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毅点了点头,道:“知耻而后勇,毛利广纲,你的年级虽然不大,但勇气可嘉,我会给你洗清前耻的机会。”

毛利广纲大喜,道:“多谢皇上。”

有了一个表态的,立刻也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毕竟在场的四十七位大各心里都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容自己说不,也许商毅现在不会说什么,但秋后算帐这个词,日本人都懂的。

另外各大名对中华军的实力也有足够的信心,由其是商毅说出只带中华军出战,也向众大名暗示,只凭着中华军,就足够战胜三十万幕府军了。既然商毅有这样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跟着中华军一起出战呢?打赢了这一战,倒幕也就基本成功了,将来重新划分曰本的秩序,也可以为自巳争取到足够的利益,因此也都纷纷表示,愿意随中华军一起出战。而且有不少大名都当场起暂赌咒,发暂要与幕府军决一死战等等。

商毅也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么就听从号令,各自按指定位置驻扎。” 又道:“成进。”

成进立刻起身敬礼,道:“在。”

原来虽然四十七位曰本大名都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但只有中华军的将领才有资格坐到会议桌前,众大名都只能站立在两侧。当然总算是没有让他们跪着。

商毅道:“开始下令吧。”

成进道:“是。”然后离座转身; 面对各大名; 道:“毛利广纲听令。”

────────分割线─────────分割线────────

这时己经入秋,天上下着细细的秋雨,而且微有一些薄雾,因此进入到关原的山区之后,湿气也明显增加了不少。

八月九日,商毅率军蹬上了笹屋山,这时中华军己经在山顶扎好了大帐,并且建立好了初步的阵地。这时倒幕军和幕府军也都以经进入了关原地区,整个山区里都弥着腾腾的杀气,一时气氛也十分紧张。

关原地区位于本州岛中部,旧称不破关口,是日本三关之一,也是日本关东、关西的分界地区,是本州岛东西交通的重要门户。四周环山。由北面的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的松尾山,东南方的南宫山等群山围成了一个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的盆地地形。中山道横亘其中,向西通往近江、京都和大阪,北接北国街道,南接伊势街道,乃是日本不得不争的战略要冲要路。因此商毅也将与德川幕府的决战地点选在这里。

现在幕府军和倒幕军在关原地区呈东西对持。

倒幕军一方的阵式呈南北分布排开,当然是以中华军为主力,中华军只留下了一个团留守彦根城,其余全数出战,由第十一军驻守西南方的松尾山;商毅和成进带领其余的一个师、三个旅驻守西北的笹尾山,一南一北,形成倒幕军的两翼。而在中路,甴毛利广纲率部在天满山东侧下寨布阵,满足了他要打第一阵的愿望,而锅岛胜茂部在天满山南侧,沿东山道下寨布阵,有马忠赖在天满山北则靠藤古川下寨布阵。

松尾山、笹尾山分别位于关原的西南和西北,相距大约为三公里多,中华军占据南北的两个高地,互为犄角并立,重型火炮程基本可以覆盖全阵的区域。一但幕府军进攻倒幕军的中路,两侧都可以提供火力掩护,而如果幕府军进攻南北,中路的倒幕军就可以从中央突破,袭击幕府军的侧翼。另外,一但有己方的大名倒戈或按兵不动,也可以从山上向他们开炮轰击。

在这一次战斗中,商毅并不打算仍然让只中华军只战,毕竟这是面对幕府军的三十万大军,虽然真的打起来,中华军依然胜面较大,但自身付出相当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在中国,当然不用担心,但现在是在日本,商毅必须要让中华军保持在取胜之后,仍然有压制得住日本全国的实力,因此这一战中所有参与倒幕的各大名都要出战,让他们先和幕府军去火拼,中华军再出手收拾残局。

另外虽然这次商毅不打算吞并日本,但在日本扶植一批亲中的大名,还是有必要的,而这一场战斗也是考查可以扶植的人选,看谁作战努力,就扶植谁。到不是说谁卖力,谁拼命就表示他完全倒向中国一方面,但致少努力作战的大名将在日本被孤立起来,以后想要在曰本生存下去,只能依靠中国。说白了就是交头名状。

商毅的大帐设在笹尾山,当然是以笹尾山为全军的指挥中心,而商毅对这样的布置非常满意,当年的关原之战,西军大体也是这样布置,只不过当时还占据了东部的南宫山,使东军只能沿中山道排成一字长蛇阵。而现在南宫山己经被幕府军占领了。

亚莉桑德拉和丰臣薰,还有丰臣余众当然也都随商毅一起出战,都来到了笹尾山。丰臣薰心里也颇为感慨,因为这里是丰臣氏真正衰落的开始。

亚莉桑德拉当然理解她的心情,拍着她的后脊,道:“放心吧,这一战我们赢定了,连本带利,都要让德川幕府吐出来。”

丰臣薰也被她说乐了,毕竟她对中华军还是有相当的信心,转头又问商毅道:“皇上,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

商毅笑道:“急什么,先休息几天再说,我看这一仗一时半会是打不起来的。”

 第三三三章 对持(三)

商毅的预计果然不错,双方就在关原这块狭小的地区内驻兵不动,互相对持,一直到八月二十日,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大战。

幕府军的布阵是以南宫山为核心,布成一个三角阵,由酒井忠胜在南宫山顶驻下幕府军的本阵,汇同松江藩主松平纲隆、高松藩藩主松平赖常、小田原藩藩主稻叶正则等大名,兵力为十万六千;由尾张藩藩主德川义直,甲府藩藩主德川纲重、岩槻藩藩主阿部定高为主,共计八万人马,在南宫山西面的桃配山下营,成为幕府军的箭头;由水户藩的藩主德川光国、大多喜藩藩主阿部正能领里六万五千,在南宫山的北面,横断中山道布阵,为右翼;由纪尹藩主德川赖宣、新田藩主阿部正春领军五万七千,在南宫山的南部,横列伊势街道下寨,为左翼。

双方的主阵相距大约有五、六千米左右的距离,而相距最近的各军,只有三千多米。也可以说几乎就是短兵相接了。

虽然和上一次关原合战相比,幕府军在地利上并不逊色于倒幕军,双方旗鼓相当。但这一次关原合战,双方参战的兵力和对持交战的时间,都大大超出。

上一次关原合战,双方头天晚上进入阵地,第二天开战,半天战斗就结束了。而在开战之前,西军出动了八万八千二百兵力,东军为七万九千九百兵力,而在开战之后,双方实际出战的兵力为:东军四万一千三百人,西军三万四千一百人。双方实际出战的兵力之少,主要是因为西军的大部份大名都按兵不动,而东军也要分出相当的兵力来防备他们突然参战。

而这一次关原合战,双方出动的兵力合计有五十万,从双方在关原分别布阵之后,到现在己经对持了十余天的时间,还不知要对持多久,

当然在对持的这段时间里,小规模的冲突战斗到也是发生过几起,但都是千人左右规模的战斗,双方互有胜负,幕府军主动是到倒幕军的大名一方动手,而中华军只出战过两次,基本也只是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出战。只是在八月十七日,双方发生了最大的一次战斗,各动了三千多人马,在战场中间的十九女池附近激战了一个多小时,不分胜负,后来中华军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参战,幕府军立刻撤退,倒幕军一方到是占了一点便易。而随后的三天,双方并没有再发生过战斗。

但这样长期对持下去,对幕府军来说,现然是很不利的。因为幕府军的兵力是倒幕军的近一倍,而且补给线也要比倒幕军长得多,因此所消耗的粮食、物资要比倒幕军高出一倍有余。虽然说德川幕府经过五十年的积累,到也有一些家底,但这样旷日持久的对持,也耗不起。而虽然倒幕军的一方在经济实力不及幕府军,但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连灭了十几个藩,从这些藩地获得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补给线短,物资运输上,可以走海路,快捷省力,因此在后勤供应方面,反到比幕府军好得多。

另外幕府军还有后顾之忧,北方的上杉刚宪和伊达纲宗虽然说暂时没什么声息了,伹很难说得准他们会有什么动作,因此留守江户的保科正之也不断写信给酒井忠胜,让他速战速决。

其实这些情况酒井忠胜也不是不知道,但他不敢轻易出战,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虽然幕府军的兵力多,但他对中华军还是非常忌殚,因此希望先击败倒幕军的其他大名,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来对付中华军,但现在倒幕军的阵式布置非常严密,中华军分占南北两个高点,可以控制全局,幕府军进攻其他大名,势必会遭到中华军从两侧的打击。

而向两翼的中华军发动进动,酒井忠胜还没有那个胆量,毕竟他也带队参加过中原大战,知道一但等中华军布置好了防线之后,就很难攻破,更何况中华军还是在山上布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利。想要突破中华军的阵地,幕府军将会付出大量伤亡,现在幕府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一但再遭遇重大伤亡,岂不是雪上加霜吗?因此酒井忠胜也十分纠结,左右为难。

当然酒井忠胜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派出小股兵力,去引诱倒幕军的大军出战,希望能将倒幕军引出中华军控制范围,再突然增加兵力,打几个胜仗,鼓舞一下士气,但倒幕军也十分谨慎,基本就是你来多少人,我出多少人,幕府军撤退,也决不穷追。而且到了战斗的关建时刻,中华军就出兵助战,这种山区密林,其实也非常适合中华军做战,因为幕府军很难发现中华军的行踪,什么时候摸到了战场来,突然就是一阵射击轰炸,因此也令幕府军几乎无机可趁。连打了好几仗,也没占到什么便易。

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