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莸淖錾猓仙偃鞘隆

不过虽然现在名议上是澳门是被葡萄牙租借,但实际上葡葡牙殖民者于1583年,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自治管理。开始在澳门行使统治权,并于1616年正式在澳门设立总督一职,建立军队等。

当然在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的时候,澳门还是一个小渔村,而现在己发展成为以欧式建筑为主的城市,常住人口达一万余人,流动人口达三万余人每天都有大量商贸往来国际城市。其中定居的中国居民约有六到八千。虽然说这和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国人的勤奋劳动分不开,但公平的说,葡萄牙殖民者也确实起到了相大的主导作用。

另外天主教在澳门的势力很大,在1555年,耶稣会的传教士就到达澳门开始传教活动,后来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多明我会和圣加那女修会也都在澳门建立了自己的教会,因此澳门的天主教势力大增,还建立了宗教审判庭,而且在澳门重大事情的决议中,教会也都派出神职人员参与其中讨论。而在中国内陆的传教士也基本都要先到澳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等等。

因此葡萄牙派出使团访问中国,最大的目标就是继续保留租借澳门的权力,当然葡萄牙也主动提出,租金可以重新商议。因为在1553年,葡萄牙刚刚租借澳门的时侯,租金一年五百两白银,在另一时空里,清廷取得了中国的统治权之后,也仍然以这个价格继续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

不过由于近在咫尺,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对这一次中国的改朝换代过程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新建立的中华帝国是一个和过去明朝完全不同的国家,而且由于中华帝国鼓励商贸来往,因此这几年来澳门的生意也非常兴隆,每年的收益都在上涨。

但葡萄牙人也估计到,一年五百两的租金是肯定糊弄不过去的,因此经过了澳门总督费苏沙和澳门议事会也决定,那怕是把租金提升到一年五万两白银都可以,只要是能够继续租借澳门。毕竞澳门每年的收益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而现任的澳门总督费苏沙也亲自赶到南京,参与谈判。

 第二四五章 东西方的交流(三)

不过在双方举行谈判的第一天,中国方面就让葡萄牙人的希望彻底破灭,中方的谈判代表李格非直接告诉费苏沙,中国将收回澳门的主权,不再将澳门继续出租给葡萄牙。//

费苏沙当时就大惊失色,立刻拿出了与明朝签定的租借协议,企图据理力争一番。但李格非看都没有这些文件,告诉费苏沙,那是葡萄牙与明朝签定的协议,与中华帝国无关,要想分辩就去找明朝分辩,但中华帝国必须收回澳门的主权。

费苏沙只好又东扯西拉,说什么葡萄牙在澳门经营了近一百年,投资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把澳门建设成现在的国际城市,而且现在在澳门还有大量的葡萄牙居民,一但中国收回澳门主权,必须赔偿葡萄牙的损失,以及葡萄牙居民的搬迁费用。

但李格非逐一反驳了费苏沙提出的要求,虽然葡萄牙人对澳门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每年也从澳门赚取了大量的收益,早就己经收回了当年的投资成本。因此赔偿损失的事情不用再讨论。

不过考虑葡萄牙确实为澳门做出过贡献,因此中国可以把澳门设为葡萄牙的专用贸易港,并允许葡萄牙在这里建商馆,进行贸易活动,甚致可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葡萄牙在澳门的居民,仍然可以留在澳门定居,从事各种职业。但澳门的主权中国必须收回。当然考虑到中葡两国的传统友谊,中华帝国希望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澳门的主权问题,不过如果葡萄牙方面执意不想归还澳门主权,那么中国方面就会考虑收回澳门的其他方法。

谈到了这一步,费苏沙那还听不出潜台词,因此也无言以对,只能推说这样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必须请示葡萄牙国内。

当然这到也是事实,李格非也不能强迫费苏沙立刻答应下来,因此也给了葡萄牙三年时间,在三年之内,必须给中国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中国就视葡萄牙挋绝归还澳门主权,那怕就将辨取其他方法。

而葡萄牙的失望,也导致了天主教会的失望。

其实天主教和中国更没有利益冲突,随着中国的重新统一,被分为南北两方的教会也重新统一,并且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权力,而且这次中国访欧,又解决了吕宋教区和教徒祭祖的问题,因此教会上下也都鼓足了干劲,准备在中国大干一番,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这次天主教总部派出使团访问中国,完全是一次打酱油的经过,最多是加强一下罗马教庭和中国的联系来往。

但只有耶稣会才能在中国传教,而中国己经决定,三年之内必须收回澳门的主权,在澳门还有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多明我会和圣加那女修会,那么这些教会是否会被中国驱逐呢?

对此中国的回答是,在澳门的其他教会可以继续保留,但必须尊守中国的法律,合法传教,没有宗教特权,另外必须取消宗教审判庭。这也就意味着天主教会在东方的唯一一个特权区也将消亡。

不过天主教会现在没有任何能够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因此也只能接受中国的条件,不管怎么说,中国还保留了各教会在澳门的传教资格,没有全部驱离,只是取缔天主教会在澳门地区的特权,严格来说,天主教并没有损失什么。毕竟天主教的神权丧失,己经是大势所趋,这一点除了教会的极少数顽固狂热份子以外,其他人都看得十分清楚。

当然葡萄牙、教会虽然都有种种失意,但也毕竟还是有所收获,并非一无所得,另外向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纯粹就是来打酱油的,根本就没和中国进行任何谈判,当然也就无所谓失望了。

而在所有国家中,最失望的,当然非荷兰莫属。这次荷兰派出使团到中国来,是希望重新与中国修复关系,因为现在中国与荷兰断绝了贸易来往之后,虽然荷兰还可以从其他国家,主要是英国那里获得中国的商品,但毕竟是转了一道手的,因此也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另一方面,在以前的亚州是荷兰一家独大,基本控制了欧州与中国近八成的贸易量,但现在商毅一面扩大与欧州的贸易来往,一面又将欧州其他的国家也引入中国的贸易圈里,由其是和英国基本己经形成紧密的贸易关糸,也使荷兰在亚州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这也是荷兰在欧州不敢与英国轻易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现在荷兰也急需要恢复和中国的贸易来往。而且还需要是和英国一样的最惠贸易国关系。

但中国对荷兰的态度却和其他的欧州国家不同,因为荷兰曾经帮助过清廷,因此中国要求荷兰方面给予赔偿,才能恢复与荷兰的贸易关系,但不给荷兰最惠贸易国的待遇,只能和其他欧州国家一样,而作为对等关系,荷兰东印度公司必须允许中国在巴达维亚和荷兰本土建立商馆。

不过荷兰只同意对中国赔款,但拒绝中国在巴达维亚和荷兰建立商馆,而且就是赔款,也不能超过五十了,因为荷兰方面不承认自己是帮助清廷,而是正常的贸易来往关系。

荷兰和英法等国不同,在亚州由其是东南亚地区,荷兰有很大的势力,己经将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不需要用其他的利益去中国交换。另外经过了三十年战争的胜利之后,荷兰人的心气也很高,仍然还希望继续垄断亚州的贸易。因此和中国的目标有根本性的冲突。

结果双方一连谈了五天,都没有谈陇,最后荷兰人只能败兴离开中国。

其实在中原大战期间,荷兰对清廷的帮助并不算大,也就是像征性的派出了几条战船,而且也并没有和中华军直接交战,说起来和日本、朝鲜直接出兵参战要好得多,而且商毅也并不是抓住这一点不放,只是现在商毅的海洋战略是将中国的势力扩展到整个南中国海地区,控制马六甲海峡,让中国来主导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事务。而目前在这一地区唯一能够挑战中国的, 就是荷兰。

而荷兰又是一个纯粹的海上国家,海洋贸易是国家的基础,当然不会放弃在亚州的利益,因此双方的矛盾其实基本是不可调合的。最终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分割线─────────分割线────────

就在中国和欧州各国进行紧张谈判的同时,商毅也下令在南京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展览,将这次访欧使团在欧州购买的物品对百姓进行免费的展出。

这次访欧使团把在欧州销售货物的资金全部都用来购买了欧州的各种物品。当然其中也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计划在中国进行销售的商品,另一部份是用于赠送其他官员,或者是一些有记念价值的物品。前者即是展出,同时也是一次促销活动,而后者基本只是展出,只有少量会标价出售。

同时展出的还有欧州各国君主王室赠送给中国或者是商毅的物品,这些物品大多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或艺术品,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欧州各国君主的肖像画,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不同,欧州君主都喜欢将自己的肖像画当礼物送人,而中国绝计不会。另外就是随团的画匠在欧州各国,以及沿途绘画的风景、人物图画。虽然画功一些,但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这是唯一能够形像展示异域风貌的方式。

因此展览开始之后,也吸引了大量南京市民来观看,因为经过了七八年的宣传、商贸来往和潜移默化,现在南方的中国人基本都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世界观概念,知道中国并不是天下唯一的国家,在大洋彼岸还存在着不少其他的国家也基本深入了人心。

不过虽然中国和欧州各国已经通商,但基本都是欧州各国来买中国的啇品,带到中国来出售的商品并不多,主要是钟表、鼻烟壶、玻璃制品和金银制品。因为一来中国现在还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