王。现在两人和额磷臣达成了协议,一但中华军进攻陕西,瓦克达和勒克德浑就率军退入伊克招盟的地区,而额磷臣将出兵接应,双方合兵,同时对抗中华军。

正因为有了这张底牌之后,瓦克达和勒克德浑当然不愿意再为北京朝廷卖命,去守卫山西,首先还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为主,因为就算以后退到了伊克昭盟,手里还是要有兵,谈判也好,连盟也好,都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致于北京怎样抵挡中华军的进攻,那可就不关两人的事了。当然瓦克达和勒克德浑现在也不想彻底和清廷撕破脸,因此才上奏,并东扯西拉一通,但就是不出兵。

而收到了瓦克达和勒克德浑的联名上奏之后,福临和三位军机大臣也是又急又气,这时福临的病本来没有好,这一下气得又重了一些。但现在清廷对瓦克达和勒克德浑基本没有什么好的约束办法,在气恼之后,只好再向他们发达,再三相劝两人,同时又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劝两人念在骨肉致亲的情份,顾全大局,而且北京一失,清廷灭亡,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请两人尽快撤军,驻守山西。并且又再三保证,钱粮军械,一应供应俱全,而且一但中华军来进攻山西,北京立刻发倾国之兵来援等等。

但在两人没有调兵驻守山西之前,博洛和岳乐也只能分兵把守山西,由岳乐领三万人马,驻守太原。这样一来,清军在河北一带的驻守兵力其实不足六万。

这样的兵力,当然无法与中华军相抗衡,因此博洛也只能放弃滹沱河南岸的地区,一来是收缩防线,节约兵力,二来也是拖延中华军的进攻时间,仍然是希望瓦克达和勒克德浑能够调兵驻守山西,这样博洛也就可以集中兵力,全力守卫河北了。

但一味的退后也不是办法,虽然用滹沱河南岸的地区拖延了十多天的时间,但也让清军的回旋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因为过了滹沱河之后,就是真定府和河间府,真定府就是后世的石家庄市以北不足二十里,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南方门户,而河间府更是位于北京和天津以南的中间点上,华北腹地,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如果这两个地方再有闪失,京师震动。因此清廷也急令博洛,命他严守真定、河间二地,不得再退。

其实也不同清廷下令,博洛也知道真定、河间二地的重要性,因此在退到了滹沱河的北岸之后,也在真定、河间二地集中兵力,全力防线。而且中原大战之后,清廷就全力固守真定、河间二地,保卫京师。并且依托着滹沱河,在这两个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工事。

当然为了阻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清廷也确实是拼进了最后的血本,山西的兵力无法调动,清廷从北京抽调了二万人马,补充博洛的兵力。而且还给博洛拔调了三千支火枪,四十门火炮。全力守卫真定、河间防线,而这时北京的兵力已不足两万,也可以说,这里已经是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但真定、河间被突破,北京基本也就没有任何保障了。

现在博洛手下的兵力达到了七万五千多人,拥有火铳一万六千余支,各种火炮八十余门。因为从中华军的兵力移动情况来看,中华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是真定府。因此博洛也在真定府集中了五万人马,其中有一万二千火铳兵,六十余门火炮。准备全力迎战中华军的进攻。

就在二月五曰,中华军渡过了滹沱河,兵临真定府城下。

 第二二四章 收取山西(一)

虽然清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但战局的发展却并非向博洛预料的那样,中华军渡过了滹沱河之后,一连过了五天,都没有向真定府发动进攻,只是在城外修筑阵地驻守。  //

这一下博洛也不禁奇怪起来,中华军这样反常的举措,一定是另有打算。博洛马上想到的是,中华军会不会是使用声东击西之计,明攻真定,暗取河间。虽然说清军在河间府也留下了一部兵力驻守,但毕竟是以真定府为主,这里现在己经集中了河北七成以上的兵力。如果中华军虚攻真定,而集中主力实取河间的话,以河间府现在的留守兵力,根本就不够。当然如果中华军以主力来进攻真定,双方以主力对主力决战,清军能不能守住真定府,其实博洛也没有把握。

但经过清军的探子打探之后发玩,中华军并没有在河间府一带集结兵力的迹像,主力人马似乎确实都集中在真定这一线。因此博洛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那么中华军这是准备干什么呢?但现在博洛也不敢轻易的派兵出击,去试探一下中华军在真定的人马是不是真的主方,因此也只好这么僵持着。

但就在二月十二日,博洛收到北京发来的急报,太原失守,岳乐己退守到了保定;命博洛立刻放弃真定、河间一线,退守保定与岳乐汇合,保卫京师。

博洛这才明白; 原来中华军还是用的声东击西之计,只不过并不是要攻取河间,而是攻取山西。

其实成进在真定城前按兵不动,并不是等着山西那边的消息,也不是什么声东击西之计,而是怕自己这一路的迸军太快了,清廷放弃北京逃跑,因此才有意放缓了进攻的速度,稳住清军。让其他各路中华军先行一步,切断清廷的退路。

因为现在中华军对清军,根本就用不着什么声东击西之类的战术,搞得这么复杂,中华军不仅战斗力强于清军,而且在总兵力上,也远远超过了清军,现在连同朝鲜的战局,中华军对清廷一共也才出动了三个军区的兵力,而在后方,还有四个军区没有动。

就在成进率军向河北发动进攻的时候,赵英杰也率领着第十一、二十五军向山西发动了进攻。

因为瓦克达和勒克德浑一直都守在陕西按兵不动,因此清廷现在的兵力严重不足,整个山西省一共也才只有三万多人马驻守,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的地方。岳乐也只能集中兵力,固守几个重点的城市,对其他地方,也只好全部郜放弃。

而就是这样,清军的兵力也仍然远远不够。因为山西是京师的侧翼,例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较起真来,几乎每一个州府都有战略要地。而岳乐也只能从中挑选了几个重中之重,首先当然是山西省的首府太原府,这是山西的核心地区,不能不守,其次是山西西南的平阳府,东南的潞州府这么三个地方。就连山西与河南省交界的天然屏障太行山区都放弃了。

尽管太行山区确实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这一块地区的地域太广,连绵达到数百里,把岳乐手上的这三万人全扔在这里都不够,而且太行山区位于山西省的最南端,一但把兵力都集中在这里,中华军可以从河北彰德府出兵,进攻清军的侧翼,切断清军后路,因此岳乐也不得不放弃太行山。

结果中华军从太行山经过的时候,没有首先一点阻碍,十分顺利的通过了太行山,进入山西省境内,然后直奔潞州府而去。

岳乐在潞州府布置了一万守军,人数还算是差强人意,但武器装配却惨不忍睹,没有一门火炮,火铳也仅仅只有五百余支,而且还全是火绳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山西驻军,本来就是临时的,清军的火枪火炮基本都留在了河北。

其实潞州的地势很好,城西是漳水、城北是蓝水,而且在东南还有壶关互为相望,如果军队、装配都足够的话,可以给中华军制造出相当大的麻烦,只可以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如中华军,这一仗的结果自然也是没有一点悬念了。

不过这一战也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二十五军第一次代表中华军出战。

二十五军是中华军唯一一支全由投降部队组成的军级建制,因为加入中华军的时间短,根本就没有经过糸统的训练,火炮团全部取消,全军只配备少量的小炮,就连火枪也只装配了一半,到不是统战部不给他们,而是因为二十五军的士兵都不会,尽管说会使填装弹药、开枪射击并不难,几天就可以学会,半个月基本就可以练比较熟了,但那只是单兵射击,要达到很连贯的三段射击的水平,至少也要训练三个月。因此这个时候就算配给他们火枪,估计也只能当长矛使,那还不如用真正的长枪好使。至于火炮更是不行,因为中华军的炮手至少都会一些简单的数学几何知识。

因此统战部也决定,先给二十五军装配一半的火枪,慢慢练,等练熟之后,再给另一半士兵换装。而其他士兵还是使用长枪,这样也就能保持二十五军的战斗力。而二十五军的三名主将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也都明白,这是事实,并不是中华军有意刁难自己,也没有别的话说。

结果在二十五军从应天府开拔之后,到开封府的一路上,换了装配的士兵都在练习火枪的射击技术,至少先把个人射击练熟。而且在经历了违纪的风波之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也不敢再马虎,不仅经常告戒士兵,尊守纪律,而且还派出自己的卫兵监查管理,因此在这一路上,也没有再发违纪的事情。

到达开封之后,二十五军被分派跟随赵英杰进攻山西,结果一路顺风顺水,一直打到潞州府来。

因为己经侦察清楚,清军在潞州城里的兵力并不多,因此赵英杰决定,把主攻潞州的任务,交给二十五军来完成,一来是看一看二十五军的战斗力,还有这一段时间之后的精神面貌;二来也是想了解一下清军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战斗力。

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也知道,加入了中华军,早就都是要出战的,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